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鹹魚過頭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 作者:三層肚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三十,沈遇安和家人一起守歲。
“自從遇安讀書,咱家許多年沒全家一起守歲了。”劉氏滿眼溫柔地看著兒子。
原先在永安縣還好,但去了府學之後,因著北地的天寒冷,出行不便,有時候沈遇安也不能迴寧安村和家人一起守歲過年。
沈遇安看著家人,“日後咱們一家人都在一起守歲。”
沈青盼看著家人,隻覺得心中溫暖。
若要選擇,其實一輩子在家中也不錯。
要不是怕外人非議,她覺得不嫁人更自在些。
沈遇安不知道她心中所想,要是知道,肯定開心這幾年沒白給姐姐洗腦。
在現代結婚都不一定幸福,更何況是古代,如今,沈遇安覺得姐姐不成親也挺好的。
家中又不是沒錢交人頭稅。
一直到外麵響起炮仗的聲音,王氏拿著三個紅封。
“娘,俺也有啊?”劉氏雖是這麽說,雙手卻誠實接過紅封。
沈遇安和沈青盼姐弟倆老老實實給王氏和劉氏磕頭。
如今沈遇安跪得心甘情願,人都是相互的。
對方把他當家人,沈遇安也是如此。
沈家在京中沒有走親戚的人家,唯一的親戚王家都已然斷親。
正當沈家人覺得這個年就這麽平淡過去的時候,傅元青和康遠二人,帶著禮上門拜年。
王氏滿臉笑容地看著兩人,“來來來,沈奶奶給你們壓歲錢。”
二人剛要拒絕,卻被王氏熱情地塞到懷裏。
不止如此,劉氏也給每人一個紅封。
見二人不好意思,沈遇安笑道:“就收著吧,你們能過來,祖母和母親也很開心。”
有了沈遇安的話,兩人雖有些不好意思,卻還是收了紅封。
“未想這麽大的年紀了,前幾年家中都不給紅封了,如今卻是收到了沈奶奶的紅封。”
康遠討巧地看著王氏。
因著兩人上門拜年,沈家更熱鬧了些。
吃飯的時候,二人埋頭苦吃。
“遇安,你家的菜到底是怎麽種的,怎麽會這麽好吃呢?”
康遠實在忍不住問了。
吃過這麽多次,康遠還是被沈家的菜所折服。
要不是還要臉,他恨不得每天上門討口吃的。
若沈家隻有沈遇安,他肯定不要這個臉,每天上門蹭口吃的,可沈家還有王氏兩位長輩在,他多少還是要些臉的。
“當年就是遇安家中的菜,救了我祖母一命。”
說起當年之事,傅元青嘴角掛著淺笑。
當時他還以為王氏她們見他良善,坑他呢。
還好他多幾分善心,也救了祖母。
康遠也知道這件事,隻是對這菜的大用,還是有些懷疑的。
他覺得是這菜太好吃,傅老夫人能吃下飯,這才慢慢好的。
二人走的時候,王氏和劉氏特別舍不得。
“你們這麽愛吃,不如拿些菜迴去國子監,到時候讓廚房做了吃。”
劉氏說著,不給二人推辭,直接喊了有全家的裝菜。
“如今家中的菜也不多了,前幾日都賣了,早知道多留一些了。”
劉氏看著筐裏的菜,有些懊惱。
“嬸子,這些菜不老少了,我和康遠能吃上好些天呢,更不用說還有您醃的菜,這個能吃更久。”
此時,傅元青絕對想不到,這些菜連同那兩壇子醃菜,在國子監不到三天就吃完了。
這個年,沈遇安鹹魚了整整七天。
就連沈青盼都和果丹郡主她們出去幾次,還去了幾次花想容。
而沈遇安,鹹魚到王氏都看不過眼了。
“遇安,你要不和好友或者同僚出去喝茶看戲?”
沈遇安窩在椅子上搖頭。
王氏搖頭,劉氏勸道:“娘,遇安這麽多年一直在求學科舉,現在當了官還一直忙,難得休息幾天,您啊,就甭操心了。”
兒子就連中狀元迴老家,也是整日外出,沒閑個幾日。
來了京城,也一直在當值,許久才旬休一日。
王氏聞言,這才想起,孫子的確和劉氏說得一樣。
雖說劉氏粗心,但對兒子確實關心。
她這個當奶奶的,此刻卻是比不上劉氏細心的。
“是奶對你關心少了。”
沈遇安躺在椅子上搖頭,“奶,您這不是怕孫子悶著了。”
王氏莞爾一笑。
扭頭一看,劉氏竟然在寫寫畫畫,王氏驚了一下,什麽時候劉氏對這些這麽積極了?
