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很愉快——本該如此。
德國人正在走向他為他們準備的陷阱——當然,“正在走向”,意思是他還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才能得到結果,以及,情況有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變化,不過他總是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等待,而變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發生什麽意外,最後的結果並不會有任何本質區別。
他的計劃必然取得成功,就像以前任何一次。
所以秦朗一點也不擔心,一點也不關心北方正在發生的事情,可以將所有精力用來應付眼前的事情:學校的開學典禮、應邀參加典禮的嘉賓、渴望與他交流的學者,比如居裏夫婦和盧瑟福先生、年輕的,富有求知**的學生……當然,還有任何重要活動都能見到的特殊群體,記者。
上百名記者出席了學校的開學典禮。理論上,這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由於這些記者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到了其他方向,事情反而被他們弄糟糕了。
盡管這並非他們的本意。
秦朗不喜歡記者;即使他喜歡利用他們的力量,但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他厭惡這些無孔不入的蒼蠅,尤其是那些將“新聞自由”奉為人生信條和行為準則的、拒絕與公共關係部門配合的、而且喜歡私自發掘新聞的極端份子。
對於秘密來說,他們是極其嚴重的威脅——由於記者的隨意報道導致的泄密事件絕不是曆史上的偶然現象——而秦朗正好有許多秘密,並且絕大部分需要一直隱藏在黑暗中,永遠不能在陽光下出現。
不幸的是,作為一個知名的公眾人物,一個擁有多種頭銜的傳奇華人,他已經成功引起記者們的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一些人開始暗中搜集關於他的各種材料,而另一些則像真正的蒼蠅那樣聚集在他身邊,用語言進行一輪又一輪轟炸。
就像參加典禮的這些。
當然,如果在其他時候。他可以讓特勤處的特工將他們趕開。但是現在,他不能做這種事情:他需要記者宣傳他的學校,擴大它們的影響力,所以隻能讓他們繼續待在身邊。提出一些與學校毫無關係的問題。
一些針對他本人的、因此不能由其他人代替迴答的問題。
秦朗覺得這是在他返迴這個世界之後遇到的最糟糕的情形,即使他可以輕易應付每一個記者,但接連不斷的迴答問題正在迅速消耗他的體力,同時也讓他的愉快心情消耗殆盡——他們成功的使他想起那些他盡量不去迴憶的過去,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往事。以及最後遇到的惡作劇。
秦朗再次想起那個該死的時間旅行者,他憎恨的對象,發誓永遠不會放過、但永遠無法找到的敵人。
他的怒火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聚集起來,逐漸接近那個危險的臨界點。
值得慶幸的是,也許是他們已經厭倦了,或者認為自己已經得到足夠的信息,就在這個時刻,記者們突然換了一個更加貼近現實的問題。
“秦先生,作為一名軍事專家和將軍,你對昨天去世的乃木希典將軍有什麽評價?”
“去世?”秦朗愣了一下。乃木希典死了?但怎麽會?
“難道你還沒有得到消息?”提問的記者吃驚的說。“昨天,日本政府公布了乃木希典將軍病亡的消息,宣布追晉他為陸軍上將[注],同時宣布兒玉源太郎上將已經前往天津接替他的工作。”
“噢,你知道,最近一段時間我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還沒有來得及查看報告。”秦朗解釋到,為自己找了一個借口,同時暗自猜測乃木希典的真正死亡原因。
當然,隻是一會兒。他已經弄清楚了。
自殺,或者勒令自殺,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顯而易見的是,日本陸軍在這場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已經超過甲午戰爭和占領台灣的軍事行動。因此理所當然的,作為導致這些失敗的原因之一……甚至可以稱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乃木希典就必須為他的死板戰術和錯誤指揮承擔責任。
他隻能切腹,如果他還不打算這麽做,兒玉源太郎就會命令他切腹,否則。作為推薦他擔任指揮官的陸軍參謀次長,兒玉源太郎將陷入一個極其尷尬的、將受到來自各方麵的猛烈攻擊的境地之中。
兒玉源太郎會下達命令。
當然,秦朗現在還無法確認,導致乃木希典自殺的,究竟隻是他自己的意願,還是因為陸軍參謀次長的命令。不過這隻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重要的是,在他成為日本陸軍的軍神之前,乃木希典已經死了。
秦朗幾乎毫不察覺的皺了一下眉毛。乃木希典的死亡將會導致日本陸軍不得不重新選擇一個軍神作為他們崇拜的對象,然而,那個新的偶像很可能並不像乃木希典這樣頑固。真是可惜。他暗自搖了搖頭。然後開始考慮如何彌補這個缺陷。
不過現在,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迴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對乃木希典有什麽評價?
