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韋伯說。
謝潑德轉向他的左側,看向一個叫做托德的顧問。“信號?”
“再等等……看到了,漂亮的煙花!”他叫到,接著說,“可以開始了,謝潑德。”
謝潑德站起身,與韋伯和另外幾個顧問一起走到翻譯和圍成一圈低聲議論著的新軍軍官麵前,向他們宣布:“出發吧,先生們。”
新軍軍官迅速安靜下來。什麽也沒有多說,他們立刻轉過身走出指揮部;接著是韋伯和幾名顧問。“少校,看好我們的屁股,別讓德國佬摸到它。”他們大聲笑著,開著玩笑,然後走出指揮部的門。
在外麵,士兵已在軍官的命令下完成集結——包括一百名騎兵和七百名步兵,按照事先發布的命令組成兩個規模相同的步兵戰鬥群和一個騎兵戰鬥群——看到顧問已經出現,他們開始沿著塹壕和鐵絲網間的通道向外行軍。
這個過程花了一些時間,而當最後一名騎兵離開通道,它立刻被封閉了,同時部隊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步兵戰鬥群繼續前進,另一個轉向右側,它們目標顯然是alpha點和beta點;騎兵戰鬥群則轉向左側,躲進指揮部附近的樹林裏。
這種安排讓首席裁判相當迷惑——哈裏斯上尉是典型的英**人,這意味著他腦子裏的戰術思想比他的德國同行更僵化,當然上尉還沒有喪失基本的判斷力,所以他覺得,美國人的安排等於告訴對手,“我家裏什麽也沒有,來踢我的屁股吧”——問題在於,兩百名步兵永遠不能擋住兩百名騎兵,就算躲在壕溝裏也一樣。
哈裏斯上尉沒看出鐵絲網能夠發揮什麽作用,他向馬漢和易水投去惋惜的目光,而伊藤隆介少佐卻顯得心情愉快。
“中佐先生。看起來你們的顧問就要輸了。”作為一名裁判,其實他不應該這麽說,但易水不在乎。
“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他聳聳肩。又去聽那些有關戰場動態的報告了。
德國人的安排也變得相當明確,格拉伯曼沒有立即派出步兵,而是派出三十名騎兵前往三個點偵察。對於裁判和其他觀察員來說,這是穩妥的做法,值得肯定。然而易水知道格拉伯曼正在犯錯誤。
他的偵察騎兵很快就會發現謝潑德和韋伯已派出絕大部分兵力,隻剩下兩百名步兵防守x點,於是,按照他和他的同僚們的思維,他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直接奪取勝利的機會,然後就會使用所有機動兵力展開攻擊——有兩個問題:首先,鐵絲網和戰壕會使他們的部隊損失慘重;其次,因為信心過於充足他們或許會忘記奪取最後剩下的charlie點,而這將是致命的危險。
沒有charlie點,損失的部隊就不能“複活”。不過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當德國人直接進攻x點的時候,charlie點可能已落入謝潑德和韋伯手中,戰鬥將在三十分鍾內結束,在這段時間裏德國人不可能奪取任何一個點。
他們沒有足夠兵力,而且……
易水轉向站在身後的一名海軍少尉,低聲說:“幫我確認一下,謝潑德先生派出的部隊是否帶上了鏟子和沙袋。”
“明白,長官。”少尉敬了一個禮,然後離開了。
然後他重新坐好,繼續聆聽那些報告。
接下來的時間稍微有點沉悶。最開始。謝潑德的步兵和格拉伯曼的騎兵都在趕路,沒有更多情況出現,接著,首先在距離beta點大約五百碼的地方。偵察騎兵遇到了第一個步兵戰鬥群,隨後派往alpha點的騎兵也在四百碼外的地方與步兵相遇了。
當然,沒有任何戰鬥發生。雖然看到騎兵之後步兵立即停止前進並列出刺刀陣,但兩支騎兵都不約而同選擇撤退。三十比一,而且對手組織有序、意誌堅決,就算歐洲國家的騎兵也不會貿然進攻。素質仍不夠好的新軍騎兵就更是如此了。
裁判和觀察員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除了伊藤隆介——少佐正在大笑。“如果是英勇的日本帝國騎兵,最起碼會發動一次試探性突擊。”
易水知道這是針對他的發言,否則伊藤少佐沒必要使用蹩腳的漢語,然而這種論調一點意義也沒有。
“隻有懦弱的清國騎兵才會直接撤退”,還是沒有任何意義。
伊藤少佐有點泄氣,但還想再試一次。然而在這個時候,一個新消息傳來。“美國顧問的部隊已經占領alpha點和beta點,士兵正在搶修工事。”
“搶修工事?”裁判們全都顯得相當迷惑,哈裏斯上尉甚至差點叫出聲了。“怎麽搶修?”
