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理論不夠嚴密,存在許多膚淺和自相矛盾的地方。道教的創教理論來自眾多源頭,不免存在問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真正的道經就這麽幾本,僧人很容易熟悉和掌握,但是佛經就太多了,你全身心投入進去還不一定能搞清楚。這樣就產生一個問題,道家立論,僧人很容易發難;佛家立論,道家往往搞不懂是什麽意思,更不用說去辯論了。佛教傳入中國不久,就顯示出了佛教在理論上的強大。晉代和南北朝時,僧人不斷譴責道教竊取了佛教的經書,這是事實。而道教就是以這種方式學佛的。


    《道藏》中有些經明顯抄自佛經。有的教義都是采用佛教概念以及術語的。唐代的幾部道書:《道體論》、《玄珠錄》、《玄真子》等,直接用佛教的方法來解說道教的教義。如說,道生一切,那麽萬物是道非道?《道體論》解釋說:“即是即非,即非即是。”問道與物是同是異?迴答是“常同常異。”


    曆代佛道發生過很多次辯論,一般都是道家敗北,除非當權者要打壓佛教。而打壓佛教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經濟,因為寺院經濟不納稅,影響了政府財政收入。到了唐朝的時候,因為李淵認了老子做祖宗,所以極力扶持道家。


    唐太宗直接下旨,把道教置於佛教之前。僧人智實不服,上表抗爭:


    “老君垂範,治國治家,所佩服章,初無改易,不立觀宇,不領門人,處柱下以全真,隱龍德而養性。今道士等不遵其法,所著冠服並是黃巾之徒,實非老子之裔。行三張之鬼術,棄五千之玄言,反同張陵,謾行章醮,從漢以來,常以鬼道化於浮俗,托老君之後,即是左道之苗,若在僧尼之上,誠恐國家同流,有損國化……”


    太宗覽表,壯其誌為教,遣宰相岑文本論旨遣之。實固執不奉詔。帝震怒,杖實於朝堂,民其服,流之嶺表而卒。初,實得罪,有譏其不量進退者。實曰:“吾固知已行之詔不可易,所以爭者,欲後世知大唐有僧耳!”聞者莫不歎惜。


    高宗是信佛的,受了菩薩戒,又建慈恩寺,為文德皇後,追崇冥福。高宗在位時,經常召集僧道辯論,每次辯論的結果都是道士失敗,佛教勝利。他們辯論的方法,雙方設有論師的座位,由雙方代表,代表他的本教,升上論師座,或者道士豎立一題,由佛教出來難他,或者佛教的代表出一題目,由道教的代表出來論難,如此互相論義,而且要答辯得快,答不出來就算輸一次。有些談理的方麵頗為精彩,有的互相嘲笑譏諷,近乎謾罵,而且毫無義理,就是要有話說,說得對方答不上話來,有時譏嘲對方可笑的地方,皇帝也撫掌大笑出聲。


    9月19慈恩寺法會,有機會還是去看一看。


    薛仁貴在營地見慧立法師一個人離開,唐誌沒有出來相送,有點好奇。他在皇宮見過慧立,在和道教辯論的時候慧立是主論師,相當了不起的。


    薛仁貴找到唐誌,“九郎,剛才慧立法師找你有什麽事?”


    “哦,9月19慈恩寺開法會,佛道兩家辨論,他想邀請我參加。”


    “哦?你還懂佛法?”


    “略知一二。”


    “你那形意門是道家的路數,你怎麽又跟佛家扯上關係了?”


    “我是兼通百家,學貫中西。”


    “去你的吧!不吹牛你會死?”


    兩人哈哈大笑。這段時間大家在一起相處融洽,薛仁貴也發現唐誌這個人性情平和,淡泊名利,不搶不爭,而且很能吃苦,由此帶動一大幫少爺兵都不敢炸刺,這讓他刮目相看。薛仁貴也知道,唐誌還有很多事情,禦林軍隻是其中之一,所以不存在跟自己爭奪領導權的問題。


    薛仁貴問:“再過1個月戰陣訓練就要結束,接下來你有什麽打算?”


