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再無羈絆,放手大幹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孔雀與西域邊境交界縱橫長達千餘裏,但若要大規模進出用兵,那麽握在於闐國手中的怒山關關隘無疑是最合適的。
自托彌國滿朝文武被俘之後,於闐國本就為數不多的兵力不得不麵臨著分兵作戰的窘態。
可即便是傾國之力,麵對著大秦虎狼之師也避免不了在正麵戰場上的屢戰屢敗。
如今西有孔雀虎視眈眈,東有大秦枕戈待旦,於闐國上下總算是知道了什麽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了。
可即便是這樣,依舊有人賊心不死。
“隻要支撐數日,等西域其他各國的支援一到,縱是秦人善戰,麵對著數萬聯軍也定會退卻,到了那時,我國之危自然可解。”
“對,其他諸國是絕對不會坐視秦軍各個擊破的,為今之計,隻有據城死守,以待援軍才是上策。”
當然,於闐朝堂上也不乏有清醒的明白人。
“根據數日前傳來的烏孫戰報來看,秦國的鎮南侯已經攻破了烏孫的屏山關,如今烏孫大部皆已陷落,西域北道諸國害怕他們攻滅烏孫之後轉道南下,隻怕是不會出兵援助我國。”
“而且秦國遣使來信,他們的目標是怒山關外的孔雀大軍,隻要咱們願意歸降,以往情事既往不咎,仍然可以對我朝保留國賓之禮,至少不用像托彌國那樣舉國做了階下囚。”
一方主戰,一方主和,整座王殿一時間吵做了一團。
就在於闐國主撓頭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殿外,有兵卒慌張來報。
“不好了國主,都城外三十裏處有秦軍出現,正朝我方殺來。”
“什麽人領兵?”
“舉得是秦國的韓字王旗!”
這話一出,原本熱鬧的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一眾大臣麵麵相覷,皆閉了嘴。
畢竟是實打實殺出來的威名,單論威懾力,孔雀大軍可遠遠不如“韓信”這兩個字的威力大。
那於闐國主臉色鐵青的看著王座下的一眾大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說話啊,怎麽又啞巴了?”一邊說著,於闐國主看向主戰大臣,問道:“既然主戰,你可有退敵之策?王都附近隻有不到萬餘兵馬,擋的住韓信大軍嗎?”
那人低頭垂目,默不作聲。
有些話說說可以,真要去做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於闐國主說完又看向主和大臣,“既然你主和,可有什麽好的方略拿出來?誰去與韓信交涉?”
眾大臣:.......
開玩笑,如今秦國勢大,若真是開出什麽難以接受的喪權辱國的條件,答應是死,不答應也得死,這差事可不好辦呐。
而於闐國主看著這幫關鍵時刻就歇菜的重臣,無奈的歎了口氣,過了許久才緩緩從王座上站了起來。
“傳令,開城門,歸降!”
-----
當前線軍報傳到韓信大營的時候,饒是這位威名赫赫的齊王也不由得長出了口氣。
“他們這般識趣,倒是免了一場大戰,這樣的話,接手怒山關隘倒是省了許多麻煩,”韓信說著,對帳內將領吩咐道:“告訴趙西林,入城之後不要擾民,保留於闐國主尊位,不要折辱他,另外,給陛下去信,如何處置兩國王室請陛下定奪。”
說罷,韓信看向帳外,朗聲道:“除必要留守兵力之外,全軍拔營開赴怒山關隘,我倒真想見識一下這些孔雀國的精銳。”
......
隨著怒山關隘的徹底易主,秦軍主力也終於陳兵在了兩國邊境之上。
出乎孔雀主帥預料的是,秦軍並未據關以守,反而是主動出擊。
此時的怒山關前,嬴將閭親率先鋒大營出關迎戰,萬餘秦軍步卒在這位大秦公子的帶領下於敵軍陣營中橫衝直撞,竟硬生生衝亂了敵軍陣型。
不過隨著時間越拖越久,敵軍大部越聚越多,大有圍殲這支秦軍先鋒的打算。
而在孔雀大營中,近萬騎象軍嚴陣以待,隻等著怒山關後的秦軍主力出關援救,便可以一戰殲之,進而入主關內。
關隘上的趙西林看著遠處的兩軍廝殺,不由得麵露擔憂,開口說道:“孔雀軍團數萬人組成的戰陣確實是有過人之處,以前聞所未聞,將閭公子現下身陷重圍,若是我們在不出關接應,隻怕有全軍覆沒之危啊。”
而韓信卻表現的相當淡然。
“無妨,孔雀軍團雖說戰陣奇特,但也不是沒有弊端,如今嬴將閭單單隻依靠著萬餘人就能衝散他們的陣型,足見他們之間缺乏有力配合,攻有餘而守不足,若是能有兩支兵馬兵分兩路,左進右出,右出左進,必能使其方寸大亂,到時配合著嬴將閭先鋒營將其一分為二,勝局可定!”
趙西林聽後當即抱拳道:“韓將軍,請給末將一支兵馬,末將定能一舉擊潰敵軍。”
韓信抬頭看了看日頭,微微搖了搖頭,輕聲說道:“還不到時候。”
這話一出,趙西林雖說心有疑慮,但韓信的軍令在西州軍中向來分量極大,所以當下也隻能憂心忡忡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戰場,便不再多言。
直到後方有人來報,所有人心中的石頭才總算放了下來。
“啟稟將軍,皇城司護送使團一幹人等已經入關。”
聽了這話,韓信長出了口氣,旋即緩緩看向趙西林。
“關外再無擔憂之事,從現在起,放手一搏吧!”