軍官們並非對構築工事毫無概念,盡管他們對此嗤之以鼻。在標準的認識裏,修築工事隻是工兵的任務,而且不管挖掘戰壕還是別的什麽都需要大量時間,至少需要幾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裏德國人的部隊早把這些要點攻克了——如果他們決定攻克這麽做的話。
但問題在於,韋伯和他的同僚們需要的並非一條完整的戰壕而是最多隻能容納兩個士兵的散兵坑——為此他們還自費購買了許多鐵鏟發放給士兵;但除了散兵坑,每個士兵還帶著許多小沙袋,挖起來的泥土全都被裝起來,堆積到一起,再加上幾塊木板並用沙袋加固以後就成了能夠湊合使用的堡壘。
“除非遇到騎兵或者有人使用野戰炮向這些堡壘開火,幾個躲在裏麵的士兵就能夠阻止十倍以上的敵人。”韋伯對翻譯說,再由他向軍官轉述。不過他相當懷疑他們是否真的聽懂了,因為這些家夥的唯一表情就是傻乎乎的笑容。
他搖了搖頭,接著說:“當然我們也有一門三磅野戰炮。但我更希望有幾挺機槍。”
還是同樣結果。然後韋伯才意識到中國人基本都不清楚機槍是什麽,他隻好放棄了繼續解釋的想法,揮手讓軍官離開,而自己轉向y點所在的位置。
“但願德國佬會按照我們預料的模式行動。”他劃了一個十字。
在這個時候,格拉伯曼正在與他的同僚們討論下一步行動計劃,與美國人爭奪要點還是直接攻擊美國人的指揮部。軍官們的意見並不統一,有人主張直接消滅對手。但也有人想到美國陣地前的鐵絲網,覺得奪取要點可能會更加保險。
畢竟,根據上一次的結果,美國人有更大的可能把大多數部隊收縮在鐵絲網後麵。隻用少量部隊奪取一個要點防止他們直接勝利。
軍官們辯論著,沒有人注意到翻譯是什麽時候走進屋子裏的,不過他正對格拉伯曼說著什麽,然後上尉笑起來。“先生們,爭論可以結束了。我們直接攻擊x點。”
“為什麽?”
“偵察騎兵帶迴消息,美國人在‘亞當’點和‘貝蒂’點分別投入了三百五十人,這樣他們隻剩下兩百名步兵和一百名騎兵防衛x點,我們可以直接奪取它。”
最開始,德國顧問全都目瞪口呆,美國人的愚蠢是他們絕沒有預料到的,但接著,他們開始生氣。“美國人怎麽能夠認為隻靠兩百名步兵和一百名騎兵就可以擋住我們?因為他們全都躲在溝裏?”
“還有鐵絲網——先生們,我們要給那些揚基佬一個教訓。”格拉伯曼揮舞著一隻捏緊的拳頭,聲音嘶嘶作響。“全軍進攻。夷平x點。”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他的同僚就立刻行動起來。沒過多久,一支有兩百名騎兵、四百名步兵和四門三磅野戰炮組成的部隊開始向敵人的指揮部前進。
消息很快傳到裁判和觀察員們的耳朵裏。
“我認為,我們應當前往x點觀戰了。”哈裏斯上尉宣布。於是所有人離開坐位,開始向x點前進。在這個過程中,更多消息還在不斷傳來。
“德國部隊逼近beta點。”
“德國部隊占領beta點,美國部隊潰散,雙方傷亡,零。”
“德國部隊通過beta點,沒有留下部隊防守。”
“美國部隊重新集結並奪迴beta點。”
“德國部隊接近x點。”
當最後一個消息傳來時。裁判和顧問們其實已經看到德國顧問指揮的部隊,六百人,在美國人的鐵絲網前排成整齊的隊形,野戰炮也被推到前方。但更多的注意力被投向了美國人的陣地:鐵絲網。塹壕,沙包堆起來的工事,正在匆匆進入陣地的士兵……一個徹底的烏龜殼子。
“懦弱的軍官帶領的懦弱的士兵。”伊藤隆介少佐還在咕噥,不過這也是裁判們一致的看法。
而另一個完全一致的看法是,德國人想攻克美國人的陣地,這會顯得很困難。除了陣地本身。還有美國人的騎兵。
“德國人檢查了附近的樹林嗎?”另一個英國裁判問哈裏斯,上尉慢慢搖了搖頭。
“我現在覺得,美國人其實很狡詐。”他接著說,不過現在一切都太晚了,德國人已經開始攻擊。
首先是炮擊,同時步兵開始以排槍齊射,但誰都看得出來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美國人指揮的士兵全都躲在壕溝裏,炮彈和子彈都傷害不了他們。即使伊藤隆介少佐很想提出一個數字,現在也隻能搖頭歎息。
“懦弱的軍官帶領的懦弱的士兵。”他重複了一遍。
“懦弱的美國佬!”格拉伯曼上尉也詛咒著,然後命令到:“步兵和炮兵停止射擊,騎兵衝鋒!”
