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鳴鍾,特地做了一個玻璃外殼,裏麵銅製齒輪組旋轉一目了然。現在這台鍾表的誤差每天大概一分多鍾,離航海鍾差遠了。在大海中航行,鍾表是用來測量緯度的,如果誤差太大,船隻偏離航線就會出大問題。1707年,一支英國艦隊因誤算經度而在大霧中觸礁沉沒,導致了2000人增生喪生的大慘劇。這一悲劇震動全國。此事之後,英國國會懸賞鎊,宣布誰能發明一種能夠測量經度的儀器,平均時間誤差在每日3秒以下,便可獲得該項獎金。當時這個消息震驚了整個英國,相對於當時來說,這是一筆巨款。


    1735年,一位木匠的兒子約翰·哈裏森,製造出了他的一號天文鍾。1761年,哈裏森的第四號天文鍾問世,它被裝在英國皇家軍艦“德普福”號上。該艦在開往牙買加的航程中作了試驗,6星期後抵達牙買加時,隻慢了5秒鍾。過了幾個月後該艦迴航英國,全部誤差隻有1分54秒半鍾,遠超過規定的標準。


    元珍介紹,自鳴鍾出來之後,唐誌準備在唐家鎮碼頭建一座鍾樓,樣式就是英國的大本鍾,上麵還可以建一座燈塔。以後上下班都可以用鍾表校時,這也算是邁入精確時代的標誌,也是唐家鎮進入近代工業社會的標誌。


    聽到這個消息,李治嘴角抽了抽,奶奶的,太不像話了,我這皇宮還沒鍾樓呢,你們倒是先用上了。武咪咪看李治的模樣,知道他心裏不爽,問道,“皇宮能不能裝一個?”


    “阿弟說鍾樓建在皇宮裏可不太好。”元珍解釋道,“這個鍾樓是尖尖的,在風水學上叫做尖角煞,對人不好,還有散射功能,把聚起的風水給散發出去。這個英格蘭的風格,他們那裏沒有這個講究。”


    李治點點頭,算是認可。


    西方建座很多喜歡建尖銳的屋頂,特別是教堂,他們的意思是想離上帝更近。震旦風水講究藏風聚氣,尖塔把聚起來的氣都散了,對運氣肯定有影響,有些城市裏的發射塔也是有這個問題。


    李治被展廳最裏麵的幾架機器吸引住了,這是一台袖珍蒸汽機,用玻璃製造,李治來之後,元珍示意工作人員點起酒精燈,大玻璃灌的水很快燒開,蒸汽氣缸作往複運動,帶動空氣錘,抽水泵,碎石機,石碓、石磨等等,蒸汽機的原理一目了然,真是太精巧了!


    這是唐誌特地放在這裏的,這禦林軍開銷太大,這蒸汽機來錢快,一台蒸汽機就是5000貫,還不包括其他輔助設備,一台抽水泵可以解決大片農田灌溉的問題,更不用說碎石機,洗礦機,效率提高了不知多少倍,有遠見的都會買一套迴去。現在主要的瓶頸是鋼材不夠,太原鋼鐵廠的轉爐煉鋼還沒有試製成功。


    除了玻璃蒸汽機,這裏還擺了一輛蒸汽機車模型,幾節車廂,曲折的軌道,精巧的小站,還有幾個人偶舉著信號燈和信號器,一些旅客拉著行李箱等待上車。工作人員將酒精燈點燃,給水罐加上開水,不久機車凸出蒸汽,開始沿著軌道飛快奔馳起來。


    “太好玩了!”武咪咪不禁叫起來,“元珍,能不能給我也做一個?”


    李治道:“這不是玩具,這是公司的展品模型,哪能拿迴家去玩?”


    元珍笑道:“還別說,很多人看了都想買一個,現在玩具廠也開始接這方麵的業務,嬸娘要喜歡,到時候來拿就是。大概年前能做好。”


    “那就多謝元珍了。”上次唐九郎的威廉農莊可是讓宮裏的人流連忘返,這個自我驅動,更厲害,


    “如果能修一條鐵路到安西就好了,如果邊境出了問題,可以迅速調集人馬和糧草,幾天就能到。”武咪咪道。為什麽隋朝要修大運河?主要也是因為對南方掌控的需要。


    走出展廳,大家往工業區走去,現在興業學校大部分學生都轉到華陰,這裏基本上都是工人和附近農戶的子女。工業區分為生產區和工業區,一棟棟磚瓦房的宿舍有三層,每棟樓還配有廚房。現在廠裏做了很多宿舍樓,鎮裏還做了很多住房出售,想在這裏安家的可以買一套,銀行提供按揭,還有聯排別墅,這是給工廠領導和高級技術工人的。


    元珍給李治介紹唐家鎮政府的組織結構,功能,規章製度和管理製度,著重介紹了工廠的生產管理。現在唐家鎮成立武裝部,建立民兵組織,還有居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工會、政治部、青年團……反正各種組織太多,把群眾都組織起來,有什麽困難、有什麽難題都首先找組織。現在還在製定商業法,勞動法等一些法律,規範工商業的發展。


    李治和武咪咪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一些問題,元珍都能迴答,看樣子她在唐家鎮花了不少心力。聽說這裏有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而且規定工人的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超出的時候要付加班費,武咪咪特別困惑,“在農村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為什麽規定8小時工作製呢?”


