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幽州府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 作者:三層肚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沈遇安得了縣試第一,杜夫子心情鬆了許多。
沈遇安從對方嘴角時不時上揚的模樣看出來了。
再次笑出聲後,杜夫子反應過來。
“嗬嗬,為師很開心。”
沈遇安點頭。
“你不知道,這兩天我和好友把酒言歡,老吳那家夥有多羨慕我。”
老吳就是縣學的吳夫子,對方和杜夫子是多年好友了。
杜夫子說了一會兒,才發現學生老老實實看書。
“以你的學識,府試不難,加上有第一名的名頭在,隻要不出意外,府試你會上榜,不過,萬不可過於自負。”
“學生知曉。”
“行了,你迴去吧。”
杜夫子給過了縣試的幾人開了小灶,但另外兩人已經提前走了。
沈遇安這麽晚才走,還不是杜夫子傾心教導,對沈遇安來說沒什麽,但陳秀和玖采二人就覺得功課過多了。
哪個老師不喜歡勤學的學生,特別是還聰穎一講就通。
也是這樣,杜夫子對於沈遇安偏心了幾分。
而杜夫子的偏心,布置功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陳秀和玖采二人的功課加起來也就沈遇安的三分之一。
廬舍的幾人見沈遇安又領了這麽多的功課迴來,嚇得直接在廬舍內逃竄。
“太嚇人了你,遇安,夫子是不把你當人了嗎?”金子來目瞪口呆地看著沈遇安的功課。
見幾人這樣,沈遇安有些納悶,有這麽嚇人麽?
不就是一點功課,而且也不是一天的啊。
“夫子布置的功課我能做完,再說這是好幾天的功課,對了,最近還沒檢查你們的功課。”
話落,正在四處逃竄的幾人僵住。
最近因為遇安沒盯著他們,好像是有些懈怠了。
沈遇安一看就知道什麽情況。
“好啊你們。”
幾息後,沈遇安用死魚眼盯著這幾人。
沈遇安倒也不是多熱心的人,還要管他們的功課。
隻是一起住了兩年,這幾人年紀最大的,比他還小,有時候自製力確實不太行。
且多一個人脈也是好的,這幾人對他也不錯。
剛想偷懶的金子來一抬頭,就看到沈遇安的眼神,嚇得直接低頭寫字。
“嗬嗬,金子來,全廬舍就你進度最慢,還不快寫。”
又被沈遇安加了一點功課的金子來欲哭無淚。
遇安不是要準備府試嘛,怎麽還有多餘的心思盯著他們啊。
十天後。
沈遇安三人在杜夫子的帶領下,到幽州府報名。
領浮漂的時候,沈遇安那裏有些慢之外,倒也順利拿了浮漂。
三人一個書院出來的,還有兩個名額一同結保。
這倒是不用擔心,很多學子也要找人結保。
不過杜夫子很慎重,最後還是選了永安縣別的書院熟悉的學子。
都在一個縣,熟悉的學子秉性如何,大多都能打聽出來。
杜夫子一說,對方恰好還沒找好作保的秀才,當下就同意了。
處理完這些,第二天師徒幾人又坐著馬車迴了永安縣。
這幽州府還有些距離,還好這會兒天氣還可以,不然還真受罪。
一迴到書院,沈遇安明顯感覺到,要一同參加府試的陳秀和玖采更加努力了。
杜夫子來到甲學堂,見三人埋頭苦讀,滿意地點頭。
舉業不是這麽容易的,想要功名,得要有所付出。
流光易逝,很快便要到府試的時日。
書院要去參加府試的幾人,正準備去幽州的行囊。
家裏人也來給沈遇安送一些東西。
麵對不停叮囑的劉氏,沈遇安也沒出聲阻止。
“要不娘和你去幽州吧?”劉氏不放心地說著。
“娘,這次府試夫子也跟著一起去,還有幾位同窗,人不少,您別太過擔心。”
劉氏扼腕不已,要是家裏有人跟著一起去就好了,家裏沒個頂梁柱確實不太行。
劉氏不停地迴頭看兒子,最後不舍地走了。
沈遇安見劉氏走遠,轉身迴了書院,過兩天就要啟程去幽州府了。
第二天,沈遇安在書院外見到一個意外的人。
“遇豐堂兄,你是說,族長和祖母說要你跟著我去幽州府?”