精心挑選的兩百名騎兵是他最大的依靠,相比之下,美國人不但隻選了一百名騎兵,還都是普通角色。現在,格拉伯曼希望這些騎兵能給他帶來一個突破,他目不轉睛的看著騎兵慢慢向前,看著他們逐漸加速,看著他們衝向美國人的陣地,看著他們……在鐵絲網前嘎然而止。
騎兵們不得不停止前進,即使他們不這麽做,他們的坐騎也會在一道如此明顯的障礙前停下來,並把他們摔在鐵絲網上——事實上也確實有人如此倒黴,掉在鐵絲網上發出一陣又一陣尖叫;隻有少數騎術足夠精湛的騎兵操縱戰馬完成了一個完美的跨越,但他們很快發現自己已經陷住了。夾在兩道鐵絲網之間,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
更糟糕的是,敵人已從他們藏身的壕溝裏探出一個腦袋。用步槍向他們瘋狂開火。雖然他們發射的都是空包彈,不會真的把人打死,但裁判們卻在計算死亡數字。
“我認為……”伊藤隆介首先說,顯得極不情願,“騎兵損失了百分之二十。”
“至少百分之三十。”另一個裁判。一名俄軍中尉說,“你隻算了夾在鐵絲網中間的騎兵和摔倒在鐵絲網上的,但子彈不可能隻打中他們。”
“是的,而且我認為應當把士兵的命中率提高一些,那就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第三名裁判表示,而剛才向哈裏斯提問的那名英國裁判也讚同這種看法。
最後,所有目光都被投向哈裏斯,一切都隻取決於他的判斷。上尉想了一下。“百分之四十。”他決定同意自己的同僚,部分同意,“但如果騎兵仍然傻乎乎的停在那裏。我會判斷他們全軍覆沒。”
目光又被轉迴騎兵身上,然而,隻有一些騎兵撤迴出發地點,剩下的都沒有撤退,而是圍著鐵絲網兜著圈子,試圖找出一個突破口。於是,這些騎兵全都“陣亡”了。
“你的騎兵已損失百分之八十三。”格拉伯曼被傳令兵告訴他的消息氣得夠嗆:或許這應當被視為一個不祥的兆頭,但他卻感到顏麵掃地了——七個國家的觀察員都在看著,而且裏麵還有法國人!
而且還有人要求撤退。“既然不能突破美國人的陣地,或許我們應當奪取一個要點。讓我們的騎兵複活。”
“不,我們應該用步兵再試一次。”格拉伯曼咬著牙說,“步兵應該可以穿過去,而且在我們開火時美國人會讓他們的士兵躲起來。這可以爭取一些時間。”
“你確定?”
