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麵對陌生的未知環境,心裏忐忑但也充滿好奇。我們見到最多的是樹,不,本身而言,我們就是身處一片廣袤無際的森林中。數不盡的參天大樹像一把把巨傘一樣插在大地上,遮天蔽日,隻有少許倔強的陽光能射落到地麵,在白天抬頭往上看去,仿佛置身於星辰大海之中,無數顆大小不一的“星星”閃爍著眼睛,像看我們熱鬧的小巨人。
地上的路很難走,粗細不一的樹根盤根錯節,一不留神就會被絆倒。腐敗的樹葉下更是埋藏著危險,你永遠不知道腳踩的地方是否安全。不過想到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是自世界末日以來這片土地上第一個人類腳印,好像也不是那麽的害怕了,甚至還有一種偉大的使命感伴隨著每一次行走。
森林裏比校園裏涼爽,總有不知道哪裏吹來的風帶走我們身上的熱氣,到夜晚時分更是寒風刺骨,需要找地方生火取暖才行,和這裏簡直兩個世界一樣。也正是這無形的風,經常將周圍的有形物體吹得窸窣作響,有時真的會懷疑是有什麽東西在悄然靠近,害怕得要找個角落躲起來,等上一段時間再繼續前行。後來也慢慢習慣森林裏的各種聲音,慢慢習慣眼前的景物,最後好奇心湮滅,明白自己隻不過身處於原始森林中罷了,除卻半人高的花草和粗壯挺拔的樹木之外還會有什麽,什麽都不會有。
我們的注意力開始轉移,經常追著歌德詩問,問她未來的事情,問世界發生過什麽大事,問她的經曆,問太空的生活,問……,最後該問的、不該問的都問過一遍又一遍了,我們就開始述說自己的過去,像父母、出生環境、人生趣事等等。能聊的話題枯竭,沒有話題可聊了,沉默寡言取代刺刺不休,又隻剩下風在窸窣作響。
一天接一天的艱難跋涉,一點又一點地磨蝕我們出發時的興致,沒幾天,比起肩負重建文明社會的責任,我們反而更關切目前的實際境況。文明社會長大的我們始終無法適應在原始森林裏的生活,我們的身體出現過各種奇奇怪怪的症狀,諸如背後疼、心髒刺痛、頭暈之類的。歌德詩亦如此。雖然她的決心比我們堅定,但她的身體素質可比我們差太多了。歌德詩說女媧空間站低溫艙有重力維持裝置,但由於長期的冷凍休眠加之降落地麵後沒有進行過休整,所以她的身體承受能力才會比我們弱上許多。她死撐著,我們也死撐著跟著她。吃得差,睡得差,環境差,人的精神先頂不住了,有人提出不如我們沿路返迴,歌德詩沒同意,也沒反對,她隻是說就算隻有她一人,也會繼續往前走。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有兩人壯著膽子離開了,可沒過多久,這兩人又哭喪著臉跑了迴來。”
一點也不意外,當初因為一個虛無縹緲的宏大理由憑著一股熱血和衝動去做一件事,總會有熱情冷卻、分崩離析的時候。
“不是他們太軟弱。迴頭看向我們走過的路,又轉迴來瞟向不知在何處的目的地,會發現我們在深林裏不過是一種極其渺小的存在,對巨物的恐懼,對大自然的畏懼會迫使我們重新聚攏在一起。不過,這次事件的餘溫也讓團隊產生了一條漸大且無形的裂痕。”
覃達聰的話過於輕描淡寫,實際發生的內容和事態的劇烈性可能隻有他們當事人才知道。想來,我當初對別人描述與奇搏鬥時的場景也是一樣的輕描淡寫。
覃達聰打開一瓶礦泉水,喝過一口繼續說:“預計到達的時間和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我們走了有八天,依舊不見基地的影蹤。歌德詩總說她體內的人工芯片能幫助她定位方向,原理她也解釋過,但太高深了,跨時代的高科技對於我們這些舊時代的人來說太難理解了,正因為過於神奇而又無法看到和觸摸,有些人便開始產生懷疑,懷疑歌德詩體內根本沒有定位芯片,懷疑她隻是在憑著她的直覺把我們帶入泥潭中,而且實際情況也夠支撐這種懷疑,我們走了那麽多天,看到的景象幾乎都是一模一樣,像圍著某個點在轉圈圈似的,哪怕有條河也好呀,可除了樹木花草,什麽都沒有。
