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招生結束
大明崇禎:朕開卷考試! 作者:白斬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有明麵上的阻礙,北京大學的招生考試也進行的很順利,這是北京大學第一期學生的招生,範圍不是很大,就在北直隸地區進行而已,手伸的再遠點,就力所不及了。
你皇帝的民望什麽的,你能在你的北直隸附近一圈,還有被你橫掃一遍的陝西,其他地方嘛,我們就嘿嘿嘿了。
皇恩最不現的就是江南地帶,那裏都市人遍地,也是很多大佬的根據地,輿論的腹地,加上還有一個留都南京,南京同樣有皇宮,有六部,發展到此時儼然是一個毒瘤。
所以皇帝的命令在南方真的很難實施,一切都要符合南方的統治階層才行,而他們的代言人就是朝堂上這些大佬,最近一年跟皇帝那叫一個“打生打死”,不反你皇帝就不錯了。
還有一些皇恩不顯的地方的,其中代表就是遼東和山東,遼東就是被一幫養寇自重的兵痞把控,說深一點就是遼東的本土大族,他們都養寇自重了,還能讓皇命在他們遼東暢通無阻?
至於山東就更有意思了,山東有孔府啊,世修降表的北孔在此,常以天下儒家聖地自居,把孔貞運的南孔一係壓的死死的,北孔頂著衍聖公的頭銜,可是為禍一方,儼然成了山東的土皇帝,皇命想在山東,特別是曲阜實施,想都別想,他們反手還會寫篇文章批評一下皇帝!
所以此次北京大學第一期學生,就在北直隸招收,還有一些被策反過來的士子,範圍不是很大,招生活動很快就完成了。
有意思的事,大學這次招生,招了很多不識字的學生,這些都是些打鐵匠學徒、木工學徒,之類的苦哈哈,雖然不識字,但是手上的活一絕,這些都是科學實踐派的人。
他們聽說皇帝開了一所學校,進去讀完四年後就可以當官了,還不亂戶籍,連他們這種賤籍都可以,隻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入學,至於不識字,這個可以學啊。
這些賤籍的人聽到有這樣的好事,那還了得,世世代代賤戶,有了翻身的機會誰不願意,就把當學徒的子弟召迴,都趕去報考了。
其他科的學生還好說,考卷都有文字,隻是答題不同而已,學醫的就考醫學問題,學農的主要考農政,但工科和武科的就很神奇了,這兩科的你可以選擇文字答卷,亦可以選擇口答,甚至可以選擇動手,工科的就作出一個小玩意,武科的就展示一下武學造詣。
總體來說,第一期的學生質量不是很高,含金量最大的還是那些士子,但崇禎期望最大的是考工科的學徒,大明的科技在這個時期,也是頂牛的,隻是都是這樣師傅傳徒弟的方式傳承,並在社會的地位很低,隻要崇禎發大力去開發這些人,發展前景還是很大的。
至於質量不高,那他真的沒辦法強求了,就在一小撮地,矮子裏挑高個,能怎麽樣?
大明文化類的含金量,大部分在江南地區,但崇禎實在沒辦法這麽短時間,把手伸進去啊。
就算招生在這一小撮地,考生可不少,尤其最多的是一些賤戶的學徒,他們都指望著翻身而來。
正是如此,那些大佬還私下嗤笑一片,皇帝搞什麽,不認字的苦哈哈,都能上學,以後還能當官?那天下不是大亂了嘛,崇禎可不管他們如何,以後怎麽樣,就拭目以待了,畢竟有結果才能打臉嘛!
報考的學生很多,但錄取的並不多,考試很嚴格,並不像一些人口中那樣,隨便就能進去,這是崇禎爭取的最後含金量,他是需要各行的人才,而不是人手,湊數可不行。
考試的試題都是由各科的老師來出的,比如武科的就由孫承宗帶著司令部眾人出的,醫科的就是剛迴來就職的武之望帶著眾禦醫出的,農科是正在種紅薯的宋應星帶頭出的,工科有點特殊,出題他們看不懂,所以崇禎和徐光啟等一同,出了文字版、口答版、手工版等試題。
經過一輪輪考試,每科就錄取幾十到一百出頭的人,真是千裏挑一,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一些原本認為隻是走個過場的士子,都快哭了,他娘的,什麽玩意啊,比當初考科舉還難。
考農科的:你問我大麥時候播種、什麽時候收獲、什麽時候打草、又什麽時候放肥、、等等這些我怎麽知道,我是讀書人,不是賤民,你應該問我怎麽當父母官管理好農民!
考醫科的:你問我產婦大出血,要怎麽樣處理,我當然答寶小啊,這不對嗎?還有這個問題汙穢不堪,能作為考題?
·····
士子在各科中,各種被虐,真是難受至極,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士子隻會一些歌功頌德的八股文章,真憑實學令人堪憂啊。
士子中報考醫科的最多,因為他們認為其他科真是不堪入目,學來這些東西,以後都沒辦法見人了,至於學醫科,也不是他們認為醫科有多高尚,而是衝著武之望去的,有了武之望這個關中大儒做老師,以後誰敢笑他們。
至於學醫以後就當大夫,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是為了當官的而學的,大學對於他們來說,隻是一個跳板而已。
其實比較出彩的還是一些不認字的學徒,一般這種人都是祖傳的手藝,不外露的,在世界科學頂呱呱的大明,他們的“科學家”是不會讓人失望的!
