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槍打出頭鳥
開局一首詩,震驚滿朝文武! 作者:馬猴燒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鎮北王的霸道,讓文武百官如芒刺背。
“獨夫!你這獨夫!”
李長庚伸出的手指在顫抖,胸口劇烈起伏,顯然是氣得不輕。
“本王做事,就是這樣!”
“你待如何?”
鎮北王爆發出一股霸道之氣。
“陛下之前,對你們都太過仁慈了。”
“你,李長庚居然敢當朝辱罵本王。”
“你可知道,在本王的軍隊裏,任何人膽敢對本王齜牙咧嘴,那就得人頭落地,更別說指著本王鼻子罵!”
“李長庚,你是真想試試本王的刀快不快?”
鎮北王毫不掩飾,赤裸裸的威脅。
可,文武百官麵對這等場麵,卻是大氣不敢喘,屁都不敢放一個。
他們知道鎮北王說得出做得到。
眼下,漢帝龍體抱恙不能親臨朝政。
皇子又比不了鎮北王,沒有話語權。
還有誰能阻擋他?
這個時候再跟秦慈硬剛,隻會死得更慘。
這位爺連重寫史書都做得出來,真要是被他殺了,那是連名聲都留不下。
他說不定還要扣你個造反的罪名,史書上寫你是亂臣賊子,那時可就真是隻能跟閻王爺哭訴了。
“沒話說了?”
鎮北王眼神睥睨,什麽貨色也敢跟本王叫板,雖然都姓秦,但本王跟那個躺床上的兄弟可不同。
本王沒這麽在意自己的名聲,看你不爽就砍,再敢不服就x你全家。
“你……你…”
李長庚氣得全身哆嗦,卻覺得如鯁在喉。
硬是一句話說不出來。
陳太師恰時走出來,把他拉迴位置上。
“李大人不要氣壞了身子。”
“王爺第一天臨朝持政,難免要燒一燒火的,別去招惹他就行。”
“等他氣消了,有什麽事再慢慢說。”
陳鬆泰不愧是太師,一眼就看出鎮北王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誰敢做出頭鳥就打誰。
李長庚很不幸,成了這個挨打的出頭鳥。
這是很老套的手段,但是卻最管用。
看看如今的朝堂,誰還敢與他頂嘴?
鎮北王虎目掃視,大聲道:“蕭家的人沒來上朝麽?”
宋院長站出來,道:“蕭家剛遭親人離世,正是悲痛之時,不能來上朝也屬人之常情。”
話音剛落。
鎮北王冷哼一聲,“哼,家事是家事,朝事是朝事!”
“蕭宗桓身為中書省左丞相,這點還要本王來教嗎?他是怎麽當的丞相!”
“今天是本王第一天臨朝,他居然敢不來,簡直是目中無人,當真是欺人太甚了!”
“本王宣布,裁撤他中書省左丞相之職,命他在家麵壁思過,想好了再來找本王。”
這話一出,眾臣嘩然。
誰也想不到,蕭宗桓沒來上朝,居然也能被砍一刀,而且理由這麽牽強。
當朝一品大員,中書省左丞相。
僅僅是因為家中有喪事,未能及時來上朝,就被摘了頂戴,還要麵壁思過。
這…這簡直…昏君啊!
說他是暴君都抬舉了。
暴君隻是殘暴,昏君那叫是非不分啊。
即便是鎮北王這個決定過於離譜,但經過剛才一番震懾,也不再有人敢出來說什麽。
“看來爾等是無本可奏了。”
鎮北王大手一揮,“退朝!”
說完,他便頭也不迴大步離去。
人走後。
朝中眾臣才稍微鬆了口氣。
鎮北王的壓迫力,可比漢帝大多了。
他們可算是知道了什麽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漢帝至少還講道理啊。
這位爺,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北境練軍形成習慣了,居然把朝堂裏的大臣,當成他兵營裏的小卒。
動不動就罵就罰,這誰受得了。
狐平雲緩緩轉身,眼中寒芒閃爍。
踏出金鑾殿的大門。
走在那條青石大道上。
寒風卷著雪吹在他身上。
那種冰涼刺骨的感覺,仿佛血液都凝固。
“鎮北王,簡直欺人太甚!”
他拳頭握緊,牙縫中拚命擠出一句話。
王立德與他並肩,凝重道:“他這是公報私仇!門閥驅逐他二十幾年,現在他迴來了,還掌權了,肯定要動刀。”
“沒想到,第一個挨刀的居然是蕭家。”
說到這裏。
王立德自嘲一笑,“我還以為,會是我王家呢。”
狐平雲道:“我也以為是我狐家。”
王立德幽幽的道:“咱們怎麽辦?”
“蕭宗桓怕是要發瘋了,他一瘋,咱們恐怕得站隊啊。”
狐平雲是聰明人,他知道這個“發瘋”是什麽意思,不過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如若同樣的事落在自己頭上。
他會不會也發瘋?
