第300章 迴京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 作者:三層肚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大人,村外有人到訪,說沈家送來草藥。”士兵還未見到沈遇安,一路上邊跑邊喊。
士兵的聲音不小,不少百姓聽了喊叫聲喜不自禁。
“草藥?有人送草藥過來了。”
沈遇安正在給患者施針。
“沈大人竟有如此學醫天賦。”林太醫看著床上的患者,滿意地點頭。
沒有藥材,隻能施針降溫,大夫忙不過來,沈遇安學了幾下,就幫忙給患者施針。
沈遇安笑笑,他記憶力好,記穴位什麽的都快些。
“也是奇了,沈大人施針效果,竟比我這學醫幾十載的人還好。”梁太醫納悶地看著沈遇安。
“本官又何嚐不是,當年學針灸好幾年才初初入行,沈大人才學了幾次,就把穴位全都記下來,下針也有老大夫一樣的功夫。”
“聰明的人學什麽都快啊。”
兩位太醫想起沈遇安連中六元,自己就給沈遇安找了借口。
孔大夫則是被沈遇安的天賦驚呆了,要不是沈遇安當了官,他都想把人拐迴去當徒弟了。
孔大夫惜才,沈遇安有意多學點,還真讓沈遇安學了不少。
孔大夫是越教越恨不得沈遇安是他弟子。
施針完的沈遇安起身往門口走去:“好似聽到有人叫我。”
沈遇安在聽到一點動靜的時候,就已經用異能看過了。
知曉有人送了藥材過來,可不著急去拿藥材了麽。
士兵氣喘籲籲跑到沈遇安跟前:“沈大人,村外有一隊帶著藥材的人找你。”
“藥材!”
三位大夫突然出現在士兵跟前。
然後這幾位年紀不小的人直接越過沈遇安,往村口跑去。
沈遇安伸出手:“哎。”
在村口見到顧放,沈遇安有些詫異。
“顧放?朝廷派你來的?”
“不是,沈姑娘收了許多藥材,央了我們頭兒送過來給沈大人。”
“我家中最近如何?可有家書給我?”
顧放從胸口掏出一封信來:“沈大人放心,有我們頭在,沈家無慮,我這有一封沈姑娘給的書信。”
沈遇安接過家書拆開,是姐姐的筆跡。
有王氏和劉氏的口吻問話,都是關心他的。
“路上聽聞平原府瘟疫爆發還擔心,沒想到平原府已經找到治時疫的方子。”
顧放一路上聽聞瘟疫爆發心驚膽戰,結果一到到平原府,就聽聞有治瘟疫方子了,就是沒藥材。
這不就巧了,沈姑娘的藥可真是急人所需了。
三位大夫已經等不及兩人寒暄,直接讓人把藥材放去疫區。
有了藥材,疫村的百姓臉上都透露著希望。
大家有救了。
沈遇安看完信,隻簡單問了顧放兩句就轉身迴了疫村。
時光飛逝,平原府的瘟疫漸漸得到控製。
同時,平原府的高知府把方子都送去附近的州府城鎮等地。
馬誌傑處處碰壁,沒帶多少藥材迴來。
“屬下無用。”馬誌傑躬身請罪。
“無事,沈家送了一批藥材過來,過幾日朝廷的藥差不多就能送到了。”
太子抬手讓馬誌傑起身。
“等朝廷的藥送過來,此事就算結束了,隻是這次賑災,徒生事端還損兵折將,沒把事情幹好,讓父皇失望了。”
太子有些憂心起來。
他帶了不少隨行的侍衛,如今也就剩幾個在身邊了。
“若不是二皇子派人追殺殿下,我們也不會這樣,殿下,此事絕不能這麽簡單放過二皇子。”
馬誌傑一臉怒容。
這次他們折了好些心腹,也抓出了內奸,可卻也失算了。
太子染了瘟疫這件事,不在他們計劃之內。
要不是沈大人,太子怕是。
想到這,馬誌傑臉色變了又變。
“父皇幽禁二皇弟,不過是怕事後孤和母後找昭陽宮那對母子的事罷了。”
父皇雖從小把他當下一任君王教養,看重卻沒有寵愛。
淑貴妃,不,淑嬪位置比不上母後,卻得了父皇所有的寵愛,淑嬪底下的二皇子也是受盡寵愛。
“殿下,難道我們要吃下這麽大的虧麽?”