沈遇豐點頭,背上隻有一個小小的包袱。
“你一個人去幽州府家裏人擔心,祖父讓我跟著你一起去幽州府。”
“我和同窗還有夫子一起去的幽州府。”
不過沈遇豐是打定主意要跟著一起去,沈遇安沒勸說成功。
杜夫子在知道這件事後,很是讚同。
“遇安,有人跟著一起去也好,原還想著到時候為師不能兩頭顧,倒是有些操心,你堂兄跟著一起去的話,倒也方便。”
書院另外的兩位學子也是有家人一起跟著去的,但沈家隻有三個女人,一路上倒是很不方便。
加上沈遇安主意大,沒讓家人一起去,杜夫子知道沈家的情況,想著有他在也行。
但沈家有人照顧沈遇安,他這個夫子就輕鬆了許多。
到時候還可以提前迴永安縣,他還有許多學生要顧呢。
總不能全程隻管科舉的事。
杜夫子同意,在征得廬舍的人同意,沈遇豐在廬舍和沈遇安他們擠擠也能睡下。
互相見麵後,金子來走到沈遇安的身側,悄聲問道:“遇安,你的堂兄看著比你大好多。”
“遇豐堂兄確實比我年長許多,他的兒子今年十八,比我還大上六歲。”
金子來隻以為對方長得老氣一些,沒想到對方的兒子比沈遇安還大六歲。
這麽一說,遇安還有一個比他還大的侄兒。
如果沈遇安知道金子來想什麽,肯定會說不止一個,他有好幾個比他還大的侄兒呢。
第二天一早,沈遇安二人悄聲起來,沒有吵醒金子來他們。
到了書院門口,兩架馬車停在那。
是陳秀和玖采家的馬車。
這次去幽州考試,兩家出了馬車。
沈遇安給二人介紹他身側的沈遇豐。
“這次我族兄跟著一起到幽州府,希望二位師兄不要介意。”
“昨天夫子已隻會過,再說馬車很寬敞,多一人也沒事。”玖采搖著扇子道。
沈遇安對兩人作揖,“遇安多謝兩位師兄。”
沈遇豐看著他麵不改色地聊天,心中佩服。
他看到沈遇安這兩個師兄心中忐忑不已,但是遇安就不一樣,能和別人侃侃而談。
沒一會兒,杜夫子出來。
大家坐好之後,馬車緩慢驅駛。
沈遇安從對方嘴角時不時上揚的模樣看出來了。
再次笑出聲後,杜夫子反應過來。
“嗬嗬,為師很開心。”
沈遇安點頭。
“你不知道,這兩天我和好友把酒言歡,老吳那家夥有多羨慕我。”
老吳就是縣學的吳夫子,對方和杜夫子是多年好友了。
杜夫子說了一會兒,才發現學生老老實實看書。
“以你的學識,府試不難,加上有第一名的名頭在,隻要不出意外,府試你會上榜,不過,萬不可過於自負。”
“學生知曉。”
“行了,你迴去吧。”
杜夫子給過了縣試的幾人開了小灶,但另外兩人已經提前走了。
沈遇安這麽晚才走,還不是杜夫子傾心教導,對沈遇安來說沒什麽,但陳秀和玖采二人就覺得功課過多了。
哪個老師不喜歡勤學的學生,特別是還聰穎一講就通。
也是這樣,杜夫子對於沈遇安偏心了幾分。
而杜夫子的偏心,布置功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陳秀和玖采二人的功課加起來也就沈遇安的三分之一。
廬舍的幾人見沈遇安又領了這麽多的功課迴來,嚇得直接在廬舍內逃竄。
“太嚇人了你,遇安,夫子是不把你當人了嗎?”金子來目瞪口呆地看著沈遇安的功課。
見幾人這樣,沈遇安有些納悶,有這麽嚇人麽?
