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大秦財神爺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9章 大秦財神爺
一場高壓反腐,讓整個大秦朝廷得以運行的三省六部製度幾乎陷入了停止工作的狀態。
除了門下省之外,大多數的有司衙門都受到了或輕或重的衝擊。
其中尤以尚書省最為嚴重,不僅就連尚書令大人都被關在了皇家別苑,其他六部中,以吏部為首的各部堂官幾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盤問和清查,其中尤以刑部最為嚴重。
也是因為如此,那座燈火不熄了數十年的麒麟殿也終於迎來了短暫的歇息。
不過扶蘇畢竟不是怠政的皇帝,無非是停了上朝的地方而已,該辦公的還是要辦公的,隻是徹底搬到了勤政殿而已。
這一日夜,青銅燈樹將勤政殿照得煌煌如晝,十二扇雕龍檀木屏風前,三丈長的青玉案上堆滿賬冊。
戶部尚書趙書源的白玉算珠在朱漆算盤上疾走,每一次撞擊都顯得格外有力。
他身後那幅《大秦疆域全圖》上,原本標注著的孔雀王朝和希臘王朝的標記已被朱砂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西南都護府";以及“開西都護府”幾個碩大的篆字。
";陛下,秦皇二十一年國庫歲入折合黃金八百七十萬兩,白銀一千五百七十三萬兩。";算珠驟停,趙書源捧起算盤朗聲稟報道:";這其中,因為軍需調用的緣故,西南都護府,僅占不足一成。";
西南都護府距離開西都護府最近,為了開西都護府的戰後重建,當初扶蘇特意下旨,西南都護府所收稅銀可直接調往開西都護府,具體數額由嬴高及韓信互相商榷而定,如今還能收上來幾十萬了白銀,這倒是有些出乎預料。
待戶部尚書趙書源稟報完畢,早已等候多時的通商使司司正李凱撫摸著腰間鎏金海貝腰帶,相較於前幾年,明顯胖了一圈有餘,此時的他輕笑著拱手道:“啟稟陛下,上月羅馬商船隊抵交州,光是琉璃鏡就卸了三十船,按照新訂的《海舶稅則》,抽解之後,至少可得白銀三百七十五萬兩,還有迦太基、馬其頓等國的商船也將於近日停靠上岸,屆時關稅至少可以增加六成。”
整個大秦腹地經過十數年的高速發展,經濟命脈早已不再是單單依靠著農業賦稅這一條路子。
“多元化”,這個以前聞所未聞的新詞也成了諸多官員津津樂道的談資。
如今的大秦境內,掌管錢財的,無非三家而已。
一是大秦戶部。
畢竟是掌管著天下賦稅,無論是農業、商業,隻要是大秦境內,都得雁過拔毛,留下幾兩稅銀,這也使得,當今的戶部,絕對是大秦境內掌管錢糧最多的部門。
沒有之一。
其二便是通商使司。
從秦皇十五年開始,朝廷興辦國營企業起,這位司正大人的身份地位便扶搖直上。
原因無他,光是與列國通商這一筆收入,每年便可達千萬兩白銀以上,更遑論各州境內到處充斥著通商使司的身影,如今的這位李司正,即便依舊不曾位列朝堂,但其影響力恐怕不輸給任何一部尚書。
最後,便是一直待在一旁不曾言語的內務府府令大人嬴宗釋。
作為嬴室宗族,嬴宗釋掌管內務府自然是無可厚非。
而內務府專供皇室親族,算得上是扶蘇的私庫,無論是戶部,亦或是通商使司,每年都會向內務府專門撥款以供皇室享用,除了前線緊張的時候有過幾次停撥之外,這些年來一直都不曾有過例外,久而久之,其積累下來的財富早已成了一個龐大的數字。
龍椅上,扶蘇翻看著賬冊,指尖摩挲著西域都護府貢上來的月光石鎮紙,三年前新鑄的";秦半兩";銀幣在他指縫間翻轉,幣麵始皇帝側像與背麵的鐵路圖騰交替閃現。
