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不管他們,都是胡扯。”
“真要截掉我的腿?”
“怎麽會呢,你的腿好好的呢。”
“那他們說什麽綜合征?”
“成果想出來的,我壓根沒聽過這個詞,他是想哄騙你,這人壞得很。”
“那班長——”
“班長被他騙了。”
…………
…………
在他們“含情脈脈”對話之時,陳珊珊悄悄地拉著我離開,臨走前,我看見孫毅傑的臉上全是暴跳的青筋。
人可以用社會地位施壓別人,也可以用暴力手段施壓別人,對於即將要麵對的壯如大猩猩般的孫毅傑,我心生怯意。
逃走?
我即使腿腳靈活也跑不過他。
我摔開陳珊珊的手,不耐煩地說:“不走了。”
“我們已經盡力了,盡力就行,常言道:盡力而無悔。”她嘀咕道。
盡力?
在別人眼裏我是一副盡力的模樣?
一段時間過後迴頭再看,當初的自己當真盡力了?
現在呢,我敢說自己盡力了嗎?
沒有,我還沒有盡力,我還有辦法。
“珊珊,你覺得趙文龍還有救嗎?”
聽到這話,陳珊珊像被彈起一般抬起頭,表情嚴肅地搖搖頭並說。
“沒有。”
又補充道:“你之前說的話是對的,現在的醫療條件救不了他。即使他同意截肢,無麻醉藥,術後的大出血,還有後期的內循環管理……,就第一步趙文龍就得疼得休克過去。”
“那做這一切為了什麽?隻為一句‘做正確的事情不需要理由’?”
她垂下雙眼,輕聲說:“不是。”
我直接點破:“其實趙文龍是怎樣壓根不重要,他的死已是大概率事件,我們考慮的重點由始至終都不是他,而是還活著的我們。對吧。”
可能是話語太直白了,陳珊珊眼含詫色地看著我,須臾又徒然一變,變成仰慕的眼神——我不會察言觀色,但意思應該沒差。
“你說得沒錯。……你聽說過臨終關懷嗎?”
“聽說過。但我覺得趙文龍的情況更適合安樂死。不過也沒差,都一樣。”
“原來截肢不是你的最終方案!”
“不是。有些話沒敢說。”
陳珊珊嘴角掛著一絲笑意。
“真後悔之前沒能好好地認識你。”
我的想法一樣,真後悔浪費了大學的四年時光,這四年我竟沒想著要認識更多的人,唉~
我幹咳幾聲,示意話題結束,該說迴正處。
“告訴他真相無非是想讓他自己決定,讓其他人規避這個責任。但是現在有孫毅傑的武力阻撓,趙文龍無法為自己決定。所以我們要換種思維。”
“換種思維?”
“對。未撬動混凝土板之前,趙文龍的死如同‘薛定諤的貓’——”
“但一旦撬動這塊決定他生死的混凝土板,實施方案的人從法律上雖沒有任何過錯,但從心理層麵上看,趙文龍的死就是屬於人為因素導致的。”陳珊珊很意外地把話接上。現在她和我的想法高度重合了。
“沒錯。熱心救助的人們變成無知的加害者,滿腔熱血換來可笑的結果……我們做那麽多無非是想要阻止這種讓人作嘔的命運愚弄。”說這話時,我不知不覺慷慨激昂起來。
“你把核心問題點出來了。那我們應該怎麽做?”
“我有一個辦法。”
陳珊珊眼睛裏全是光,“什麽辦法?”
“投票。既然趙文龍的生死已經不由他自個決定,那就用投票的方式決定他的生死。”
“好辦法。用投票的方式決定要施行的方案,無論投票結果如何,即使是維持原方案,性質也已經發生改變了——死亡按鈕等於是集體按下的。”
和聰明人說話真不費勁。我順著她的話說:
“灌上集體的名義,將風險和責任都轉嫁給集體,如此一來,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又沒有人能被指責。這樣,心理上的罪惡感就會被消除。”
“是啊。要是不打破壁壘,讓他們繼續執行原方案,那罪惡感隻會分攤到出主意的人和架起千斤頂的那幾個人身上,其中……他們全是趙文龍的好朋友:孫毅傑、李鴻明、錢建峰……太諷刺了。”
“嗯。如果殺人的罪惡感得不到撫平,在這種環境下,人必定會瘋掉。‘人吃人’的場景沒有人會想經曆。”
“說得沒錯。”
現在兩人的想法出奇一致,目標也明確,但問題又來了——沒有話語權。要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必須得擁有話語權。即使孫毅傑不製止,我在集體中也無話語權;陳珊珊有話語權,但她平時的膽子太小了,被人質問幾句肯定吞吞吐吐,話都說不清。唉!沒辦法,集體就是這樣的玩意。有時候,一個擁有話語權的人即使帶著人群往錯誤方向走,人群也會跟著。不然怎麽常說人群像羊群,特別是受驚的人群。
