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需要一份來自華盛頓的電報,一份催促他盡快向北京進軍,解救外交官、使館工作人員和平民的電報。隻有得到這份電報,他才可以理所當然的撇開西摩爾海軍中將和他的聯軍,獨自攻擊北京。


    他需要這份電報,很迫切,但還不至於使人變得焦急。秦朗可以肯定,它很快就會送到他的手中,隻需要幾天——理論上說,不會超過一個星期。不過,他仍然可以將這段如此短暫的時間變得更加短暫。


    聯軍……更準確一點,乃木希典中將,會幫助他實現這個目標。


    日本陸軍的軍神正因為他遭遇的“小小的挫折”——乃木希典自己的說法,他的參謀長石橋健藏則用了“戰術失利”描述第一天的戰鬥,盡管在這一天,他們的部隊損失了一千五百名軍官和士兵,還有差不多一千人受傷——而怒火滔天。不過他怒火並非針對“挫折”本身,而是針對導致“挫折”的士兵。


    這些士兵都不夠勇敢,問題就在這裏,他們一點不像真正的、隨時準備為了天皇陛下和帝國的偉大事業盡忠的日本武士;他們原本應該勇敢的、無所畏懼的在槍林彈雨中不斷前進,以一往無前的氣勢突破中**隊的陣地,贏得勝利,然而這些家夥卻因為遭受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打擊就迅速潰退了。


    真可恥!


    乃木希典相信,他遇到的“挫折”隻是因為士兵的怯懦,當然,隻要糾正了這個問題,勝利就會到來。而且他的確這麽去做了,五十名率先逃跑的士兵遭到逮捕,隨即在沒有經過任何審判的情況下被陸軍中將下令處決。


    然後,乃木希典開始籌劃他的報複行動。


    當然,他要報複。盡管陸軍中將和他的參謀長並不認為他們遭遇了失敗,但被中**隊阻擋一整天讓日本陸軍的軍神感到顏麵無光。所以他要報複。


    他要突破那個該死的陣地,一定要這樣做。如果一個步兵大隊無法完成任務,那就投入兩個大隊、三個大隊……甚至接受他指揮的每一個士兵。總之,不管需要投入多麽龐大的力量、需要付出多麽巨大的代價。他一定要達成突破。


    而且他一定會達成突破。當然,毫無疑問的是,英勇的日本帝國陸軍不會被幾條狹窄的壕溝和躲藏在壕溝裏的懦弱的中國士兵阻擋——不管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永遠不會。


    “明天,我的部隊會一舉突破支那軍隊的陣地。”乃木希典的拳頭沉重的砸在地圖上標注了武衛前軍陣地的位置。“徹底碾碎它!”


    他的發言引來了一片嗡嗡聲,以及一陣輕微的、明顯被壓抑了的嘲笑。


    顯然,乃木希典犯了一個錯誤:他不應該在聯軍司令部的軍事會議上宣布他要碾碎中**隊的陣地。所有人都很清楚那個陣地的堅固程度,以及日本陸軍已經付出的代價。碾碎它?聽起來更像一個笑話。


    “你打算再損失多少士兵,乃木希典將軍?”俄軍指揮官李尼維奇將軍用不隻是嘲諷的語氣說到,“另一個一千五百人,還是更多?”


    乃木希典板著臉,沒有屈尊迴答這個問題。不過,李尼維奇從一開始就沒有指望他正麵迴應他的挑釁,沒有浪費一點時間。將軍就把他的臉轉向了名義上的聯軍最高指揮官。“西摩爾海軍中將,我個人認為,聯軍有必要繞開聶的部隊和天津,直接進攻北京。隻要占領中國首都,這場戰爭就能立即結束……”


    “我同意!”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意大利人已經跳起來表示支持,接著奧匈帝**的指揮官和法軍指揮官也加入進來。


    西摩爾的眉毛皺起來。這是一個相當不好的現象,雖然意大利人、法國人和奧地利人的聲音非常微弱,但那畢竟是一種聲音,代表三個國家的態度。在德國人還沒有抵達。而美國人又缺席會議的時刻,這種態度無疑增強了俄國人的力量。


    而且這隻是開始。海軍中將很清楚,李尼維奇將軍一直很強取代他成為聯軍的指揮官,要求更改攻擊目標不過是他的第一個步驟。一旦取得成功,李尼維奇就會乘勝追擊,在他還沒有遭遇失敗的時候實現他的目標——西摩爾知道他的俄國盟友的計劃,並且極不情願看到這個計劃取得成功。


