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母,這究竟是何物?”崔辯敘膽子還是大的,方才不過是沒想到這小小的蟲子竟然還會裝死,這時候早已恢複了正常的麵色。
他掏出一方帕子在上頭沾了些黑水仔細查看,這才發現其實不能算是黑水,是因為太綠了,綠的發黑,有白色的帕子做映襯稍稍能瞧出來一絲綠痕。
柳曼薔隨意的甩了甩手,而後將兩根手指插入自己的那杯茶水中晃了晃,最後掏出一方帕子來將手指按幹,麵色淡淡頗有些高人風範:“蠱蟲。”
小崔狠狠抽了抽嘴角,愛幹淨,但不多。
“可是嶺南道那邊的東西?”崔辯敘想起寧餘野曾經說過的話,心下不禁將敦煌趙氏和嶺南道放在一起。
可是,他怎麽從沒聽說過敦煌趙氏和嶺南道那邊還有什麽幹係?
“恩。”
“這蠱蟲可是易得之物?”崔辯敘想到鄔三娘那兒並未搜查出新的蠱蟲,審問之時她也隻說蠱蟲已經用完了。
可鄔三娘這女子說的話那是一成都不能信,每一句都需仔細查驗真偽。
“極為難得。”
柳曼薔說這話的時候,嘴角都憋笑憋得抽抽了,看的崔辯敘直擰眉——外祖母怎的如此愛賣關子?
看他那張俊臉都有些發沉,柳曼薔心頭又舒暢的些許,這才大發慈悲在他的臉徹底黑下來之前道:“這東西壓根就是練錯了弄出來的。”
能不難得麽?
傻子練蠱練岔了搞出來的失敗品~
“還請外祖母賜教。”人的情緒就是變化多端的,方才還嫌棄外祖母太過拿喬的小崔見她肯說又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隻要能知道就行!
這一刻,柳曼薔隻覺得渾身的經脈都瞬間通暢了——終於在外孫麵前保住了自己的體麵!
神清氣爽腰背挺直的柳曼薔一派高人風範:“我且問你,你可知秦漢之時嶺南道那塊兒屬於何人?”
“嶺南道?”
崔辯敘雖說不上文采蜚然,可到底也是正經讀過書的,略一思索便脫口而出:“南越?”
“恩~”
柳曼薔滿意的點點頭:“算你沒有白念書。”
她拿著長輩的範兒矜傲的考較小崔的文化課:“那你可知南越國之事?”
崔辯敘從鼻尖發出一聲輕哼,雖說他為人一向內斂低調,從不在外宣揚自己的文才,可這種小小的問題能難倒他麽?
這片大地上不知浮浮沉沉多少國家,為何人人都以入主中原為己任?諸葛孔明為何五次北伐?
瞧瞧那些犄角旮瘩的小國就知道了,在正史上都輪不到他們!
什麽西域、西南、漠北、夷越的那些小國家,難登大雅之堂!
這南越便是夷越那邊的一個小國。
“書中所記,自秦滅亡南海郡尉趙佗起兵兼並桂林郡、象郡,建了個小國,自稱南越武王,西漢初期國家兵困馬乏,百姓勞頓困苦,漢高祖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南越順勢成為西漢的附屬國.....”
秦始皇嬴政作為有史以來首個一統天下的帝王自然是有雄才大略、雄心壯誌的,當初他統一六國之後就瞄準上了嶺南,派屠雎為主將,年僅二十二歲的趙佗為副將,開始了征服嶺南的戰爭。
由於主將屠雎搞了一係列的騷操作,最後成功給自己作死了,秦始皇氣得牙癢癢,可想到自己征服嶺南的計劃,不得不又派了一個名叫任囂的做主將。
趙佗依舊是老二。
當然,這不能說明趙佗他能力不行,大概率是因為當時的趙佗太過年輕。在崔辯敘看來,趙佗此人不止是有能力,還有氣運,在那個時候能活到一百零三歲可不容易。
就這個能活的勁兒已經足以稱得上一句人瑞了。
趙佗後來被委任龍川縣令,扼守戰略要地,秦始皇死後,他一瞅,誒!你們中原都亂啦?
他就糾結啊,要不要搞事情?
