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機處的信使到來之前,吳祿貞、張紹曾和藍天蔚還很高興:盡管使用了比預期的更多的時間,但是,他們的部隊依舊完成了任務,將進入陷阱的四百名德**人一網打盡,沒有讓任何一個逃走。


    一個偉大的勝利。


    四百個德**人!三位指揮官仔細迴味著他們的成績。在這場戰爭開始以來,除了聶士成的武衛前軍,還沒有一支清軍取得、或者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更重要的是,武衛前軍的主要戰績是日本人,不是德國人,而日本軍隊還不能與德**隊相提並論。


    日本軍隊隻是一支二流的軍隊,德國人的還沒有完全出師的學生,而德**隊卻是這個世界最強大的軍隊——至少德國皇帝和元帥們一直這麽認為——消滅四百名德**人帶來的榮譽和成就感顯然比消滅幾百甚至上千名日本士兵更高。


    非常好。吳祿貞、張紹曾和藍天蔚愉快的慶祝他們的勝利。毫無疑問,這個勝利將幫助他們得到晉升,在清軍中獲得一個更加具有權勢和力量的位置,使他們向著計劃預定的那個目標前進一大步。


    或者可以說,他們用德**人的鮮血,為中國的革命和為來的複興事業鋪墊了一條道路……盡管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看起來微不足道,而且也不是最初的起點,但依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值得紀念。


    感謝你們,德意誌帝國的軍人們!


    “讓我們為了德意誌帝國的軍人們做出的貢獻,幹杯”——如果秦朗在這裏,他肯定會這麽提議,但吳祿貞、張紹曾和藍天蔚都不是他,並不像他那樣喜歡肆無忌憚的嘲笑和諷刺,因此都沒有提出這個其實還很不錯的建議。


    他們隻是很高興,聚在一起放聲大笑,而且笑了又笑。似乎不想停止。


    然後軍機處的信使到了,帶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什麽?聶大人戰死!”


    吳祿貞幾乎無法相信他聽到的東西,懷疑隻是他的耳朵出了問題——聶士成陣亡了!但這種事情怎麽可能發生?作為武衛前軍的最高指揮官,他並不需要進入第一線陣地指揮。隻需要待在後方的某個視野良好、而且加固了的堡壘裏。


    理論上說,他應該是戰場上最安全的一個人,怎麽可能陣亡?德國人是怎麽做到這一點的?


    “究竟是怎麽迴事?”張紹曾問。吳祿貞看了他一眼,懷疑和驚訝就寫在他的臉上。再看看藍天蔚,也是如此。


    他轉迴來。不耐煩的催促到:“快說!”


    遺憾的是,信使不能迴答他們的問題——他隻知道傳遞軍機處要求他傳遞的那些消息,而且軍機大臣們與他們一樣迷惑,不知道為什麽德國人的炮兵會如此準確的擊中聶士成,都想弄清楚答案。


    現在,還沒有一個人知道,聶士成的不幸陣亡隻是因為他穿著一件皇太後和皇帝聯名賞賜的黃馬褂,隻是一個意外;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或者幾年,這個答案才會顯現出來,成為人類的戰爭曆史上的又一個由於服裝導致傷亡的特殊案例,以及人們的議論話題。


    但絕不會是現在。


    幸運的是,聶士成的陣亡原因並不是最重要的那個問題,隻是因為驚訝,吳祿貞、張紹曾和藍天蔚才會將它提出來;但是,一旦他們寵幸恢複平靜,他們關心的問題就會立即變成最重要的那個:由誰繼承聶士成的遺產。


    當然。他們的意思是武衛前軍——誰將成為這支戰功卓著的軍隊的下一任指揮官,這是現在最重要的問題。


    同時,它也是一個不那麽容易解決的麻煩。


    原本它不應該是一個麻煩。理論上說,武衛前軍的新指揮官將在它的高級軍官中挑選。不幸的是,在聶士成觀察德國遠征軍的陣地的時候,這些高級軍官都聚集在他身邊,因此誰也沒能在德國人的炮擊中幸免於難。


    也就是說,現在,武衛前軍隻剩下中下級軍官。不但不可能在裏麵挑選出一個繼任者,而且沒有高級軍官管理和指揮。盡管接受過美國顧問的軍事訓練的軍官能夠利用他們的關係維持部分秩序,但總體的情況是,整支部隊完全處於一片混亂。