見扶蘇沒有說話,一直沒有開口嬴宗釋拱手進言道:“本年幾項大的開支,除了供養軍隊之外,便是開西都護府的各項維護、重建事宜,這幾乎占了今年開支的三成,依臣建言,既然朝廷已經有了有利政策,來年當削減開西都護府的開支用度,即便是不能使其自給自足,也不該像現在這樣事事依賴朝廷才對。”
隻是這話剛出口,戶部尚書趙書源便提出了不用意見:“國家為了西境邊陲的安定,所耗銀錢何止千萬之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起色,開西都護府境內也有了人心思歸的苗頭,若是此時削減西境開支,必會增加百姓負擔,於大局不利啊。”
一邊說著,趙書源一邊看向了嬴宗釋,拱了拱手之後繼續說道:“昔日西南剛剛歸附,我朝財政比之現在不如遠甚,那時我朝都能挺過時艱,更遑論現在?惜小財而忘大局,這可不是長久之道啊府令大人。”
嬴宗釋聽後卻是眼神不善的看了他一眼,“陛下宵衣旰食,想盡辦法節減開支,去年好不容易想翻修宮殿,所需要的楠木卻被你們扣在工部整整兩月有餘,若是真依趙大人所言,我朝財政足以毫無顧忌的支撐西境邊陲,又怎麽會有此等事情發生?”
趙書源也是絲毫不讓的說道:“去年之事事出有因,我已向陛下稟明,實在是東南沿海突發地震,這批楠木之所以被扣下完全是因為以備不時之需的,如今財政奏對,這些舊事,府令大人就不必重提了吧?”
嬴宗釋繼續緊逼,“那西南鐵路的修建又是怎麽迴事?秦皇十九年初開始修建的時候,明明有更加廉價的勞役不用,偏偏要征用代價更大的孔雀舊民,致使西南鐵路的預算多花費了近一百餘萬,這難不成也是趙大人體恤民生國情嗎?”
“這事是當初微臣向中書省及尚書省進言的,”不料也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凱開了口,“那批勞力是羅馬人敬獻的,其本意是想要換取一些更低的商稅,其實這倒也無可厚非,可偏偏那些勞力大多數都是羅馬在戰場上所俘虜的迦太基國的戰俘,若是咱們接了過來,隻怕是會與迦太基國交惡。”
嬴宗釋轉頭看了一眼李凱,不屑地說了句:“我泱泱大國還怕他個彈丸之地?”
李凱則是悠悠的答道:“怕,自然是不怕的,隻是那時我朝正在與希臘交戰,多一個敵人總歸是不好的。”
......
聽著禦案下的你一言我一語,扶蘇抬頭看了一眼三人,旋即開了口,“朕今天詔你們來是想聽聽你們對於開西都護府的安民之策有何高論的,可不是聽你們來吵架的。”
這話一出,案下三人頓時閉了嘴。
“開西都護府的開支用度暫時先不用削減,朝廷就是再難,這點銀子總歸還是拿得出來的。”
扶蘇做了決定,幾人也不再爭執。
一時間殿中霎靜,唯聞更漏滴答。
“朝廷如今人手不夠,要不然朕也不會問你們幾個銅匠,剛才吵得挺兇,現在怎麽倒是沒話說了?”
銅匠?
幾人聞言不禁一愣,李凱更是忍不住嘴角一彎。
天天和錢打交道,可不就是銅臭滿身的銅匠唄。
扶蘇從禦案上走了下來,隨手將那枚錢幣按在了輿圖上的都庫什山的位置,緩緩說道,";西境情勢不穩,前日韓信遣人來報,希臘舊王意欲召集舊部,想要再次擅動民變,這般動蕩不安的局麵不是朕想要的,朕要兩年內,讓希臘人說秦語多過希臘語,朕要讓整個西亞地區都誠心歸附,這必然少不了財力的支持,這就是你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總而言之一句話,”扶蘇說著,目光緩緩掃視過三人,“兩年之內,徹底完成西部大開發,為我朝西進事業,奠定基礎!”