    元珍解釋道:“在工廠幹活和幹農活不是一迴事,工廠的勞動強度太大,8個小時之後就很疲勞了,再幹下去容易出事。這裏每7天休息一天,也是為了讓大家能恢複過來。”


    原來是這樣,武咪咪問,“建這麽多宿舍和房子,這樣廠裏花了不少錢啊?”


    “是啊。”元珍道,“阿弟說安居樂業,搞工業不是一天兩天,工人在廠裏上班也不是一天兩天,安居才能樂業,如果生產生活條件太差,大家在這裏待得不舒服,時間久了就會鬧事。所以我們要把這事情做在前麵,把規矩先定下來。”


    工業區後麵就是農田,搭著一排排的竹架子,現在周圍的農戶都種菜、養豬、養鴨等等供應企業,基本上不種糧食了,因為現在是冬天,有些農戶重了一些冬小麥。雙季稻隻能在淮河以南種兩季,淮河以北就是一季早稻,一季冬小麥。


    李治看見稻田旁邊一堆堆的小土包,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元珍介紹道:“這是我們的堆肥,豬糞、牛糞、人糞還有麥稈都堆在這裏漚肥,開春以後撒在莊稼地裏,這樣土壤才肥沃。還有輪種,今年種小麥,明年就要種大豆,裏麵的講究很多,想在農業部成立農科所專門研究這個。


    現在明年這裏試種水稻,水稻的產量高,就是耗水,要修水渠,耗肥料,施肥要施足,要不田地的肥力不夠。周圍幾千頃的土地全部改造成水田,依靠小溪河的水不夠,所以我們計劃建高架水渠,從渭河抽水,通過高架水渠灌溉,基本上能解決問題,前麵這麽多人都是建水渠的。”


    李治好奇地走過去,唐誌也說過拂菻的引水渠,這個水渠當然不能跟羅馬的引水渠相提並論,隻是用磚砌一個柱子,上麵吊裝鋼筋水泥做成的水槽,渭河邊挖了一口大井,蒸汽機帶動抽水機將水抽上來,整個工程花費不少於2萬貫錢。


    “這個錢從哪裏出?”李治問道。


    “鎮裏補貼1萬,其他錢都是收益的農戶集資,平日的維護也是鎮裏負責。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種田,都想到工廠上班,所以這裏雇傭了很多外地的農民幹活,大多數是黃土高原上下來的,很能吃苦。”


    劉旭在河套搞開發,大唐把黃土高原上10萬戶遷徙到河套屯田、修水渠,今年已經初見成效,明年將再遷20戶過去。按照唐九郎的說法,要保持黃土高原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這裏最好不要開墾荒地,放牧牛羊,故土難離,很多人不願意離開家鄉,有人躲進深溝,朝廷也拿他們沒辦法。這次是唐家鎮農業局出麵召集高原的農民來打短工,有些農活好的就作為長工留下來。因為大家都沒有種過水稻,農業局還從南方請了一些技術專家給大家傳授經驗。


    現在後套已經建起磚廠、水泥廠,今年冬天會把北河攔截,讓黃河水全部從南河走,幾條大渠已經勘探規劃好了,明年動工建設,如果成功的話,那就是幾萬頃的良田啊,別說20萬戶,就是100萬戶也容納得下。有人有糧,前套的九原城就可以開始建設,這裏有煤,有鐵,搞一個鋼鐵廠,河套地區就固若金湯了。


    武咪咪看著小山一樣的堆肥還很好奇,“你們哪來的這麽多的肥料?”


    元珍道:“這還是少部分,大頭在長安城郊區,那裏有不少農肥廠,把長安城的夜香全部曬幹運過這裏來,那才叫多呢。這些肥料撒下去,種什麽莊稼都能豐收,不怕地力不夠,水稻最需要肥料了。”


    李治奇怪道:“整個長安城的夜香都是你們運出來的?”


    元珍道:“是啊,我們和每條街道都簽了合同,幫他們掏糞坑,每年還給他們送幾千斤豬肉,夜香都包下來了,製成幹肥買給附近的農莊,也能賺不少錢,有人還去洛陽搞農肥廠。”


    武咪咪笑道:“這也是唐九郎的主意?”