    唐誌道:“我想搞一個野戰拉練。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咱們練了這麽久的兵,到底怎麽還要到實戰中檢閱。今年冬天我想把部隊拉出去,從長安到湟河穀地,邊行軍邊訓練邊演習,安營紮寨、夜間行軍、夜襲、搶占高地、輜重運輸……所有科目都要按實戰來,這樣才能發現問題,我們的戰士才能盡快成長。”


    薛仁貴見唐誌搞出這樣一個花樣來,目瞪口呆,一般軍營最多就是會操,這位還要把部隊拉出去,就像實戰一樣,那得花錢多少錢?


    他憂慮道:“馬上冬天就要來了,就這樣拉出去將士受得了嗎?還有,為什麽要去河湟之地?”


    “現在棉花已經豐收,紡織廠和服裝廠會盡快造一些棉衣、棉褲、棉被出來,還有棉甲,咱們人不多,冬裝完全可以解決。我的藏地高原戰略你看了?咱們往河湟穀地行軍,將來有機會到青海去溜溜,就是先熟悉道路,適應高原缺氧環境,將來我們很有可能跟吐蕃在青海幹一架。”


    薛仁貴看著青藏高原的地圖久久不語,青藏高原是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按照唐九郎的說法這裏缺氧,大雪封山,常常有冰雹和雪崩,部隊戰鬥力下降很快,特別要多加小心。


    薛仁貴道:“這需要派人先把沿途經過的地理勘探好,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份工作現在就要開始做,我來安排吧。”


    “肯定要你安排,”唐誌笑道“我什麽也不懂,我帶的那些菜鳥從來沒有打過仗,還要你的兵多指導。另外看能不能請幾隻友軍搞搞偷襲,夜襲,鍛煉我們的部隊。”


    “沒問題,隻要出錢就行,他們都很樂意。”


    “這樣吧,我們不出錢,送一些裝備給他們就是了。”


    “你這個奸商,這個時候還不忘做生意。”


    現在海南黎族的種棉紡織能手已經請過來了,開始指導紡織廠的染織工作。黎族的紡織業有很久遠的曆史,黎布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黎錦是以棉線為主,麻線、絲線和金銀線為輔交織而成。黎族創造了紮染與織造相結合的織錦工藝。


    黃道婆把黎族的技術傳迴內地的時間是宋末元初,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雖然她迴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勞動推動了江浙一帶棉紡織業的發展,直到後世這裏也是棉紡織最發達地區。


    棉花紡織不易,一朵棉花裏麵就有七八粒種子,把這些棉籽弄特別費勁,去籽攪車也叫軋花機,是一種去除棉籽的機械,二軸相軋,左手將籽棉添入軸間,則棉花被帶出車前,棉籽落於車後。


    1793年,惠特尼發明類似的軋花機,他們的軋花機主要由兩個滾筒組成:一個滾筒上麵布滿了鐵製的尖釘,抓住棉花,將其跟棉籽分開;第二個滾筒上布滿了短而硬的毛,將第一個滾筒上的棉花刷下來,使其不致堵塞。


    除了軋花機,還有紡紗機、織布機,唐誌都指導機械廠試製出來了,開始在紡織廠安裝調試,下一步就是繅絲機的研製。棉花種植北方比較好,光線足,桑蠶就要放在南方了,廣州、泉州設立桑蠶養殖基地和繅絲廠都不錯。


    近代的繅絲機首先是法國人發明的,他們在安南建立繅絲廠,生產出的蠶絲又好看又便宜,但是繅絲機太貴。後來廣東佛山出了一個機械奇才陳啟沅,他根據在安南學得的法國繅絲技術,引進一些鍋爐設備,再在廣東原有的手搖繅絲木機基礎上,自行設置了足踩木機,繅絲技術大大改進。原來三四個工人共同負責一輛繅絲車,現在隻需要一名工人就可以,這種機器每副每日可以繅絲40-50斤,每一位女工可以抵原來十幾個工人的工作。後來,繅絲機的動力也蒸汽化。


