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獨孤子龍,助紂為虐,相助反賊,攪擾百姓,禍亂朝綱,你可知罪?”
套路,子龍怎麽會不明白這打一棒子給個蜜棗的套路?算了,看在你也算傾國傾城寡居小少~婦一枚,帶個孩子還要兼顧朝政不容易,給你個麵子吧!
心裏想著,臉上卻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忙跪下道:“草民知罪,請太後降罪!”
雖然樣子狼狽不堪,但看在胡靈太後眼中,子龍的一舉一動都那麽充滿了魅力,聽子龍說請太後降罪的時候,她嬌弱的身軀陡地一陣,差點兒要走下寶座親手去扶他起來。£∝,
可她向來克製,想起方才失態,如今更是小心翼翼,默不作聲,心中卻暗潮洶湧。
沒想到在他眼中,竟然沒有皇上,隻有自己,莫非他……
胡思亂想著,胡靈太後感覺到了自己臉頰熱的火燙,簡直如坐針氈,暗自抱怨道,這個獨孤郎怎麽長的這般俊秀,說話聲音聽起來也如此好聽,哎呀,我這是想什麽那……
胡靈太後雖然貴為太後,可也不過三十剛出頭而已,又新遭喪夫,雖然費盡心思,終於讓元懌這個不苟言笑的美男子成為裙下之臣。
可元懌終究太過拘束,身份又那麽敏感,在胡靈太後麵前自然頗為尷尬,弄得胡靈太後也不是很舒服。
而且元懌又口口聲聲江山社稷,張嘴閉嘴以輔佐孝明帝為己任,甚至讓胡靈太後都覺得自己在他心中,根本就不重要。
如今眼前忽然出現個文武雙全,橫空出世的當代名將,長得這般俊俏,說話又那般可心,而且竟然越過了皇上,直接向自己請罪。
這哪裏是向自己請罪?簡直就是給自己心頭放上了一根羽毛,不斷地騷動她本來就暗癢的小心肝啊!
越想心裏越是煩亂,胡靈太後的眼神越發火熱迷蒙,雖然盡量克製自己,可聲音還是有些不自然的顫抖。
“嗯,念在你迷途知返,懸崖勒馬,朕就免你死罪,留在京都,好好伺候朕……朕和皇兒,將功贖罪!”
說到一半,胡靈太後就發現自己似乎還是控製不住,說錯了話,忙改口卻也讓眾人不禁疑惑,然而眾臣中卻又兩人,發現了胡靈太後的異樣。
一個是元懌,他的神色有些複雜,帶點兒慶幸,帶點兒安慰,帶點兒訝異,帶點兒酸澀……
而另一個就是元乂,他的神色也十分複雜,有些詫異,有些明悟,有些嫉妒,有些嘲諷……
子龍聽了胡靈太後的話,忙要謝恩,忽然聽久久沒有說話的孝明帝,此時竟然操著幼稚的童音說道:“你就是怎麽打也打不死,反而幫反賊拿下桓朔兩州,又與爾朱榮設下陰謀,平定杜洛周之亂的小漢奴嗎?”
眾臣一聽這話,有的捂嘴偷笑,有的苦苦忍著,有的大驚失色,有的隔岸觀火,元懌苦著個臉,元乂卻滿臉不屑,胡靈太後抽手偷偷掐了下孝明帝,沒想到孝明帝竟然“哎喲”一聲叫了出來,百官這才誠惶誠恐地跪下,高唿有罪。
抬頭一看,孝明帝才十一二歲的樣子,滿臉的天真,手裏抓著個木籠,裏麵不知關著什麽,此時不明白胡靈太後為何要掐他,滿臉委屈盯著母親,不知所措。
胡靈太後卻裝作若無其事,幹咳一聲說道:“朕現在敕封你為皇子軍事參錄事,賜腰牌在宮內行走,教導皇子軍事謀略,你可願意?”
眾臣蒙了,胡靈太後這封賞來的太快了點兒吧,從七品軍職,直接擢拔至六品,這才第一次麵聖啊,也沒有任何功勞,為何而封呢?
放下這個不說,畢竟子龍戰略上的才能,在北地動亂中已然被證明了,但他可是反賊出身,如此輕率地就把他放到皇子身邊,這未免有些危險吧?
這也不提,就算是胡靈太後的示恩之舉,可是孝明帝如今可隻是個孩子啊,哪裏來的皇子?
子龍笑眯眯地謝恩,眾臣這才明白胡靈太後所謂的皇子,竟然是指的孝明帝?
“皇兒,還不快拜見師傅?”
天啊,這個世界太瘋狂了,這哪是六品小官,根本就是當朝二品了,教導皇上軍事謀略,胡靈太後你有些過分了吧?