“當然,”他想了想,換上一種更加正式的、帶有評論性的語氣,“我必須說,這是一個極為不幸的悲劇,一個巨大的損失。由於乃木將軍意外病故,日本帝國陸軍失去了一位忠誠而且堅定的優秀軍人……”
“秦先生!”稍稍愣了一會兒,提問的記者打斷他,問到:“你真的這麽認為?乃木希典將軍病故是日本軍隊的……巨大損失?”
巨大損失?他幾乎無法相信自己聽到的東西,其他記者也是如此。因為正如人們知道的那樣,日本陸軍在中國遭受的慘重損失在很大程度上隻是因為乃木希典的拙劣指揮,因為他采取的絲毫不顧及士兵的生命的瘋狂戰術——失去這樣一位將軍怎麽是損失?而且是巨大損失。
為什麽?
“先生們,你們隻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麵。”秦朗微笑著,做了個手勢,“必須注意,當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應該公正的看待所有問題。是的,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日本陸軍在這場戰爭中遭受的損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乃木將軍的指揮,但是,這個結果並非他的本意,隻是軍事技術的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料。”
“軍事技術一直在發展。”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並且在最近一段時間裏,它的發展速度變得更加迅速,已經形成一種由塹壕、機槍和鐵絲網構成的複雜防禦體係——當然你們知道,我的軍隊曾經多次成功使用這種防禦體係,並且將它傳授給了中國陸軍。在這種新的體係麵前,仍然使用傳統的攻擊方式無疑將使進攻者遭受慘重損失,兩年前,意大利陸軍在阿比西尼亞的戰鬥已經證明這點,並且我的軍事顧問和德**官的對抗性演習也顯現出同樣的特點。”
“所以,”他總結性的說,“當乃木將軍仍然按照他接受的軍事教育,命令部隊按照傳統方式發動進攻時,他就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然而,既然德國陸軍的軍官一樣不能解決問題,我們為什麽要苛責乃木將軍呢?”
這是一個巧妙的反問。既然他將德**人放在乃木希典前麵,記者們當然就不可能反駁他的看法。他們並不了解軍事,但知道德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強大陸軍——至少德意誌皇帝和他的元帥和將軍正在這麽吹噓——而日本陸軍隻是德國陸軍的學生。
那麽理所當然的是,德**官不能解決的問題,日本軍官肯定解決不了。如果有人反對這種看法,那麽他必須拿出事實作為證據,同時做好冒犯那位皇帝陛下和他的將軍們的心理準備。
記者們不得不承認,至少在辯論方麵,秦朗的邏輯非常合理。
秦朗注意到記者們的表情並且暗自笑了一下,接著說:“事實上,我們不但不應該苛責乃木將軍,還應該讚揚他。盡管遭遇了慘重的失敗,但他仍然表現出了一個軍人應該具有的美德,勇氣和堅毅,正如同我們讚美皮克特將軍和他的士兵進行的無畏衝鋒那樣。雖然他們同樣遭遇失敗,但軍人必須牢記,在任何時候,英勇的、有時甚至是絕望的對抗行為,才是贏得勝利的關鍵。”
“你是說……”一名記者猶豫著,“日本陸軍應該將乃木將軍作為榜樣?”