很巧啊,就在他猶豫之時,領導任囂突然就嘎了,死之前命他割據嶺南以避戰亂,並命其代理南海郡尉一職。
老二瞬間上位成了老大,秦始皇死了沒人繼續給他安排領導了,趙佗老大做的很是安穩,
沒多久秦亡了,一看中原地區人腦子都打出狗腦子了,趙佗抓住時機抖起來了,立刻自封為帝,定都番禺,即南越武王。(番禺,今廣州市中南部。)
趙佗的本事自是不用多說,成功上位之後大展身手把嶺南這個自古以來的蠻夷之地治理的妥妥當當。
西漢每個皇帝都派人去嶺南勸降,恰好趙佗是個很好勸、很聽勸的人,但凡有人去勸他就接受,皇帝死了他又蹦躂著自封為帝。
可能是覺得南越武王的名號特別響亮特別牛逼,他每迴都要給自己再封一遍南越武王。
總之就這麽反反複複的蹦躂,成功熬死了兩朝八位皇帝,一直活到了第九位漢武帝時期,才在建元四年翹了辮子。
漢武帝知道趙佗這廝還活著的時候隻怕人都是傻的!
傳聞趙佗喜歡養老虎,還喜歡吃老虎肉,他但凡再能活一些,華南虎都要被他吃滅族!
崔辯敘說著說著笑了起來:“南越存世93年,曆經五代君主,趙佗一人便獨領六十餘年,倒是挺能活....”
很快他便笑不出來了,因為他意識到了什麽:“趙、趙,外祖母,你提趙佗,莫非是....敦煌趙氏乃南越趙佗的後人?”
不應該啊,崔辯敘覺得有些傻眼,敦煌趙氏不是和天水趙氏同出一脈麽?
他們不是當初秦王滅趙之後,將代王嘉派往西戎,趙氏隨之遷徙後......
崔辯敘的震驚不可謂不大,但凡有名有姓的氏族那都是能溯源到祖上的,什麽身份,什麽血脈,什麽出身,這才是氏族無論有沒有錢,是不是窮的叮當響都能比旁人高上一等的原因。
現在這是要告訴他,敦煌趙氏的祖宗另有其人?
誰家能連祖宗都對外造假啊?
誰知柳曼薔聞言直接一把將桌案上的茶盞摔落在地:“放什麽屁!敦煌趙氏那幫子又蠢又壞的貨色能是武王後裔?”
他掏出一方帕子在上頭沾了些黑水仔細查看,這才發現其實不能算是黑水,是因為太綠了,綠的發黑,有白色的帕子做映襯稍稍能瞧出來一絲綠痕。
柳曼薔隨意的甩了甩手,而後將兩根手指插入自己的那杯茶水中晃了晃,最後掏出一方帕子來將手指按幹,麵色淡淡頗有些高人風範:“蠱蟲。”
小崔狠狠抽了抽嘴角,愛幹淨,但不多。
“可是嶺南道那邊的東西?”崔辯敘想起寧餘野曾經說過的話,心下不禁將敦煌趙氏和嶺南道放在一起。
可是,他怎麽從沒聽說過敦煌趙氏和嶺南道那邊還有什麽幹係?
“恩。”
“這蠱蟲可是易得之物?”崔辯敘想到鄔三娘那兒並未搜查出新的蠱蟲,審問之時她也隻說蠱蟲已經用完了。
可鄔三娘這女子說的話那是一成都不能信,每一句都需仔細查驗真偽。
“極為難得。”
柳曼薔說這話的時候,嘴角都憋笑憋得抽抽了,看的崔辯敘直擰眉——外祖母怎的如此愛賣關子?
看他那張俊臉都有些發沉,柳曼薔心頭又舒暢的些許,這才大發慈悲在他的臉徹底黑下來之前道:“這東西壓根就是練錯了弄出來的。”
能不難得麽?
傻子練蠱練岔了搞出來的失敗品~
“還請外祖母賜教。”人的情緒就是變化多端的,方才還嫌棄外祖母太過拿喬的小崔見她肯說又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隻要能知道就行!
這一刻,柳曼薔隻覺得渾身的經脈都瞬間通暢了——終於在外孫麵前保住了自己的體麵!
神清氣爽腰背挺直的柳曼薔一派高人風範:“我且問你,你可知秦漢之時嶺南道那塊兒屬於何人?”
“嶺南道?”
崔辯敘雖說不上文采蜚然,可到底也是正經讀過書的,略一思索便脫口而出:“南越?”