“喲,劉氏,難得見你寫字,在寫什麽?”王氏說著,伸頭去看。
劉氏有些不好意思地遮了下,“娘,我就是給伯娘她們說一下京城的事。”
“哦~”王氏意味深長地看著劉氏。
這是要寫信迴去炫耀呢。
“和你嬸娘她們說一下,如今娘也是五品宜人了。”
沈遇安晉升沒多久,就為王氏求了誥命,雖然隻是五品的宜人,但也是極其榮耀的事。
上次送了年禮隻在信中說了遇安升官的事,她的誥命沒下來,沒能及時送信迴去說了。
想到這,王氏也有些興起,婆媳倆愣是寫了厚厚一遝家書。
沈遇安看著這婆媳倆你一言我一語,寫著京城的事,特別是王氏,特意讓劉氏把她當了五品宜人的事也寫上。
這一幕讓躺在椅子上的沈遇安覺得心中很安定,也許他所求的榮耀已經有了意義。
花想容。
此刻無數女子在閑逛著。
花想容除了過年當日關門,第二天就開門了。
此時京城的鋪子基本都開著門,花想容也是如此。
花想容的夥計對於大過年還要當值也一臉開心,因為花想容給的太多了。
沈青盼在看賬本。
“東家,最近幾日東西賣得極好,每日關門前,鋪子裏的東西差不多都空了。”
向掌櫃是花想容新招的掌櫃兼賬房,四十出頭,之前有當掌櫃的經驗。
先前是在食肆當掌櫃,食肆東家讓向掌櫃帶自家侄兒做賬,等學會之後,把向掌櫃趕走了。
向掌櫃這個年歲,上有老下有小,長孫剛出生,正是用錢的時候。
當時向掌櫃被趕走,向家一度艱難好些時日。
自從來了花想容,不止月錢比之前多,東家一到節日就發福利。
福利向掌櫃一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麽,等知道福利是什麽的時候。
他覺得他能一輩子為花想容鞠躬盡瘁。
“大小姐,如今正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舍得花錢,若是多送些貨過來也能賣得完。”
沈青盼沉吟片刻,搖頭,“不是不送,是做不了這麽多。”
如今府中就那麽點下人,還真不夠用。
向掌櫃有些扼腕,沒等他說話,就被秋月喊了過去。
看著鋪子裏忙碌的狀況,沈青盼皺眉。
鋪子還是要再招些人來,府中也要買上些下人才行。
“自從遇安讀書,咱家許多年沒全家一起守歲了。”劉氏滿眼溫柔地看著兒子。
原先在永安縣還好,但去了府學之後,因著北地的天寒冷,出行不便,有時候沈遇安也不能迴寧安村和家人一起守歲過年。
沈遇安看著家人,“日後咱們一家人都在一起守歲。”
沈青盼看著家人,隻覺得心中溫暖。
若要選擇,其實一輩子在家中也不錯。
要不是怕外人非議,她覺得不嫁人更自在些。
沈遇安不知道她心中所想,要是知道,肯定開心這幾年沒白給姐姐洗腦。
在現代結婚都不一定幸福,更何況是古代,如今,沈遇安覺得姐姐不成親也挺好的。
家中又不是沒錢交人頭稅。
一直到外麵響起炮仗的聲音,王氏拿著三個紅封。
“娘,俺也有啊?”劉氏雖是這麽說,雙手卻誠實接過紅封。
沈遇安和沈青盼姐弟倆老老實實給王氏和劉氏磕頭。
如今沈遇安跪得心甘情願,人都是相互的。
對方把他當家人,沈遇安也是如此。
沈家在京中沒有走親戚的人家,唯一的親戚王家都已然斷親。
正當沈家人覺得這個年就這麽平淡過去的時候,傅元青和康遠二人,帶著禮上門拜年。
王氏滿臉笑容地看著兩人,“來來來,沈奶奶給你們壓歲錢。”
二人剛要拒絕,卻被王氏熱情地塞到懷裏。
不止如此,劉氏也給每人一個紅封。
見二人不好意思,沈遇安笑道:“就收著吧,你們能過來,祖母和母親也很開心。”
有了沈遇安的話,兩人雖有些不好意思,卻還是收了紅封。
“未想這麽大的年紀了,前幾年家中都不給紅封了,如今卻是收到了沈奶奶的紅封。”
康遠討巧地看著王氏。
因著兩人上門拜年,沈家更熱鬧了些。
吃飯的時候,二人埋頭苦吃。
“遇安,你家的菜到底是怎麽種的,怎麽會這麽好吃呢?”
