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惜微似有所感地抬起頭,微微笑了一下。
“先生來了。”
他神色自然,態度客氣,丹離再次確認過之後覺得他不可能認出自己。
這麽一想,她便放鬆下來。
可是這樣一來,她又有些為難了。
因為她既然出現在這裏,又看到了秦惜微和秦羽,那麽這兩人與她之間必定有還未解開的因果。
她要怎麽才能找出這個因果呢?
秦惜微為她泡了一壺茶,一手端著茶壺將那金色的茶湯灌入兩個小杯子中,一杯推給了她,一杯輕輕托在了手中。
“我已經吩咐下去,近日可能會有一些弟子來找先生抄寫家書。”
他看了眼丹離,又解釋著:“他們大部分都是在邊城長大的,飽受戰火之苦,讀過的書不多。後來邊城許多人都遷往了內地,他們不願意走,便留了下來。”
秦惜微緩緩說著,見丹離喝完一杯,便又為她倒了一杯。
丹離覺得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他們為什麽不願意走?”
秦惜微看了看窗外,“這說起來,話便長了。先生可願意聽?”他轉過眼來,眸光似水。
丹離自然點頭。
正是要入深秋的時節,外麵的天漸漸陰沉下來,想來該有一場冷雨。
秦惜微感受到來自大地的濕潤氣息,聲音也如將要浸在雨中一般。
這座邊城原本就是邊市,草原部落會定期進城進行貿易。不過因為語言不通,文化不同,加上邊市之中個別商人欺行霸市,邊市貿易便漸漸不太公平起來。
草原民族原本最是爽直,吃了幾次虧之後自然心懷不滿。他們找到邊城知府交涉,可邊城的官也是中原的官,開始還跟擺出和善的模樣,實際卻為那些不法商人遮掩,到後來幹脆連個好臉也不肯給了。
於是草原部落有一整年沒有再來邊市。
邊城知府不當迴事兒,隻覺得來與不來都沒什麽。沒想到那年一入冬後,大家都歡歡喜喜地在準備年貨呢,城外卻突然煙塵漫漫,竟是鐵騎叩關,無情肆虐,見人就殺,見物就搶。
官府沒有想到這種突發的情況,而駐城守軍又有大半正好不在城中,這一下便讓老百姓們遭了殃。
原本那位知府便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侵略中被砍掉了腦袋,還被一個騎兵將那頭的長發栓在馬尾上拖行出了城。
於是再沒有什麽邊境貿易,隻有戰火不斷。
中原政權積弱,草原各部落摸清了形勢,便聯合起來,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雖沒打算擴張領土,但將這個物資豐富的邊城作為自己的儲備庫,時不時來劫掠一番還是很好的。
商人最是敏銳。這樣一來,很多人家便舉家遷居了。可是被連番戰火刺激了心中熱血的漢子們很多都選擇了留下來,與駐城守軍一起抵抗草原騎兵。
“這個城市裏幾乎全民皆兵。因為商人內遷,這裏物資也不如往日繁多,不過草原部落想是劫掠慣了,隔一段時間還是會踏馬重來。”
秦惜微喝了口茶,“我與秦羽來的那天,正是戰時。戰爭結束後,便在城中設了秦館,秦羽主授武之道,我則設法維係秦館生存,招收弟子,有時也指點他們一二。”
丹離想到昨日進門的時候看見的那些弟子,“我見他們其中有些人似乎有些軍人氣質。”
秦惜微點頭,“因為秦羽本事大,多年來在邊城有些名氣,所以此處駐軍劉將軍會隔一段時間選取一些資質不錯的兵士來此習武。這些人在戰場上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手,算是劉將軍帳下精兵。”