“我確定現在撤退會讓我們看起來很蠢。”
其實繼續進攻才是真正的愚蠢行為,但在格拉伯曼上尉的堅持下,步兵們還是在炮兵的掩護下前進了。這是慘敗的征兆,易水暗自搖頭,四門三磅野戰炮構成的火力太若了,而且這種火炮是平射炮。彈道前不能有人擋著,也就是說炮彈全都落到了步兵隊列兩側,但戰壕裏的士兵卻在步兵的正麵……炮擊根本沒有作用。
這種時候,最適合使用的是迫擊炮。易水想了一下,這或許能帶來一個新的商機,除了中**隊,其他國家的軍隊也可以考慮許可生產。
他更仔細的考慮著,注意力暫時離開了戰場,反正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早已料到的:步兵同樣被鐵絲網阻擋了,他們既無法跨過它,不能繞開它,也不能穿過它。當有人試圖從下方爬過時,鐵絲網上的倒刺立刻掛住他們的衣服,使他們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就像剛才的騎兵那樣。
而對方的士兵也在不斷射擊,一刻也不停止,裁判們統計的傷亡數字在不斷上升。
最後,當格拉伯曼下令撤退並且所有士兵離開步槍的有效射程範圍時,那個數字已上升到百分之五十五。
而且是一個打了折扣的數字——伊藤少佐堅持不能把中國士兵的射擊命中率算得太高。
“但就算這樣,德國人仍然輸了。”哈裏斯上尉表示。
“隻是第一輪。”少佐說。
哈裏斯不想多發表意見,但觀察員中的法國少校卻笑起來。“你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種遊戲的問題,伊藤少佐。”他幸災樂禍的說,“美國人已經有兩個要點,他們可以很快把損失補充起來,德國人的損失卻是永久損失,他們的士兵隻會越打越少,而且規則說‘占領三個要點並堅守三十分鍾就算勝利’。”
“獨國顧問仍然可以占領剩下的一個要點。”伊藤少佐堅持著。
“我想美國人不會給他們機會。”仿佛是為了證明法國少校的觀點,一個傳令兵跑過來報告到:“美國部隊占領charlie點。”
“你看,”少校大笑起來,“正如我說的那樣,德國人不會有機會了。而且我懷疑他們在這裏的部隊也沒有機會撤迴去。”
“是的,”哈裏斯插進來,“先生們,美國人的騎兵已經衝上來了。”
伊藤隆介稍稍抬起頭,正好看到美國人的騎兵突破德國人的騎兵的攔截,撲向正在四散逃竄的炮兵。他將右手捏起拳頭,以一種近乎悲憤的語氣叫到:“懦弱的軍官帶領的懦弱的士兵,他們怎麽能贏?”
易水迴過神,正好聽到這句話。
他開始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謝潑德轉向他的左側,看向一個叫做托德的顧問。“信號?”
“再等等……看到了,漂亮的煙花!”他叫到,接著說,“可以開始了,謝潑德。”
謝潑德站起身,與韋伯和另外幾個顧問一起走到翻譯和圍成一圈低聲議論著的新軍軍官麵前,向他們宣布:“出發吧,先生們。”
新軍軍官迅速安靜下來。什麽也沒有多說,他們立刻轉過身走出指揮部;接著是韋伯和幾名顧問。“少校,看好我們的屁股,別讓德國佬摸到它。”他們大聲笑著,開著玩笑,然後走出指揮部的門。
在外麵,士兵已在軍官的命令下完成集結——包括一百名騎兵和七百名步兵,按照事先發布的命令組成兩個規模相同的步兵戰鬥群和一個騎兵戰鬥群——看到顧問已經出現,他們開始沿著塹壕和鐵絲網間的通道向外行軍。
這個過程花了一些時間,而當最後一名騎兵離開通道,它立刻被封閉了,同時部隊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步兵戰鬥群繼續前進,另一個轉向右側,它們目標顯然是alpha點和beta點;騎兵戰鬥群則轉向左側,躲進指揮部附近的樹林裏。
這種安排讓首席裁判相當迷惑——哈裏斯上尉是典型的英**人,這意味著他腦子裏的戰術思想比他的德國同行更僵化,當然上尉還沒有喪失基本的判斷力,所以他覺得,美國人的安排等於告訴對手,“我家裏什麽也沒有,來踢我的屁股吧”——問題在於,兩百名步兵永遠不能擋住兩百名騎兵,就算躲在壕溝裏也一樣。
哈裏斯上尉沒看出鐵絲網能夠發揮什麽作用,他向馬漢和易水投去惋惜的目光,而伊藤隆介少佐卻顯得心情愉快。
“中佐先生。看起來你們的顧問就要輸了。”作為一名裁判,其實他不應該這麽說,但易水不在乎。
“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他聳聳肩。又去聽那些有關戰場動態的報告了。