然而,眾臣哪裏敢有半句怨言,隻能心中稍加抱怨而已,紛紛紅著眼看著若無其事的子龍。
於是,就在眾臣怪異和嫉妒的目光中,孝明帝乖乖地站起身來,就要給子龍行師徒之禮,卻不想還是有人敢於正道直言。
“啟奏陛下,臣認為此事萬萬不可,還望陛下三思!”
子龍這時迴過頭去,隻見一名胖乎乎的老者,站了出來,板著個臉,撇嘴說道。
這下子龍蒙了,這是誰啊?怎麽這麽沒眼力見?胡靈太後都發了話了,哪裏輪得到你來指手畫腳?
卻聽胡靈太後皺眉說道:“高陽王,你有何異議,稍後再議,無事退朝吧!”
說完,竟然不等眾臣見禮,就拂袖而去,留下高陽王滿麵怒容地站在原地,尷尬不已。
高陽王元雍,那可是孝文帝的兄弟,而且富可敵國,也是朝中老臣,平日裏胡靈太後對他也是畢恭畢敬,沒想到,今天竟然對他如此失禮。
元乂見元雍這個老政敵出來橫加阻攔,冷哼一聲,笑道:“高陽王,您是不是歲數大了,老糊塗啦?胡靈太後和聖上的旨意,你也敢有異議?”
高陽王見元乂敢這麽跟自己說話,恨恨地哼了一聲,話都沒說就大踏步走出了大殿,留下哈哈狂笑的元乂,在那兒前俯後仰。
元懌雖然也是元乂的政敵,但是對同樣狼子野心,意圖把持朝政的元雍,也沒有任何好感,樂的看他們兩個狗咬狗。
如今見沒戲看了,拉著子龍就要走,元乂卻攔住去路。
“子龍將軍,哦不,應該叫子龍參錄事了,恭喜啊恭喜,首見聖顏,就得太後恩賞,果然是天生麗質啊!”
元乂的冷嘲熱諷,讓子龍十分不舒服,當然明白他是話裏有話,看透了胡靈太後的那點兒小心思,不過子龍也不想戳破。
滿臉慶幸地假裝抹了抹額頭,心有餘悸地說道:“天恩難測,幸甚幸甚啊!”
元乂沒管在旁邊氣唿唿的元懌,正要邀請子龍前去赴宴,卻聽一個小太監趕過來,說道:“太後諭旨,請清河王和江陽王帶獨孤子龍後宮見禮!”(未完待續。)
套路,子龍怎麽會不明白這打一棒子給個蜜棗的套路?算了,看在你也算傾國傾城寡居小少~婦一枚,帶個孩子還要兼顧朝政不容易,給你個麵子吧!
心裏想著,臉上卻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忙跪下道:“草民知罪,請太後降罪!”
雖然樣子狼狽不堪,但看在胡靈太後眼中,子龍的一舉一動都那麽充滿了魅力,聽子龍說請太後降罪的時候,她嬌弱的身軀陡地一陣,差點兒要走下寶座親手去扶他起來。£∝,
可她向來克製,想起方才失態,如今更是小心翼翼,默不作聲,心中卻暗潮洶湧。
沒想到在他眼中,竟然沒有皇上,隻有自己,莫非他……
胡思亂想著,胡靈太後感覺到了自己臉頰熱的火燙,簡直如坐針氈,暗自抱怨道,這個獨孤郎怎麽長的這般俊秀,說話聲音聽起來也如此好聽,哎呀,我這是想什麽那……
胡靈太後雖然貴為太後,可也不過三十剛出頭而已,又新遭喪夫,雖然費盡心思,終於讓元懌這個不苟言笑的美男子成為裙下之臣。
可元懌終究太過拘束,身份又那麽敏感,在胡靈太後麵前自然頗為尷尬,弄得胡靈太後也不是很舒服。
而且元懌又口口聲聲江山社稷,張嘴閉嘴以輔佐孝明帝為己任,甚至讓胡靈太後都覺得自己在他心中,根本就不重要。
如今眼前忽然出現個文武雙全,橫空出世的當代名將,長得這般俊俏,說話又那般可心,而且竟然越過了皇上,直接向自己請罪。
這哪裏是向自己請罪?簡直就是給自己心頭放上了一根羽毛,不斷地騷動她本來就暗癢的小心肝啊!
越想心裏越是煩亂,胡靈太後的眼神越發火熱迷蒙,雖然盡量克製自己,可聲音還是有些不自然的顫抖。
“嗯,念在你迷途知返,懸崖勒馬,朕就免你死罪,留在京都,好好伺候朕……朕和皇兒,將功贖罪!”