    為了他的地位,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當然也為了安慰顏麵受損的日本人。他必須阻止李倪維奇。


    “我反對。”海軍中將警告到,“如果我們繞開天津直接進攻北京,聶士成就會趁機攻擊我們的後勤運輸線。我必須提醒各位,這將導致我們遭遇慘重的失敗。”


    “我想,那不會比攻擊一個堅固的軍事陣地造成的損失更慘重。”俄國人說,“而且我們可以將攻擊聶士成的任務交給美國人……”


    “我信不過那些美國人。”意大利人又一次插進來。不過,這一次他表達的是反對意見,“我指的是美**隊的指揮官。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秦朗和易水都是華人,也許他們不會與他們的同胞交戰。”


    “而且,中**隊是由美國人訓練的。”奧地利人也說,“我很懷疑他們是否會打起來。”


    二比一。幸運的是,法國人依舊站在俄國人一邊。“你們的懷疑毫無邏輯可言。我必須提醒各位,秦朗和易水指揮的美**隊仍舊是聯軍的一員,而且正在守衛紫竹林租界,與進攻租界的拳民作戰。他們站在哪一邊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二比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爭吵就是必然的結果,而且總會迅速展開。沒有人想過西摩爾和乃木希典的意見,不是因為他們的意見不重要,而是因為他們的態度過於明確了:日本人想要報複,而英國人會堅定不移的支持他們,誰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也沒有人打算改變。


    對於李尼維奇、以及意大利人、法國人和奧地利人來說,他們想要繞開聶士成的部隊和天津隻是為了減少他們的損失,同時盡快占領一座城市大肆搶劫,但如果有人願意獨自承擔攻擊中**隊的任務,不需要他們的軍隊投入戰鬥,那麽自然,他們也會樂意站到一旁看著,暫時不考慮有關利益分配的問題。


    畢竟,中國人的財富不會莫名其妙的消失,在分割它之前先看一場精彩絕倫的好戲是個不錯的選擇,為什麽不呢?


    至於爭吵,它隻是一種習慣,以及一個遊戲的組成部分。


    “一群猴子。”乃木希典暗自評論到。


    當然,他不知道聯軍的軍官們對他的評價也是這一個,甚至聯軍的士兵和正在聯軍中采訪的幾名西方記者也有同樣的看法。當他們聽說,日本軍隊還要繼續進攻那個讓它損失了一千五百人的中國陣地而不是繞開他,這些人的第一個反應是,真是發了瘋了,而第二個反應是,他們要在一邊看著。


    於是第二天,幾千名聯軍的軍官和士兵,以及全體記者跑到了戰場上,去看日本人如何碾碎他們的對手。


    “大日本帝國的勇士們,你們都看見了,成千上萬西洋人正看著你們!”乃木希典指著他的觀眾,向士兵發表戰鬥開始前的最後演講,“因此你們必須做出表率,向西洋諸國展現你們對天皇陛下的忠誠和奉獻精神,向西洋諸國展現皇國武士的英勇、無畏和頑強。諸君,你們必須勇往直前,奮勇作戰,以肉彈對抗子彈,憑借一往無前之精神橫掃怯懦之支那人,為天皇陛下和帝國贏得勝利!”


    “所有人都聽清楚,此戰事關皇國聲威,你們隻能前進,任何時候都不能後退。”石橋健藏上前一步,接著說到,“如果有人後退,將受到嚴厲懲罰,絕不寬恕。”


    “大日本帝國的勇士們,你們創造輝煌業績的時刻到了。”乃木希典再次接上,然後暫停了一會兒,拔出指揮刀,用最大的音量喊到:“前進!”


    “天皇陛下,萬歲!”一個軍官叫起來,同時首先邁出步子。


    “萬歲!萬歲!萬歲!”下一秒鍾,戰場上的日本士兵一起向前跨出第一步,同時都在聲嘶力竭的嚎叫。他們的表現讓每一個西方人都感到迷惑不解,當然更重要的是,誰也不清楚“班栽”是什麽意思。


    不過,很快他們就不再關心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了——日本士兵已開始向著中**隊的陣地前進。


    激戰即將開始。


    但實際上,將要開始的似乎並不是一場激戰。三千名日本士兵的整齊行動雖然在視覺效果上具有不錯的氣勢,然而……


    “所有人!”在第一道壕溝裏,一個接受了美國顧問訓練,剛剛得到提拔的下級軍官對他的士兵喊到,“舉槍,瞄準!”(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八九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gincourt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gincourt並收藏一八九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