德國人的安排也變得相當明確,格拉伯曼沒有立即派出步兵,而是派出三十名騎兵前往三個點偵察。對於裁判和其他觀察員來說,這是穩妥的做法,值得肯定。然而易水知道格拉伯曼正在犯錯誤。
他的偵察騎兵很快就會發現謝潑德和韋伯已派出絕大部分兵力,隻剩下兩百名步兵防守x點,於是,按照他和他的同僚們的思維,他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直接奪取勝利的機會,然後就會使用所有機動兵力展開攻擊——有兩個問題:首先,鐵絲網和戰壕會使他們的部隊損失慘重;其次,因為信心過於充足他們或許會忘記奪取最後剩下的charlie點,而這將是致命的危險。
沒有charlie點,損失的部隊就不能“複活”。不過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當德國人直接進攻x點的時候,charlie點可能已落入謝潑德和韋伯手中,戰鬥將在三十分鍾內結束,在這段時間裏德國人不可能奪取任何一個點。
他們沒有足夠兵力,而且……
易水轉向站在身後的一名海軍少尉,低聲說:“幫我確認一下,謝潑德先生派出的部隊是否帶上了鏟子和沙袋。”
“明白,長官。”少尉敬了一個禮,然後離開了。
然後他重新坐好,繼續聆聽那些報告。
接下來的時間稍微有點沉悶。最開始。謝潑德的步兵和格拉伯曼的騎兵都在趕路,沒有更多情況出現,接著,首先在距離beta點大約五百碼的地方。偵察騎兵遇到了第一個步兵戰鬥群,隨後派往alpha點的騎兵也在四百碼外的地方與步兵相遇了。
當然,沒有任何戰鬥發生。雖然看到騎兵之後步兵立即停止前進並列出刺刀陣,但兩支騎兵都不約而同選擇撤退。三十比一,而且對手組織有序、意誌堅決,就算歐洲國家的騎兵也不會貿然進攻。素質仍不夠好的新軍騎兵就更是如此了。
裁判和觀察員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除了伊藤隆介——少佐正在大笑。“如果是英勇的日本帝國騎兵,最起碼會發動一次試探性突擊。”
易水知道這是針對他的發言,否則伊藤少佐沒必要使用蹩腳的漢語,然而這種論調一點意義也沒有。
“隻有懦弱的清國騎兵才會直接撤退”,還是沒有任何意義。
伊藤少佐有點泄氣,但還想再試一次。然而在這個時候,一個新消息傳來。“美國顧問的部隊已經占領alpha點和beta點,士兵正在搶修工事。”
“搶修工事?”裁判們全都顯得相當迷惑,哈裏斯上尉甚至差點叫出聲了。“怎麽搶修?”
軍官們並非對構築工事毫無概念,盡管他們對此嗤之以鼻。在標準的認識裏,修築工事隻是工兵的任務,而且不管挖掘戰壕還是別的什麽都需要大量時間,至少需要幾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裏德國人的部隊早把這些要點攻克了——如果他們決定攻克這麽做的話。
但問題在於,韋伯和他的同僚們需要的並非一條完整的戰壕而是最多隻能容納兩個士兵的散兵坑——為此他們還自費購買了許多鐵鏟發放給士兵;但除了散兵坑,每個士兵還帶著許多小沙袋,挖起來的泥土全都被裝起來,堆積到一起,再加上幾塊木板並用沙袋加固以後就成了能夠湊合使用的堡壘。
“除非遇到騎兵或者有人使用野戰炮向這些堡壘開火,幾個躲在裏麵的士兵就能夠阻止十倍以上的敵人。”韋伯對翻譯說,再由他向軍官轉述。不過他相當懷疑他們是否真的聽懂了,因為這些家夥的唯一表情就是傻乎乎的笑容。
他搖了搖頭,接著說:“當然我們也有一門三磅野戰炮。但我更希望有幾挺機槍。”
還是同樣結果。然後韋伯才意識到中國人基本都不清楚機槍是什麽,他隻好放棄了繼續解釋的想法,揮手讓軍官離開,而自己轉向y點所在的位置。
“但願德國佬會按照我們預料的模式行動。”他劃了一個十字。
在這個時候,格拉伯曼正在與他的同僚們討論下一步行動計劃,與美國人爭奪要點還是直接攻擊美國人的指揮部。軍官們的意見並不統一,有人主張直接消滅對手。但也有人想到美國陣地前的鐵絲網,覺得奪取要點可能會更加保險。
畢竟,根據上一次的結果,美國人有更大的可能把大多數部隊收縮在鐵絲網後麵。隻用少量部隊奪取一個要點防止他們直接勝利。
軍官們辯論著,沒有人注意到翻譯是什麽時候走進屋子裏的,不過他正對格拉伯曼說著什麽,然後上尉笑起來。“先生們,爭論可以結束了。我們直接攻擊x點。”
“為什麽?”