丹離點頭,其實有些難以想象秦惜微和秦羽離開太清宗之後,過的是這樣的生活。
雨終於是下下來了。
秦惜微一手捏著茶杯,怔怔然看著窗外,許久也沒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武平在門外輕聲道:“館主,單先生,王青前來求書信一封。”
“唔。”秦惜微迴過神來,“請她進來吧,先生便在此處。”
丹離知道,這是活兒來了。
那王青是個虯須大漢,臉皮偏黑,嘴唇幹得有些起皮。
他一進門就先向秦惜微和丹離行了禮,然後有些窘迫地道:“先生,俺,俺想給我媳婦兒寫封信去,她入冬的時候就該給俺生個胖娃兒了,我想給她寫封信,再寄點東西去……”
丹離好奇地問他:“如今已是深秋,既然是入冬便要生育,你為何不迴家一趟?”她雖情感淡薄,但天倫之樂還是懂的。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應該是大事情才對。
那漢子竟低著頭,半天沒說話。
秦惜微道:“入冬之後,草原騎兵便有可能來擾城,王青想上戰場,今年怕是迴不去了。”
丹離隱隱約約覺得自己好像問了一個不太恰當的問題,於是也不再多問,指王青說什麽,她便寫什麽,一封家書寫了兩張紙,王青拿到之後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在信封裏,千謝萬謝地走了。
秦惜微起身,從門後拿出兩把油紙傘,一把遞給丹離,一把拿在自己手中,微微偏著頭道:“先生,出去走走吧。”
丹離走過來,一手接過雨傘,兩人便一前一後踏出門檻。
前院的弟子們已經人人手上拿著長槍練起來。
秦羽背著手站在雨中,緩緩走在弟子之間,一個一個指導著,指導完後又在隊前唿喝著口令,弟子們便整齊劃一地耍起了長槍。
微雨蒙蒙。雨絲經過秦羽的肩頭時仿佛偏斜了角度,細看之下就會發現,竟然一絲一毫都沒有停留在他的衣衫上。
秦惜微撐起傘,帶著丹離在廊下走過的時候,與看過來的秦羽對了下眼神,略點了點頭,兩人便朝門外走去。
出了秦館,秦惜微道:“王青的父母被草原鐵騎踏在馬下,此仇不報,此心難安。”
丹離轉頭問他:“若有戰爭,你會去戰場嗎?”
秦惜微沒有立刻迴答,隻是看了看街上稀落的人影,緩緩問道:“先生以為,是去好呢?還是不去的好?”
這樣的秦惜微,與在太清宗相比,實在陌生。
“先生來了。”
他神色自然,態度客氣,丹離再次確認過之後覺得他不可能認出自己。
這麽一想,她便放鬆下來。
可是這樣一來,她又有些為難了。
因為她既然出現在這裏,又看到了秦惜微和秦羽,那麽這兩人與她之間必定有還未解開的因果。
她要怎麽才能找出這個因果呢?
秦惜微為她泡了一壺茶,一手端著茶壺將那金色的茶湯灌入兩個小杯子中,一杯推給了她,一杯輕輕托在了手中。
“我已經吩咐下去,近日可能會有一些弟子來找先生抄寫家書。”
他看了眼丹離,又解釋著:“他們大部分都是在邊城長大的,飽受戰火之苦,讀過的書不多。後來邊城許多人都遷往了內地,他們不願意走,便留了下來。”
秦惜微緩緩說著,見丹離喝完一杯,便又為她倒了一杯。
丹離覺得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他們為什麽不願意走?”