一場高壓反腐,讓整個大秦朝廷得以運行的三省六部製度幾乎陷入了停止工作的狀態。
除了門下省之外,大多數的有司衙門都受到了或輕或重的衝擊。
其中尤以尚書省最為嚴重,不僅就連尚書令大人都被關在了皇家別苑,其他六部中,以吏部為首的各部堂官幾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盤問和清查,其中尤以刑部最為嚴重。
也是因為如此,那座燈火不熄了數十年的麒麟殿也終於迎來了短暫的歇息。
不過扶蘇畢竟不是怠政的皇帝,無非是停了上朝的地方而已,該辦公的還是要辦公的,隻是徹底搬到了勤政殿而已。
這一日夜,青銅燈樹將勤政殿照得煌煌如晝,十二扇雕龍檀木屏風前,三丈長的青玉案上堆滿賬冊。
戶部尚書趙書源的白玉算珠在朱漆算盤上疾走,每一次撞擊都顯得格外有力。
他身後那幅《大秦疆域全圖》上,原本標注著的孔雀王朝和希臘王朝的標記已被朱砂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西南都護府";以及“開西都護府”幾個碩大的篆字。
";陛下,秦皇二十一年國庫歲入折合黃金八百七十萬兩,白銀一千五百七十三萬兩。";算珠驟停,趙書源捧起算盤朗聲稟報道:";這其中,因為軍需調用的緣故,西南都護府,僅占不足一成。";
西南都護府距離開西都護府最近,為了開西都護府的戰後重建,當初扶蘇特意下旨,西南都護府所收稅銀可直接調往開西都護府,具體數額由嬴高及韓信互相商榷而定,如今還能收上來幾十萬了白銀,這倒是有些出乎預料。
待戶部尚書趙書源稟報完畢,早已等候多時的通商使司司正李凱撫摸著腰間鎏金海貝腰帶,相較於前幾年,明顯胖了一圈有餘,此時的他輕笑著拱手道:“啟稟陛下,上月羅馬商船隊抵交州,光是琉璃鏡就卸了三十船,按照新訂的《海舶稅則》,抽解之後,至少可得白銀三百七十五萬兩,還有迦太基、馬其頓等國的商船也將於近日停靠上岸,屆時關稅至少可以增加六成。”
整個大秦腹地經過十數年的高速發展,經濟命脈早已不再是單單依靠著農業賦稅這一條路子。
“多元化”,這個以前聞所未聞的新詞也成了諸多官員津津樂道的談資。
如今的大秦境內,掌管錢財的,無非三家而已。
一是大秦戶部。
畢竟是掌管著天下賦稅,無論是農業、商業,隻要是大秦境內,都得雁過拔毛,留下幾兩稅銀,這也使得,當今的戶部,絕對是大秦境內掌管錢糧最多的部門。
沒有之一。
其二便是通商使司。
從秦皇十五年開始,朝廷興辦國營企業起,這位司正大人的身份地位便扶搖直上。
原因無他,光是與列國通商這一筆收入,每年便可達千萬兩白銀以上,更遑論各州境內到處充斥著通商使司的身影,如今的這位李司正,即便依舊不曾位列朝堂,但其影響力恐怕不輸給任何一部尚書。
最後,便是一直待在一旁不曾言語的內務府府令大人嬴宗釋。
作為嬴室宗族,嬴宗釋掌管內務府自然是無可厚非。
而內務府專供皇室親族,算得上是扶蘇的私庫,無論是戶部,亦或是通商使司,每年都會向內務府專門撥款以供皇室享用,除了前線緊張的時候有過幾次停撥之外,這些年來一直都不曾有過例外,久而久之,其積累下來的財富早已成了一個龐大的數字。
龍椅上,扶蘇翻看著賬冊,指尖摩挲著西域都護府貢上來的月光石鎮紙,三年前新鑄的";秦半兩";銀幣在他指縫間翻轉,幣麵始皇帝側像與背麵的鐵路圖騰交替閃現。