“偵察騎兵帶迴消息,美國人在‘亞當’點和‘貝蒂’點分別投入了三百五十人,這樣他們隻剩下兩百名步兵和一百名騎兵防衛x點,我們可以直接奪取它。”
最開始,德國顧問全都目瞪口呆,美國人的愚蠢是他們絕沒有預料到的,但接著,他們開始生氣。“美國人怎麽能夠認為隻靠兩百名步兵和一百名騎兵就可以擋住我們?因為他們全都躲在溝裏?”
“還有鐵絲網——先生們,我們要給那些揚基佬一個教訓。”格拉伯曼揮舞著一隻捏緊的拳頭,聲音嘶嘶作響。“全軍進攻。夷平x點。”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他的同僚就立刻行動起來。沒過多久,一支有兩百名騎兵、四百名步兵和四門三磅野戰炮組成的部隊開始向敵人的指揮部前進。
消息很快傳到裁判和觀察員們的耳朵裏。
“我認為,我們應當前往x點觀戰了。”哈裏斯上尉宣布。於是所有人離開坐位,開始向x點前進。在這個過程中,更多消息還在不斷傳來。
“德國部隊逼近beta點。”
“德國部隊占領beta點,美國部隊潰散,雙方傷亡,零。”
“德國部隊通過beta點,沒有留下部隊防守。”
“美國部隊重新集結並奪迴beta點。”
“德國部隊接近x點。”
當最後一個消息傳來時。裁判和顧問們其實已經看到德國顧問指揮的部隊,六百人,在美國人的鐵絲網前排成整齊的隊形,野戰炮也被推到前方。但更多的注意力被投向了美國人的陣地:鐵絲網。塹壕,沙包堆起來的工事,正在匆匆進入陣地的士兵……一個徹底的烏龜殼子。
“懦弱的軍官帶領的懦弱的士兵。”伊藤隆介少佐還在咕噥,不過這也是裁判們一致的看法。
而另一個完全一致的看法是,德國人想攻克美國人的陣地,這會顯得很困難。除了陣地本身。還有美國人的騎兵。
“德國人檢查了附近的樹林嗎?”另一個英國裁判問哈裏斯,上尉慢慢搖了搖頭。
“我現在覺得,美國人其實很狡詐。”他接著說,不過現在一切都太晚了,德國人已經開始攻擊。
首先是炮擊,同時步兵開始以排槍齊射,但誰都看得出來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美國人指揮的士兵全都躲在壕溝裏,炮彈和子彈都傷害不了他們。即使伊藤隆介少佐很想提出一個數字,現在也隻能搖頭歎息。
“懦弱的軍官帶領的懦弱的士兵。”他重複了一遍。
“懦弱的美國佬!”格拉伯曼上尉也詛咒著,然後命令到:“步兵和炮兵停止射擊,騎兵衝鋒!”
