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中途趁著堵車的時候從窗口探出頭去指揮著趙善買了不少,也沒花多少錢,不過就是哄李雪雁高興罷了!
想從摳門的趙星成身上弄出點錢來可不容易:“我便曉得他待我不同!”
“那是自然,除了你,我還沒見過旁的女子能花上趙學士一個銅板!”
江上弦哄了她一句就對著荷花開始研究,方才遠遠瞧著她就覺得這花很少好看,瞧著格外特別,原來是荷花的外側花邊都被折起來做造型了。
大概分為三種:折三分之一的,折一半的,全折的。
李雪雁見她喜歡便道:“可要再買些未曾折過的?”
江上弦說了,男人若是肯給你花錢,就說明有戲。有崔沂這個現成的例子在,小姑娘對此深信不疑——誰家娶媳婦兒跟崔沂似的,連嫁妝和壓箱底的錢都備好的?
她現在很有信心再從趙善身上薅點銅板出來買花!
“這些就夠了。”
江上弦搖搖頭,她就是好奇一下罷了,都有這麽多了,沒必要再浪費錢買。
最重要的是:“還有這麽多東西要拿呢!”
李雪雁也不知道想求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紙錠帶了這般多!
從上馬車開始她就在幫著煙霞一道兒弄這玩意兒了!
就連英姿都沒閑著,小手一會兒伸進來拿一個一會兒伸進來一個的幫著弄!
經行寺
特特為盂蘭盆節準備的各色瓜果貢品鮮花因為香客們都在大門外便被請走顯得分外寂寥。
冷臉的崔辯敘,皺眉的王鳴謙,生無可戀陸行舟,唉聲歎氣的汪雷生,麵癱臉起死迴生的丁原聚集於此。
“王檜,你跟來做什麽?這事兒還用不上金吾衛。”約會失敗的小崔按照國際慣例拿王鳴謙出氣。
王鳴謙的脾氣是真的好,他都習慣了崔辯敘不好好說話,最近這廝脾氣變好了他都覺得渾身不自在,總感覺他暗戳戳琢磨什麽壞事兒折騰自己呢!
這麽一懟他竟覺得有那麽點神清氣爽:“金吾衛今日也負責長安城的安防巡視,出了這等事我如何不能來看看?”
他發誓自己跟過來絕對不是因為怕去惹李雪雁白眼。
冬日畏寒,夏日懼暑,半年過去沒有胖上一點兒的陸行舟見狀苦著一張臉道:“二位上官,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咱們是一道兒進去瞧,還是你們三位進去?”
來的路上就聽說案發現場兇殘異常,見過現場的經行寺僧人好幾個都嚇得到現在還說不出話來,他是個斯文人,不想大過節的看什麽殘暴的場麵。
可惜這話崔辯敘壓根不迴答,直接推開門抬腳就往裏走,汪雷生一把攬住他的肩膀就往裏走:“陸主簿此言差矣,一會兒丁仵作查驗的時候你可是要在旁記錄的,待會兒迴了大理寺,你也得在停屍房裏不是?”
開玩笑,你以為他老汪很想在休假的時候來辦案子麽?
“來都來了,不看看豈不是可惜?陸主簿,身為大理寺官員,豈能懼怕屍體?你這樣要何年何月才能升遷?”
陸行舟本就是個瘦弱文人,哪裏比得過汪雷生這個膀大腰圓的壯漢,直接被他帶著就進了案發現場,隻一眼他就不可抑製的倒抽氣,眼睛嘴巴俱是張的大大的,腳底如同生根似的抵著門框不肯再往裏走:“夠,夠了,汪司直....”
他的嗓音發顫,喉頭發澀,仿佛用了極大的力氣才能說出來話:“這,這裏就看的夠清楚了。”
陸行舟隻恨自己嘴慢,他挺想說自己其實沒有那麽強的上進心的,若是人人都想升官,那小官小職豈不是沒人幹了?他對於自己現在的工作很滿意——如果能不出案發現場那就更完美了。
很有上進心但一直找不準方向的汪雷生也沒想到案發現場如此血腥,攬著陸行舟的手不由得垂了下來,喃喃自語:“我這是太久沒見著新案子了,怎的覺得,滲人的慌呢?”
