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世界新格局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能代表國際局勢的標誌性城市,鹹陽城的地位要遠遠超過其他各國的首都。
尤其是隨著希臘國戰的落幕,如今的大秦真正有了淩駕於列國之上的絕對實力。
同樣伴隨著希臘王朝徹底於這個世間除名,一座矗立在希臘都城舊址之上的開西都護府拔地而起,再加上大秦精銳列陣邊境,相信用不了多少年的時間,這片希臘舊地遲早會徹底成為秦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皇宮,這座大秦乃至整個世界上最為巍峨的皇家宮殿,曆經兩次擴建,其規模當屬世界之最,如今儼然成了世界的政治、文化、貿易等交流中心。
“啪.......”
隨著三聲鞭響,章台宮的宮門緩緩打開,各司衙門的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品級高一些的,自然是有資格入殿奏事,有機會一睹聖顏,至於那些品級稍低的,就隻能列隊在殿外,等候宣見。
可即便是如此,在舉國上下數以萬計的官員當中,有機會能邁過章台宮那道門檻的,也絕對是屈指可數的存在。
位於大殿正中央丹陛的龍座上,扶蘇一襲黑金龍袍端坐其上。
丹陛兩旁站著的,一個是負責皇宮大內守衛的禁軍統領秦知守,一個是負責直屬禦前的皇城司指揮使魏左。
作為秦皇近侍,他們二人也是大殿中僅有的帶刀侍衛。
而在丹陛之下居於首位的,依舊是有著“內相”之稱的蒙毅。
因為中書省長官有佐理朝政、統馭百官之責,故而又被稱之為百官之首。
雖說年過花甲,但蒙毅卻是不見老態之色,臨朝奏對依舊是神采奕奕。
“如今的西方各國中,除了塞琉古以及安息帝國之外,更西邊的馬其頓、羅馬和迦太基都相繼遞來國書,願與我朝建交,並將擇吉日遣使覲見,遵我朝為天朝上邦,以示尊敬。”
“另外,拋卻這些西方大國之外,其他的一些零星小國,諸如摩臘婆人、羅爾人、達契亞族、諾裏西部落等,均表示願以臣屬相稱,隻求能開通海商,得到庇佑。”
一邊說著,蒙毅躬身將手中幾封國書遞了上去。
得到示意之後,丹陛下的值守宦官快步上前接了過來呈了上去。
簡單看過之後,扶蘇點了點頭,緩緩說道:“既然西邊列國有意建交,朕也不願拂了他們的好意,此事中書省和禮部商榷吧。”
“是!”
隨著蒙毅退後一步,其身旁的蕭何則一步上前,躬身道:“啟稟陛下,開西都護府的安置事宜已經敲定,隻待陛下定奪之後便可以實施,另有開西都護等一千七百餘位官員已經造冊登記,待陛下下旨之後,由吏部頒發任免令書便可以走馬上任。”
蕭何一邊說著,一邊將手中早已備好的奏疏遞了上去,隻是這一次,扶蘇卻並沒有翻看,說道:“開西都護府的各項事宜宜早不宜遲,這些官員的名單中書省和尚書省再加上你們門下省商討了半月有餘,當是穩妥的,先讓吏部安排這些人上任,朕隻有一點要求,到任之後,當廣施教化,輕徭薄賦,與民休養,萬不可再出亂子,無端激起民變。”
“臣明白!”
隨著蕭何呈奏完畢,扶蘇亦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隻要能把開西都護府安定下來,至此以後,這一地,將與西南都護府和西域都護府三足鼎立,成為大秦西境最為堅固的屏障。
這也意味著,從此以後,任何的外來勢力想要通過軍事手段侵入大秦腹地,必然是要先扛住這三足的共同抵抗。
當然了,還有一點也很關鍵,以西域都護府為後援基礎,到時無論是西南都護府亦或是開西都護府,都將是最為合適的跳板,可以使大秦鐵騎隨時向西亞,乃至歐洲大陸用兵。
守可當盾,進可做矛,如此一來,才真正稱得上是萬全之策。
因為扶蘇久不臨朝,諸多國事不免有所耽誤,除了關係到大秦國本的鐵路發展和民生大計之外,還有許多細枝末節之事都需要逐一定奪,所以這一次朝會一直從清晨開到了傍晚方才結束。
直到夜空升起繁星,許多大臣才徐徐退去,暫時結束了這一天的操勞。
迴到勤政殿,扶蘇身旁就隻剩下了秦知守和魏左兩人,二人的手裏依舊捧著許多奏疏,其中最顯眼的,當屬最上方扶蘇看了數遍卻沒有做任何批注的一封。
待兩人將奏疏放在禦案上之後,扶蘇抬頭看了一眼,隨後不免長歎了口氣。
看著案上的密疏,扶蘇欲言又止,然後轉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魏左,這才露出了笑臉,開口問道:“傷勢都恢複好了?”
