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不是特意來尋自己的啊…
小崔有些失落…
江上弦很實誠的把自己排隊買泡泡油糕聽到八卦結果把泡泡油糕給忘了的事兒說了一遍:“你可知這其中是何緣故?”
“貞觀八年,我朝舉兵征討吐穀渾。”
崔辯敘沒有問她為何好奇這個,一點點給她講解著:“當時恰值棄宗弄讚嗣位之際。”
身為馬上就要上崗就業的官眷,小江如此好學,小崔表示很是欣慰!
“所以,當時陛下是怕打吐穀渾的時候,吐蕃跳出來搗亂,所以派了馮德遐出使吐蕃....”
江上弦在理論層麵腦子還是轉的很快的,她慢慢說著心頭有些沉甸甸的:“棄宗弄讚從馮德遐口中知曉了西突厥和吐穀渾求娶公主成功.....”
崔辯敘接過話:“貞觀八年十一月甲申日,吐蕃請婚使者第一次到達長安。己醜日,陛下下詔大舉討伐吐穀渾。”
江上弦掰了掰手指頭算日子:十一月十一日吐蕃到長安,十一月十六日下詔,中間就隔了五天,時間如此緊湊....
這裏頭沒鬼她小江倒立烤阿裏巴巴羊肉串!
“一直到貞觀九年五月我朝大軍消滅吐穀渾伏允可汗政權之前,吐蕃未動一兵一卒。”崔辯敘的記性還算不錯,尤其是涉及戰事方麵,記得還算清楚。
江上弦哪裏還不明白,李世民這是暗戳戳布局了好幾年,早早的就開始想打的吐穀渾叫爸爸,所以先派人去跟鬆讚幹布說,那個誰誰誰求娶尊貴的大唐公主成功啦!還有那個誰誰誰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吃到啦!
就問你心不心動,羨不羨慕?!
鬆讚幹布一聽,能不心動麽?
好家夥,你們都有憑啥我沒有?是我鬆讚幹布不配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呐!
她合理懷疑當時馮德遐肯定是給了鬆讚幹布一些似是而非的許諾,否則鬆讚幹布不會在這樣一場關於吐蕃北部邊疆安全的重大軍事行動上裝聾作啞的。
對於她的猜測,崔辯敘的反應微妙,雖沒有直接明說,但顯然也是認同的。
這事發生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精神小夥,並沒有開始接觸朝廷上的事兒,因此並不太清楚,但在軍事方麵他能給出自己的判斷:“貞觀九年十一月、十二月乃是吐穀渾政局動蕩之際,若是我朝同時在西麵與吐穀渾,南麵與吐蕃同時作戰,絕非易事。”
江上弦肅著小圓臉接過話:“所以暗中同吐蕃達成協議以羈縻之,進而遏製其北上.....”
同樣,對於當時的吐蕃來說,如果能夠與打敗東亞霸主突厥的唐朝聯姻,無疑能對其統一青藏高原各部進而實施北上戰略產生重大影響。
一個妃位,就能換來政治地位的提升,又能接收來自大唐的文化、技術和宗教信仰,別說虧不虧了,那叫一個血賺呐!
這時候男人又不用守什麽節操!他頂多肉償,還便宜這小子了!
在消滅吐穀渾伏允可汗政權、達成西進戰略目的之前,李世民是不可能輕易將公主下嫁給地緣上不斷逼近自己的潛在對手吐蕃的。
崔辯敘提醒道:“貞觀八年今上便允了下嫁公主於吐穀渾,至今還未曾有公主下嫁。”
而貞觀九年,伏允可汗就已經被嘎了,貞觀十年,唐廷扶持的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諾曷缽就向大唐請婚了。
這時間線拖得不可謂不久。
“貞觀九年十二月吐蕃第二次赴長安請婚之時,正值吐穀渾內亂。”
崔辯敘又拈了一塊金絲油塌,對於官場的彎彎繞繞他尚在摸索階段,對於自己的愛好卻是如數家珍:“去年八月,正是薛延陀在北邊崛起的時候,亦是征討高昌的關鍵時期。”
“所以吐蕃選擇在這個時候同我朝開戰,又選擇在鬆州是為了以高昌之戰迫使我朝....”