見扶蘇沒有說話,一直沒有開口嬴宗釋拱手進言道:“本年幾項大的開支,除了供養軍隊之外,便是開西都護府的各項維護、重建事宜,這幾乎占了今年開支的三成,依臣建言,既然朝廷已經有了有利政策,來年當削減開西都護府的開支用度,即便是不能使其自給自足,也不該像現在這樣事事依賴朝廷才對。”
隻是這話剛出口,戶部尚書趙書源便提出了不用意見:“國家為了西境邊陲的安定,所耗銀錢何止千萬之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起色,開西都護府境內也有了人心思歸的苗頭,若是此時削減西境開支,必會增加百姓負擔,於大局不利啊。”
一邊說著,趙書源一邊看向了嬴宗釋,拱了拱手之後繼續說道:“昔日西南剛剛歸附,我朝財政比之現在不如遠甚,那時我朝都能挺過時艱,更遑論現在?惜小財而忘大局,這可不是長久之道啊府令大人。”
嬴宗釋聽後卻是眼神不善的看了他一眼,“陛下宵衣旰食,想盡辦法節減開支,去年好不容易想翻修宮殿,所需要的楠木卻被你們扣在工部整整兩月有餘,若是真依趙大人所言,我朝財政足以毫無顧忌的支撐西境邊陲,又怎麽會有此等事情發生?”
趙書源也是絲毫不讓的說道:“去年之事事出有因,我已向陛下稟明,實在是東南沿海突發地震,這批楠木之所以被扣下完全是因為以備不時之需的,如今財政奏對,這些舊事,府令大人就不必重提了吧?”
嬴宗釋繼續緊逼,“那西南鐵路的修建又是怎麽迴事?秦皇十九年初開始修建的時候,明明有更加廉價的勞役不用,偏偏要征用代價更大的孔雀舊民,致使西南鐵路的預算多花費了近一百餘萬,這難不成也是趙大人體恤民生國情嗎?”
“這事是當初微臣向中書省及尚書省進言的,”不料也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凱開了口,“那批勞力是羅馬人敬獻的,其本意是想要換取一些更低的商稅,其實這倒也無可厚非,可偏偏那些勞力大多數都是羅馬在戰場上所俘虜的迦太基國的戰俘,若是咱們接了過來,隻怕是會與迦太基國交惡。”
嬴宗釋轉頭看了一眼李凱,不屑地說了句:“我泱泱大國還怕他個彈丸之地?”
李凱則是悠悠的答道:“怕,自然是不怕的,隻是那時我朝正在與希臘交戰,多一個敵人總歸是不好的。”
......
聽著禦案下的你一言我一語,扶蘇抬頭看了一眼三人,旋即開了口,“朕今天詔你們來是想聽聽你們對於開西都護府的安民之策有何高論的,可不是聽你們來吵架的。”
這話一出,案下三人頓時閉了嘴。
“開西都護府的開支用度暫時先不用削減,朝廷就是再難,這點銀子總歸還是拿得出來的。”
扶蘇做了決定,幾人也不再爭執。
一時間殿中霎靜,唯聞更漏滴答。
“朝廷如今人手不夠,要不然朕也不會問你們幾個銅匠,剛才吵得挺兇,現在怎麽倒是沒話說了?”
銅匠?
幾人聞言不禁一愣,李凱更是忍不住嘴角一彎。
天天和錢打交道,可不就是銅臭滿身的銅匠唄。
扶蘇從禦案上走了下來,隨手將那枚錢幣按在了輿圖上的都庫什山的位置,緩緩說道,";西境情勢不穩,前日韓信遣人來報,希臘舊王意欲召集舊部,想要再次擅動民變,這般動蕩不安的局麵不是朕想要的,朕要兩年內,讓希臘人說秦語多過希臘語,朕要讓整個西亞地區都誠心歸附,這必然少不了財力的支持,這就是你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總而言之一句話,”扶蘇說著,目光緩緩掃視過三人,“兩年之內,徹底完成西部大開發,為我朝西進事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