“迴陛下,都養好了,這半年多啥也沒幹,就在床上躺著,享了半年的福,再大的病也該是時候養好了。”
聽了這般迴答,扶蘇緩緩點了點頭,“有樁差事,恐怕得你親自跑一趟了。”
一邊說著,扶蘇一邊將最上方的那一封奏疏拿了起來,隨手丟給了魏左,滿臉的恨鐵不成鋼,“看看吧,這就是我大秦的官員,哼,真是好一出瞞天過海啊。”
魏左接過之後快速翻看了幾眼,下一刻不免有些失色,“這是.......這是有人狀告幽州、並州及建州官員的密疏?”
“不錯,”扶蘇長唿了口氣,“按照密疏上所言,三州之地近千餘官員涉嫌貪汙納賄,其中甚至還有草菅人命的官司,朕得讓你去查一趟原委。”
“可是,這原本應當是是馮劫大人的職責,依製,末將隻有協查之權,並無直接調查官員的權利。”
扶蘇聽後當即迴道:“所以才要你秘密的去,三州之地幅員遼闊,涉案人員又幾乎囊括了這三州所有的大員,可禦史台和都察院竟然毫不知情,連一封奏疏都沒有,這裏麵必然有蹊蹺。”
“陛下是懷疑,馮劫大人......”
“是與不是,尚未可知,”扶蘇搖了搖頭,“朕雖然相信馮劫,可人心思變,所以才要你去密查。”
一般來講,一個國家的經濟高速發展,必然會伴隨著私底陰謀和貪腐之事,這是無論如何都難以避免,所以當初扶蘇才在禦史台的基礎上增設了都察院,希望盡可能的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即便是發生了,也希望能夠盡早的遏製。
可如今看來,三州之地的諸多官員如此肆無忌憚的大肆斂財,中央朝廷卻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若不是有朝廷大員刻意維護,那便是那裏的官員都成了精了,竟然可以躲過中書省、六部及兩部監察的層層防守,這可當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過想來這也跟這段時間國家外戰頻發有關。
國家重心在外,於內而言,必然是這諸多官員有機可乘的最佳時候。
“如今皇城司大部人馬都調了迴來,這些人你可以隨時調派,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一定要把這件事情查個清楚,明白嗎?”
“末將領命!”
待兩人退出勤政殿之後,還不等扶蘇歇一口氣,隨身宦官便躬身來報:“啟稟陛下,武城侯王離將軍已在宮外跪候了一天,是否宣其覲見?”
王離?
扶蘇聽後先是一怔,隨即才反應過來。
十日之前自己宣他迴京,按路程來講,從開西都護府走西南鐵路,最多不過八九日的路程,可他竟然走了足足十日,看來他這一路也確實是忐忑。
“先安排他去別苑住下,天大的事,等歇息好了再說。”
尤其是隨著希臘國戰的落幕,如今的大秦真正有了淩駕於列國之上的絕對實力。
同樣伴隨著希臘王朝徹底於這個世間除名,一座矗立在希臘都城舊址之上的開西都護府拔地而起,再加上大秦精銳列陣邊境,相信用不了多少年的時間,這片希臘舊地遲早會徹底成為秦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皇宮,這座大秦乃至整個世界上最為巍峨的皇家宮殿,曆經兩次擴建,其規模當屬世界之最,如今儼然成了世界的政治、文化、貿易等交流中心。
“啪.......”
隨著三聲鞭響,章台宮的宮門緩緩打開,各司衙門的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品級高一些的,自然是有資格入殿奏事,有機會一睹聖顏,至於那些品級稍低的,就隻能列隊在殿外,等候宣見。
可即便是如此,在舉國上下數以萬計的官員當中,有機會能邁過章台宮那道門檻的,也絕對是屈指可數的存在。
位於大殿正中央丹陛的龍座上,扶蘇一襲黑金龍袍端坐其上。
丹陛兩旁站著的,一個是負責皇宮大內守衛的禁軍統領秦知守,一個是負責直屬禦前的皇城司指揮使魏左。
作為秦皇近侍,他們二人也是大殿中僅有的帶刀侍衛。
而在丹陛之下居於首位的,依舊是有著“內相”之稱的蒙毅。
因為中書省長官有佐理朝政、統馭百官之責,故而又被稱之為百官之首。
雖說年過花甲,但蒙毅卻是不見老態之色,臨朝奏對依舊是神采奕奕。
“如今的西方各國中,除了塞琉古以及安息帝國之外,更西邊的馬其頓、羅馬和迦太基都相繼遞來國書,願與我朝建交,並將擇吉日遣使覲見,遵我朝為天朝上邦,以示尊敬。”
“另外,拋卻這些西方大國之外,其他的一些零星小國,諸如摩臘婆人、羅爾人、達契亞族、諾裏西部落等,均表示願以臣屬相稱,隻求能開通海商,得到庇佑。”
一邊說著,蒙毅躬身將手中幾封國書遞了上去。
得到示意之後,丹陛下的值守宦官快步上前接了過來呈了上去。
簡單看過之後,扶蘇點了點頭,緩緩說道:“既然西邊列國有意建交,朕也不願拂了他們的好意,此事中書省和禮部商榷吧。”
“是!”