“讓這幫沒見過世麵的家夥好好瞧瞧,什麽是歩騎甲天下!”
自托彌國滿朝文武被俘之後,於闐國本就為數不多的兵力不得不麵臨著分兵作戰的窘態。
可即便是傾國之力,麵對著大秦虎狼之師也避免不了在正麵戰場上的屢戰屢敗。
如今西有孔雀虎視眈眈,東有大秦枕戈待旦,於闐國上下總算是知道了什麽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了。
可即便是這樣,依舊有人賊心不死。
“隻要支撐數日,等西域其他各國的支援一到,縱是秦人善戰,麵對著數萬聯軍也定會退卻,到了那時,我國之危自然可解。”
“對,其他諸國是絕對不會坐視秦軍各個擊破的,為今之計,隻有據城死守,以待援軍才是上策。”
當然,於闐朝堂上也不乏有清醒的明白人。
“根據數日前傳來的烏孫戰報來看,秦國的鎮南侯已經攻破了烏孫的屏山關,如今烏孫大部皆已陷落,西域北道諸國害怕他們攻滅烏孫之後轉道南下,隻怕是不會出兵援助我國。”
“而且秦國遣使來信,他們的目標是怒山關外的孔雀大軍,隻要咱們願意歸降,以往情事既往不咎,仍然可以對我朝保留國賓之禮,至少不用像托彌國那樣舉國做了階下囚。”
一方主戰,一方主和,整座王殿一時間吵做了一團。
就在於闐國主撓頭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殿外,有兵卒慌張來報。
“不好了國主,都城外三十裏處有秦軍出現,正朝我方殺來。”
“什麽人領兵?”
“舉得是秦國的韓字王旗!”
這話一出,原本熱鬧的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一眾大臣麵麵相覷,皆閉了嘴。
畢竟是實打實殺出來的威名,單論威懾力,孔雀大軍可遠遠不如“韓信”這兩個字的威力大。
那於闐國主臉色鐵青的看著王座下的一眾大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說話啊,怎麽又啞巴了?”一邊說著,於闐國主看向主戰大臣,問道:“既然主戰,你可有退敵之策?王都附近隻有不到萬餘兵馬,擋的住韓信大軍嗎?”
那人低頭垂目,默不作聲。
有些話說說可以,真要去做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於闐國主說完又看向主和大臣,“既然你主和,可有什麽好的方略拿出來?誰去與韓信交涉?”
眾大臣:.......
開玩笑,如今秦國勢大,若真是開出什麽難以接受的喪權辱國的條件,答應是死,不答應也得死,這差事可不好辦呐。
而於闐國主看著這幫關鍵時刻就歇菜的重臣,無奈的歎了口氣,過了許久才緩緩從王座上站了起來。
“傳令,開城門,歸降!”
-----
當前線軍報傳到韓信大營的時候,饒是這位威名赫赫的齊王也不由得長出了口氣。
“他們這般識趣,倒是免了一場大戰,這樣的話,接手怒山關隘倒是省了許多麻煩,”韓信說著,對帳內將領吩咐道:“告訴趙西林,入城之後不要擾民,保留於闐國主尊位,不要折辱他,另外,給陛下去信,如何處置兩國王室請陛下定奪。”
說罷,韓信看向帳外,朗聲道:“除必要留守兵力之外,全軍拔營開赴怒山關隘,我倒真想見識一下這些孔雀國的精銳。”
......
隨著怒山關隘的徹底易主,秦軍主力也終於陳兵在了兩國邊境之上。
出乎孔雀主帥預料的是,秦軍並未據關以守,反而是主動出擊。
此時的怒山關前,嬴將閭親率先鋒大營出關迎戰,萬餘秦軍步卒在這位大秦公子的帶領下於敵軍陣營中橫衝直撞,竟硬生生衝亂了敵軍陣型。
不過隨著時間越拖越久,敵軍大部越聚越多,大有圍殲這支秦軍先鋒的打算。
而在孔雀大營中,近萬騎象軍嚴陣以待,隻等著怒山關後的秦軍主力出關援救,便可以一戰殲之,進而入主關內。
關隘上的趙西林看著遠處的兩軍廝殺,不由得麵露擔憂,開口說道:“孔雀軍團數萬人組成的戰陣確實是有過人之處,以前聞所未聞,將閭公子現下身陷重圍,若是我們在不出關接應,隻怕有全軍覆沒之危啊。”
而韓信卻表現的相當淡然。
“無妨,孔雀軍團雖說戰陣奇特,但也不是沒有弊端,如今嬴將閭單單隻依靠著萬餘人就能衝散他們的陣型,足見他們之間缺乏有力配合,攻有餘而守不足,若是能有兩支兵馬兵分兩路,左進右出,右出左進,必能使其方寸大亂,到時配合著嬴將閭先鋒營將其一分為二,勝局可定!”
趙西林聽後當即抱拳道:“韓將軍,請給末將一支兵馬,末將定能一舉擊潰敵軍。”
韓信抬頭看了看日頭,微微搖了搖頭,輕聲說道:“還不到時候。”
這話一出,趙西林雖說心有疑慮,但韓信的軍令在西州軍中向來分量極大,所以當下也隻能憂心忡忡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戰場,便不再多言。
直到後方有人來報,所有人心中的石頭才總算放了下來。
“啟稟將軍,皇城司護送使團一幹人等已經入關。”
聽了這話,韓信長出了口氣,旋即緩緩看向趙西林。
“關外再無擔憂之事,從現在起,放手一搏吧!”
“讓這幫沒見過世麵的家夥好好瞧瞧,什麽是歩騎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