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是說哪裏話了?本王的帳篷一直設在那裏,如果你覺得那裏難行,那本王就在你腳下紮起帳篷,然後再把香案搬下來,隨你的意思就是。”林晨貌似寬容地說道,說話時始終帶著溫和的笑意。
迎接聖旨,在地點上本來沒有嚴格的要求,按照慣例,接旨之人在哪裏便在哪裏宣讀。隻是若是香案已經備好,便不宜挪動,因為香案代表著供奉神靈,神靈見證皇帝發號施令,如果擅自移動恐怕觸怒神靈,對朝廷不利,甚至影響到當今聖上。
當然這隻是傳說,但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慣例。
身為朝廷右相,仲卿自然知道這些忌諱,他卻是不敢真的讓林晨挪動香案。
明知道林晨確實是為難自己,他卻真的無計可施,隻得一咬牙,在親兵的攙扶下向山坡爬去。
身為文官,經過數千裏跋涉,腿又不靈便,仲卿爬上山坡之時,已經累得氣喘噓噓,腿折的部位也開始隱隱作痛。
站在香案前,仲卿滿心怒火,稍微平複了一下唿吸,從隨從手中取過聖旨,開始例行公事。
“逍遙王林晨接旨。”
這下林晨卻不含糊,在香案前跪下。
仲卿展開聖旨一字一字地宣讀起來。
“……逍遙王林晨,屢犯朝廷律法,所行多有不端,殘暴不仁,草菅人命,著免去林晨新軍總教官之職,接旨後即刻返京麵聖,等待裁決。”
一般聖旨措辭如此嚴厲,就算給接旨人定性了,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如果是一般人,接到這樣的聖旨,就算不是體若篩糠,也會臉上變顏變色,心中驚悸。
但林晨卻完全沒有這些跡象,他微笑著聽完,然後聲音洪亮地說道,“臣接旨,謝皇上隆恩。”
此情此景多多少少讓仲卿有些失望,畢竟他想看林晨的窘態卻是沒有看到。不過他心中卻是冷笑,別看你現在看似鎮靜,真若到了京城,恐怕哭都哭不出來了。
林晨笑吟吟地接過聖旨,擺在了香案之上。迴身吩咐道,“來人,把本王的大帳撤掉,從今日起,本王已不是新軍總教官,即刻返京麵聖。”
“慢著,逍遙王,本欽差臨來之時,聖上特意囑咐本欽差,聽說你在這裏未經朝廷許可,大煉礦石,還請你說明情況,即刻停止冶煉。”
仲卿看看林晨要走,急忙伸手把他攔住。
“仲相,這件事可有聖旨?”林晨似笑非笑地問道。
仲卿冷笑道,“這是聖上的口諭,不需寫在聖旨上。”
林晨也是笑道,“若別人說是聖上的口諭,我還相信,可是你仲卿說的,本王卻不相信。上次你到瀧水城就曾傳過聖上口諭,說要本王捐助新軍五百萬兩白銀,後來本王一打聽,卻是子虛烏有之事,你的話本王如何還能相信?”
仲卿大怒,顫抖地指著林晨,“逍遙王,你胡說八道,本相何曾說過這樣的話?”
林晨迴頭問了一聲,“你們當時聽到沒有?”
穆凡和幾名侍衛隨口道,“聽見了,確有其事。”
仲卿心裏自然知道是怎麽迴事,但他沒想到林晨這麽不要臉,公然誣陷自己,但他卻是百口難辨。
他一甩袍袖道,“哼,假的真不了。不過,你既然已經被罷免了總教官之職,請你立刻拆除冶煉廠,冶煉之物全部交予朝廷,不得有誤。”
林晨卻是哈哈大笑道,“仲卿,你是在說夢話嗎?這個廠是幹什麽的你都不知道,你就讓本王停下來,而且這個廠不是以總教官之名建的,它是我逍遙王的產業。隻要我的王位還沒罷黜,你就不能在這裏指手畫腳。所煉之物,可以交給朝廷,如果你想要,盡管帶走就是。”
“本王倒是要看看,你在這裏做些什麽勾當。逍遙王,不會你連讓本欽差去看一眼都不敢吧!”仲卿冷笑道。
“隨你心情,你想看就去看吧!”林晨無所謂地說道。
“走吧!本欽差倒真是很好奇呢!”