狐平雲陰沉著臉道:“趕去蕭家看看吧。”
“不到最後時刻,別走那一步。”
……
蕭家內院。
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
老老少少的蕭家人,哭聲此起彼伏,在寂靜的空氣中迴蕩。
他們都是主家和分家來的人。
其中不少人的年齡,比已經死去的蕭宗澤還要大,但那又如何?
蕭宗澤是主家二嫡子。
雖然年紀比他們小,輩分也不算大。
但是地位上比他們都高。
千裏迢迢來哭喪,也便無可奈何了。
別看這些人哭得大聲,撕心裂肺好像是自己兒子死了。
但他們都隻是逢場作戲,不少人還暗暗竊喜,對蕭宗澤的死並不悲傷,反而極為欣喜。
蕭家這麽大一個家族,身為族長的蕭國公自然是有很多兒女,但大多都是庶出。
曾在江南被紅梅傲雪一劍劈了的蕭衡,就是諸多庶子之一,因為是庶子,就算死了也不會鬧出大動靜。
隻有蕭宗澤和蕭宗桓二人是嫡子,家族傳統是立嫡不立庶。
那些庶出的兒子,哪怕也是親生血脈,卻注定觸摸不到家族的權力,更別說現在推薦製廢除,想要再有一番作為,就更難上加難。
二嫡子蕭宗澤死了,這些庶子個個都眼冒綠光,想要爭搶表現一番。
如若能博得蕭國公歡心,填了蕭宗澤的位置,這可就一步入青雲了。
“聖旨到!”
滿屋都在悲痛大哭時。
門外突然響起了震喝聲。
有一隊甲士二十人衝進了蕭家。
從製式戰甲上看,他們是皇宮禁衛。
為首的是禁軍統領。
隻見他手裏捧著聖旨,旁若無人一般,大步走到靈堂前,站定在蕭宗桓麵前。
“跪迎!”
禁軍統領沒有廢話,兩個字吐出。
冰冷而無情。
蕭宗桓心裏還在為弟弟的死而悲傷,為秦贏不死而憤怒,此時必然沒什麽好臉色。
“紀灼?”
“本丞相認得你。”
“陛下為何今日下旨?”
“也罷,你速速宣讀聖旨吧。”
蕭宗桓大馬金刀坐在椅子上。
跪迎?
我堂堂中書省丞相,跪迎你一個禁軍統領?
“獨夫!你這獨夫!”
李長庚伸出的手指在顫抖,胸口劇烈起伏,顯然是氣得不輕。
“本王做事,就是這樣!”
“你待如何?”
鎮北王爆發出一股霸道之氣。
“陛下之前,對你們都太過仁慈了。”
“你,李長庚居然敢當朝辱罵本王。”
“你可知道,在本王的軍隊裏,任何人膽敢對本王齜牙咧嘴,那就得人頭落地,更別說指著本王鼻子罵!”
“李長庚,你是真想試試本王的刀快不快?”
鎮北王毫不掩飾,赤裸裸的威脅。
可,文武百官麵對這等場麵,卻是大氣不敢喘,屁都不敢放一個。
他們知道鎮北王說得出做得到。
眼下,漢帝龍體抱恙不能親臨朝政。
皇子又比不了鎮北王,沒有話語權。
還有誰能阻擋他?
這個時候再跟秦慈硬剛,隻會死得更慘。
這位爺連重寫史書都做得出來,真要是被他殺了,那是連名聲都留不下。
他說不定還要扣你個造反的罪名,史書上寫你是亂臣賊子,那時可就真是隻能跟閻王爺哭訴了。
“沒話說了?”
鎮北王眼神睥睨,什麽貨色也敢跟本王叫板,雖然都姓秦,但本王跟那個躺床上的兄弟可不同。
本王沒這麽在意自己的名聲,看你不爽就砍,再敢不服就x你全家。
“你……你…”
李長庚氣得全身哆嗦,卻覺得如鯁在喉。
硬是一句話說不出來。
陳太師恰時走出來,把他拉迴位置上。
“李大人不要氣壞了身子。”
“王爺第一天臨朝持政,難免要燒一燒火的,別去招惹他就行。”
“等他氣消了,有什麽事再慢慢說。”
陳鬆泰不愧是太師,一眼就看出鎮北王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誰敢做出頭鳥就打誰。
李長庚很不幸,成了這個挨打的出頭鳥。
這是很老套的手段,但是卻最管用。
看看如今的朝堂,誰還敢與他頂嘴?
鎮北王虎目掃視,大聲道:“蕭家的人沒來上朝麽?”
宋院長站出來,道:“蕭家剛遭親人離世,正是悲痛之時,不能來上朝也屬人之常情。”
話音剛落。
鎮北王冷哼一聲,“哼,家事是家事,朝事是朝事!”