想到那日毫無尊嚴的模樣,太子眼中閃過一抹狠色。
“嗬,這次,孤不會再仁慈。”
半月後。
沈遇安收拾他從京城帶過來的衣裳。
這次出來得急,家人收拾了不少東西,但這些時日沈遇安不是自己用了就是送人了。
屋內僅剩幾件衣裳。
沈遇安係好包袱出了房門,就見屋外站滿了人。
“大人,聽說你們要走,這是老婆子做的餅子,一路上墊墊肚子。”
狗蛋的奶奶掀開籃子,露出裏麵烙好的餅子。
“大娘,使不得,洪澇剛過,又發生瘟疫,大家都不容易。”
沈遇安不想拿狗蛋奶奶的東西。
他不缺這一口,但對於別人來說,可是省了許多頓才做了一份烙餅來。
沈遇安堅決不要,狗蛋奶奶拚命推。
“大人,您就留著吧,要不是大人在,我們也能好生生站在這。”
有人勸道,那人說著,手中的野菜往沈遇安這邊推。
“如果是這樣,應該謝的是幾位大夫,我隻是幫忙打下手。”
“我們可都聽說了,這次要不是沈大人,鄭家可不會送那麽多草藥來,我們可就隻能等死了。”
“對啊,後麵有方子,咱們這裏沒藥了,還是大人家中,從京城大老遠送了藥過來,大家這才得救。”
沈遇安沒想到百姓們知道這些事,有些詫異地看了過去。
就見不遠處太子一行人笑盈盈站在那。
應是為了轉移百姓們的熱情,把這些事和百姓們說了。
不然普通百姓怎麽可能知道沈遇安在其中做了多少事。
其實沈遇安做的遠遠不止這些,須知平原府時疫一爆發,死的人有多少。
而疫村,雖有人死去,但算起來,遠遠比平原府少多了。
最後,疾風身上掛滿了百姓送的東西。
其實也沒什麽好東西,畢竟洪澇剛過,百姓們也很拮據。
他們在百姓們熱情送別下離開了疫村。
“沈大人和百姓們倒是打成一片。”馬誌傑笑看疾風身上掛著的東西打趣道。
沈遇安和三個村的村民相處得不錯。
過來送行的高知府都忍不住讚歎:“沈大人是個當官的好料。”
就說焚屍這件事,他在平原府可是寸步難行,沈遇安卻很容易說服疫村的村民。
一行人在平原府的官員送行下離開返京。
百姓因為瘟疫結束,感到空前的安靜。
而鄭家,卻因為變賣家業援助平原府吵了起來。
士兵的聲音不小,不少百姓聽了喊叫聲喜不自禁。
“草藥?有人送草藥過來了。”
沈遇安正在給患者施針。
“沈大人竟有如此學醫天賦。”林太醫看著床上的患者,滿意地點頭。
沒有藥材,隻能施針降溫,大夫忙不過來,沈遇安學了幾下,就幫忙給患者施針。
沈遇安笑笑,他記憶力好,記穴位什麽的都快些。
“也是奇了,沈大人施針效果,竟比我這學醫幾十載的人還好。”梁太醫納悶地看著沈遇安。
“本官又何嚐不是,當年學針灸好幾年才初初入行,沈大人才學了幾次,就把穴位全都記下來,下針也有老大夫一樣的功夫。”
“聰明的人學什麽都快啊。”
兩位太醫想起沈遇安連中六元,自己就給沈遇安找了借口。
孔大夫則是被沈遇安的天賦驚呆了,要不是沈遇安當了官,他都想把人拐迴去當徒弟了。
孔大夫惜才,沈遇安有意多學點,還真讓沈遇安學了不少。
孔大夫是越教越恨不得沈遇安是他弟子。
施針完的沈遇安起身往門口走去:“好似聽到有人叫我。”
沈遇安在聽到一點動靜的時候,就已經用異能看過了。
知曉有人送了藥材過來,可不著急去拿藥材了麽。
士兵氣喘籲籲跑到沈遇安跟前:“沈大人,村外有一隊帶著藥材的人找你。”
“藥材!”
三位大夫突然出現在士兵跟前。
然後這幾位年紀不小的人直接越過沈遇安,往村口跑去。
沈遇安伸出手:“哎。”
在村口見到顧放,沈遇安有些詫異。
“顧放?朝廷派你來的?”
“不是,沈姑娘收了許多藥材,央了我們頭兒送過來給沈大人。”
“我家中最近如何?可有家書給我?”