仲卿眼中閃著寒光,在隨從的攙扶下,向山下走去。
一路蹣跚,剛走到山下,隻見正在開山的五萬新軍已經下山圍了過來,黑壓壓地跪了一片。
其中一個口齒伶俐的將官跪在前麵高聲說道,“欽差大人,我等五萬新軍驚聞聖上罷免林總教官之職,不勝吃驚。數月以來,總教官恪盡職守,兢兢業業,身先士卒,吃苦耐克,為了練軍大業殫精竭慮,而且自行出資,補給軍士。總教官所教皆是曠世之學,我等新軍受益非淺。既然聖上已經下旨,我等自然不敢抗旨,隻求欽差大人把我等五萬新軍的唿聲送達天聽,稟報聖上,我們離不開總教官,大炎離不開總教官啊!”
他這邊剛說完,已經有人拿著紙,在軍士中間傳遞。
每個軍士都咬破手指,在紙上按上了血手印,隻見紙頭上寫著“為林晨總教官請願書”幾個大字,下麵還有幾行小字。
紙很長很長,用了兩個多時辰,所有人才按完血手印。
出現這個場麵,卻是仲卿始料不及的。但既然已經發生,他卻不敢置之不顧,他還真怕作為欽差連請願書都不願意給皇帝帶迴去,由此激惱了五萬軍士,林晨若稍有暗示,五萬多人就是把他們三千人都滅在這裏。也不過是一場由他仲卿處事不當所引起的兵憤。
到那時死也是白死了!
仲卿心中也是暗自納悶,他之前得到的消息是林晨利用訓練新軍之便,使用新軍的廉價勞動力開采礦石,他又如何讓這五萬人肯替他說話呢?
接過請願書,仲卿交給隨行人員。
而後對著仍跪在地上的五萬軍士高聲說道,“諸位的請願書,本欽差一定帶給聖上,現在,聖上重新委任孫耕將軍為總教官,望各位軍士刻苦訓練,將來報效聖上,報效朝廷為國出力。”
到此時,孫耕才知道皇上是這樣安排的。
他急忙抱拳說道,“仲相,林總教官所教都是高深兵法、陣法及武技,下官卻是不懂,無法繼續教授,恐怕是難以勝任。”
迎接聖旨,在地點上本來沒有嚴格的要求,按照慣例,接旨之人在哪裏便在哪裏宣讀。隻是若是香案已經備好,便不宜挪動,因為香案代表著供奉神靈,神靈見證皇帝發號施令,如果擅自移動恐怕觸怒神靈,對朝廷不利,甚至影響到當今聖上。
當然這隻是傳說,但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慣例。
身為朝廷右相,仲卿自然知道這些忌諱,他卻是不敢真的讓林晨挪動香案。
明知道林晨確實是為難自己,他卻真的無計可施,隻得一咬牙,在親兵的攙扶下向山坡爬去。
身為文官,經過數千裏跋涉,腿又不靈便,仲卿爬上山坡之時,已經累得氣喘噓噓,腿折的部位也開始隱隱作痛。
站在香案前,仲卿滿心怒火,稍微平複了一下唿吸,從隨從手中取過聖旨,開始例行公事。
“逍遙王林晨接旨。”
這下林晨卻不含糊,在香案前跪下。
仲卿展開聖旨一字一字地宣讀起來。
“……逍遙王林晨,屢犯朝廷律法,所行多有不端,殘暴不仁,草菅人命,著免去林晨新軍總教官之職,接旨後即刻返京麵聖,等待裁決。”
一般聖旨措辭如此嚴厲,就算給接旨人定性了,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如果是一般人,接到這樣的聖旨,就算不是體若篩糠,也會臉上變顏變色,心中驚悸。
但林晨卻完全沒有這些跡象,他微笑著聽完,然後聲音洪亮地說道,“臣接旨,謝皇上隆恩。”
此情此景多多少少讓仲卿有些失望,畢竟他想看林晨的窘態卻是沒有看到。不過他心中卻是冷笑,別看你現在看似鎮靜,真若到了京城,恐怕哭都哭不出來了。
林晨笑吟吟地接過聖旨,擺在了香案之上。迴身吩咐道,“來人,把本王的大帳撤掉,從今日起,本王已不是新軍總教官,即刻返京麵聖。”
“慢著,逍遙王,本欽差臨來之時,聖上特意囑咐本欽差,聽說你在這裏未經朝廷許可,大煉礦石,還請你說明情況,即刻停止冶煉。”
仲卿看看林晨要走,急忙伸手把他攔住。
“仲相,這件事可有聖旨?”林晨似笑非笑地問道。
仲卿冷笑道,“這是聖上的口諭,不需寫在聖旨上。”
林晨也是笑道,“若別人說是聖上的口諭,我還相信,可是你仲卿說的,本王卻不相信。上次你到瀧水城就曾傳過聖上口諭,說要本王捐助新軍五百萬兩白銀,後來本王一打聽,卻是子虛烏有之事,你的話本王如何還能相信?”