隨著蒙毅退後一步,其身旁的蕭何則一步上前,躬身道:“啟稟陛下,開西都護府的安置事宜已經敲定,隻待陛下定奪之後便可以實施,另有開西都護等一千七百餘位官員已經造冊登記,待陛下下旨之後,由吏部頒發任免令書便可以走馬上任。”
蕭何一邊說著,一邊將手中早已備好的奏疏遞了上去,隻是這一次,扶蘇卻並沒有翻看,說道:“開西都護府的各項事宜宜早不宜遲,這些官員的名單中書省和尚書省再加上你們門下省商討了半月有餘,當是穩妥的,先讓吏部安排這些人上任,朕隻有一點要求,到任之後,當廣施教化,輕徭薄賦,與民休養,萬不可再出亂子,無端激起民變。”
“臣明白!”
隨著蕭何呈奏完畢,扶蘇亦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隻要能把開西都護府安定下來,至此以後,這一地,將與西南都護府和西域都護府三足鼎立,成為大秦西境最為堅固的屏障。
這也意味著,從此以後,任何的外來勢力想要通過軍事手段侵入大秦腹地,必然是要先扛住這三足的共同抵抗。
當然了,還有一點也很關鍵,以西域都護府為後援基礎,到時無論是西南都護府亦或是開西都護府,都將是最為合適的跳板,可以使大秦鐵騎隨時向西亞,乃至歐洲大陸用兵。
守可當盾,進可做矛,如此一來,才真正稱得上是萬全之策。
因為扶蘇久不臨朝,諸多國事不免有所耽誤,除了關係到大秦國本的鐵路發展和民生大計之外,還有許多細枝末節之事都需要逐一定奪,所以這一次朝會一直從清晨開到了傍晚方才結束。
直到夜空升起繁星,許多大臣才徐徐退去,暫時結束了這一天的操勞。
迴到勤政殿,扶蘇身旁就隻剩下了秦知守和魏左兩人,二人的手裏依舊捧著許多奏疏,其中最顯眼的,當屬最上方扶蘇看了數遍卻沒有做任何批注的一封。
待兩人將奏疏放在禦案上之後,扶蘇抬頭看了一眼,隨後不免長歎了口氣。
看著案上的密疏,扶蘇欲言又止,然後轉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魏左,這才露出了笑臉,開口問道:“傷勢都恢複好了?”
“迴陛下,都養好了,這半年多啥也沒幹,就在床上躺著,享了半年的福,再大的病也該是時候養好了。”
聽了這般迴答,扶蘇緩緩點了點頭,“有樁差事,恐怕得你親自跑一趟了。”
一邊說著,扶蘇一邊將最上方的那一封奏疏拿了起來,隨手丟給了魏左,滿臉的恨鐵不成鋼,“看看吧,這就是我大秦的官員,哼,真是好一出瞞天過海啊。”
魏左接過之後快速翻看了幾眼,下一刻不免有些失色,“這是.......這是有人狀告幽州、並州及建州官員的密疏?”
“不錯,”扶蘇長唿了口氣,“按照密疏上所言,三州之地近千餘官員涉嫌貪汙納賄,其中甚至還有草菅人命的官司,朕得讓你去查一趟原委。”
“可是,這原本應當是是馮劫大人的職責,依製,末將隻有協查之權,並無直接調查官員的權利。”
扶蘇聽後當即迴道:“所以才要你秘密的去,三州之地幅員遼闊,涉案人員又幾乎囊括了這三州所有的大員,可禦史台和都察院竟然毫不知情,連一封奏疏都沒有,這裏麵必然有蹊蹺。”
“陛下是懷疑,馮劫大人......”
“是與不是,尚未可知,”扶蘇搖了搖頭,“朕雖然相信馮劫,可人心思變,所以才要你去密查。”
一般來講,一個國家的經濟高速發展,必然會伴隨著私底陰謀和貪腐之事,這是無論如何都難以避免,所以當初扶蘇才在禦史台的基礎上增設了都察院,希望盡可能的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即便是發生了,也希望能夠盡早的遏製。
可如今看來,三州之地的諸多官員如此肆無忌憚的大肆斂財,中央朝廷卻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若不是有朝廷大員刻意維護,那便是那裏的官員都成了精了,竟然可以躲過中書省、六部及兩部監察的層層防守,這可當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過想來這也跟這段時間國家外戰頻發有關。
國家重心在外,於內而言,必然是這諸多官員有機可乘的最佳時候。
“如今皇城司大部人馬都調了迴來,這些人你可以隨時調派,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一定要把這件事情查個清楚,明白嗎?”
“末將領命!”
待兩人退出勤政殿之後,還不等扶蘇歇一口氣,隨身宦官便躬身來報:“啟稟陛下,武城侯王離將軍已在宮外跪候了一天,是否宣其覲見?”
王離?
扶蘇聽後先是一怔,隨即才反應過來。
十日之前自己宣他迴京,按路程來講,從開西都護府走西南鐵路,最多不過八九日的路程,可他竟然走了足足十日,看來他這一路也確實是忐忑。
“先安排他去別苑住下,天大的事,等歇息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