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辯敘趕到也需要時間,縱是一路不停等他到時,留守的護衛經過多日尋找,也隻找到一些疑似鄔三娘血衣的碎片,這一趟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鄔三娘到底是真死了還是假死逃遁了,他們都不清楚,若是假死,那幕後之人為何要救走鄔三娘這麽一個小小舞姬?此事越發迷霧重重了。
可這案子又不得細查,為今之計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若是那背後之人再做些什麽.....
時間一晃就到了冬日,長安城裏這一段時間都很是安穩,好像所有的緊張氣氛都在年中的時候用完,到了下半段便沒了後勁兒。
江母從灶房出來,身上還帶著股熱氣,一張嘴就是白霧:“年奴,起咯!”
天氣越發冷了,就算有熱乎乎的羊肉湯喝進肚子裏,可也有不少人受不了大清早坐在沒有任何遮擋的寒風裏吃早飯,夏真英翻來覆去幾個晚上沒睡好,終於下定決心花錢買了兩床二手薄被褥,用杆子支起來放在兩邊擋風。
至於效果麽....
江上弦隻能說聊勝於無吧。
天氣轉涼的最大危害,對於她本人來說,那就是早上和被窩難舍難分的程度達到巔峰,她深刻懷疑人類也許在多少多少年以前,到了冬天應該是跟蛇一樣冬眠的。
中國人講究一個春困秋乏,夏懶冬眠,江上弦每一天早上被江母的大嗓門叫醒之際,都隻想在這一刻與世長辭,上善不爭是對她此刻狀態的最好詮釋。
地爐裏頭的柴火每每到了寅時正就熄滅了,就算用了暖簾屋子裏的溫度也會一點點降下來,江母拍了幾下門之後直接推門,掀開暖簾進來,將一個小小的銅手爐塞進她的被窩,把手裏的水壺放下,順手在她背上不輕不重的拍了一下:“還不快些,偏你金貴兒,每日都非要這手爐才能過活。”
(唐代室內取暖的方式有兩種,王公貴族一般會室內用銅製的熏爐或者暖爐燃燒木炭取暖;平民則是在屋子裏挖一個深坑,在坑裏堆滿木柴,摻些鬆脂和杉子之類的易燃物點火取暖,稱為‘地爐’。)
江上弦咧嘴傻笑,兩隻手麻利的在手爐上翻來翻去烙餅似的取暖:“阿娘,肉都送來了麽?”
這手爐是崔辯敘送她的,嘿嘿,萬事俱備,隻欠告白,四舍五入,等於談了。
摸肌肉美男的好日子,近在眼前,未來可期!
“坊門一開就送來了,按你說的,這迴可是買了老多肉了!”江母說著便有些心疼的又是一巴掌拍在這饞嘴丫頭背上,也不知隨了誰,整日腦袋瓜子裏就惦記著吃食。
天氣轉涼,江上弦就開始饞柴火臘肉了,長安的天氣實在太過幹燥,從秋風開始刮,每一天早上醒來,她的嘴巴子就跟打了啵啵似的,腫腫痛痛的。
身體的疼痛既然受了,肚子裏的饞蟲就絕對不能虧待:“鹽和柏樹枝子可都備好了?”
(唐朝前期,鹽價相對比較低,每鬥鹽的價格約為10文錢,一鬥大約為12.5斤,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和唐朝財政危機的加劇,唐朝開始推行‘榷鹽法’,即食鹽專賣製度,導致鹽價大幅上漲。)
“咱家攏共這麽大點地方,哪裏有那麽多柏樹枝子能放?你不是說那肉還得醃上幾天麽?急什麽。”真真是孩子一句話,當爹媽的跑斷腿,家裏的白日裏有空的總共就她和夏老夫人兩個,外頭這麽冷,總不會讓老母親出去采買,昨日她都沒怎麽睡覺,光去買東西去了。
江上弦嘿嘿笑著把崔辯敘送的那枚小羅盤掛到脖子上,這東西天氣熱的時候戴著倒是不錯,就是天冷了還是太涼,她自己去淘換了點碎布頭讓江母給她縫了一個五層的小布袋子,掛在脖子上。
江母睨了她一眼,撇撇嘴:“那個崔少卿,是怎麽個意思?我可告訴你,那般的身份,可不是咱們這樣的人家能肖想的,咱家雖說不是什麽富貴人家,可一家子吃吃喝喝也是沒什麽難過的,你如今每個月掙的工錢又多,你弟弟也肯下苦工出去擺攤子,咱家的日子,以後差不了,你可別想不開,給人做小去,這個高枝咱家可不攀。”
正在穿衣裳的江上弦小臉瞬間耷拉下來,摸了摸手腕上的袖箭,皺著鼻子不滿道:“阿娘,誰說要做小了?”