這是一間僧人住的僧房,裏頭並不大,隻見房中到處都是血跡,房梁、牆壁、地上、床上、桌上.....行蘊正赤身裸體呈大字型橫屍在冰冷的青磚上,渾身是血雙目圓瞪不提,更可怖的是他胸膛一直到腹下的位置都已經被打開,破碎的內髒散落在附近。
理智稍稍迴歸的陸行舟察覺到腳底下有些黏黏的觸感,低頭一看便覺得心塞:“汪,汪司直,這血...怎的流到這兒來了?”
汪雷生順著他的視線往地上瞧去,最後落在自己腳下,有些晦氣的動了動腳趾,低聲罵道:“何方獠賊行事如此殘暴!”
崔辯敘三人在房中走的速度很慢,生怕不小心破壞了現場。
可惜現場已經被破壞了。
丁原蹲在行經的屍體旁邊,拿出工具小心的檢查著,他臉上的神情已沒有了剛開始的興奮,反而有一些生氣:“案發時間應當是在昨天夜裏。”
正在房內查看有無可疑之處的崔辯敘聞言立刻看向門外未曾跟進來的行經寺住持懷真:“昨日夜裏的案子,怎的早上才去報案?”
一直在門外閉眸念經的懷真微微一愣,睜開眼道:“來的路上,慧能未同崔少卿說清楚?”
汪雷生扭頭奇怪道:“你說那個小沙彌?那小沙彌嚇得翻來覆去隻說有妖物殺人,旁的什麽都說不出來,路上本官還怕他尿了呢!”
就因為來說明案情的人連話都說不清楚,他們家崔少卿那臉色黑的跟燒了十年沒鏟過的鍋底似的,這老禿驢怎的還好意思問出這話來?
“阿彌陀佛。”
懷真行了一禮,想起方才被人扶下去的慧能,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之色:“諸位稍等片刻,昨晚之事,貧道也不是很清楚,這就尋個親眼瞧見的來同諸位說。”
“快些將人喊過來,別耽誤事兒了!”汪雷生擺擺手,示意他趕緊去叫人來。
丁原對於案件調查沒有任何興趣,他抬頭看了一眼還沒有開始做記錄的陸行舟有些不滿:“陸主簿。”
“啊?!”
(查了一下資料,唐朝的僧人最常用的自稱是‘貧道’,不是貧僧。)
想從摳門的趙星成身上弄出點錢來可不容易:“我便曉得他待我不同!”
“那是自然,除了你,我還沒見過旁的女子能花上趙學士一個銅板!”
江上弦哄了她一句就對著荷花開始研究,方才遠遠瞧著她就覺得這花很少好看,瞧著格外特別,原來是荷花的外側花邊都被折起來做造型了。
大概分為三種:折三分之一的,折一半的,全折的。
李雪雁見她喜歡便道:“可要再買些未曾折過的?”
江上弦說了,男人若是肯給你花錢,就說明有戲。有崔沂這個現成的例子在,小姑娘對此深信不疑——誰家娶媳婦兒跟崔沂似的,連嫁妝和壓箱底的錢都備好的?
她現在很有信心再從趙善身上薅點銅板出來買花!
“這些就夠了。”
江上弦搖搖頭,她就是好奇一下罷了,都有這麽多了,沒必要再浪費錢買。
最重要的是:“還有這麽多東西要拿呢!”
李雪雁也不知道想求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紙錠帶了這般多!
從上馬車開始她就在幫著煙霞一道兒弄這玩意兒了!
就連英姿都沒閑著,小手一會兒伸進來拿一個一會兒伸進來一個的幫著弄!
經行寺
特特為盂蘭盆節準備的各色瓜果貢品鮮花因為香客們都在大門外便被請走顯得分外寂寥。
冷臉的崔辯敘,皺眉的王鳴謙,生無可戀陸行舟,唉聲歎氣的汪雷生,麵癱臉起死迴生的丁原聚集於此。
“王檜,你跟來做什麽?這事兒還用不上金吾衛。”約會失敗的小崔按照國際慣例拿王鳴謙出氣。
王鳴謙的脾氣是真的好,他都習慣了崔辯敘不好好說話,最近這廝脾氣變好了他都覺得渾身不自在,總感覺他暗戳戳琢磨什麽壞事兒折騰自己呢!
這麽一懟他竟覺得有那麽點神清氣爽:“金吾衛今日也負責長安城的安防巡視,出了這等事我如何不能來看看?”