不就是一點功課,而且也不是一天的啊。
“夫子布置的功課我能做完,再說這是好幾天的功課,對了,最近還沒檢查你們的功課。”
話落,正在四處逃竄的幾人僵住。
最近因為遇安沒盯著他們,好像是有些懈怠了。
沈遇安一看就知道什麽情況。
“好啊你們。”
幾息後,沈遇安用死魚眼盯著這幾人。
沈遇安倒也不是多熱心的人,還要管他們的功課。
隻是一起住了兩年,這幾人年紀最大的,比他還小,有時候自製力確實不太行。
且多一個人脈也是好的,這幾人對他也不錯。
剛想偷懶的金子來一抬頭,就看到沈遇安的眼神,嚇得直接低頭寫字。
“嗬嗬,金子來,全廬舍就你進度最慢,還不快寫。”
又被沈遇安加了一點功課的金子來欲哭無淚。
遇安不是要準備府試嘛,怎麽還有多餘的心思盯著他們啊。
十天後。
沈遇安三人在杜夫子的帶領下,到幽州府報名。
領浮漂的時候,沈遇安那裏有些慢之外,倒也順利拿了浮漂。
三人一個書院出來的,還有兩個名額一同結保。
這倒是不用擔心,很多學子也要找人結保。
不過杜夫子很慎重,最後還是選了永安縣別的書院熟悉的學子。
都在一個縣,熟悉的學子秉性如何,大多都能打聽出來。
杜夫子一說,對方恰好還沒找好作保的秀才,當下就同意了。
處理完這些,第二天師徒幾人又坐著馬車迴了永安縣。
這幽州府還有些距離,還好這會兒天氣還可以,不然還真受罪。
一迴到書院,沈遇安明顯感覺到,要一同參加府試的陳秀和玖采更加努力了。
杜夫子來到甲學堂,見三人埋頭苦讀,滿意地點頭。
舉業不是這麽容易的,想要功名,得要有所付出。
流光易逝,很快便要到府試的時日。
書院要去參加府試的幾人,正準備去幽州的行囊。
家裏人也來給沈遇安送一些東西。
麵對不停叮囑的劉氏,沈遇安也沒出聲阻止。
“要不娘和你去幽州吧?”劉氏不放心地說著。
“娘,這次府試夫子也跟著一起去,還有幾位同窗,人不少,您別太過擔心。”
劉氏扼腕不已,要是家裏有人跟著一起去就好了,家裏沒個頂梁柱確實不太行。
劉氏不停地迴頭看兒子,最後不舍地走了。
沈遇安見劉氏走遠,轉身迴了書院,過兩天就要啟程去幽州府了。
第二天,沈遇安在書院外見到一個意外的人。
“遇豐堂兄,你是說,族長和祖母說要你跟著我去幽州府?”
沈遇豐點頭,背上隻有一個小小的包袱。
“你一個人去幽州府家裏人擔心,祖父讓我跟著你一起去幽州府。”
“我和同窗還有夫子一起去的幽州府。”
不過沈遇豐是打定主意要跟著一起去,沈遇安沒勸說成功。
杜夫子在知道這件事後,很是讚同。
“遇安,有人跟著一起去也好,原還想著到時候為師不能兩頭顧,倒是有些操心,你堂兄跟著一起去的話,倒也方便。”
書院另外的兩位學子也是有家人一起跟著去的,但沈家隻有三個女人,一路上倒是很不方便。
加上沈遇安主意大,沒讓家人一起去,杜夫子知道沈家的情況,想著有他在也行。
但沈家有人照顧沈遇安,他這個夫子就輕鬆了許多。
到時候還可以提前迴永安縣,他還有許多學生要顧呢。
總不能全程隻管科舉的事。
杜夫子同意,在征得廬舍的人同意,沈遇豐在廬舍和沈遇安他們擠擠也能睡下。
互相見麵後,金子來走到沈遇安的身側,悄聲問道:“遇安,你的堂兄看著比你大好多。”
“遇豐堂兄確實比我年長許多,他的兒子今年十八,比我還大上六歲。”
金子來隻以為對方長得老氣一些,沒想到對方的兒子比沈遇安還大六歲。
這麽一說,遇安還有一個比他還大的侄兒。
如果沈遇安知道金子來想什麽,肯定會說不止一個,他有好幾個比他還大的侄兒呢。
第二天一早,沈遇安二人悄聲起來,沒有吵醒金子來他們。
到了書院門口,兩架馬車停在那。
是陳秀和玖采家的馬車。
這次去幽州考試,兩家出了馬車。
沈遇安給二人介紹他身側的沈遇豐。
“這次我族兄跟著一起到幽州府,希望二位師兄不要介意。”
“昨天夫子已隻會過,再說馬車很寬敞,多一人也沒事。”玖采搖著扇子道。
沈遇安對兩人作揖,“遇安多謝兩位師兄。”
沈遇豐看著他麵不改色地聊天,心中佩服。
他看到沈遇安這兩個師兄心中忐忑不已,但是遇安就不一樣,能和別人侃侃而談。
沒一會兒,杜夫子出來。
大家坐好之後,馬車緩慢驅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