    元珍也笑了:“是啊,也不知道他怎麽想的,琢磨出這麽多東西,他管這叫新農村建設。他還有一個口號:‘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生產發展就是科學種田,這個堆肥就是其中之一,長安城的夜香都被農業部的人包下來了,做成肥料發放給農戶;生活富裕就是種田也能賺錢,大家種菜養豬,比一般種糧食劃算;鄉風文明就是辦學校,規定每個小孩都要上學,不上學要罰款,還有就是製定村規公約,大家都要執行;村容整潔就是把村裏的房屋、道路、豬圈牛欄都規劃好,不要雜亂無章,鎮上準備蓋一排排的新房子,讓村民入住;管理民主就是將來讓村民自己選村幹部,有能力的就上……”


    元珍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把李治兩人說得一愣一愣的,這就是大同社會啊!武咪咪奇怪道:“這得花多少錢?這些農民能賺這麽多錢?”李治也看過來,他對這麽問題也很感興趣。


    元珍道:“這些都是先規劃好,將來一步步去落實。九郎說震旦的農民太苦了,種莊稼賺不了多少錢,所以鎮裏的財政需要給農民貼錢,這叫工業反哺農業。比如修路、修水渠、積肥就是鎮裏負擔,還有將來建設的一排排房子鎮裏也會補貼,農村的孩子上學可以不要交學費,將來鎮裏賺了大錢,可以幫農民把農業稅也交了。”


    ……


    李治兩人在唐家鎮呆了很長時間,中午在這裏吃了午飯,迴家的路上武咪咪感歎道:“唐九郎胸有溝壑,心裏裝著百姓,可以說是國士無雙啊。”


    李治也有同感:“看來他說的為人民服務不是空話,那是真正落實在每一個細節上了,唐家鎮的人有福氣了。可恨那些密奏竟然沒有一個把唐九郎做的這些事情報告上來,唐家鎮的做法有些可以推廣到全國啊。”


    武咪咪嗤笑道:“他們都是讀聖賢書的人,誰會注意這些細枝末節啊。有人抱怨唐九郎瞧不起讀聖賢書的人,這也難怪,百無一用是書生。”


    李治歎了一口氣:“這可不是細枝末節,這是經綸濟世的大學問,戶部那些老爺官也看不到,真是氣死人了。


    武咪咪道:“如果大唐每個地方都能和唐家鎮一樣,九哥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對了,唐九郎跟你說的那個《興業周報》,你是怎麽想的?”


    “我到現在還沒有打定主意啊。”李治道,“唐九郎也說過書籍、報紙都是宣傳口舌,要慎重,現在唐誌說的一些話還局限在興業公司和禦林軍內部,這要讓他發行報紙刊印天下,肯定會嫌棄軒然大波,誰知道將會發生多大的動蕩。”


    武咪咪點點頭,確實是這樣,唐九郎本身就是一個動蕩之源,很多人對他的《富國論》有抵觸,“不過九哥可以把周圍的村莊都劃歸唐家鎮管理,這樣就能帶動周圍的農村致富。”


    “這倒是個好主意。”


    652年11月,禦林軍的野外拉練終於開始。長安到鄯州上千公裏,一路跋山涉水,沿途訓練、駐紮、演習,完成訓練科目可不容易,唐誌和薛仁貴也是反複討論,最後敲定方案。


    因為部隊隻有一個營,全部作為先鋒隊,由薛仁貴領隊,唐誌帶領家屬車隊年後再走。這次拉練還調集了長安周邊的武裝部帶領民兵參與訓練,禦林軍也招收了長安和洛陽的一部分義務兵參加屯田,專門靠募集流民還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朝廷特地派出折衝府校尉作為參軍周家福幫助唐誌,薛仁貴也派自己的親兵楊琦過來幫忙,畢竟唐誌就是菜鳥一個。


    領兵打戰不像文人寫的那樣,站在高崗上望著鋼鐵洪流,豪情萬丈,投鞭斷流,詩興大發,這樣的將軍離死也不遠了,其實帶兵是一個非常繁瑣而危險的職業。


    作為前鋒部隊指揮官,麾下有600人,在大軍的前麵最先出發。如果天氣很好,因為走的是官道,道路情況也不錯,一般不需要搭橋修路。不過禦林軍有四輪馬車,對於道路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橋梁的拓寬和加固,先頭部隊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三更造飯,五更出發,大約到了午後時分,就不能再走了,作為前鋒的工作,必須先選擇合適的空地,來給後麵到達的軍隊準備今晚休息的營寨。壕溝,鹿角,拒馬,望樓都得有,不然晚上遭到敵人偷襲怎麽辦?除了土木作業外,還得派人去砍柴為後方大軍準備燃料,找到安全的飲水,甚至還得事先挖好糞坑,以免士兵隨意便溺引發傳染病。當然這些不全是前鋒軍隊的任務,隻需要搭好框架為後麵做個預前準備就好。


    這是第一天,接下來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病號,傷員,以及損壞的車輛和跛足的牲口。這不可避免的會讓大軍行軍越來越慢,所以這次拉練後麵有大車跟著收納傷員。當年拿破侖的軍隊急行軍的時候也是每天30公裏,算是強行軍了。冷兵器時代急行軍30公裏肯定不行,因為到了戰場還有激烈的戰鬥,全身沒力氣就是送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