精心挑選的兩百名騎兵是他最大的依靠,相比之下,美國人不但隻選了一百名騎兵,還都是普通角色。現在,格拉伯曼希望這些騎兵能給他帶來一個突破,他目不轉睛的看著騎兵慢慢向前,看著他們逐漸加速,看著他們衝向美國人的陣地,看著他們……在鐵絲網前嘎然而止。
騎兵們不得不停止前進,即使他們不這麽做,他們的坐騎也會在一道如此明顯的障礙前停下來,並把他們摔在鐵絲網上——事實上也確實有人如此倒黴,掉在鐵絲網上發出一陣又一陣尖叫;隻有少數騎術足夠精湛的騎兵操縱戰馬完成了一個完美的跨越,但他們很快發現自己已經陷住了。夾在兩道鐵絲網之間,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
更糟糕的是,敵人已從他們藏身的壕溝裏探出一個腦袋。用步槍向他們瘋狂開火。雖然他們發射的都是空包彈,不會真的把人打死,但裁判們卻在計算死亡數字。
“我認為……”伊藤隆介首先說,顯得極不情願,“騎兵損失了百分之二十。”
“至少百分之三十。”另一個裁判。一名俄軍中尉說,“你隻算了夾在鐵絲網中間的騎兵和摔倒在鐵絲網上的,但子彈不可能隻打中他們。”
“是的,而且我認為應當把士兵的命中率提高一些,那就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第三名裁判表示,而剛才向哈裏斯提問的那名英國裁判也讚同這種看法。
最後,所有目光都被投向哈裏斯,一切都隻取決於他的判斷。上尉想了一下。“百分之四十。”他決定同意自己的同僚,部分同意,“但如果騎兵仍然傻乎乎的停在那裏。我會判斷他們全軍覆沒。”
目光又被轉迴騎兵身上,然而,隻有一些騎兵撤迴出發地點,剩下的都沒有撤退,而是圍著鐵絲網兜著圈子,試圖找出一個突破口。於是,這些騎兵全都“陣亡”了。
“你的騎兵已損失百分之八十三。”格拉伯曼被傳令兵告訴他的消息氣得夠嗆:或許這應當被視為一個不祥的兆頭,但他卻感到顏麵掃地了——七個國家的觀察員都在看著,而且裏麵還有法國人!
而且還有人要求撤退。“既然不能突破美國人的陣地,或許我們應當奪取一個要點。讓我們的騎兵複活。”
“不,我們應該用步兵再試一次。”格拉伯曼咬著牙說,“步兵應該可以穿過去,而且在我們開火時美國人會讓他們的士兵躲起來。這可以爭取一些時間。”
“你確定?”
“我確定現在撤退會讓我們看起來很蠢。”
其實繼續進攻才是真正的愚蠢行為,但在格拉伯曼上尉的堅持下,步兵們還是在炮兵的掩護下前進了。這是慘敗的征兆,易水暗自搖頭,四門三磅野戰炮構成的火力太若了,而且這種火炮是平射炮。彈道前不能有人擋著,也就是說炮彈全都落到了步兵隊列兩側,但戰壕裏的士兵卻在步兵的正麵……炮擊根本沒有作用。
這種時候,最適合使用的是迫擊炮。易水想了一下,這或許能帶來一個新的商機,除了中**隊,其他國家的軍隊也可以考慮許可生產。
他更仔細的考慮著,注意力暫時離開了戰場,反正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早已料到的:步兵同樣被鐵絲網阻擋了,他們既無法跨過它,不能繞開它,也不能穿過它。當有人試圖從下方爬過時,鐵絲網上的倒刺立刻掛住他們的衣服,使他們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就像剛才的騎兵那樣。
而對方的士兵也在不斷射擊,一刻也不停止,裁判們統計的傷亡數字在不斷上升。
最後,當格拉伯曼下令撤退並且所有士兵離開步槍的有效射程範圍時,那個數字已上升到百分之五十五。
而且是一個打了折扣的數字——伊藤少佐堅持不能把中國士兵的射擊命中率算得太高。
“但就算這樣,德國人仍然輸了。”哈裏斯上尉表示。
“隻是第一輪。”少佐說。
哈裏斯不想多發表意見,但觀察員中的法國少校卻笑起來。“你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種遊戲的問題,伊藤少佐。”他幸災樂禍的說,“美國人已經有兩個要點,他們可以很快把損失補充起來,德國人的損失卻是永久損失,他們的士兵隻會越打越少,而且規則說‘占領三個要點並堅守三十分鍾就算勝利’。”
“獨國顧問仍然可以占領剩下的一個要點。”伊藤少佐堅持著。
“我想美國人不會給他們機會。”仿佛是為了證明法國少校的觀點,一個傳令兵跑過來報告到:“美國部隊占領charlie點。”
“你看,”少校大笑起來,“正如我說的那樣,德國人不會有機會了。而且我懷疑他們在這裏的部隊也沒有機會撤迴去。”
“是的,”哈裏斯插進來,“先生們,美國人的騎兵已經衝上來了。”
伊藤隆介稍稍抬起頭,正好看到美國人的騎兵突破德國人的騎兵的攔截,撲向正在四散逃竄的炮兵。他將右手捏起拳頭,以一種近乎悲憤的語氣叫到:“懦弱的軍官帶領的懦弱的士兵,他們怎麽能贏?”
易水迴過神,正好聽到這句話。
他開始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