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善後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一章已修改,感謝各位大大的支持!)
(還有一章,努力碼字中!)
秦皇十四年初,西南局勢基本大定。
除了局部地方仍有小規模戰鬥之外,孔雀國的其他城池要地幾乎都被秦軍所占。
所有的孔雀宗室和孔雀勳貴都被押往了鹹陽城,自這一日之後,孔雀國再想翻身,幾乎是徹底無望了。
與此同時,王離所率領的北境軍也在西域中衛軍的幫助下,全麵攻克了唿羯全境,並全殲了唿羯主力騎軍,從這一天起,亞洲大陸上,大秦,將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鹹陽朝堂上,對於如何處置孔雀舊地也成了眾臣討論的熱門話題。
有人認為,孔雀國幅員遼闊,真要入駐官員去管理孔雀各地,必將是一筆極大的朝政開支,況且,如此龐大的官員體係也著實不是如今的大秦可以承受得了的,所以,從孔雀宗室中扶植一位傀儡國主為大秦效力定然是最佳的選擇。
也有人認為,如今的孔雀國人心不定,短時間內定然會有所臣服,但若是繼續由孔雀人執掌孔雀朝廷,無論是名義上的亦或是實際上的,長久下去定然會生變,遠不如一勞永逸,趁著如今大秦國力旺盛,徹底將其納入大秦版圖,免了後顧之憂。
前者是以文臣為主的保守派,後者則是以武將為主的激進派。
扶蘇自然是更傾向於後者。
要不然也不會大老遠的把李斯調過去。
想來不久之後,大秦昔日的書同文,車同軌,必然將在孔雀舊地盛行起來。
至於孔雀的佛教文化自然也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壓製。
以老子學說和莊子學說主張的“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等道家思想逐漸紮根孔雀腹地,在大秦朝廷的刻意推動下,逐步取締佛教學說。
“朕意以決,就按照之前議定的,在孔雀舊地設立西南都護府,將其轄內各地暫時劃分十二州,所有州、郡、縣的主政官員皆從京師太學院及各地調派,至於各級輔政官員嘛,凡是願意歸順者,都可擇優選取,至於西南都護人選,朕已有打算,此事無需再議。”
李斯自然是名義上的西南都護,隻是因為之前畢竟有過諸多插曲,他的身份也確實不好再明目張膽的公注於眾,不過這樣一來也好,西南都護位高權重責任大,李斯的經驗和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最為關鍵的是,一個行將就木的垂垂老人,其餘生都將隻能效力於大秦。
“另外,所有昔日孔雀降卒都收歸蒙恬、韓信麾下,統一由這二人調度,還有,給劉邦、項羽、章邯去旨,令他們各歸其職。”
“至於唿羯舊地嘛,依朕來看,就設立唿州,從甘州太學分院及甘州地方官員中派人入駐,施以教化,令王離輔助鎮守,凡有不遵朝廷政令敢有反抗者,一律以大秦律令嚴處!”
隨著扶蘇拍板定論,西北、西南兩地也徹底定下了基調,接下來隻需要有條不紊的施行朝廷律令即可。
散朝之後,一眾扶蘇心腹免不了要被這位大秦天子拉著再到勤政殿裏加個班.......