就這一期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口答就解決了科學院的一些難題,其中包括,難住科學院眾人的燧發槍槍管難製作的問題,有一個學生就憑自己的祖傳手藝解決了。
所以在這一期學生中,崇禎最大的期望就是這些工科的學生,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不變的真理!
你皇帝的民望什麽的,你能在你的北直隸附近一圈,還有被你橫掃一遍的陝西,其他地方嘛,我們就嘿嘿嘿了。
皇恩最不現的就是江南地帶,那裏都市人遍地,也是很多大佬的根據地,輿論的腹地,加上還有一個留都南京,南京同樣有皇宮,有六部,發展到此時儼然是一個毒瘤。
所以皇帝的命令在南方真的很難實施,一切都要符合南方的統治階層才行,而他們的代言人就是朝堂上這些大佬,最近一年跟皇帝那叫一個“打生打死”,不反你皇帝就不錯了。
還有一些皇恩不顯的地方的,其中代表就是遼東和山東,遼東就是被一幫養寇自重的兵痞把控,說深一點就是遼東的本土大族,他們都養寇自重了,還能讓皇命在他們遼東暢通無阻?
至於山東就更有意思了,山東有孔府啊,世修降表的北孔在此,常以天下儒家聖地自居,把孔貞運的南孔一係壓的死死的,北孔頂著衍聖公的頭銜,可是為禍一方,儼然成了山東的土皇帝,皇命想在山東,特別是曲阜實施,想都別想,他們反手還會寫篇文章批評一下皇帝!
所以此次北京大學第一期學生,就在北直隸招收,還有一些被策反過來的士子,範圍不是很大,招生活動很快就完成了。
有意思的事,大學這次招生,招了很多不識字的學生,這些都是些打鐵匠學徒、木工學徒,之類的苦哈哈,雖然不識字,但是手上的活一絕,這些都是科學實踐派的人。
他們聽說皇帝開了一所學校,進去讀完四年後就可以當官了,還不亂戶籍,連他們這種賤籍都可以,隻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入學,至於不識字,這個可以學啊。
這些賤籍的人聽到有這樣的好事,那還了得,世世代代賤戶,有了翻身的機會誰不願意,就把當學徒的子弟召迴,都趕去報考了。
其他科的學生還好說,考卷都有文字,隻是答題不同而已,學醫的就考醫學問題,學農的主要考農政,但工科和武科的就很神奇了,這兩科的你可以選擇文字答卷,亦可以選擇口答,甚至可以選擇動手,工科的就作出一個小玩意,武科的就展示一下武學造詣。
總體來說,第一期的學生質量不是很高,含金量最大的還是那些士子,但崇禎期望最大的是考工科的學徒,大明的科技在這個時期,也是頂牛的,隻是都是這樣師傅傳徒弟的方式傳承,並在社會的地位很低,隻要崇禎發大力去開發這些人,發展前景還是很大的。
至於質量不高,那他真的沒辦法強求了,就在一小撮地,矮子裏挑高個,能怎麽樣?
大明文化類的含金量,大部分在江南地區,但崇禎實在沒辦法這麽短時間,把手伸進去啊。
就算招生在這一小撮地,考生可不少,尤其最多的是一些賤戶的學徒,他們都指望著翻身而來。
正是如此,那些大佬還私下嗤笑一片,皇帝搞什麽,不認字的苦哈哈,都能上學,以後還能當官?那天下不是大亂了嘛,崇禎可不管他們如何,以後怎麽樣,就拭目以待了,畢竟有結果才能打臉嘛!
報考的學生很多,但錄取的並不多,考試很嚴格,並不像一些人口中那樣,隨便就能進去,這是崇禎爭取的最後含金量,他是需要各行的人才,而不是人手,湊數可不行。
考試的試題都是由各科的老師來出的,比如武科的就由孫承宗帶著司令部眾人出的,醫科的就是剛迴來就職的武之望帶著眾禦醫出的,農科是正在種紅薯的宋應星帶頭出的,工科有點特殊,出題他們看不懂,所以崇禎和徐光啟等一同,出了文字版、口答版、手工版等試題。
經過一輪輪考試,每科就錄取幾十到一百出頭的人,真是千裏挑一,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一些原本認為隻是走個過場的士子,都快哭了,他娘的,什麽玩意啊,比當初考科舉還難。
考農科的:你問我大麥時候播種、什麽時候收獲、什麽時候打草、又什麽時候放肥、、等等這些我怎麽知道,我是讀書人,不是賤民,你應該問我怎麽當父母官管理好農民!
考醫科的:你問我產婦大出血,要怎麽樣處理,我當然答寶小啊,這不對嗎?還有這個問題汙穢不堪,能作為考題?
·····
士子在各科中,各種被虐,真是難受至極,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士子隻會一些歌功頌德的八股文章,真憑實學令人堪憂啊。
士子中報考醫科的最多,因為他們認為其他科真是不堪入目,學來這些東西,以後都沒辦法見人了,至於學醫科,也不是他們認為醫科有多高尚,而是衝著武之望去的,有了武之望這個關中大儒做老師,以後誰敢笑他們。
至於學醫以後就當大夫,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是為了當官的而學的,大學對於他們來說,隻是一個跳板而已。
其實比較出彩的還是一些不認字的學徒,一般這種人都是祖傳的手藝,不外露的,在世界科學頂呱呱的大明,他們的“科學家”是不會讓人失望的!
就這一期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口答就解決了科學院的一些難題,其中包括,難住科學院眾人的燧發槍槍管難製作的問題,有一個學生就憑自己的祖傳手藝解決了。
所以在這一期學生中,崇禎最大的期望就是這些工科的學生,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