“蕭宗桓身為中書省左丞相,這點還要本王來教嗎?他是怎麽當的丞相!”
“今天是本王第一天臨朝,他居然敢不來,簡直是目中無人,當真是欺人太甚了!”
“本王宣布,裁撤他中書省左丞相之職,命他在家麵壁思過,想好了再來找本王。”
這話一出,眾臣嘩然。
誰也想不到,蕭宗桓沒來上朝,居然也能被砍一刀,而且理由這麽牽強。
當朝一品大員,中書省左丞相。
僅僅是因為家中有喪事,未能及時來上朝,就被摘了頂戴,還要麵壁思過。
這…這簡直…昏君啊!
說他是暴君都抬舉了。
暴君隻是殘暴,昏君那叫是非不分啊。
即便是鎮北王這個決定過於離譜,但經過剛才一番震懾,也不再有人敢出來說什麽。
“看來爾等是無本可奏了。”
鎮北王大手一揮,“退朝!”
說完,他便頭也不迴大步離去。
人走後。
朝中眾臣才稍微鬆了口氣。
鎮北王的壓迫力,可比漢帝大多了。
他們可算是知道了什麽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漢帝至少還講道理啊。
這位爺,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北境練軍形成習慣了,居然把朝堂裏的大臣,當成他兵營裏的小卒。
動不動就罵就罰,這誰受得了。
狐平雲緩緩轉身,眼中寒芒閃爍。
踏出金鑾殿的大門。
走在那條青石大道上。
寒風卷著雪吹在他身上。
那種冰涼刺骨的感覺,仿佛血液都凝固。
“鎮北王,簡直欺人太甚!”
他拳頭握緊,牙縫中拚命擠出一句話。
王立德與他並肩,凝重道:“他這是公報私仇!門閥驅逐他二十幾年,現在他迴來了,還掌權了,肯定要動刀。”
“沒想到,第一個挨刀的居然是蕭家。”
說到這裏。
王立德自嘲一笑,“我還以為,會是我王家呢。”
狐平雲道:“我也以為是我狐家。”
王立德幽幽的道:“咱們怎麽辦?”
“蕭宗桓怕是要發瘋了,他一瘋,咱們恐怕得站隊啊。”
狐平雲是聰明人,他知道這個“發瘋”是什麽意思,不過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如若同樣的事落在自己頭上。
他會不會也發瘋?
狐平雲陰沉著臉道:“趕去蕭家看看吧。”
“不到最後時刻,別走那一步。”
……
蕭家內院。
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
老老少少的蕭家人,哭聲此起彼伏,在寂靜的空氣中迴蕩。
他們都是主家和分家來的人。
其中不少人的年齡,比已經死去的蕭宗澤還要大,但那又如何?
蕭宗澤是主家二嫡子。
雖然年紀比他們小,輩分也不算大。
但是地位上比他們都高。
千裏迢迢來哭喪,也便無可奈何了。
別看這些人哭得大聲,撕心裂肺好像是自己兒子死了。
但他們都隻是逢場作戲,不少人還暗暗竊喜,對蕭宗澤的死並不悲傷,反而極為欣喜。
蕭家這麽大一個家族,身為族長的蕭國公自然是有很多兒女,但大多都是庶出。
曾在江南被紅梅傲雪一劍劈了的蕭衡,就是諸多庶子之一,因為是庶子,就算死了也不會鬧出大動靜。
隻有蕭宗澤和蕭宗桓二人是嫡子,家族傳統是立嫡不立庶。
那些庶出的兒子,哪怕也是親生血脈,卻注定觸摸不到家族的權力,更別說現在推薦製廢除,想要再有一番作為,就更難上加難。
二嫡子蕭宗澤死了,這些庶子個個都眼冒綠光,想要爭搶表現一番。
如若能博得蕭國公歡心,填了蕭宗澤的位置,這可就一步入青雲了。
“聖旨到!”
滿屋都在悲痛大哭時。
門外突然響起了震喝聲。
有一隊甲士二十人衝進了蕭家。
從製式戰甲上看,他們是皇宮禁衛。
為首的是禁軍統領。
隻見他手裏捧著聖旨,旁若無人一般,大步走到靈堂前,站定在蕭宗桓麵前。
“跪迎!”
禁軍統領沒有廢話,兩個字吐出。
冰冷而無情。
蕭宗桓心裏還在為弟弟的死而悲傷,為秦贏不死而憤怒,此時必然沒什麽好臉色。
“紀灼?”
“本丞相認得你。”
“陛下為何今日下旨?”
“也罷,你速速宣讀聖旨吧。”
蕭宗桓大馬金刀坐在椅子上。
跪迎?
我堂堂中書省丞相,跪迎你一個禁軍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