“是這樣。”秦朗稍稍提高了他的音量,“在日本的曆史上,曾經有過許多英勇、堅毅和忠誠的將軍,乃木將軍繼承了日本軍人的光榮曆史和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靈魂與意誌的集合體。日本軍人應該將乃木將軍的精神繼承下來,在今後的戰爭中繼續發揚下去。”
當然,這隻是他的希望,如此而已。
※※※※※※※※※※※※※※※※※※※※※※※※※※※※
注:提問者是西方記者,所以使用了“上將”而不是“大將”
德國人正在走向他為他們準備的陷阱——當然,“正在走向”,意思是他還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才能得到結果,以及,情況有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變化,不過他總是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等待,而變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發生什麽意外,最後的結果並不會有任何本質區別。
他的計劃必然取得成功,就像以前任何一次。
所以秦朗一點也不擔心,一點也不關心北方正在發生的事情,可以將所有精力用來應付眼前的事情:學校的開學典禮、應邀參加典禮的嘉賓、渴望與他交流的學者,比如居裏夫婦和盧瑟福先生、年輕的,富有求知**的學生……當然,還有任何重要活動都能見到的特殊群體,記者。
上百名記者出席了學校的開學典禮。理論上,這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由於這些記者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到了其他方向,事情反而被他們弄糟糕了。
盡管這並非他們的本意。
秦朗不喜歡記者;即使他喜歡利用他們的力量,但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他厭惡這些無孔不入的蒼蠅,尤其是那些將“新聞自由”奉為人生信條和行為準則的、拒絕與公共關係部門配合的、而且喜歡私自發掘新聞的極端份子。
對於秘密來說,他們是極其嚴重的威脅——由於記者的隨意報道導致的泄密事件絕不是曆史上的偶然現象——而秦朗正好有許多秘密,並且絕大部分需要一直隱藏在黑暗中,永遠不能在陽光下出現。
不幸的是,作為一個知名的公眾人物,一個擁有多種頭銜的傳奇華人,他已經成功引起記者們的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一些人開始暗中搜集關於他的各種材料,而另一些則像真正的蒼蠅那樣聚集在他身邊,用語言進行一輪又一輪轟炸。
就像參加典禮的這些。
當然,如果在其他時候。他可以讓特勤處的特工將他們趕開。但是現在,他不能做這種事情:他需要記者宣傳他的學校,擴大它們的影響力,所以隻能讓他們繼續待在身邊。提出一些與學校毫無關係的問題。
一些針對他本人的、因此不能由其他人代替迴答的問題。
秦朗覺得這是在他返迴這個世界之後遇到的最糟糕的情形,即使他可以輕易應付每一個記者,但接連不斷的迴答問題正在迅速消耗他的體力,同時也讓他的愉快心情消耗殆盡——他們成功的使他想起那些他盡量不去迴憶的過去,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往事。以及最後遇到的惡作劇。
秦朗再次想起那個該死的時間旅行者,他憎恨的對象,發誓永遠不會放過、但永遠無法找到的敵人。
他的怒火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聚集起來,逐漸接近那個危險的臨界點。
值得慶幸的是,也許是他們已經厭倦了,或者認為自己已經得到足夠的信息,就在這個時刻,記者們突然換了一個更加貼近現實的問題。
“秦先生,作為一名軍事專家和將軍,你對昨天去世的乃木希典將軍有什麽評價?”
“去世?”秦朗愣了一下。乃木希典死了?但怎麽會?
“難道你還沒有得到消息?”提問的記者吃驚的說。“昨天,日本政府公布了乃木希典將軍病亡的消息,宣布追晉他為陸軍上將[注],同時宣布兒玉源太郎上將已經前往天津接替他的工作。”
“噢,你知道,最近一段時間我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還沒有來得及查看報告。”秦朗解釋到,為自己找了一個借口,同時暗自猜測乃木希典的真正死亡原因。
當然,隻是一會兒。他已經弄清楚了。
自殺,或者勒令自殺,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顯而易見的是,日本陸軍在這場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已經超過甲午戰爭和占領台灣的軍事行動。因此理所當然的,作為導致這些失敗的原因之一……甚至可以稱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乃木希典就必須為他的死板戰術和錯誤指揮承擔責任。
他隻能切腹,如果他還不打算這麽做,兒玉源太郎就會命令他切腹,否則。作為推薦他擔任指揮官的陸軍參謀次長,兒玉源太郎將陷入一個極其尷尬的、將受到來自各方麵的猛烈攻擊的境地之中。
兒玉源太郎會下達命令。
當然,秦朗現在還無法確認,導致乃木希典自殺的,究竟隻是他自己的意願,還是因為陸軍參謀次長的命令。不過這隻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重要的是,在他成為日本陸軍的軍神之前,乃木希典已經死了。
秦朗幾乎毫不察覺的皺了一下眉毛。乃木希典的死亡將會導致日本陸軍不得不重新選擇一個軍神作為他們崇拜的對象,然而,那個新的偶像很可能並不像乃木希典這樣頑固。真是可惜。他暗自搖了搖頭。然後開始考慮如何彌補這個缺陷。
不過現在,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迴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對乃木希典有什麽評價?