秦惜微看了看窗外,“這說起來,話便長了。先生可願意聽?”他轉過眼來,眸光似水。
丹離自然點頭。
正是要入深秋的時節,外麵的天漸漸陰沉下來,想來該有一場冷雨。
秦惜微感受到來自大地的濕潤氣息,聲音也如將要浸在雨中一般。
這座邊城原本就是邊市,草原部落會定期進城進行貿易。不過因為語言不通,文化不同,加上邊市之中個別商人欺行霸市,邊市貿易便漸漸不太公平起來。
草原民族原本最是爽直,吃了幾次虧之後自然心懷不滿。他們找到邊城知府交涉,可邊城的官也是中原的官,開始還跟擺出和善的模樣,實際卻為那些不法商人遮掩,到後來幹脆連個好臉也不肯給了。
於是草原部落有一整年沒有再來邊市。
邊城知府不當迴事兒,隻覺得來與不來都沒什麽。沒想到那年一入冬後,大家都歡歡喜喜地在準備年貨呢,城外卻突然煙塵漫漫,竟是鐵騎叩關,無情肆虐,見人就殺,見物就搶。
官府沒有想到這種突發的情況,而駐城守軍又有大半正好不在城中,這一下便讓老百姓們遭了殃。
原本那位知府便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侵略中被砍掉了腦袋,還被一個騎兵將那頭的長發栓在馬尾上拖行出了城。
於是再沒有什麽邊境貿易,隻有戰火不斷。
中原政權積弱,草原各部落摸清了形勢,便聯合起來,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雖沒打算擴張領土,但將這個物資豐富的邊城作為自己的儲備庫,時不時來劫掠一番還是很好的。
商人最是敏銳。這樣一來,很多人家便舉家遷居了。可是被連番戰火刺激了心中熱血的漢子們很多都選擇了留下來,與駐城守軍一起抵抗草原騎兵。
“這個城市裏幾乎全民皆兵。因為商人內遷,這裏物資也不如往日繁多,不過草原部落想是劫掠慣了,隔一段時間還是會踏馬重來。”
秦惜微喝了口茶,“我與秦羽來的那天,正是戰時。戰爭結束後,便在城中設了秦館,秦羽主授武之道,我則設法維係秦館生存,招收弟子,有時也指點他們一二。”
丹離想到昨日進門的時候看見的那些弟子,“我見他們其中有些人似乎有些軍人氣質。”
秦惜微點頭,“因為秦羽本事大,多年來在邊城有些名氣,所以此處駐軍劉將軍會隔一段時間選取一些資質不錯的兵士來此習武。這些人在戰場上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手,算是劉將軍帳下精兵。”
丹離點頭,其實有些難以想象秦惜微和秦羽離開太清宗之後,過的是這樣的生活。
雨終於是下下來了。
秦惜微一手捏著茶杯,怔怔然看著窗外,許久也沒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武平在門外輕聲道:“館主,單先生,王青前來求書信一封。”
“唔。”秦惜微迴過神來,“請她進來吧,先生便在此處。”
丹離知道,這是活兒來了。
那王青是個虯須大漢,臉皮偏黑,嘴唇幹得有些起皮。
他一進門就先向秦惜微和丹離行了禮,然後有些窘迫地道:“先生,俺,俺想給我媳婦兒寫封信去,她入冬的時候就該給俺生個胖娃兒了,我想給她寫封信,再寄點東西去……”
丹離好奇地問他:“如今已是深秋,既然是入冬便要生育,你為何不迴家一趟?”她雖情感淡薄,但天倫之樂還是懂的。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應該是大事情才對。
那漢子竟低著頭,半天沒說話。
秦惜微道:“入冬之後,草原騎兵便有可能來擾城,王青想上戰場,今年怕是迴不去了。”
丹離隱隱約約覺得自己好像問了一個不太恰當的問題,於是也不再多問,指王青說什麽,她便寫什麽,一封家書寫了兩張紙,王青拿到之後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在信封裏,千謝萬謝地走了。
秦惜微起身,從門後拿出兩把油紙傘,一把遞給丹離,一把拿在自己手中,微微偏著頭道:“先生,出去走走吧。”
丹離走過來,一手接過雨傘,兩人便一前一後踏出門檻。
前院的弟子們已經人人手上拿著長槍練起來。
秦羽背著手站在雨中,緩緩走在弟子之間,一個一個指導著,指導完後又在隊前唿喝著口令,弟子們便整齊劃一地耍起了長槍。
微雨蒙蒙。雨絲經過秦羽的肩頭時仿佛偏斜了角度,細看之下就會發現,竟然一絲一毫都沒有停留在他的衣衫上。
秦惜微撐起傘,帶著丹離在廊下走過的時候,與看過來的秦羽對了下眼神,略點了點頭,兩人便朝門外走去。
出了秦館,秦惜微道:“王青的父母被草原鐵騎踏在馬下,此仇不報,此心難安。”
丹離轉頭問他:“若有戰爭,你會去戰場嗎?”
秦惜微沒有立刻迴答,隻是看了看街上稀落的人影,緩緩問道:“先生以為,是去好呢?還是不去的好?”
這樣的秦惜微,與在太清宗相比,實在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