“恩~”
柳曼薔滿意的點點頭:“算你沒有白念書。”
她拿著長輩的範兒矜傲的考較小崔的文化課:“那你可知南越國之事?”
崔辯敘從鼻尖發出一聲輕哼,雖說他為人一向內斂低調,從不在外宣揚自己的文才,可這種小小的問題能難倒他麽?
這片大地上不知浮浮沉沉多少國家,為何人人都以入主中原為己任?諸葛孔明為何五次北伐?
瞧瞧那些犄角旮瘩的小國就知道了,在正史上都輪不到他們!
什麽西域、西南、漠北、夷越的那些小國家,難登大雅之堂!
這南越便是夷越那邊的一個小國。
“書中所記,自秦滅亡南海郡尉趙佗起兵兼並桂林郡、象郡,建了個小國,自稱南越武王,西漢初期國家兵困馬乏,百姓勞頓困苦,漢高祖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南越順勢成為西漢的附屬國.....”
秦始皇嬴政作為有史以來首個一統天下的帝王自然是有雄才大略、雄心壯誌的,當初他統一六國之後就瞄準上了嶺南,派屠雎為主將,年僅二十二歲的趙佗為副將,開始了征服嶺南的戰爭。
由於主將屠雎搞了一係列的騷操作,最後成功給自己作死了,秦始皇氣得牙癢癢,可想到自己征服嶺南的計劃,不得不又派了一個名叫任囂的做主將。
趙佗依舊是老二。
當然,這不能說明趙佗他能力不行,大概率是因為當時的趙佗太過年輕。在崔辯敘看來,趙佗此人不止是有能力,還有氣運,在那個時候能活到一百零三歲可不容易。
就這個能活的勁兒已經足以稱得上一句人瑞了。
趙佗後來被委任龍川縣令,扼守戰略要地,秦始皇死後,他一瞅,誒!你們中原都亂啦?
他就糾結啊,要不要搞事情?
很巧啊,就在他猶豫之時,領導任囂突然就嘎了,死之前命他割據嶺南以避戰亂,並命其代理南海郡尉一職。
老二瞬間上位成了老大,秦始皇死了沒人繼續給他安排領導了,趙佗老大做的很是安穩,
沒多久秦亡了,一看中原地區人腦子都打出狗腦子了,趙佗抓住時機抖起來了,立刻自封為帝,定都番禺,即南越武王。(番禺,今廣州市中南部。)
趙佗的本事自是不用多說,成功上位之後大展身手把嶺南這個自古以來的蠻夷之地治理的妥妥當當。
西漢每個皇帝都派人去嶺南勸降,恰好趙佗是個很好勸、很聽勸的人,但凡有人去勸他就接受,皇帝死了他又蹦躂著自封為帝。
可能是覺得南越武王的名號特別響亮特別牛逼,他每迴都要給自己再封一遍南越武王。
總之就這麽反反複複的蹦躂,成功熬死了兩朝八位皇帝,一直活到了第九位漢武帝時期,才在建元四年翹了辮子。
漢武帝知道趙佗這廝還活著的時候隻怕人都是傻的!
傳聞趙佗喜歡養老虎,還喜歡吃老虎肉,他但凡再能活一些,華南虎都要被他吃滅族!
崔辯敘說著說著笑了起來:“南越存世93年,曆經五代君主,趙佗一人便獨領六十餘年,倒是挺能活....”
很快他便笑不出來了,因為他意識到了什麽:“趙、趙,外祖母,你提趙佗,莫非是....敦煌趙氏乃南越趙佗的後人?”
不應該啊,崔辯敘覺得有些傻眼,敦煌趙氏不是和天水趙氏同出一脈麽?
他們不是當初秦王滅趙之後,將代王嘉派往西戎,趙氏隨之遷徙後......
崔辯敘的震驚不可謂不大,但凡有名有姓的氏族那都是能溯源到祖上的,什麽身份,什麽血脈,什麽出身,這才是氏族無論有沒有錢,是不是窮的叮當響都能比旁人高上一等的原因。
現在這是要告訴他,敦煌趙氏的祖宗另有其人?
誰家能連祖宗都對外造假啊?
誰知柳曼薔聞言直接一把將桌案上的茶盞摔落在地:“放什麽屁!敦煌趙氏那幫子又蠢又壞的貨色能是武王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