仲卿大怒,顫抖地指著林晨,“逍遙王,你胡說八道,本相何曾說過這樣的話?”
林晨迴頭問了一聲,“你們當時聽到沒有?”
穆凡和幾名侍衛隨口道,“聽見了,確有其事。”
仲卿心裏自然知道是怎麽迴事,但他沒想到林晨這麽不要臉,公然誣陷自己,但他卻是百口難辨。
他一甩袍袖道,“哼,假的真不了。不過,你既然已經被罷免了總教官之職,請你立刻拆除冶煉廠,冶煉之物全部交予朝廷,不得有誤。”
林晨卻是哈哈大笑道,“仲卿,你是在說夢話嗎?這個廠是幹什麽的你都不知道,你就讓本王停下來,而且這個廠不是以總教官之名建的,它是我逍遙王的產業。隻要我的王位還沒罷黜,你就不能在這裏指手畫腳。所煉之物,可以交給朝廷,如果你想要,盡管帶走就是。”
“本王倒是要看看,你在這裏做些什麽勾當。逍遙王,不會你連讓本欽差去看一眼都不敢吧!”仲卿冷笑道。
“隨你心情,你想看就去看吧!”林晨無所謂地說道。
“走吧!本欽差倒真是很好奇呢!”
仲卿眼中閃著寒光,在隨從的攙扶下,向山下走去。
一路蹣跚,剛走到山下,隻見正在開山的五萬新軍已經下山圍了過來,黑壓壓地跪了一片。
其中一個口齒伶俐的將官跪在前麵高聲說道,“欽差大人,我等五萬新軍驚聞聖上罷免林總教官之職,不勝吃驚。數月以來,總教官恪盡職守,兢兢業業,身先士卒,吃苦耐克,為了練軍大業殫精竭慮,而且自行出資,補給軍士。總教官所教皆是曠世之學,我等新軍受益非淺。既然聖上已經下旨,我等自然不敢抗旨,隻求欽差大人把我等五萬新軍的唿聲送達天聽,稟報聖上,我們離不開總教官,大炎離不開總教官啊!”
他這邊剛說完,已經有人拿著紙,在軍士中間傳遞。
每個軍士都咬破手指,在紙上按上了血手印,隻見紙頭上寫著“為林晨總教官請願書”幾個大字,下麵還有幾行小字。
紙很長很長,用了兩個多時辰,所有人才按完血手印。
出現這個場麵,卻是仲卿始料不及的。但既然已經發生,他卻不敢置之不顧,他還真怕作為欽差連請願書都不願意給皇帝帶迴去,由此激惱了五萬軍士,林晨若稍有暗示,五萬多人就是把他們三千人都滅在這裏。也不過是一場由他仲卿處事不當所引起的兵憤。
到那時死也是白死了!
仲卿心中也是暗自納悶,他之前得到的消息是林晨利用訓練新軍之便,使用新軍的廉價勞動力開采礦石,他又如何讓這五萬人肯替他說話呢?
接過請願書,仲卿交給隨行人員。
而後對著仍跪在地上的五萬軍士高聲說道,“諸位的請願書,本欽差一定帶給聖上,現在,聖上重新委任孫耕將軍為總教官,望各位軍士刻苦訓練,將來報效聖上,報效朝廷為國出力。”
到此時,孫耕才知道皇上是這樣安排的。
他急忙抱拳說道,“仲相,林總教官所教都是高深兵法、陣法及武技,下官卻是不懂,無法繼續教授,恐怕是難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