帶去的食物經不起消耗,我們隻能縮衣減食,長途跋涉了一天卻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補給,我們的忍耐度快到達極限,又加上之前的分歧和懷疑,最終信任危機再一次爆發。我們質疑歌德詩的身份,質疑她的目的,質疑她說的話……,說到底她就是一個突然出現的陌生人,雖然遲,但我們的質疑相當有必要性,最後的最後,隻剩鄺秀婷一人還存有對歌德詩的信任,我和其餘三人皆提出要返程的想法。麵對我們的激烈反應,歌德詩依舊很平靜,她沒有挽留我們,隻是不停地道歉,說不應該把我們牽涉進來。我們最終還是沒有走,除了因為歌德詩說快到了的原因之外,還有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想著都到這地步了怎麽也要一探究竟吧。於是我們決定還是繼續跟著歌德詩。
但我們的心已經死了,不再像之前那般興致昂揚,我們這些跟在後麵的人宛如行屍走肉一般,漫無目的,感覺自身像飄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切的動作都是那麽的機械式、那麽的無意識。突然,有人大叫一聲,打破持續很久的沉默。順著那人所指,看到眼前的物體,我們無不大叫起來。”
“看到什麽了?”肖嘉敏像催促大人講故事的孩子一樣問道。
“樹,巨大的樹。”覃達聰張開手比劃起來,在他的比劃下,這樹好似比三號飯堂都要大。“一幢一幢的樹。”
“‘一幢’?聰哥,你用錯詞了吧。”孫毅傑鄙夷道。
“就是一幢一幢。”鄺秀婷插話道:“這些‘樹’不是樹,或者說不全是樹。森林的茂密背後其實一直上演著你死我活的陽光爭奪戰。一些高大的樹占據著有利位置,巨大的樹冠像碗一樣將黑暗扣在底下,那些得不到陽光滋養的植物隻能沿著建築物攀爬,爭取在更高的位置獲取更多的陽光。樹根、枝丫、藤蔓、雜草等等附著在建築物上,使包了一層綠植的建築物整體看上去像一棵巨大的樹。”
“建築物?”
“沒錯。我們是進入到城市中了。”覃達聰接過話。
“咦?不是核彈洗地了嗎。怎麽還會有城市建築群。”馮麗娜疑惑地問道。
“人類這麽脆弱都有生存下來的,鋼筋水泥還堅挺也不算怪事。”漁子霏分析道。
“嗯。”覃達聰繼續說:“自從進入到城市中,大家對歌德詩的信任又迴來了。可是,我們還沒有高興多久,不速之客就來了。”
說這話的時候,覃達聰有個縮肩膀的微小動作。
“猩猩怪物?”杜萊優猜。
“對。”覃達聰激動地應道,但轉瞬又冷靜下來:“我們終於見到歌德詩長掛口中的猩猩怪物了。我從未見過此種生物,見到它的那一刻,我甚至都懷疑自己是在虛擬世界中,這裏的一切不過是由虛擬世界中的無數串數據鏈條呈現出來的景象,不然無法解釋,無法解釋眼前的怪物。歌德詩的表現比我們強烈,剛開始以為是她見識過怪物的厲害所以反應強烈,後來才知道,猩猩怪物頭上的那顆頭顱是她的隊員之一、航天員中的一員,名叫上白石太郎。”
“怪物具體長什麽樣,快說說。”孫毅傑算是替大家問了。我也想知道怪物具體長什麽樣子,雖說很早之前,歌德詩和鄺秀婷有形容過,但她們都說當時的情況很緊急,來不及多看,在她們的形容中,我隻聯想到一隻拍著胸口的大猩猩,我還想更了解,仿佛知道猩猩怪物的具體模樣就能減輕心中的恐懼似的。
覃達聰的眼神更暗啞了。他對孫毅傑說:“它比你要強壯一些,整體就好比是一個隻有上半身的人鑲嵌在銀背大猩猩裏。它有兩個頭——誒,你們聽說過棘皮蜥嗎?”