康遠實在忍不住問了。
吃過這麽多次,康遠還是被沈家的菜所折服。
要不是還要臉,他恨不得每天上門討口吃的。
若沈家隻有沈遇安,他肯定不要這個臉,每天上門蹭口吃的,可沈家還有王氏兩位長輩在,他多少還是要些臉的。
“當年就是遇安家中的菜,救了我祖母一命。”
說起當年之事,傅元青嘴角掛著淺笑。
當時他還以為王氏她們見他良善,坑他呢。
還好他多幾分善心,也救了祖母。
康遠也知道這件事,隻是對這菜的大用,還是有些懷疑的。
他覺得是這菜太好吃,傅老夫人能吃下飯,這才慢慢好的。
二人走的時候,王氏和劉氏特別舍不得。
“你們這麽愛吃,不如拿些菜迴去國子監,到時候讓廚房做了吃。”
劉氏說著,不給二人推辭,直接喊了有全家的裝菜。
“如今家中的菜也不多了,前幾日都賣了,早知道多留一些了。”
劉氏看著筐裏的菜,有些懊惱。
“嬸子,這些菜不老少了,我和康遠能吃上好些天呢,更不用說還有您醃的菜,這個能吃更久。”
此時,傅元青絕對想不到,這些菜連同那兩壇子醃菜,在國子監不到三天就吃完了。
這個年,沈遇安鹹魚了整整七天。
就連沈青盼都和果丹郡主她們出去幾次,還去了幾次花想容。
而沈遇安,鹹魚到王氏都看不過眼了。
“遇安,你要不和好友或者同僚出去喝茶看戲?”
沈遇安窩在椅子上搖頭。
王氏搖頭,劉氏勸道:“娘,遇安這麽多年一直在求學科舉,現在當了官還一直忙,難得休息幾天,您啊,就甭操心了。”
兒子就連中狀元迴老家,也是整日外出,沒閑個幾日。
來了京城,也一直在當值,許久才旬休一日。
王氏聞言,這才想起,孫子的確和劉氏說得一樣。
雖說劉氏粗心,但對兒子確實關心。
她這個當奶奶的,此刻卻是比不上劉氏細心的。
“是奶對你關心少了。”
沈遇安躺在椅子上搖頭,“奶,您這不是怕孫子悶著了。”
王氏莞爾一笑。
扭頭一看,劉氏竟然在寫寫畫畫,王氏驚了一下,什麽時候劉氏對這些這麽積極了?
“喲,劉氏,難得見你寫字,在寫什麽?”王氏說著,伸頭去看。
劉氏有些不好意思地遮了下,“娘,我就是給伯娘她們說一下京城的事。”
“哦~”王氏意味深長地看著劉氏。
這是要寫信迴去炫耀呢。
“和你嬸娘她們說一下,如今娘也是五品宜人了。”
沈遇安晉升沒多久,就為王氏求了誥命,雖然隻是五品的宜人,但也是極其榮耀的事。
上次送了年禮隻在信中說了遇安升官的事,她的誥命沒下來,沒能及時送信迴去說了。
想到這,王氏也有些興起,婆媳倆愣是寫了厚厚一遝家書。
沈遇安看著這婆媳倆你一言我一語,寫著京城的事,特別是王氏,特意讓劉氏把她當了五品宜人的事也寫上。
這一幕讓躺在椅子上的沈遇安覺得心中很安定,也許他所求的榮耀已經有了意義。
花想容。
此刻無數女子在閑逛著。
花想容除了過年當日關門,第二天就開門了。
此時京城的鋪子基本都開著門,花想容也是如此。
花想容的夥計對於大過年還要當值也一臉開心,因為花想容給的太多了。
沈青盼在看賬本。
“東家,最近幾日東西賣得極好,每日關門前,鋪子裏的東西差不多都空了。”
向掌櫃是花想容新招的掌櫃兼賬房,四十出頭,之前有當掌櫃的經驗。
先前是在食肆當掌櫃,食肆東家讓向掌櫃帶自家侄兒做賬,等學會之後,把向掌櫃趕走了。
向掌櫃這個年歲,上有老下有小,長孫剛出生,正是用錢的時候。
當時向掌櫃被趕走,向家一度艱難好些時日。
自從來了花想容,不止月錢比之前多,東家一到節日就發福利。
福利向掌櫃一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麽,等知道福利是什麽的時候。
他覺得他能一輩子為花想容鞠躬盡瘁。
“大小姐,如今正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舍得花錢,若是多送些貨過來也能賣得完。”
沈青盼沉吟片刻,搖頭,“不是不送,是做不了這麽多。”
如今府中就那麽點下人,還真不夠用。
向掌櫃有些扼腕,沒等他說話,就被秋月喊了過去。
看著鋪子裏忙碌的狀況,沈青盼皺眉。
鋪子還是要再招些人來,府中也要買上些下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