他發誓自己跟過來絕對不是因為怕去惹李雪雁白眼。
冬日畏寒,夏日懼暑,半年過去沒有胖上一點兒的陸行舟見狀苦著一張臉道:“二位上官,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咱們是一道兒進去瞧,還是你們三位進去?”
來的路上就聽說案發現場兇殘異常,見過現場的經行寺僧人好幾個都嚇得到現在還說不出話來,他是個斯文人,不想大過節的看什麽殘暴的場麵。
可惜這話崔辯敘壓根不迴答,直接推開門抬腳就往裏走,汪雷生一把攬住他的肩膀就往裏走:“陸主簿此言差矣,一會兒丁仵作查驗的時候你可是要在旁記錄的,待會兒迴了大理寺,你也得在停屍房裏不是?”
開玩笑,你以為他老汪很想在休假的時候來辦案子麽?
“來都來了,不看看豈不是可惜?陸主簿,身為大理寺官員,豈能懼怕屍體?你這樣要何年何月才能升遷?”
陸行舟本就是個瘦弱文人,哪裏比得過汪雷生這個膀大腰圓的壯漢,直接被他帶著就進了案發現場,隻一眼他就不可抑製的倒抽氣,眼睛嘴巴俱是張的大大的,腳底如同生根似的抵著門框不肯再往裏走:“夠,夠了,汪司直....”
他的嗓音發顫,喉頭發澀,仿佛用了極大的力氣才能說出來話:“這,這裏就看的夠清楚了。”
陸行舟隻恨自己嘴慢,他挺想說自己其實沒有那麽強的上進心的,若是人人都想升官,那小官小職豈不是沒人幹了?他對於自己現在的工作很滿意——如果能不出案發現場那就更完美了。
很有上進心但一直找不準方向的汪雷生也沒想到案發現場如此血腥,攬著陸行舟的手不由得垂了下來,喃喃自語:“我這是太久沒見著新案子了,怎的覺得,滲人的慌呢?”
這是一間僧人住的僧房,裏頭並不大,隻見房中到處都是血跡,房梁、牆壁、地上、床上、桌上.....行蘊正赤身裸體呈大字型橫屍在冰冷的青磚上,渾身是血雙目圓瞪不提,更可怖的是他胸膛一直到腹下的位置都已經被打開,破碎的內髒散落在附近。
理智稍稍迴歸的陸行舟察覺到腳底下有些黏黏的觸感,低頭一看便覺得心塞:“汪,汪司直,這血...怎的流到這兒來了?”
汪雷生順著他的視線往地上瞧去,最後落在自己腳下,有些晦氣的動了動腳趾,低聲罵道:“何方獠賊行事如此殘暴!”
崔辯敘三人在房中走的速度很慢,生怕不小心破壞了現場。
可惜現場已經被破壞了。
丁原蹲在行經的屍體旁邊,拿出工具小心的檢查著,他臉上的神情已沒有了剛開始的興奮,反而有一些生氣:“案發時間應當是在昨天夜裏。”
正在房內查看有無可疑之處的崔辯敘聞言立刻看向門外未曾跟進來的行經寺住持懷真:“昨日夜裏的案子,怎的早上才去報案?”
一直在門外閉眸念經的懷真微微一愣,睜開眼道:“來的路上,慧能未同崔少卿說清楚?”
汪雷生扭頭奇怪道:“你說那個小沙彌?那小沙彌嚇得翻來覆去隻說有妖物殺人,旁的什麽都說不出來,路上本官還怕他尿了呢!”
就因為來說明案情的人連話都說不清楚,他們家崔少卿那臉色黑的跟燒了十年沒鏟過的鍋底似的,這老禿驢怎的還好意思問出這話來?
“阿彌陀佛。”
懷真行了一禮,想起方才被人扶下去的慧能,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之色:“諸位稍等片刻,昨晚之事,貧道也不是很清楚,這就尋個親眼瞧見的來同諸位說。”
“快些將人喊過來,別耽誤事兒了!”汪雷生擺擺手,示意他趕緊去叫人來。
丁原對於案件調查沒有任何興趣,他抬頭看了一眼還沒有開始做記錄的陸行舟有些不滿:“陸主簿。”
“啊?!”
(查了一下資料,唐朝的僧人最常用的自稱是‘貧道’,不是貧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