她就是談個戀愛,又沒說要結婚,等她的任務做完,她可是要迴家的,男人再好,親香過算數,都不如她自家的狗窩。
“那你就自己有點數,少跟人家來往,最近咱們坊裏都有風聲了。”江母也不想和閨女說這些,那崔少卿她也是見過的,長得那大高個,一看就是從小吃的飽飽的,那身段,那衣裳,那氣派,嘖嘖嘖。
“哎呀,我自己有數,我要穿衣服了,阿娘你快出去吧。”江上弦不高興聽,這都還沒戀上呢,就說這般掃興的話。
她現在還處於覬覦崔少卿肉體的階段,兩個人頂多算曖昧!曖昧懂不懂!
怪不得那歌怎麽唱來著?曖昧讓人受盡委屈~~
這誰唱的啊?也太懂了,她現在就覺得委屈!
江母白了她一眼:“有本事洗澡的時候,別叫我給你搓背!你哪兒塊地方我沒瞧過?你還是我屁股底下鑽出來的!”
“哼!”
江上弦說不過她,氣哼哼的快速把衣裳穿好,今天她休假一日,就是為了把肉都先醃了。
中國人備年貨是刻在骨子裏的東西,就是再窮,都得備上不同口味的方便麵,整整齊齊的,如今雖說還沒過年,可也就剩不到一個月了,柴火臘肉再不做,年三十兒可就吃不上了。
“肉擱哪兒呢?”江上弦溜溜噠噠的跟隻溜達雞似的晃悠到灶房,揀了一塊胡餅塞進嘴裏,已經涼了,咬起來有些費牙。
“你邊上那竹筐裏,哎呀,就上頭蓋著蓋的,長這麽大個眼睛幹啥使的。”江母正在和麵,夏真英的生意特別好,她光在那邊兒拉麵就忙夠嗆,江母這頭把麵揉好了,一會兒江望日會過來拿。
這也就是離得近的好處了,若是遠了,一來一迴得麻煩死。
鄔三娘到底是真死了還是假死逃遁了,他們都不清楚,若是假死,那幕後之人為何要救走鄔三娘這麽一個小小舞姬?此事越發迷霧重重了。
可這案子又不得細查,為今之計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若是那背後之人再做些什麽.....
時間一晃就到了冬日,長安城裏這一段時間都很是安穩,好像所有的緊張氣氛都在年中的時候用完,到了下半段便沒了後勁兒。
江母從灶房出來,身上還帶著股熱氣,一張嘴就是白霧:“年奴,起咯!”
天氣越發冷了,就算有熱乎乎的羊肉湯喝進肚子裏,可也有不少人受不了大清早坐在沒有任何遮擋的寒風裏吃早飯,夏真英翻來覆去幾個晚上沒睡好,終於下定決心花錢買了兩床二手薄被褥,用杆子支起來放在兩邊擋風。
至於效果麽....
江上弦隻能說聊勝於無吧。
天氣轉涼的最大危害,對於她本人來說,那就是早上和被窩難舍難分的程度達到巔峰,她深刻懷疑人類也許在多少多少年以前,到了冬天應該是跟蛇一樣冬眠的。
中國人講究一個春困秋乏,夏懶冬眠,江上弦每一天早上被江母的大嗓門叫醒之際,都隻想在這一刻與世長辭,上善不爭是對她此刻狀態的最好詮釋。
地爐裏頭的柴火每每到了寅時正就熄滅了,就算用了暖簾屋子裏的溫度也會一點點降下來,江母拍了幾下門之後直接推門,掀開暖簾進來,將一個小小的銅手爐塞進她的被窩,把手裏的水壺放下,順手在她背上不輕不重的拍了一下:“還不快些,偏你金貴兒,每日都非要這手爐才能過活。”
(唐代室內取暖的方式有兩種,王公貴族一般會室內用銅製的熏爐或者暖爐燃燒木炭取暖;平民則是在屋子裏挖一個深坑,在坑裏堆滿木柴,摻些鬆脂和杉子之類的易燃物點火取暖,稱為‘地爐’。)
江上弦咧嘴傻笑,兩隻手麻利的在手爐上翻來翻去烙餅似的取暖:“阿娘,肉都送來了麽?”