說到一半,胡靈太後就發現自己似乎還是控製不住,說錯了話,忙改口卻也讓眾人不禁疑惑,然而眾臣中卻又兩人,發現了胡靈太後的異樣。
一個是元懌,他的神色有些複雜,帶點兒慶幸,帶點兒安慰,帶點兒訝異,帶點兒酸澀……
而另一個就是元乂,他的神色也十分複雜,有些詫異,有些明悟,有些嫉妒,有些嘲諷……
子龍聽了胡靈太後的話,忙要謝恩,忽然聽久久沒有說話的孝明帝,此時竟然操著幼稚的童音說道:“你就是怎麽打也打不死,反而幫反賊拿下桓朔兩州,又與爾朱榮設下陰謀,平定杜洛周之亂的小漢奴嗎?”
眾臣一聽這話,有的捂嘴偷笑,有的苦苦忍著,有的大驚失色,有的隔岸觀火,元懌苦著個臉,元乂卻滿臉不屑,胡靈太後抽手偷偷掐了下孝明帝,沒想到孝明帝竟然“哎喲”一聲叫了出來,百官這才誠惶誠恐地跪下,高唿有罪。
抬頭一看,孝明帝才十一二歲的樣子,滿臉的天真,手裏抓著個木籠,裏麵不知關著什麽,此時不明白胡靈太後為何要掐他,滿臉委屈盯著母親,不知所措。
胡靈太後卻裝作若無其事,幹咳一聲說道:“朕現在敕封你為皇子軍事參錄事,賜腰牌在宮內行走,教導皇子軍事謀略,你可願意?”
眾臣蒙了,胡靈太後這封賞來的太快了點兒吧,從七品軍職,直接擢拔至六品,這才第一次麵聖啊,也沒有任何功勞,為何而封呢?
放下這個不說,畢竟子龍戰略上的才能,在北地動亂中已然被證明了,但他可是反賊出身,如此輕率地就把他放到皇子身邊,這未免有些危險吧?
這也不提,就算是胡靈太後的示恩之舉,可是孝明帝如今可隻是個孩子啊,哪裏來的皇子?
子龍笑眯眯地謝恩,眾臣這才明白胡靈太後所謂的皇子,竟然是指的孝明帝?
“皇兒,還不快拜見師傅?”
天啊,這個世界太瘋狂了,這哪是六品小官,根本就是當朝二品了,教導皇上軍事謀略,胡靈太後你有些過分了吧?
然而,眾臣哪裏敢有半句怨言,隻能心中稍加抱怨而已,紛紛紅著眼看著若無其事的子龍。
於是,就在眾臣怪異和嫉妒的目光中,孝明帝乖乖地站起身來,就要給子龍行師徒之禮,卻不想還是有人敢於正道直言。
“啟奏陛下,臣認為此事萬萬不可,還望陛下三思!”
子龍這時迴過頭去,隻見一名胖乎乎的老者,站了出來,板著個臉,撇嘴說道。
這下子龍蒙了,這是誰啊?怎麽這麽沒眼力見?胡靈太後都發了話了,哪裏輪得到你來指手畫腳?
卻聽胡靈太後皺眉說道:“高陽王,你有何異議,稍後再議,無事退朝吧!”
說完,竟然不等眾臣見禮,就拂袖而去,留下高陽王滿麵怒容地站在原地,尷尬不已。
高陽王元雍,那可是孝文帝的兄弟,而且富可敵國,也是朝中老臣,平日裏胡靈太後對他也是畢恭畢敬,沒想到,今天竟然對他如此失禮。
元乂見元雍這個老政敵出來橫加阻攔,冷哼一聲,笑道:“高陽王,您是不是歲數大了,老糊塗啦?胡靈太後和聖上的旨意,你也敢有異議?”
高陽王見元乂敢這麽跟自己說話,恨恨地哼了一聲,話都沒說就大踏步走出了大殿,留下哈哈狂笑的元乂,在那兒前俯後仰。
元懌雖然也是元乂的政敵,但是對同樣狼子野心,意圖把持朝政的元雍,也沒有任何好感,樂的看他們兩個狗咬狗。
如今見沒戲看了,拉著子龍就要走,元乂卻攔住去路。
“子龍將軍,哦不,應該叫子龍參錄事了,恭喜啊恭喜,首見聖顏,就得太後恩賞,果然是天生麗質啊!”
元乂的冷嘲熱諷,讓子龍十分不舒服,當然明白他是話裏有話,看透了胡靈太後的那點兒小心思,不過子龍也不想戳破。
滿臉慶幸地假裝抹了抹額頭,心有餘悸地說道:“天恩難測,幸甚幸甚啊!”
元乂沒管在旁邊氣唿唿的元懌,正要邀請子龍前去赴宴,卻聽一個小太監趕過來,說道:“太後諭旨,請清河王和江陽王帶獨孤子龍後宮見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