商量片刻,一致決定再拉李鴻明下水。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沒有和李鴻明說那麽多,就隻告訴他想要通過投票決定方案。李鴻明經之前那麽一說,他心裏多多少少也對現在的方案產生了疑問,因此聽到要投票,很爽快地參與進來。
三人再商量,發現要完成這件事繞不開一個人——沒錯,又是王浩華。擁有足夠話語權的他,隻要同意投票並說上幾句,那大家都會參與進來。
事情很順利,王浩華答應幫忙。而此時,孫毅傑安慰完趙文龍,便要過來尋我的麻煩,這次,王浩華沒有袖手旁觀,他將手橫在孫毅傑身前,語重心長地說:
“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靠暴力解決。”
“好,我給麵子會長。”孫毅傑指著我,氣勢淩人地說。
王浩華再次把大家聚集過來,由於多次來迴地折騰,大家的怨聲還不少。
王浩華站到中間,聲音高昂地說:
“大家肚子都餓著吧。我也餓著。早點把事情解決了,就能早點去吃飯。但是現在出現了兩種聲音,兩種方案。怎麽辦,大家說怎麽辦。是聽他的還是聽他的,”王浩華指了孫毅傑又指了我,“都講究民主、自由、平等,這樣吧,我們來投票決定。”
話如劍鋒出鞘,斬破與會者的沉默。大家的爭議聲一浪接一浪,很快,爭議的熱度蓋過陽光的毒辣,然而,就算是這樣,王浩華還是能從中插上話來。
“孫毅傑的方案是直接把人救出來;成果的方案是截肢後再把人救出來,或者救出來後再截肢,不管順序如何,本質一樣。”
有話語權的人說話果然不一樣。
兩者的方案大家都能聽清楚,但奇怪的是,現場既無質疑聲,也沒擁護聲,大家對兩個方案都不表態,始終徘徊在模棱兩可的邊緣。
哦!忘了,還是有一個態度堅定的人。
“我****,你咋就不死心呢,換了一種套路又卷土重來。你是不是有病啊,還是說閑得慌。”孫毅傑一邊說,一邊催散圍觀群眾,可大家都沒有離開的意願。
意識到不對勁的趙文龍又開始驚慌失措。“你們在商量什麽,怎麽又停下來了。喂,喂……”
不過這次除了孫毅傑外,其他人都表露出漠不關心的神情。孫毅傑不傻,察覺到大家的異樣後他反而一轉平靜,留在原地進退兩難。
王浩華又重新掌控局麵。他說:
“大家都沒意見那我們就用舉手投票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喔,對咯。還有些同學在三飯,有些去找藥品和工具。”
“不管他們,都是胡扯。”
“真要截掉我的腿?”
“怎麽會呢,你的腿好好的呢。”
“那他們說什麽綜合征?”
“成果想出來的,我壓根沒聽過這個詞,他是想哄騙你,這人壞得很。”
“那班長——”
“班長被他騙了。”
…………
…………
在他們“含情脈脈”對話之時,陳珊珊悄悄地拉著我離開,臨走前,我看見孫毅傑的臉上全是暴跳的青筋。
人可以用社會地位施壓別人,也可以用暴力手段施壓別人,對於即將要麵對的壯如大猩猩般的孫毅傑,我心生怯意。
逃走?
我即使腿腳靈活也跑不過他。
我摔開陳珊珊的手,不耐煩地說:“不走了。”
“我們已經盡力了,盡力就行,常言道:盡力而無悔。”她嘀咕道。
盡力?
在別人眼裏我是一副盡力的模樣?
一段時間過後迴頭再看,當初的自己當真盡力了?
現在呢,我敢說自己盡力了嗎?
沒有,我還沒有盡力,我還有辦法。
“珊珊,你覺得趙文龍還有救嗎?”
聽到這話,陳珊珊像被彈起一般抬起頭,表情嚴肅地搖搖頭並說。
“沒有。”
又補充道:“你之前說的話是對的,現在的醫療條件救不了他。即使他同意截肢,無麻醉藥,術後的大出血,還有後期的內循環管理……,就第一步趙文龍就得疼得休克過去。”
“那做這一切為了什麽?隻為一句‘做正確的事情不需要理由’?”
她垂下雙眼,輕聲說:“不是。”
我直接點破:“其實趙文龍是怎樣壓根不重要,他的死已是大概率事件,我們考慮的重點由始至終都不是他,而是還活著的我們。對吧。”
可能是話語太直白了,陳珊珊眼含詫色地看著我,須臾又徒然一變,變成仰慕的眼神——我不會察言觀色,但意思應該沒差。
“你說得沒錯。……你聽說過臨終關懷嗎?”
“聽說過。但我覺得趙文龍的情況更適合安樂死。不過也沒差,都一樣。”
“原來截肢不是你的最終方案!”
“不是。有些話沒敢說。”
陳珊珊嘴角掛著一絲笑意。
“真後悔之前沒能好好地認識你。”
我的想法一樣,真後悔浪費了大學的四年時光,這四年我竟沒想著要認識更多的人,唉~
我幹咳幾聲,示意話題結束,該說迴正處。
“告訴他真相無非是想讓他自己決定,讓其他人規避這個責任。但是現在有孫毅傑的武力阻撓,趙文龍無法為自己決定。所以我們要換種思維。”
“換種思維?”