    在新的指揮官接管部隊並且恢複指揮之前,武衛前軍不能參加任何戰鬥;但是,既然不能在它的高級軍官中選擇聶士成的繼任者,那麽挑選新的指揮官就是一個麻煩。


    因為,新的指揮官必須具有出色的領導和指揮能力,不能有諸如吸食鴉片之類的缺陷,而且必須得到武衛前軍的中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支持——他必須同時具備這些條件,否則,聶士成的遺產就會徹底垮掉。


    即使對於未來的革命來說,這種情形也是極為可惜的:雖然一支強大的軍隊可能成為清政府對抗革命的有力工具,但另一方麵來說,如果能夠促使這支軍隊改變它的立場,它就會成為結束清政府統治的力量。


    聶士成的遺產不能崩潰,必須讓它繼續存在,並且進一步增長。


    但要做到這些事情相當困難。吳祿貞、張紹曾和藍天蔚都很清楚,即使不考慮他們的條件……當然軍機處肯定不會那麽考慮,大臣們需要的隻是一個能夠領導武衛前軍的將軍,即使他的能力相當平庸,甚至除了資曆和手腕就再沒有任何才能,但即使如此,想要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依舊是件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沒有合適的人選。而且,軍機處內部必然存在激烈的爭鬥:支持皇太後的大臣,支持皇帝的大臣,支持端郡王的大臣,他們將用一切辦法爭奪武衛前軍的控製權,鞏固自己的主人的、以及他們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不惜任何代價。


    定然如此,即使現在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政府內部的權力爭鬥,從國家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一直存在,並將永遠存在。


    三位指揮官相信他們的推測。


    “悲劇啊。”張紹曾歎息到。


    然後他發現,他的歎息來得太早了。“榮祿大人請三位將軍到他的府邸去,”信使繼續說,“有要事商量。”


    “要事?什麽……等等,你剛才用的稱唿是什麽?”藍天蔚眨了下眼睛,“將軍?”


    “將軍。”張紹曾也注意到了。再仔細想想,從他到來的那一刻開始,這個信使使用的稱唿一直是……將軍!


    而且他的語氣還很恭敬,竟然用了“請”這個字。


    很奇怪。當然,普通人遇到軍官的時候,他們會極為恭敬的稱唿他們為“將軍”,因為這會使軍官高興,不會莫名其妙的製造麻煩,但軍機處的信使並不是普通人,相反,這些家夥一直都很傲慢,很狂妄,不會把幾個小軍官放在眼裏,即使這幾個小軍官有那麽一點功勞,在皇太後和皇帝那裏有一點名氣。


    大人物身邊的小角色都是這樣。隻有一種情況會讓他們改變自己的態度,那就是……


    “請問,榮祿大人請我們過去的目的是什麽?”張紹曾也換了一種更溫和的語氣——同樣是極為罕見的。事實上,由於軍機處的小人物們的傲慢和無禮,他們三人對這些人也沒有什麽好的臉色。


    但有些時候,事情總會有一些變化,甚至就是在轉瞬之間——幾分鍾之前,吳祿貞還在使用不耐煩的、近乎質問的語氣,但現在他已經帶著親切的笑容將一些小禮物塞到信使手裏。


    於是,信使用更加恭敬的語氣說到:“榮祿大人想把聶將軍的部分一分為三,分別交給三位將軍掌管。”


    “什麽?”藍天蔚叫起來。


    張紹曾無法理解的搖著頭。“把武衛前軍分割為三部分?”


    “讓我們指揮?”吳祿貞再一次以為他的耳朵出了問題。不管將武衛前軍分成三部分,還是任命他們擔任新部隊的指揮官,兩件事都超出了他能夠理解的範圍……不,將聶士成的遺產分成三部分還能夠理解,但任命三個年輕的、幾乎是初出茅廬的小軍官擔任指揮官,這的確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信使非常肯定。


    三位指揮官迅速交換了一個眼色。他們都沒有想到榮祿竟然會用這樣一種方法解決軍機處的問題,以及,他是用怎樣的方式說服了軍機處的其他大臣。也許,他還沒有說服其他人,但肯定已經找到了方法……


    否則這個信使不可能如此肯定的公開消息。軍機處的小人物都很精明,都很謹慎,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始終待在那裏。


    吳祿貞知道他的眼皮為什麽會同時跳動、藍天蔚為什麽會有不好的感覺、但是張紹曾的感覺卻正好相反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八九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gincourt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gincourt並收藏一八九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