“朕不擔心唿羯舊地,他們昔日歸附匈奴,如今不過是換了個主子,隻要朝廷給予寬撫政策,他們那裏的人心定然不難收服,況且唿羯各地本就人丁稀少,經此一戰之後,再能上馬作戰者更是寥寥無幾,朕不怕他們會降而複叛,倒是孔雀舊地,實在是有些拿不準,都說說吧,你們有什麽好的對策。”
扶蘇說完,禦案下的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片刻之後,還是蒙毅率先開了口,“臣聽聞,孔雀國舊製與我朝不同,其國內奴隸甚多,幾乎占了全部人口的三成以上,若是進行舊製改革,將這些奴隸全都還以自由身份,想來定會由此得到絕大部分人的支持。”
隨著蒙毅打開了思路,一旁的馮劫也拱手進言道:“隻是如此一來,那些奴隸主們恐怕會萌生抵抗心思,臣提議,可以放寬通商政策,讓這些昔日的統治階級握有一定的通商特權,隻要許其以富貴,屆時新政施行,想來也會較為暢通。”
另一旁的蕭何也說道:“不錯,所謂特權,皆在朝廷許與不許之間,待西南人心安定之後,大可一紙諭令收迴,想來那個時候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扶蘇聽後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嗯,倒是可以先在西南先找一兩個州作為試點,若是效果不錯,再行推廣也不遲。”
馮劫笑著讚了一聲“陛下明鑒,”旋即繼續開口道:“隻是這一部分人終究隻是少許,占人口絕大部分的平民百姓短時間內隻怕還是會心懷故國,他們的心思,才是我們要收服的重點。”
這一次還不等扶蘇開口詢問,蒙毅便笑著說道:“據前線戰報來看,此時進兵之所以會如此迅捷,除了我朝倚仗的神兵利器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天時。”
這話一出,頓時引得在場幾人頻頻點頭。
所謂天時,便是老天爺相助。
據報,孔雀國內,自秦皇十二年開始,西北地區便連年大旱,遍地災民,這也使得,在秦皇十三年的對孔雀作戰的整個過程中,孔雀西北幾乎並沒有出什麽力氣。
不僅如此,孔雀西南的部分地區遭遇蝗災和瘟疫,不少地方都幾乎顆粒無收,屍骨遍野。
再加上一場國戰下來,此時的孔雀舊地大部分地區隨處可見的,除了屍首,便是饑民。
“蒙相的意思是,賑災?”
聽了馮劫的詢問,蒙毅卻是搖了搖頭,“這一場大戰,我朝三大糧庫也是消耗甚多,餘下的還要留著預防各類天災人禍,況且孔雀人口那麽多,真要全麵賑災,隻怕咱們是要賠個底兒掉啊。”
說著,蒙毅又轉頭看向扶蘇,進言道:“當前我國仍有諸多國計大事未曾完工,例如自冀州起,途徑青州最終抵達徐州的運河,以及從豫州起途徑揚州最終抵達閩州的運河,還有數十條貫穿十數州郡的快馬驛道,要麽是規劃待建,要麽是在建待成,昔日陛下體恤民力,所以大多進展緩慢,可今時不同往日了,有孔雀舊地如此大量的勞力棄之不用,豈不是可惜了。”
“要知道,他們,可是給口飽飯,便是有使不盡力氣的主兒啊。”
(還有一章,努力碼字中!)
秦皇十四年初,西南局勢基本大定。
除了局部地方仍有小規模戰鬥之外,孔雀國的其他城池要地幾乎都被秦軍所占。
所有的孔雀宗室和孔雀勳貴都被押往了鹹陽城,自這一日之後,孔雀國再想翻身,幾乎是徹底無望了。
與此同時,王離所率領的北境軍也在西域中衛軍的幫助下,全麵攻克了唿羯全境,並全殲了唿羯主力騎軍,從這一天起,亞洲大陸上,大秦,將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鹹陽朝堂上,對於如何處置孔雀舊地也成了眾臣討論的熱門話題。
有人認為,孔雀國幅員遼闊,真要入駐官員去管理孔雀各地,必將是一筆極大的朝政開支,況且,如此龐大的官員體係也著實不是如今的大秦可以承受得了的,所以,從孔雀宗室中扶植一位傀儡國主為大秦效力定然是最佳的選擇。
也有人認為,如今的孔雀國人心不定,短時間內定然會有所臣服,但若是繼續由孔雀人執掌孔雀朝廷,無論是名義上的亦或是實際上的,長久下去定然會生變,遠不如一勞永逸,趁著如今大秦國力旺盛,徹底將其納入大秦版圖,免了後顧之憂。
前者是以文臣為主的保守派,後者則是以武將為主的激進派。
扶蘇自然是更傾向於後者。
要不然也不會大老遠的把李斯調過去。
想來不久之後,大秦昔日的書同文,車同軌,必然將在孔雀舊地盛行起來。
至於孔雀的佛教文化自然也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壓製。
以老子學說和莊子學說主張的“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等道家思想逐漸紮根孔雀腹地,在大秦朝廷的刻意推動下,逐步取締佛教學說。
“朕意以決,就按照之前議定的,在孔雀舊地設立西南都護府,將其轄內各地暫時劃分十二州,所有州、郡、縣的主政官員皆從京師太學院及各地調派,至於各級輔政官員嘛,凡是願意歸順者,都可擇優選取,至於西南都護人選,朕已有打算,此事無需再議。”
李斯自然是名義上的西南都護,隻是因為之前畢竟有過諸多插曲,他的身份也確實不好再明目張膽的公注於眾,不過這樣一來也好,西南都護位高權重責任大,李斯的經驗和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最為關鍵的是,一個行將就木的垂垂老人,其餘生都將隻能效力於大秦。
“另外,所有昔日孔雀降卒都收歸蒙恬、韓信麾下,統一由這二人調度,還有,給劉邦、項羽、章邯去旨,令他們各歸其職。”
“至於唿羯舊地嘛,依朕來看,就設立唿州,從甘州太學分院及甘州地方官員中派人入駐,施以教化,令王離輔助鎮守,凡有不遵朝廷政令敢有反抗者,一律以大秦律令嚴處!”