我聽說過,小時候看《動物世界》知道的。棘皮蜥最大特點是在背後進化出一個“腦袋”——實為肉瘤,可在遇危險時壓下真腦袋,誤導攻擊者攻擊假腦袋,當攻擊者上當後就會迅速舍棄假腦袋並趁機逃跑。
“棘皮蜥有兩個腦袋,一真一假,假的長在腦後,猩猩怪物也有兩個腦袋,布局和棘皮蜥相似,但它的兩個腦袋都是真的,正麵麵對我們的那顆是人類的腦袋,在其背後沉睡著的是猩猩的腦袋,方向也是正著的。它沒有脖子,取代脖子的是蠕動的褐色蛇狀物,校園裏的大怪物就是由這種東西組成,專業名詞叫電子細胞聚合物。雖然知道是什麽東西,但組合在一起,看起來還是惡心極了。引人注目的還有它的四條手臂,左右分布,就好似在人的肩膀上再長出兩條大猩猩手臂。內側兩條人類手臂呈交叉狀夾在胸前,像祈禱的姿勢;外側兩條猩猩手臂比人類手臂粗壯許多,使整體看起來非常別扭。兩者間也有電子細胞聚合物作為連接。再往下,就看不到人類身體的痕跡了。其中比較奇怪的是它的腹部,它的腹部有一層膜,像河豚的肚子,但沒有鼓起來,略顯透明的肉膜能讓人看見腹腔裏麵的情況。腹部的後麵,也就是背部,它後背的脊骨健碩且向外凸,脊骨的周圍也有電子細胞聚合物。大概就是這樣子,再精細的我描繪不出來。”
“這什麽東西啊,太難想象了。”
“是很難想象。歌德詩說這就是所謂的電子細胞衍生物。”
“它沒有穿衣服?”
“沒有。”
“就它一個?”
“不,不止它一個。”覃達聰右手握緊,“最先是十幾個外來人把我們包圍住,爾後猩猩怪物才姍姍來遲。那些外來人都很矮小,看起來就像十四來歲的孩子,若不是他們都手持長矛,我們也不會無動於衷。”覃達聰看向鄺秀婷,“鄺秀婷認出其中幾個外來人,說當初就是他們綁架了我們的女生。”
“可惡。”孫毅傑啐了一口。
“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我們不約而同地看向歌德詩。歌德詩一開始還很冷靜,她手舉著槍,時刻預備著。但當猩猩怪物來了之後,她的情緒即刻失控。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她情緒失控的原因,如果是我的親人成了怪物,我也會和她一樣的反應。但歌德詩畢竟是千挑萬選的航天員,她的心理素質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她很快調整過來,大聲發出逃跑的號令,隨即舉起槍從我們的後方突圍而出。砰砰砰,槍聲震耳欲聾,我看到有兩個外來人痛苦地倒地,其他外來人卻一點不怕,手持長矛往我們刺過來。這種場景我是第一次遇到,本能地跟緊歌德詩。其他人也緊跟著,也都逃出了包圍圈。
跑出去很遠,以為逃脫了,卻有人說有一個黑影一直在樹冠上跟著我們。這個在樹冠上竄來竄去的黑影最後竄到我們的麵前攔住了去路,看到是猩猩怪物,歌德詩又是大喊著叫我們快跑,她自己則留在原地用槍拖延猩猩怪物。沒有領頭人,我們逃跑的方向各不相同。鄺秀婷和我跑在一起,看清楚情況後我們又與另外兩人匯合。但當猩猩怪物拎著一具屍體找到我們四人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這些人不過是它狩獵遊戲的玩物,我們根本無法逃出它的五指山,之所以還有活著,是因為它還沒有玩夠。”
“是歌德詩?”