顧放從胸口掏出一封信來:“沈大人放心,有我們頭在,沈家無慮,我這有一封沈姑娘給的書信。”
沈遇安接過家書拆開,是姐姐的筆跡。
有王氏和劉氏的口吻問話,都是關心他的。
“路上聽聞平原府瘟疫爆發還擔心,沒想到平原府已經找到治時疫的方子。”
顧放一路上聽聞瘟疫爆發心驚膽戰,結果一到到平原府,就聽聞有治瘟疫方子了,就是沒藥材。
這不就巧了,沈姑娘的藥可真是急人所需了。
三位大夫已經等不及兩人寒暄,直接讓人把藥材放去疫區。
有了藥材,疫村的百姓臉上都透露著希望。
大家有救了。
沈遇安看完信,隻簡單問了顧放兩句就轉身迴了疫村。
時光飛逝,平原府的瘟疫漸漸得到控製。
同時,平原府的高知府把方子都送去附近的州府城鎮等地。
馬誌傑處處碰壁,沒帶多少藥材迴來。
“屬下無用。”馬誌傑躬身請罪。
“無事,沈家送了一批藥材過來,過幾日朝廷的藥差不多就能送到了。”
太子抬手讓馬誌傑起身。
“等朝廷的藥送過來,此事就算結束了,隻是這次賑災,徒生事端還損兵折將,沒把事情幹好,讓父皇失望了。”
太子有些憂心起來。
他帶了不少隨行的侍衛,如今也就剩幾個在身邊了。
“若不是二皇子派人追殺殿下,我們也不會這樣,殿下,此事絕不能這麽簡單放過二皇子。”
馬誌傑一臉怒容。
這次他們折了好些心腹,也抓出了內奸,可卻也失算了。
太子染了瘟疫這件事,不在他們計劃之內。
要不是沈大人,太子怕是。
想到這,馬誌傑臉色變了又變。
“父皇幽禁二皇弟,不過是怕事後孤和母後找昭陽宮那對母子的事罷了。”
父皇雖從小把他當下一任君王教養,看重卻沒有寵愛。
淑貴妃,不,淑嬪位置比不上母後,卻得了父皇所有的寵愛,淑嬪底下的二皇子也是受盡寵愛。
“殿下,難道我們要吃下這麽大的虧麽?”
想到那日毫無尊嚴的模樣,太子眼中閃過一抹狠色。
“嗬,這次,孤不會再仁慈。”
半月後。
沈遇安收拾他從京城帶過來的衣裳。
這次出來得急,家人收拾了不少東西,但這些時日沈遇安不是自己用了就是送人了。
屋內僅剩幾件衣裳。
沈遇安係好包袱出了房門,就見屋外站滿了人。
“大人,聽說你們要走,這是老婆子做的餅子,一路上墊墊肚子。”
狗蛋的奶奶掀開籃子,露出裏麵烙好的餅子。
“大娘,使不得,洪澇剛過,又發生瘟疫,大家都不容易。”
沈遇安不想拿狗蛋奶奶的東西。
他不缺這一口,但對於別人來說,可是省了許多頓才做了一份烙餅來。
沈遇安堅決不要,狗蛋奶奶拚命推。
“大人,您就留著吧,要不是大人在,我們也能好生生站在這。”
有人勸道,那人說著,手中的野菜往沈遇安這邊推。
“如果是這樣,應該謝的是幾位大夫,我隻是幫忙打下手。”
“我們可都聽說了,這次要不是沈大人,鄭家可不會送那麽多草藥來,我們可就隻能等死了。”
“對啊,後麵有方子,咱們這裏沒藥了,還是大人家中,從京城大老遠送了藥過來,大家這才得救。”
沈遇安沒想到百姓們知道這些事,有些詫異地看了過去。
就見不遠處太子一行人笑盈盈站在那。
應是為了轉移百姓們的熱情,把這些事和百姓們說了。
不然普通百姓怎麽可能知道沈遇安在其中做了多少事。
其實沈遇安做的遠遠不止這些,須知平原府時疫一爆發,死的人有多少。
而疫村,雖有人死去,但算起來,遠遠比平原府少多了。
最後,疾風身上掛滿了百姓送的東西。
其實也沒什麽好東西,畢竟洪澇剛過,百姓們也很拮據。
他們在百姓們熱情送別下離開了疫村。
“沈大人和百姓們倒是打成一片。”馬誌傑笑看疾風身上掛著的東西打趣道。
沈遇安和三個村的村民相處得不錯。
過來送行的高知府都忍不住讚歎:“沈大人是個當官的好料。”
就說焚屍這件事,他在平原府可是寸步難行,沈遇安卻很容易說服疫村的村民。
一行人在平原府的官員送行下離開返京。
百姓因為瘟疫結束,感到空前的安靜。
而鄭家,卻因為變賣家業援助平原府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