江上弦接過話往下說,她懂了,這些國家領導人是真的心思縝密,以天下為棋,步步為營,決勝於千裏之外。
小說裏寫的那些一國之君整日忙於女人裙底,繞著女人戀愛腦,還將國家治理的兵富民強的事情壓根就不可能發生,什麽人能有這樣的精力?
戀愛腦還能把國家治理的牛逼的皇帝,在位時間長的小江反正是想不出來。
崔辯敘對於她每次都能在這方麵和自己聊到一塊兒很是讚賞,捏了一個金絲油塌放在她手裏作為獎勵:“你說說,吐蕃為何不滅吐穀渾?”
這是要考她?
還用她帶來的東西獎勵她?
呸~
不過,最近時常被考功課的小江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學生了,捏著金絲油塌立刻將腦細胞瘋狂轉動起來:“吐穀渾如今被趕到青海湖以北,是為了避免與我朝發生直接衝突?”
“恩。”崔辯敘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麵上含笑。
迴答正確!
小江愉快的把手裏的金絲油塌塞進嘴裏,糯糯的點心使得她看起來像一隻肉肉的小倉鼠,兩邊臉頰鼓鼓囊囊。
崔辯敘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全麵——怎麽沒想到在這兒準備些瓜子呢?
搞得他一個剝瓜子熟練工現在手癢癢的…
這場仗打的如此含蓄,把適可而止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就是為了避免將戰爭區推進到唐之西進戰略通道河西走廊,同時避免了與大唐的西進戰略產生碰撞。
大規模的冷兵器戰爭,在信息不發達,傳遞消息困難的古代,完全是靠雙方領導人的前瞻性來操作的。
從政治的角度來說,鬆讚幹布這老小子,是真有本事呐!
所以吐蕃在揍了吐穀渾、黨項、白蘭等一堆被殺雞儆猴的倒黴小國之後,李世民還是拖著下嫁公主這事兒,鬆讚幹布才會將矛頭指向了鬆州。
選擇鬆州作為主戰場的原因不言而喻,而李世民最後在戰爭勝利之後還將文成公主下嫁的原因那可就太多了,無論是邊境城防布局,還是商貿往來,亦或是....戰爭。
高昌這個地方,李世民是非拿下不可了。
不是特意來尋自己的啊…
小崔有些失落…
江上弦很實誠的把自己排隊買泡泡油糕聽到八卦結果把泡泡油糕給忘了的事兒說了一遍:“你可知這其中是何緣故?”
“貞觀八年,我朝舉兵征討吐穀渾。”
崔辯敘沒有問她為何好奇這個,一點點給她講解著:“當時恰值棄宗弄讚嗣位之際。”
身為馬上就要上崗就業的官眷,小江如此好學,小崔表示很是欣慰!
“所以,當時陛下是怕打吐穀渾的時候,吐蕃跳出來搗亂,所以派了馮德遐出使吐蕃....”
江上弦在理論層麵腦子還是轉的很快的,她慢慢說著心頭有些沉甸甸的:“棄宗弄讚從馮德遐口中知曉了西突厥和吐穀渾求娶公主成功.....”
崔辯敘接過話:“貞觀八年十一月甲申日,吐蕃請婚使者第一次到達長安。己醜日,陛下下詔大舉討伐吐穀渾。”
江上弦掰了掰手指頭算日子:十一月十一日吐蕃到長安,十一月十六日下詔,中間就隔了五天,時間如此緊湊....
這裏頭沒鬼她小江倒立烤阿裏巴巴羊肉串!
“一直到貞觀九年五月我朝大軍消滅吐穀渾伏允可汗政權之前,吐蕃未動一兵一卒。”崔辯敘的記性還算不錯,尤其是涉及戰事方麵,記得還算清楚。
江上弦哪裏還不明白,李世民這是暗戳戳布局了好幾年,早早的就開始想打的吐穀渾叫爸爸,所以先派人去跟鬆讚幹布說,那個誰誰誰求娶尊貴的大唐公主成功啦!還有那個誰誰誰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吃到啦!
就問你心不心動,羨不羨慕?!
鬆讚幹布一聽,能不心動麽?
好家夥,你們都有憑啥我沒有?是我鬆讚幹布不配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呐!