“不是。它拎著的是張家明。它像拎著一件木偶一樣,很輕鬆地就在我們麵前將家明攔腰扭成兩截。”覃達聰用力錘了一下地板,“它還挑釁地將兩截屍體扔在我們麵前。
地上的路很難走,粗細不一的樹根盤根錯節,一不留神就會被絆倒。腐敗的樹葉下更是埋藏著危險,你永遠不知道腳踩的地方是否安全。不過想到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是自世界末日以來這片土地上第一個人類腳印,好像也不是那麽的害怕了,甚至還有一種偉大的使命感伴隨著每一次行走。
森林裏比校園裏涼爽,總有不知道哪裏吹來的風帶走我們身上的熱氣,到夜晚時分更是寒風刺骨,需要找地方生火取暖才行,和這裏簡直兩個世界一樣。也正是這無形的風,經常將周圍的有形物體吹得窸窣作響,有時真的會懷疑是有什麽東西在悄然靠近,害怕得要找個角落躲起來,等上一段時間再繼續前行。後來也慢慢習慣森林裏的各種聲音,慢慢習慣眼前的景物,最後好奇心湮滅,明白自己隻不過身處於原始森林中罷了,除卻半人高的花草和粗壯挺拔的樹木之外還會有什麽,什麽都不會有。
我們的注意力開始轉移,經常追著歌德詩問,問她未來的事情,問世界發生過什麽大事,問她的經曆,問太空的生活,問……,最後該問的、不該問的都問過一遍又一遍了,我們就開始述說自己的過去,像父母、出生環境、人生趣事等等。能聊的話題枯竭,沒有話題可聊了,沉默寡言取代刺刺不休,又隻剩下風在窸窣作響。
一天接一天的艱難跋涉,一點又一點地磨蝕我們出發時的興致,沒幾天,比起肩負重建文明社會的責任,我們反而更關切目前的實際境況。文明社會長大的我們始終無法適應在原始森林裏的生活,我們的身體出現過各種奇奇怪怪的症狀,諸如背後疼、心髒刺痛、頭暈之類的。歌德詩亦如此。雖然她的決心比我們堅定,但她的身體素質可比我們差太多了。歌德詩說女媧空間站低溫艙有重力維持裝置,但由於長期的冷凍休眠加之降落地麵後沒有進行過休整,所以她的身體承受能力才會比我們弱上許多。她死撐著,我們也死撐著跟著她。吃得差,睡得差,環境差,人的精神先頂不住了,有人提出不如我們沿路返迴,歌德詩沒同意,也沒反對,她隻是說就算隻有她一人,也會繼續往前走。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有兩人壯著膽子離開了,可沒過多久,這兩人又哭喪著臉跑了迴來。”
一點也不意外,當初因為一個虛無縹緲的宏大理由憑著一股熱血和衝動去做一件事,總會有熱情冷卻、分崩離析的時候。
“不是他們太軟弱。迴頭看向我們走過的路,又轉迴來瞟向不知在何處的目的地,會發現我們在深林裏不過是一種極其渺小的存在,對巨物的恐懼,對大自然的畏懼會迫使我們重新聚攏在一起。不過,這次事件的餘溫也讓團隊產生了一條漸大且無形的裂痕。”
覃達聰的話過於輕描淡寫,實際發生的內容和事態的劇烈性可能隻有他們當事人才知道。想來,我當初對別人描述與奇搏鬥時的場景也是一樣的輕描淡寫。
覃達聰打開一瓶礦泉水,喝過一口繼續說:“預計到達的時間和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我們走了有八天,依舊不見基地的影蹤。歌德詩總說她體內的人工芯片能幫助她定位方向,原理她也解釋過,但太高深了,跨時代的高科技對於我們這些舊時代的人來說太難理解了,正因為過於神奇而又無法看到和觸摸,有些人便開始產生懷疑,懷疑歌德詩體內根本沒有定位芯片,懷疑她隻是在憑著她的直覺把我們帶入泥潭中,而且實際情況也夠支撐這種懷疑,我們走了那麽多天,看到的景象幾乎都是一模一樣,像圍著某個點在轉圈圈似的,哪怕有條河也好呀,可除了樹木花草,什麽都沒有。
