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範現在也隻能無奈的接受劉琦的安排,象征性的派出自己的一個隨從,讓他前去歙縣向主公征詢是否同意劉琦所開出的交換虞翻的條件,然後就待在自己獨處的那間客房內,靜靜地“等待”消息。
過了三天之後,呂範便一臉苦笑的去求見劉琦,說自己已經從主公孫策那裏得到迴複,對於劉琦所提出的九萬斛糧食的條件不能答應,並說最多願意捐出一千五百斛糧食作為交換。
沒想到劉琦竟然勃然大怒,指著呂範的鼻子,厲聲喝道:“呂範,你家主公孫策眼中實在沒有天下賢士,虞仲翔是何人?文武兼備,治學嚴謹,**儒雅,才幹出眾,這樣的人物即便是十萬斛糧食都值得換走,可是你等實在令人失望,藐視賢才,一千五百斛糧食,嘿嘿,也虧得你們主公孫策開的出口!難道虞仲翔就值一千五百斛糧食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一千五百斛糧食本官出了,不,本官出一萬五千斛糧食來買虞仲翔之心都甘之若飴,即便是真的讓本官拿出十萬斛糧食,本官也會選擇毫不猶豫的換走虞仲翔。”
“哦?既然如此,那將軍你何不取出來十萬斛糧食以換虞仲翔?”呂範嘿嘿一陣冷笑,對著劉琦大聲說道:“末將倒想看看將軍是不是真的願意如此做?”
隻聽得劉琦嘿嘿冷笑道:“難道你還真的以為本將是在說笑不成?”隨即對兼任倉曹掾的繁欽吩咐道:“立刻措集十萬斛糧食,然後用這些糧食賑濟災民,對外宣稱這些糧食乃是虞仲翔所捐獻。”
“諾。”繁欽沒有做任何猶豫就退下了,然後立刻籌措糧食,準備賑濟災民。
“啊?沒想到這個劉琦竟然動真格的,這可是十萬斛糧食啊,足夠一萬大軍吃上三個月的,竟然就這麽的發給災民了。這劉琦果然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任意的敗壞他父親劉表的家底。”呂範不由得詫異不已,暗暗說道。
其實呂範根本沒有想到,這一次劉琦由於鑄造荊州犁,令荊南武陵、零陵、桂陽三郡糧食獲得大豐收,比往年多收了將近三成,許多農戶都是多年來第一次家中有餘糧。
為了感謝劉琦無償為他們贈送的荊州犁,很多農戶除了正常完成交稅任務之外,還響應三郡太守府的號召,主動把餘糧存下一部分之後就賣給官府,這樣一來,導致三郡太守獲得的糧食竟然比往年多出了一倍,現在劉琦軍中少說能有百萬斛糧食,取出來十萬斛來賑濟災民,本來就是早已規劃好了的,所以劉琦自然非常爽快的就取出來這些糧食了。
“等等,事情好像有些不對勁兒吧?虞翻本來是我們將軍麾下的人,現在將軍是拿虞翻換糧食,要換也要把糧食給我們將軍吧?卻為何把本該送給我們的糧食用來賑濟災民?”呂範見劉琦雖然取出來了十萬斛糧食,卻並不是送往自家主公孫策那裏,反而是送給了災民,這讓他感到很是憤怒,有一種自己被耍了的感覺。
卻不料這時候一直在劉琦身旁不遠處的龐統忽然大聲喝道:“我家將軍乃是揚州刺史,整個揚州境內想要征辟誰就能征辟誰,我還真沒聽說過上級官員從下級機構中拔擢人才,還要給下級機關送糧食相抵償的。仲翔過去雖然確實在你主公孫策帳下做事,但這並不代表他永遠都聽命於孫策。既然你家主公吝惜糧食而輕視賢士,仲翔又何必非要追隨你們做事?我代仲翔宣布,從今往後虞仲翔歸屬揚州刺史別院統轄。”
呂範一聽這話,不由得心中冰涼,這才知道劉琦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放走虞翻,他甚至敢保證就算孫策滿足他開出的十萬斛糧食的條件,劉琦也定然會想盡辦法阻撓虞翻迴到孫策軍中的。
而虞翻其實本來是心如鐵石,決定誓死不願歸降劉琦的,可是近日來與龐統相談甚歡,漸漸的受到影響,感覺到這個劉琦確實有兩下子,要不然也絕不會讓龐統這等奇才之人死心塌地的效忠。盡管這樣,他在內心裏卻也隻是接受龐統作為私交,而從來沒有考慮要歸順劉琦。
但是這一次呂範到來卻讓他的內心有一些略微的失望。本來他聽說孫策派呂範這等重臣前來迎迴自己,內心中對孫策感激涕零,可是等到談判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孫策眼中並沒有對方當初所說的那般重要。雖然連他自己也不認為自己就能值得了十萬斛糧食,心中也從來沒有期望孫策能以如此高的代價來贖迴自己,但是還是認為自己起碼也應該值個一刀兩萬斛的,卻沒想到最終呂範開口,最多隻能拿出一千五百斛,這讓他苦笑不已,暗暗說道:“真沒想到在主公眼中,我這條命竟然連一個州刺史一年的俸祿都比不上。”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虞翻心中對孫策的忠誠正在一點點的動搖。