“當然,”他想了想,換上一種更加正式的、帶有評論性的語氣,“我必須說,這是一個極為不幸的悲劇,一個巨大的損失。由於乃木將軍意外病故,日本帝國陸軍失去了一位忠誠而且堅定的優秀軍人……”
“秦先生!”稍稍愣了一會兒,提問的記者打斷他,問到:“你真的這麽認為?乃木希典將軍病故是日本軍隊的……巨大損失?”
巨大損失?他幾乎無法相信自己聽到的東西,其他記者也是如此。因為正如人們知道的那樣,日本陸軍在中國遭受的慘重損失在很大程度上隻是因為乃木希典的拙劣指揮,因為他采取的絲毫不顧及士兵的生命的瘋狂戰術——失去這樣一位將軍怎麽是損失?而且是巨大損失。
為什麽?
“先生們,你們隻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麵。”秦朗微笑著,做了個手勢,“必須注意,當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應該公正的看待所有問題。是的,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日本陸軍在這場戰爭中遭受的損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乃木將軍的指揮,但是,這個結果並非他的本意,隻是軍事技術的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料。”
“軍事技術一直在發展。”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並且在最近一段時間裏,它的發展速度變得更加迅速,已經形成一種由塹壕、機槍和鐵絲網構成的複雜防禦體係——當然你們知道,我的軍隊曾經多次成功使用這種防禦體係,並且將它傳授給了中國陸軍。在這種新的體係麵前,仍然使用傳統的攻擊方式無疑將使進攻者遭受慘重損失,兩年前,意大利陸軍在阿比西尼亞的戰鬥已經證明這點,並且我的軍事顧問和德**官的對抗性演習也顯現出同樣的特點。”
“所以,”他總結性的說,“當乃木將軍仍然按照他接受的軍事教育,命令部隊按照傳統方式發動進攻時,他就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然而,既然德國陸軍的軍官一樣不能解決問題,我們為什麽要苛責乃木將軍呢?”
這是一個巧妙的反問。既然他將德**人放在乃木希典前麵,記者們當然就不可能反駁他的看法。他們並不了解軍事,但知道德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強大陸軍——至少德意誌皇帝和他的元帥和將軍正在這麽吹噓——而日本陸軍隻是德國陸軍的學生。
那麽理所當然的是,德**官不能解決的問題,日本軍官肯定解決不了。如果有人反對這種看法,那麽他必須拿出事實作為證據,同時做好冒犯那位皇帝陛下和他的將軍們的心理準備。
記者們不得不承認,至少在辯論方麵,秦朗的邏輯非常合理。
秦朗注意到記者們的表情並且暗自笑了一下,接著說:“事實上,我們不但不應該苛責乃木將軍,還應該讚揚他。盡管遭遇了慘重的失敗,但他仍然表現出了一個軍人應該具有的美德,勇氣和堅毅,正如同我們讚美皮克特將軍和他的士兵進行的無畏衝鋒那樣。雖然他們同樣遭遇失敗,但軍人必須牢記,在任何時候,英勇的、有時甚至是絕望的對抗行為,才是贏得勝利的關鍵。”
“你是說……”一名記者猶豫著,“日本陸軍應該將乃木將軍作為榜樣?”
“是這樣。”秦朗稍稍提高了他的音量,“在日本的曆史上,曾經有過許多英勇、堅毅和忠誠的將軍,乃木將軍繼承了日本軍人的光榮曆史和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靈魂與意誌的集合體。日本軍人應該將乃木將軍的精神繼承下來,在今後的戰爭中繼續發揚下去。”
當然,這隻是他的希望,如此而已。
※※※※※※※※※※※※※※※※※※※※※※※※※※※※
注:提問者是西方記者,所以使用了“上將”而不是“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