帶去的食物經不起消耗,我們隻能縮衣減食,長途跋涉了一天卻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補給,我們的忍耐度快到達極限,又加上之前的分歧和懷疑,最終信任危機再一次爆發。我們質疑歌德詩的身份,質疑她的目的,質疑她說的話……,說到底她就是一個突然出現的陌生人,雖然遲,但我們的質疑相當有必要性,最後的最後,隻剩鄺秀婷一人還存有對歌德詩的信任,我和其餘三人皆提出要返程的想法。麵對我們的激烈反應,歌德詩依舊很平靜,她沒有挽留我們,隻是不停地道歉,說不應該把我們牽涉進來。我們最終還是沒有走,除了因為歌德詩說快到了的原因之外,還有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想著都到這地步了怎麽也要一探究竟吧。於是我們決定還是繼續跟著歌德詩。
但我們的心已經死了,不再像之前那般興致昂揚,我們這些跟在後麵的人宛如行屍走肉一般,漫無目的,感覺自身像飄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切的動作都是那麽的機械式、那麽的無意識。突然,有人大叫一聲,打破持續很久的沉默。順著那人所指,看到眼前的物體,我們無不大叫起來。”
“看到什麽了?”肖嘉敏像催促大人講故事的孩子一樣問道。
“樹,巨大的樹。”覃達聰張開手比劃起來,在他的比劃下,這樹好似比三號飯堂都要大。“一幢一幢的樹。”
“‘一幢’?聰哥,你用錯詞了吧。”孫毅傑鄙夷道。
“就是一幢一幢。”鄺秀婷插話道:“這些‘樹’不是樹,或者說不全是樹。森林的茂密背後其實一直上演著你死我活的陽光爭奪戰。一些高大的樹占據著有利位置,巨大的樹冠像碗一樣將黑暗扣在底下,那些得不到陽光滋養的植物隻能沿著建築物攀爬,爭取在更高的位置獲取更多的陽光。樹根、枝丫、藤蔓、雜草等等附著在建築物上,使包了一層綠植的建築物整體看上去像一棵巨大的樹。”
“建築物?”
“沒錯。我們是進入到城市中了。”覃達聰接過話。
“咦?不是核彈洗地了嗎。怎麽還會有城市建築群。”馮麗娜疑惑地問道。
“人類這麽脆弱都有生存下來的,鋼筋水泥還堅挺也不算怪事。”漁子霏分析道。
“嗯。”覃達聰繼續說:“自從進入到城市中,大家對歌德詩的信任又迴來了。可是,我們還沒有高興多久,不速之客就來了。”
說這話的時候,覃達聰有個縮肩膀的微小動作。
“猩猩怪物?”杜萊優猜。
“對。”覃達聰激動地應道,但轉瞬又冷靜下來:“我們終於見到歌德詩長掛口中的猩猩怪物了。我從未見過此種生物,見到它的那一刻,我甚至都懷疑自己是在虛擬世界中,這裏的一切不過是由虛擬世界中的無數串數據鏈條呈現出來的景象,不然無法解釋,無法解釋眼前的怪物。歌德詩的表現比我們強烈,剛開始以為是她見識過怪物的厲害所以反應強烈,後來才知道,猩猩怪物頭上的那顆頭顱是她的隊員之一、航天員中的一員,名叫上白石太郎。”
“怪物具體長什麽樣,快說說。”孫毅傑算是替大家問了。我也想知道怪物具體長什麽樣子,雖說很早之前,歌德詩和鄺秀婷有形容過,但她們都說當時的情況很緊急,來不及多看,在她們的形容中,我隻聯想到一隻拍著胸口的大猩猩,我還想更了解,仿佛知道猩猩怪物的具體模樣就能減輕心中的恐懼似的。
覃達聰的眼神更暗啞了。他對孫毅傑說:“它比你要強壯一些,整體就好比是一個隻有上半身的人鑲嵌在銀背大猩猩裏。它有兩個頭——誒,你們聽說過棘皮蜥嗎?”