    興業學校的初中課程學習完,唐誌準備開一個機械技術學校,把機械原理拿出來,接下來就完全靠學生們自己創造發明了。現在顯微鏡,玻璃管也造出來了,將來可以成立一個化學研究所。當然,這一切都納入興業公司的絕密單位,政審通不過的都不能進。


    大唐現在有個非常好的製度,就是擔保,你想進商鋪、工廠、參軍、科舉等等,都要有保人。特別是軍隊,5人一伍,互相之間都是保人,一人逃跑,全部受罰。興業銀行的員工就更需要保人了,員工出了事,保人要負連帶責任,所以品行有一點問題都不行。


    現在興業公司派出商隊進入高原,收購皮貨和牛角,同時了解當地牧民的生活方式,陸續有情報傳迴來。現在祿東讚大權在握,正在進行製度改革,而且出兵阿裏和後藏地區,準備統一西藏,之後他很快就會把目光轉向青海。


    現在二季稻和興業公司的出現,棉花生產和棉紡織業解決了部隊冬天禦寒的問題,加上風帆戰艦的建造,大唐的國力增長很快,再過幾年就會發起征服高麗的戰爭。乘著這幾年的空檔,唐誌急切地想把禦林軍訓練出來,爭取參與這兩場大戰。


    這次拉練之後,唐誌基本上把新兵訓練的科目全部完成了,接下來就是擴充部隊。海軍陸戰隊到泉州訓練,騎兵團到祁連山訓練,步兵團到隴右山地和沙漠戈壁訓練,這樣禦林軍就能摸索出各種地形和環境下部隊訓練的經驗。


    現在華陰、泉州和安康、成都的玉扣紙已經造出來了,書籍的大規模印刷解決了紙張問題,隻是因為現在排版的人太少,印刷廠的效能不能發揮出來。現在隻把學校的教材全部印出來了,不過需要的人太多,供不應求。下一步唐誌準備辦一份報紙——興業周刊,專門刊登時事新聞和各行業信息,唐誌有什麽想法也能刊登出來,這是唐誌的喉舌,要好好經營,隻是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主編。


    薛仁貴和唐誌聊了一會兒就離開了,不久程伯智等人探頭探腦,看看隻有唐誌一人便報告進來。一個夏天都在訓練,大家都曬得黑乎乎的,不過整個人都挺精神。


    不用唐誌招唿,他們都自己動手泡茶,還別說,唐誌為了推廣茶藝,現在禦林軍的每個戰士都會這手。現在這些家夥也是沒事找事,問起慧立法師的來意。


    “什麽?你說文工團將會去慈恩寺演出《絲綢之路》?”聽到這個消息大夥都不淡定了。《絲》風靡長安,大家早就聽說過了,沒想到這次在慈恩寺演出,大家心都癢癢的,都想去看。


    李思順道:“政委,你這就不夠意思了,你以前跟我們說文工團是為廣大的工農商學兵服務的,特別是為興業公司的員工服務的。怎麽著?現在文工團都在為達官貴人服務,現在還為和尚服務,沒咱們什麽事了,你說這像話嗎?”


    程伯智幫腔道:“就是!聽說寶琴姑娘反彈琵琶,那叫一個美,還有千手觀音,據說那天在皇宮演出的時候,聖人還要下場親自扮演皇上,還賜了一件羽衣霓裳給寶琴,現在沒有人不知道寶琴姑娘的。”


    聽到這個消息,唐誌心裏咯噔一下,“那是誰扮演皇後娘娘?”


    “皇後沒有換,還是原來的演員。”


    這可不太妙啊。


    “政委,是不是請文工團給咱們演一出?你是團長,你說了算。”


    唐誌沒好氣道:“你以為文工團這麽簡單嗎?掛著興業公司的招牌,但是公司一個子兒也不給,要自負盈虧。你們想想看,幾百號人啊,幾百條服裝,都是要花錢的,這些都要先賺迴來。


    你們都精力旺盛是不是?咱們再加一點訓練難度?平時不是教你們唱軍營歌曲嗎?還有,咱們部隊裏搞了一個宣傳隊,還有書法、樂器、樂隊,大家可以自己表演嘛,咱們過些日子就進行分列式訓練,有的忙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