其實說句實話,這事跟孫策沒有絲毫的關係,主要都是呂範自己做的主,在呂範看來,像虞翻這種半路投降來的人根本不會被自己正眼相看的,隻不過鑒於現今正在用人之際,他這才會勉強自己順手將虞翻給救走。
而如果用珍貴的糧食來換虞翻的話,就算是一千斛他都不想答應,這不是因為虞翻在他心中的價值不值這些,而實在是現今糧食短缺,他根本不願意輕易動用任何一粒糧食,更何況是動輒成千上萬斛的糧食?
雖然這隻是呂範本身的意思,可是在虞翻眼中這就是孫策的意思,所以虞翻認為自己日後將不會在孫策那裏擁有多麽美好的前途的,更加為自己對他的忠誠而感到不值。
而就在這時候,呂範雖然不知虞翻心中的變化,但還是還是不甘心虞翻真的就這樣投靠劉琦,便開口說道:“虞仲翔,你可要考慮好了,是否真的要歸順劉琦,背叛主公?你苦讀經書,所學無非忠義二字,卻如何能夠失去大義,氣節不保?”
“這…...”虞翻被戳到了最敏感的那根神經,不由得猶豫起來。
畢竟他已經變節過一次,在故主王朗失敗後投奔了孫策,如果這一次再變節的話,天下讀書人應該怎麽看待自己?作為一個名士,錢財官位可以不重要,但是名聲絕對是比性命還重的東西。
就在這時,劉琦忽然張口說道:“虞仲翔,我且問你,讀書做學問當以何為重?”
虞翻一怔,脫口說道:“《禮記大學》有雲:‘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故,我輩士人當正心誠意,修齊治平。”
“何謂正心誠意?”劉琦毫不猶豫,繼續追問道。
“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能不欺人,亦不自欺,故知至而後意誠。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虞翻對儒家經義不僅熟記,更能深入理解,所以劉琦一發問,便能信手拈來。
劉琦點了點頭,又問道:“如何才能正心誠意?”
“我剛才已說過了,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正心。”虞翻再次脫口而出,熟練的迴答道。
“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怠矣。請問天下學問何其多?你如何能夠做到知至?”劉琦咄咄逼人,直視著虞翻說道。
“這……”虞翻一時竟然不知該如何接口,不由得頭冒冷汗,他沒想到自己自問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竟然被劉琦給問住了,無奈之下隻好說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卻聽劉琦嗬嗬笑道:“那你就永遠不可能正心誠意,修齊治平,且記住我一句話,我被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輩讀書人並非是書癡愚頑之輩,更非是愚忠墨守之徒,當以天地萬民天下太平為業,當以繼往聖絕學為業,何必在乎那一點名聲呢?”
虞翻聞言渾身一震,喃喃的重複著劉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臉色不由變得緩和起來,之後便是越來越堅毅,對著劉琦恭敬的做了一個長揖,然後緩緩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翻受教了。將軍方才之言令翻茅塞頓開,翻從此之願意誓死追隨將軍,為實現將軍所言之事而竭盡所能,還望將軍不棄。”
劉琦連忙扶起虞翻,嗬嗬笑道:“承蒙仲翔不棄,願意輔我創業,我又如何敢嫌棄呢?相信隻要有了仲翔的輔佐,我劉琦定將如虎添翼,仲翔,我欲拜你為典學從事,與華子魚一道輔助王粲建立郡學州學,公開招錄豪門與寒家弟子,傳授經學,不知仲翔可願幫我這個忙?”
