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五百萬美金!


    這換算成港幣,那就是兩億多。


    從港島有電影業的時候,就沒有過怎麽大的投資。


    何冠昌麵露難色,這樣一筆超額投資,不知道自己的老夥伴知道以後,會怎樣的頭疼!


    “何先生,這錢要是換算成港幣,的確是一筆很大的投資。”


    “但有一點您必須要搞清楚,這部電影並不是隻在港島上映,而是將北美和歐洲作為主戰場。”


    “同期要競爭的電影,每一部投資都是兩三千萬。”


    “如果單論投資,《非常人販》應該是落後其他大製作的。”


    “何先生,恕我直言,如果嘉禾想成為國際大公司,那就要丟掉花小錢辦大事兒的心。”


    “好萊塢每年投資千萬的電影至少二十幾部,投資超過三千萬的也不少於十部。”


    “並且指導這些電影的,都是好萊塢多年錘煉出的大導演,劇本也是一個團隊研究出來的。”


    “他們把觀眾的喜好研究了一個通透,雖然每年都有大製作折戟沉沙。”


    “但好萊塢的電影工業體係,在這些血肉的滋潤下,越來越強大。”


    “反觀港島電影業,除了這幾年投資加大了以外,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


    “就連拍攝設備,也好幾年沒有更新,甚至有得小電影公司,甚至都沒有專門的電影拍攝團隊。”


    “再過幾年,就沒有人拿港島電影跟好萊塢電影相提並論了!”陳一痛心疾首的說道。


    何冠昌沉默了,他知道陳一說的是真的,可港島電影業有它先天的不足,那就是人口稀少。


    就算加上台北,東京,漢城和東南亞,也勉勉強強隻有不到兩億人口。


    可這些海外票倉,也是混一天少一天,他們本土的電影公司正在瘋狂暴漲,而且他們更貼近當地觀眾的口味和審美。


    這幾年除了幾部製作精良的大熱作品外,鮮有小成本電影在海外票房成功。


    港島電影業正失去對亞洲電影界的掌控能力。


    就像陳一說的,隻有國際化,才是唯一的出路。


    可是國際化的進程,也不是一馬平川的,就連嘉禾內部都沒有統一意見,一直眼光獨到的鄒文懷,也是沉默不語,在衡量自身的實力。


    陳一沒有再說話,留給何冠昌思考的時間,而是端起自己桌上的氣泡水,喝了一小口。


    他明白嘉禾內部的糾結,但也明白嘉禾必定會《非常人販》上繼續下注。


    趁著這個機會,陳一也準備快速推進自己電影節工作進展,好萊塢之所以成為世界電影中心,除了世界霸權的原因以外,就是擁有一個影響力非凡的電影節。


    歐洲三大電影節分別是,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


    他們並稱為國際三大電影節,現今的影響力,還在好萊塢奧斯卡金像獎之上。


    其實如果算上開放程度,歐洲三大電影節是遠超奧斯卡的。


    因為三大電影節沒有硬性規定,入選電影來自五湖四海,電影,導演,演員可以來自全球各個地區,沒有區域限製。


    可奧斯卡則不同,它是美利堅的國家電影藝術最高獎項,表彰的電影和影人主體基於美國本土,具有嚴格的地域限製。


    而在獎項入圍和評選上有輕視他國電影和演員的特點。


    所以前者是國際電影節,後者是國家級學院形式的頒獎禮,屬於截然不同的性質。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作為全球數以百計的電影節的代表。


    一直都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獲獎作品不要求高票房、高關注度、高知名度,個性和創新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鼓勵的重要方向。


    這也讓三大電影節成為文藝片的聚集地,這也是它們日後衰落的主要原因。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力求通過世界各地電影的彼此交流,推進電影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


    而奧斯卡金像獎重視影片的政治和商業因素,即影片在全球取得高票房,由於這種市場指標,獲獎作品中的商業大片和意識形態影片比率很高。


    奧斯卡金像獎也因此成為世界關注度最高的電影獎項。


    由於好萊塢百年來的深厚積累、美國本身先進的電影工業和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的優勢,奧斯卡金像獎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而港島的金像獎,就相當於奧斯卡,可是港島隻有區區幾百萬人口,而整個北美,至少有兩億人口,在影響力上,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語。


    前世的港島電影業的頭腦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可是他們在小圈子裏呆的時間太長了,失去了對亞洲市場的判斷,搞出一個港島國際電影節,但非常小家子氣,所以一直不溫不火。


    陳一自然是不能放過現在這個機會。


    現在歐洲電影業衰退,港島電影在亞洲一家獨大,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不趁著這個機會,成立一個亞洲電影節,還等到什麽時候!


    電影節的事兒,陳一全權交給了妮可去做,這次在京城的時候,也跟李老師聊了聊。


    李老師也非常讚成陳一的想法,並且告訴陳一,港島電影節必須要聲勢浩大,而且要常態化,這樣還可以拉動港島旅遊業的發展。


    得到自己師父的同意,陳一便沒有顧忌,迴到港島之後,就讓妮可加快推動電影節的手續審批。


    現在鬼佬因為聯合公報發出,開始消極怠工,沒有錢,不辦事兒。


    不過這也便宜了陳一,要不然這種大事兒,一定要港督點頭,現在電影局隻要批準,就可以運行。


    當然代價也是巨大的,妮可從公司的賬戶上提取了幾百萬,裝在一個大的行李箱內,連夜就送到家中。


    陳一每每想到這裏,心就感覺一陣劇痛。


    “阿一,這件事兒實在是太大了,我自己拿不了主,需要跟董事會成員開會研究。”


    “這個劇本很好,我們會謹慎對待,所以你要給我們一些時間!”何冠昌思來想去,也沒有敢給一個準確的答複。


    陳一也知道何冠昌為難,所以立刻說道:“沒有關係,如果嘉禾感覺這部電影的確很難推進,我也可以換一部電影。”


    “劇本我也讓王京送到鄒先生那。”


    “我想何先生您一下飛機,就會接到鄒先生的電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3:重迴港島當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愚蠢的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愚蠢的橘子並收藏1983:重迴港島當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