我聽說過,小時候看《動物世界》知道的。棘皮蜥最大特點是在背後進化出一個“腦袋”——實為肉瘤,可在遇危險時壓下真腦袋,誤導攻擊者攻擊假腦袋,當攻擊者上當後就會迅速舍棄假腦袋並趁機逃跑。
“棘皮蜥有兩個腦袋,一真一假,假的長在腦後,猩猩怪物也有兩個腦袋,布局和棘皮蜥相似,但它的兩個腦袋都是真的,正麵麵對我們的那顆是人類的腦袋,在其背後沉睡著的是猩猩的腦袋,方向也是正著的。它沒有脖子,取代脖子的是蠕動的褐色蛇狀物,校園裏的大怪物就是由這種東西組成,專業名詞叫電子細胞聚合物。雖然知道是什麽東西,但組合在一起,看起來還是惡心極了。引人注目的還有它的四條手臂,左右分布,就好似在人的肩膀上再長出兩條大猩猩手臂。內側兩條人類手臂呈交叉狀夾在胸前,像祈禱的姿勢;外側兩條猩猩手臂比人類手臂粗壯許多,使整體看起來非常別扭。兩者間也有電子細胞聚合物作為連接。再往下,就看不到人類身體的痕跡了。其中比較奇怪的是它的腹部,它的腹部有一層膜,像河豚的肚子,但沒有鼓起來,略顯透明的肉膜能讓人看見腹腔裏麵的情況。腹部的後麵,也就是背部,它後背的脊骨健碩且向外凸,脊骨的周圍也有電子細胞聚合物。大概就是這樣子,再精細的我描繪不出來。”
“這什麽東西啊,太難想象了。”
“是很難想象。歌德詩說這就是所謂的電子細胞衍生物。”
“它沒有穿衣服?”
“沒有。”
“就它一個?”
“不,不止它一個。”覃達聰右手握緊,“最先是十幾個外來人把我們包圍住,爾後猩猩怪物才姍姍來遲。那些外來人都很矮小,看起來就像十四來歲的孩子,若不是他們都手持長矛,我們也不會無動於衷。”覃達聰看向鄺秀婷,“鄺秀婷認出其中幾個外來人,說當初就是他們綁架了我們的女生。”
“可惡。”孫毅傑啐了一口。
“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我們不約而同地看向歌德詩。歌德詩一開始還很冷靜,她手舉著槍,時刻預備著。但當猩猩怪物來了之後,她的情緒即刻失控。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她情緒失控的原因,如果是我的親人成了怪物,我也會和她一樣的反應。但歌德詩畢竟是千挑萬選的航天員,她的心理素質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她很快調整過來,大聲發出逃跑的號令,隨即舉起槍從我們的後方突圍而出。砰砰砰,槍聲震耳欲聾,我看到有兩個外來人痛苦地倒地,其他外來人卻一點不怕,手持長矛往我們刺過來。這種場景我是第一次遇到,本能地跟緊歌德詩。其他人也緊跟著,也都逃出了包圍圈。
跑出去很遠,以為逃脫了,卻有人說有一個黑影一直在樹冠上跟著我們。這個在樹冠上竄來竄去的黑影最後竄到我們的麵前攔住了去路,看到是猩猩怪物,歌德詩又是大喊著叫我們快跑,她自己則留在原地用槍拖延猩猩怪物。沒有領頭人,我們逃跑的方向各不相同。鄺秀婷和我跑在一起,看清楚情況後我們又與另外兩人匯合。但當猩猩怪物拎著一具屍體找到我們四人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這些人不過是它狩獵遊戲的玩物,我們根本無法逃出它的五指山,之所以還有活著,是因為它還沒有玩夠。”
“是歌德詩?”
“不是。它拎著的是張家明。它像拎著一件木偶一樣,很輕鬆地就在我們麵前將家明攔腰扭成兩截。”覃達聰用力錘了一下地板,“它還挑釁地將兩截屍體扔在我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