虞翻聞言,納頭就拜,恭敬說道:“下官必定竭盡全力,為我揚州士子盡一份力。”
過了三天之後,呂範便一臉苦笑的去求見劉琦,說自己已經從主公孫策那裏得到迴複,對於劉琦所提出的九萬斛糧食的條件不能答應,並說最多願意捐出一千五百斛糧食作為交換。
沒想到劉琦竟然勃然大怒,指著呂範的鼻子,厲聲喝道:“呂範,你家主公孫策眼中實在沒有天下賢士,虞仲翔是何人?文武兼備,治學嚴謹,**儒雅,才幹出眾,這樣的人物即便是十萬斛糧食都值得換走,可是你等實在令人失望,藐視賢才,一千五百斛糧食,嘿嘿,也虧得你們主公孫策開的出口!難道虞仲翔就值一千五百斛糧食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一千五百斛糧食本官出了,不,本官出一萬五千斛糧食來買虞仲翔之心都甘之若飴,即便是真的讓本官拿出十萬斛糧食,本官也會選擇毫不猶豫的換走虞仲翔。”
“哦?既然如此,那將軍你何不取出來十萬斛糧食以換虞仲翔?”呂範嘿嘿一陣冷笑,對著劉琦大聲說道:“末將倒想看看將軍是不是真的願意如此做?”
隻聽得劉琦嘿嘿冷笑道:“難道你還真的以為本將是在說笑不成?”隨即對兼任倉曹掾的繁欽吩咐道:“立刻措集十萬斛糧食,然後用這些糧食賑濟災民,對外宣稱這些糧食乃是虞仲翔所捐獻。”
“諾。”繁欽沒有做任何猶豫就退下了,然後立刻籌措糧食,準備賑濟災民。
“啊?沒想到這個劉琦竟然動真格的,這可是十萬斛糧食啊,足夠一萬大軍吃上三個月的,竟然就這麽的發給災民了。這劉琦果然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任意的敗壞他父親劉表的家底。”呂範不由得詫異不已,暗暗說道。
其實呂範根本沒有想到,這一次劉琦由於鑄造荊州犁,令荊南武陵、零陵、桂陽三郡糧食獲得大豐收,比往年多收了將近三成,許多農戶都是多年來第一次家中有餘糧。
為了感謝劉琦無償為他們贈送的荊州犁,很多農戶除了正常完成交稅任務之外,還響應三郡太守府的號召,主動把餘糧存下一部分之後就賣給官府,這樣一來,導致三郡太守獲得的糧食竟然比往年多出了一倍,現在劉琦軍中少說能有百萬斛糧食,取出來十萬斛來賑濟災民,本來就是早已規劃好了的,所以劉琦自然非常爽快的就取出來這些糧食了。
“等等,事情好像有些不對勁兒吧?虞翻本來是我們將軍麾下的人,現在將軍是拿虞翻換糧食,要換也要把糧食給我們將軍吧?卻為何把本該送給我們的糧食用來賑濟災民?”呂範見劉琦雖然取出來了十萬斛糧食,卻並不是送往自家主公孫策那裏,反而是送給了災民,這讓他感到很是憤怒,有一種自己被耍了的感覺。
卻不料這時候一直在劉琦身旁不遠處的龐統忽然大聲喝道:“我家將軍乃是揚州刺史,整個揚州境內想要征辟誰就能征辟誰,我還真沒聽說過上級官員從下級機構中拔擢人才,還要給下級機關送糧食相抵償的。仲翔過去雖然確實在你主公孫策帳下做事,但這並不代表他永遠都聽命於孫策。既然你家主公吝惜糧食而輕視賢士,仲翔又何必非要追隨你們做事?我代仲翔宣布,從今往後虞仲翔歸屬揚州刺史別院統轄。”
呂範一聽這話,不由得心中冰涼,這才知道劉琦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放走虞翻,他甚至敢保證就算孫策滿足他開出的十萬斛糧食的條件,劉琦也定然會想盡辦法阻撓虞翻迴到孫策軍中的。
而虞翻其實本來是心如鐵石,決定誓死不願歸降劉琦的,可是近日來與龐統相談甚歡,漸漸的受到影響,感覺到這個劉琦確實有兩下子,要不然也絕不會讓龐統這等奇才之人死心塌地的效忠。盡管這樣,他在內心裏卻也隻是接受龐統作為私交,而從來沒有考慮要歸順劉琦。
但是這一次呂範到來卻讓他的內心有一些略微的失望。本來他聽說孫策派呂範這等重臣前來迎迴自己,內心中對孫策感激涕零,可是等到談判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孫策眼中並沒有對方當初所說的那般重要。雖然連他自己也不認為自己就能值得了十萬斛糧食,心中也從來沒有期望孫策能以如此高的代價來贖迴自己,但是還是認為自己起碼也應該值個一刀兩萬斛的,卻沒想到最終呂範開口,最多隻能拿出一千五百斛,這讓他苦笑不已,暗暗說道:“真沒想到在主公眼中,我這條命竟然連一個州刺史一年的俸祿都比不上。”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虞翻心中對孫策的忠誠正在一點點的動搖。