“對。未撬動混凝土板之前,趙文龍的死如同‘薛定諤的貓’——”
“但一旦撬動這塊決定他生死的混凝土板,實施方案的人從法律上雖沒有任何過錯,但從心理層麵上看,趙文龍的死就是屬於人為因素導致的。”陳珊珊很意外地把話接上。現在她和我的想法高度重合了。
“沒錯。熱心救助的人們變成無知的加害者,滿腔熱血換來可笑的結果……我們做那麽多無非是想要阻止這種讓人作嘔的命運愚弄。”說這話時,我不知不覺慷慨激昂起來。
“你把核心問題點出來了。那我們應該怎麽做?”
“我有一個辦法。”
陳珊珊眼睛裏全是光,“什麽辦法?”
“投票。既然趙文龍的生死已經不由他自個決定,那就用投票的方式決定他的生死。”
“好辦法。用投票的方式決定要施行的方案,無論投票結果如何,即使是維持原方案,性質也已經發生改變了——死亡按鈕等於是集體按下的。”
和聰明人說話真不費勁。我順著她的話說:
“灌上集體的名義,將風險和責任都轉嫁給集體,如此一來,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又沒有人能被指責。這樣,心理上的罪惡感就會被消除。”
“是啊。要是不打破壁壘,讓他們繼續執行原方案,那罪惡感隻會分攤到出主意的人和架起千斤頂的那幾個人身上,其中……他們全是趙文龍的好朋友:孫毅傑、李鴻明、錢建峰……太諷刺了。”
“嗯。如果殺人的罪惡感得不到撫平,在這種環境下,人必定會瘋掉。‘人吃人’的場景沒有人會想經曆。”
“說得沒錯。”
現在兩人的想法出奇一致,目標也明確,但問題又來了——沒有話語權。要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必須得擁有話語權。即使孫毅傑不製止,我在集體中也無話語權;陳珊珊有話語權,但她平時的膽子太小了,被人質問幾句肯定吞吞吐吐,話都說不清。唉!沒辦法,集體就是這樣的玩意。有時候,一個擁有話語權的人即使帶著人群往錯誤方向走,人群也會跟著。不然怎麽常說人群像羊群,特別是受驚的人群。
商量片刻,一致決定再拉李鴻明下水。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沒有和李鴻明說那麽多,就隻告訴他想要通過投票決定方案。李鴻明經之前那麽一說,他心裏多多少少也對現在的方案產生了疑問,因此聽到要投票,很爽快地參與進來。
三人再商量,發現要完成這件事繞不開一個人——沒錯,又是王浩華。擁有足夠話語權的他,隻要同意投票並說上幾句,那大家都會參與進來。
事情很順利,王浩華答應幫忙。而此時,孫毅傑安慰完趙文龍,便要過來尋我的麻煩,這次,王浩華沒有袖手旁觀,他將手橫在孫毅傑身前,語重心長地說:
“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靠暴力解決。”
“好,我給麵子會長。”孫毅傑指著我,氣勢淩人地說。
王浩華再次把大家聚集過來,由於多次來迴地折騰,大家的怨聲還不少。
王浩華站到中間,聲音高昂地說:
“大家肚子都餓著吧。我也餓著。早點把事情解決了,就能早點去吃飯。但是現在出現了兩種聲音,兩種方案。怎麽辦,大家說怎麽辦。是聽他的還是聽他的,”王浩華指了孫毅傑又指了我,“都講究民主、自由、平等,這樣吧,我們來投票決定。”
話如劍鋒出鞘,斬破與會者的沉默。大家的爭議聲一浪接一浪,很快,爭議的熱度蓋過陽光的毒辣,然而,就算是這樣,王浩華還是能從中插上話來。
“孫毅傑的方案是直接把人救出來;成果的方案是截肢後再把人救出來,或者救出來後再截肢,不管順序如何,本質一樣。”
有話語權的人說話果然不一樣。
兩者的方案大家都能聽清楚,但奇怪的是,現場既無質疑聲,也沒擁護聲,大家對兩個方案都不表態,始終徘徊在模棱兩可的邊緣。
哦!忘了,還是有一個態度堅定的人。
“我****,你咋就不死心呢,換了一種套路又卷土重來。你是不是有病啊,還是說閑得慌。”孫毅傑一邊說,一邊催散圍觀群眾,可大家都沒有離開的意願。
意識到不對勁的趙文龍又開始驚慌失措。“你們在商量什麽,怎麽又停下來了。喂,喂……”
不過這次除了孫毅傑外,其他人都表露出漠不關心的神情。孫毅傑不傻,察覺到大家的異樣後他反而一轉平靜,留在原地進退兩難。
王浩華又重新掌控局麵。他說:
“大家都沒意見那我們就用舉手投票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喔,對咯。還有些同學在三飯,有些去找藥品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