她合理懷疑當時馮德遐肯定是給了鬆讚幹布一些似是而非的許諾,否則鬆讚幹布不會在這樣一場關於吐蕃北部邊疆安全的重大軍事行動上裝聾作啞的。
對於她的猜測,崔辯敘的反應微妙,雖沒有直接明說,但顯然也是認同的。
這事發生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精神小夥,並沒有開始接觸朝廷上的事兒,因此並不太清楚,但在軍事方麵他能給出自己的判斷:“貞觀九年十一月、十二月乃是吐穀渾政局動蕩之際,若是我朝同時在西麵與吐穀渾,南麵與吐蕃同時作戰,絕非易事。”
江上弦肅著小圓臉接過話:“所以暗中同吐蕃達成協議以羈縻之,進而遏製其北上.....”
同樣,對於當時的吐蕃來說,如果能夠與打敗東亞霸主突厥的唐朝聯姻,無疑能對其統一青藏高原各部進而實施北上戰略產生重大影響。
一個妃位,就能換來政治地位的提升,又能接收來自大唐的文化、技術和宗教信仰,別說虧不虧了,那叫一個血賺呐!
這時候男人又不用守什麽節操!他頂多肉償,還便宜這小子了!
在消滅吐穀渾伏允可汗政權、達成西進戰略目的之前,李世民是不可能輕易將公主下嫁給地緣上不斷逼近自己的潛在對手吐蕃的。
崔辯敘提醒道:“貞觀八年今上便允了下嫁公主於吐穀渾,至今還未曾有公主下嫁。”
而貞觀九年,伏允可汗就已經被嘎了,貞觀十年,唐廷扶持的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諾曷缽就向大唐請婚了。
這時間線拖得不可謂不久。
“貞觀九年十二月吐蕃第二次赴長安請婚之時,正值吐穀渾內亂。”
崔辯敘又拈了一塊金絲油塌,對於官場的彎彎繞繞他尚在摸索階段,對於自己的愛好卻是如數家珍:“去年八月,正是薛延陀在北邊崛起的時候,亦是征討高昌的關鍵時期。”
“所以吐蕃選擇在這個時候同我朝開戰,又選擇在鬆州是為了以高昌之戰迫使我朝....”
江上弦接過話往下說,她懂了,這些國家領導人是真的心思縝密,以天下為棋,步步為營,決勝於千裏之外。
小說裏寫的那些一國之君整日忙於女人裙底,繞著女人戀愛腦,還將國家治理的兵富民強的事情壓根就不可能發生,什麽人能有這樣的精力?
戀愛腦還能把國家治理的牛逼的皇帝,在位時間長的小江反正是想不出來。
崔辯敘對於她每次都能在這方麵和自己聊到一塊兒很是讚賞,捏了一個金絲油塌放在她手裏作為獎勵:“你說說,吐蕃為何不滅吐穀渾?”
這是要考她?
還用她帶來的東西獎勵她?
呸~
不過,最近時常被考功課的小江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學生了,捏著金絲油塌立刻將腦細胞瘋狂轉動起來:“吐穀渾如今被趕到青海湖以北,是為了避免與我朝發生直接衝突?”
“恩。”崔辯敘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麵上含笑。
迴答正確!
小江愉快的把手裏的金絲油塌塞進嘴裏,糯糯的點心使得她看起來像一隻肉肉的小倉鼠,兩邊臉頰鼓鼓囊囊。
崔辯敘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全麵——怎麽沒想到在這兒準備些瓜子呢?
搞得他一個剝瓜子熟練工現在手癢癢的…
這場仗打的如此含蓄,把適可而止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就是為了避免將戰爭區推進到唐之西進戰略通道河西走廊,同時避免了與大唐的西進戰略產生碰撞。
大規模的冷兵器戰爭,在信息不發達,傳遞消息困難的古代,完全是靠雙方領導人的前瞻性來操作的。
從政治的角度來說,鬆讚幹布這老小子,是真有本事呐!
所以吐蕃在揍了吐穀渾、黨項、白蘭等一堆被殺雞儆猴的倒黴小國之後,李世民還是拖著下嫁公主這事兒,鬆讚幹布才會將矛頭指向了鬆州。
選擇鬆州作為主戰場的原因不言而喻,而李世民最後在戰爭勝利之後還將文成公主下嫁的原因那可就太多了,無論是邊境城防布局,還是商貿往來,亦或是....戰爭。
高昌這個地方,李世民是非拿下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