其實說句實話,這事跟孫策沒有絲毫的關係,主要都是呂範自己做的主,在呂範看來,像虞翻這種半路投降來的人根本不會被自己正眼相看的,隻不過鑒於現今正在用人之際,他這才會勉強自己順手將虞翻給救走。
而如果用珍貴的糧食來換虞翻的話,就算是一千斛他都不想答應,這不是因為虞翻在他心中的價值不值這些,而實在是現今糧食短缺,他根本不願意輕易動用任何一粒糧食,更何況是動輒成千上萬斛的糧食?
雖然這隻是呂範本身的意思,可是在虞翻眼中這就是孫策的意思,所以虞翻認為自己日後將不會在孫策那裏擁有多麽美好的前途的,更加為自己對他的忠誠而感到不值。
而就在這時候,呂範雖然不知虞翻心中的變化,但還是還是不甘心虞翻真的就這樣投靠劉琦,便開口說道:“虞仲翔,你可要考慮好了,是否真的要歸順劉琦,背叛主公?你苦讀經書,所學無非忠義二字,卻如何能夠失去大義,氣節不保?”
“這…...”虞翻被戳到了最敏感的那根神經,不由得猶豫起來。
畢竟他已經變節過一次,在故主王朗失敗後投奔了孫策,如果這一次再變節的話,天下讀書人應該怎麽看待自己?作為一個名士,錢財官位可以不重要,但是名聲絕對是比性命還重的東西。
就在這時,劉琦忽然張口說道:“虞仲翔,我且問你,讀書做學問當以何為重?”
虞翻一怔,脫口說道:“《禮記大學》有雲:‘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故,我輩士人當正心誠意,修齊治平。”
“何謂正心誠意?”劉琦毫不猶豫,繼續追問道。
“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能不欺人,亦不自欺,故知至而後意誠。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虞翻對儒家經義不僅熟記,更能深入理解,所以劉琦一發問,便能信手拈來。
劉琦點了點頭,又問道:“如何才能正心誠意?”
“我剛才已說過了,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正心。”虞翻再次脫口而出,熟練的迴答道。
“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怠矣。請問天下學問何其多?你如何能夠做到知至?”劉琦咄咄逼人,直視著虞翻說道。
“這……”虞翻一時竟然不知該如何接口,不由得頭冒冷汗,他沒想到自己自問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竟然被劉琦給問住了,無奈之下隻好說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卻聽劉琦嗬嗬笑道:“那你就永遠不可能正心誠意,修齊治平,且記住我一句話,我被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輩讀書人並非是書癡愚頑之輩,更非是愚忠墨守之徒,當以天地萬民天下太平為業,當以繼往聖絕學為業,何必在乎那一點名聲呢?”
虞翻聞言渾身一震,喃喃的重複著劉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臉色不由變得緩和起來,之後便是越來越堅毅,對著劉琦恭敬的做了一個長揖,然後緩緩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翻受教了。將軍方才之言令翻茅塞頓開,翻從此之願意誓死追隨將軍,為實現將軍所言之事而竭盡所能,還望將軍不棄。”
劉琦連忙扶起虞翻,嗬嗬笑道:“承蒙仲翔不棄,願意輔我創業,我又如何敢嫌棄呢?相信隻要有了仲翔的輔佐,我劉琦定將如虎添翼,仲翔,我欲拜你為典學從事,與華子魚一道輔助王粲建立郡學州學,公開招錄豪門與寒家弟子,傳授經學,不知仲翔可願幫我這個忙?”
虞翻聞言,納頭就拜,恭敬說道:“下官必定竭盡全力,為我揚州士子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