隨著扶蘇拍板定論,西北、西南兩地也徹底定下了基調,接下來隻需要有條不紊的施行朝廷律令即可。
散朝之後,一眾扶蘇心腹免不了要被這位大秦天子拉著再到勤政殿裏加個班.......
“朕不擔心唿羯舊地,他們昔日歸附匈奴,如今不過是換了個主子,隻要朝廷給予寬撫政策,他們那裏的人心定然不難收服,況且唿羯各地本就人丁稀少,經此一戰之後,再能上馬作戰者更是寥寥無幾,朕不怕他們會降而複叛,倒是孔雀舊地,實在是有些拿不準,都說說吧,你們有什麽好的對策。”
扶蘇說完,禦案下的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片刻之後,還是蒙毅率先開了口,“臣聽聞,孔雀國舊製與我朝不同,其國內奴隸甚多,幾乎占了全部人口的三成以上,若是進行舊製改革,將這些奴隸全都還以自由身份,想來定會由此得到絕大部分人的支持。”
隨著蒙毅打開了思路,一旁的馮劫也拱手進言道:“隻是如此一來,那些奴隸主們恐怕會萌生抵抗心思,臣提議,可以放寬通商政策,讓這些昔日的統治階級握有一定的通商特權,隻要許其以富貴,屆時新政施行,想來也會較為暢通。”
另一旁的蕭何也說道:“不錯,所謂特權,皆在朝廷許與不許之間,待西南人心安定之後,大可一紙諭令收迴,想來那個時候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扶蘇聽後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嗯,倒是可以先在西南先找一兩個州作為試點,若是效果不錯,再行推廣也不遲。”
馮劫笑著讚了一聲“陛下明鑒,”旋即繼續開口道:“隻是這一部分人終究隻是少許,占人口絕大部分的平民百姓短時間內隻怕還是會心懷故國,他們的心思,才是我們要收服的重點。”
這一次還不等扶蘇開口詢問,蒙毅便笑著說道:“據前線戰報來看,此時進兵之所以會如此迅捷,除了我朝倚仗的神兵利器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天時。”
這話一出,頓時引得在場幾人頻頻點頭。
所謂天時,便是老天爺相助。
據報,孔雀國內,自秦皇十二年開始,西北地區便連年大旱,遍地災民,這也使得,在秦皇十三年的對孔雀作戰的整個過程中,孔雀西北幾乎並沒有出什麽力氣。
不僅如此,孔雀西南的部分地區遭遇蝗災和瘟疫,不少地方都幾乎顆粒無收,屍骨遍野。
再加上一場國戰下來,此時的孔雀舊地大部分地區隨處可見的,除了屍首,便是饑民。
“蒙相的意思是,賑災?”
聽了馮劫的詢問,蒙毅卻是搖了搖頭,“這一場大戰,我朝三大糧庫也是消耗甚多,餘下的還要留著預防各類天災人禍,況且孔雀人口那麽多,真要全麵賑災,隻怕咱們是要賠個底兒掉啊。”
說著,蒙毅又轉頭看向扶蘇,進言道:“當前我國仍有諸多國計大事未曾完工,例如自冀州起,途徑青州最終抵達徐州的運河,以及從豫州起途徑揚州最終抵達閩州的運河,還有數十條貫穿十數州郡的快馬驛道,要麽是規劃待建,要麽是在建待成,昔日陛下體恤民力,所以大多進展緩慢,可今時不同往日了,有孔雀舊地如此大量的勞力棄之不用,豈不是可惜了。”
“要知道,他們,可是給口飽飯,便是有使不盡力氣的主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