這手爐是崔辯敘送她的,嘿嘿,萬事俱備,隻欠告白,四舍五入,等於談了。
摸肌肉美男的好日子,近在眼前,未來可期!
“坊門一開就送來了,按你說的,這迴可是買了老多肉了!”江母說著便有些心疼的又是一巴掌拍在這饞嘴丫頭背上,也不知隨了誰,整日腦袋瓜子裏就惦記著吃食。
天氣轉涼,江上弦就開始饞柴火臘肉了,長安的天氣實在太過幹燥,從秋風開始刮,每一天早上醒來,她的嘴巴子就跟打了啵啵似的,腫腫痛痛的。
身體的疼痛既然受了,肚子裏的饞蟲就絕對不能虧待:“鹽和柏樹枝子可都備好了?”
(唐朝前期,鹽價相對比較低,每鬥鹽的價格約為10文錢,一鬥大約為12.5斤,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和唐朝財政危機的加劇,唐朝開始推行‘榷鹽法’,即食鹽專賣製度,導致鹽價大幅上漲。)
“咱家攏共這麽大點地方,哪裏有那麽多柏樹枝子能放?你不是說那肉還得醃上幾天麽?急什麽。”真真是孩子一句話,當爹媽的跑斷腿,家裏的白日裏有空的總共就她和夏老夫人兩個,外頭這麽冷,總不會讓老母親出去采買,昨日她都沒怎麽睡覺,光去買東西去了。
江上弦嘿嘿笑著把崔辯敘送的那枚小羅盤掛到脖子上,這東西天氣熱的時候戴著倒是不錯,就是天冷了還是太涼,她自己去淘換了點碎布頭讓江母給她縫了一個五層的小布袋子,掛在脖子上。
江母睨了她一眼,撇撇嘴:“那個崔少卿,是怎麽個意思?我可告訴你,那般的身份,可不是咱們這樣的人家能肖想的,咱家雖說不是什麽富貴人家,可一家子吃吃喝喝也是沒什麽難過的,你如今每個月掙的工錢又多,你弟弟也肯下苦工出去擺攤子,咱家的日子,以後差不了,你可別想不開,給人做小去,這個高枝咱家可不攀。”
正在穿衣裳的江上弦小臉瞬間耷拉下來,摸了摸手腕上的袖箭,皺著鼻子不滿道:“阿娘,誰說要做小了?”
她就是談個戀愛,又沒說要結婚,等她的任務做完,她可是要迴家的,男人再好,親香過算數,都不如她自家的狗窩。
“那你就自己有點數,少跟人家來往,最近咱們坊裏都有風聲了。”江母也不想和閨女說這些,那崔少卿她也是見過的,長得那大高個,一看就是從小吃的飽飽的,那身段,那衣裳,那氣派,嘖嘖嘖。
“哎呀,我自己有數,我要穿衣服了,阿娘你快出去吧。”江上弦不高興聽,這都還沒戀上呢,就說這般掃興的話。
她現在還處於覬覦崔少卿肉體的階段,兩個人頂多算曖昧!曖昧懂不懂!
怪不得那歌怎麽唱來著?曖昧讓人受盡委屈~~
這誰唱的啊?也太懂了,她現在就覺得委屈!
江母白了她一眼:“有本事洗澡的時候,別叫我給你搓背!你哪兒塊地方我沒瞧過?你還是我屁股底下鑽出來的!”
“哼!”
江上弦說不過她,氣哼哼的快速把衣裳穿好,今天她休假一日,就是為了把肉都先醃了。
中國人備年貨是刻在骨子裏的東西,就是再窮,都得備上不同口味的方便麵,整整齊齊的,如今雖說還沒過年,可也就剩不到一個月了,柴火臘肉再不做,年三十兒可就吃不上了。
“肉擱哪兒呢?”江上弦溜溜噠噠的跟隻溜達雞似的晃悠到灶房,揀了一塊胡餅塞進嘴裏,已經涼了,咬起來有些費牙。
“你邊上那竹筐裏,哎呀,就上頭蓋著蓋的,長這麽大個眼睛幹啥使的。”江母正在和麵,夏真英的生意特別好,她光在那邊兒拉麵就忙夠嗆,江母這頭把麵揉好了,一會兒江望日會過來拿。
這也就是離得近的好處了,若是遠了,一來一迴得麻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