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兵鋒聚西南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秦戰船上,曹參看著船頭的圓盤,不禁發出一聲輕歎。
“如此神物,說是巧奪天工也不為過吧?”
一旁的陳平也是深表讚同。
“以磁石摩利針鋒,巧借天地之力,使其頭尾各指南北,這等奇思妙想,也就是當今陛下能想得出來的了吧?”
曹參聽後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若是沒有它相助,這茫茫大海,該如何行進停止,還真是要難死咱們呐。”
就在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感歎的時候,劉邦自船艙內走了出來,笑著問道:“嘀咕什麽呢?”
“漢王!”
兩人笑著拱了拱手,曹參開口答道:“也沒什麽,就是感歎感歎朝廷天工院的手藝,屬實不一般呐。”
劉邦聽後也不由得看了一眼麵前的指南圓盤,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正色問道:“各營都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依情報來看,孔雀國的水師力量並不強大,待我軍臨近孔雀海域之後,若是海上遇敵,前軍六營可以隨時作戰,必能一戰潰之,登岸之後,以我艦隊中軍為主力,定可以盡速剿滅孔雀守軍,屆時再由艦隊後軍打掃戰場,等孔雀國那幫人反應過來,地圖上的這幾個港口隻怕早就插滿了我大秦的龍旗了。”
劉邦聽了陳平所言,微微點頭,旋即說道:“陛下的旨意的很清楚,這一次我軍不遠萬裏突襲孔雀的大後方,目的有三個,一個是截斷孔雀國的海上路線,使其海路聯係,二是破壞其港口儲備,盡可能的拖住其國內摩羅軍隊,為正麵戰場爭取有利局麵,三是揚我國威,打壓那個薩塔的囂張氣焰,從而降低其主政威信。”
“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千萬不要懈怠,別忘了,咱們是在他國領土作戰,沒有後備支援,而且這一仗打多久還沒有定數,一定要告訴弟兄們,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所謂摩羅軍隊,意指孔雀國的常備軍,是一支戰力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
曹、陳兩人自然也明白個中兇險,皆是臉色肅穆的點了點頭,拱手領命道:“漢王放心,我等都明白!”
劉邦聽後長吐了一口氣,然後緩緩看向遠處的海麵,不禁心有感歎。
“壯士遠洋,恩威海外,這在中原之地可是頭一次啊。”
一邊說著,劉邦輕笑了幾聲,像是自語一般的繼續說著,“當初籌建水師戰艦,不知有多少朝中大臣都頗為詬病,說咱們糜耗甚多卻少見成效,這一次,可萬萬不能墮了我大秦水師的威風啊。”
------
作為與秦同一時期的超級帝國,到了薩塔這一代,雖然國力不複其祖父阿育王時的極盛,但依舊不可小覷。
就國土而言,其南臨無垠大海,北接希臘王國,東與西域接壤,西與塞琉古帝國交匯,麵積之大,在鼎盛時期甚至比大秦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是因為這樣的地理環境,其兵種有兩大特色。
一是象兵。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其衝鋒破陣的能力實在是無可披靡,而通過特殊手段訓練的孔雀戰象,更是有著超凡的戰力,無論是破城門,毀營壘,還是折兵器,踏敵軍,都有極大的戰場優勢。
二便是雇傭軍,也叫布利陀軍隊。
因為曾經短暫依附於馬其頓王國,亞曆山大因故撤軍之後,不少周邊附屬國便陸續組建了自己的軍隊,隻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這些小政權陸續被滅亡、吞並,但這些軍隊卻大多存活了下來,成為了一支幾乎不受任何統一政權控製的特殊軍隊。
又因為平常周旋於各個政權之間,以殺戮為生,其戰力自然是極強的。
現如今屯兵西域邊境的,便是這樣的兩支軍隊。
雖說花了不小的代價,但薩塔對於西域的誌在必得以及對大秦的重視,也由此可見一斑。
此時的於闐國內,經過數天的談判周旋,兩國終於談崩了。
孔雀主將堅持借道伐秦,於闐國主堅持閉關絕道,各不相讓。
尤其是當前線消息傳來,於闐國主本以為孔雀主將會心生忌憚,繼而率兵迴退,沒想到其不僅一副不怕的模樣,反而更是義憤填膺,打著為同袍報仇的旗子,說什麽都要借道而過,這可是難壞了於闐國主。
請神容易送神難。
他算是深刻體會到了。
“早知道今日的局麵,當初就不該聽信那個中原人的鬼話,什麽在大秦西南分一杯羹,都是扯蛋,”於闐國主越說越氣,一把將手中酒杯摔了出去,“如今倒好,我們損兵折將不說,還得罪了大秦皇帝,現在就連孔雀國都對我不善,這日子,真是越來越難過了。”
一旁的一位大臣見狀,躬身將不遠處躺在地上的酒杯撿起,笑著勸慰道:“國主放心,秦國與咱們之間還擱著一個托彌國,有他們擋著,秦國就算是有氣也得先朝著他們發,至於孔雀國就更無需憂慮了,咱們如今關了邊境各地的隘口,隻要防守嚴密,孔雀軍團定然是不敢來犯的。”
也有大臣起身進言道:“不過畢竟躋身兩大強國之間,都得罪了終究不是什麽好事,國主不如委身示好一國,到時候真要是出現什麽預料之外的變故,也好有個退路啊。”
於闐國主剛要開口,卻不料最先進言的大臣卻是看向那人開口說道:“孔雀國的態度很明確,若是不放開關隘,便沒有再談的必要了,可如果真的引狼入室,隻怕有滅國之禍,至於秦國,就更不用多說了,我國多少男兒死在了那個韓信的手上,秦國又有多少男兒死在了我國的手上,這樣的深仇大恨恐怕不是能夠一帶而過的。”
說著,那大臣轉頭看向於闐國主,繼續說道:“您是國主,秦國的皇帝和孔雀的國王也是國主,咱們憑著險關隘口,固守自然是無虞的,何必自墮威風?”
“你們......這......”
看著底下大臣爭執不斷,於闐國主一時間左右為難,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就在這時,大殿外有兵卒慌張來報。
“啟稟國主,前線急報,孔雀大軍已經開始扣關。”
這話一出,滿朝大臣頓時安靜了下來。
過了許久,於闐國主才長歎了口氣。
“就看托彌國能不能扛得住秦國的兵鋒了......”
“如此神物,說是巧奪天工也不為過吧?”
一旁的陳平也是深表讚同。
“以磁石摩利針鋒,巧借天地之力,使其頭尾各指南北,這等奇思妙想,也就是當今陛下能想得出來的了吧?”
曹參聽後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若是沒有它相助,這茫茫大海,該如何行進停止,還真是要難死咱們呐。”
就在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感歎的時候,劉邦自船艙內走了出來,笑著問道:“嘀咕什麽呢?”
“漢王!”
兩人笑著拱了拱手,曹參開口答道:“也沒什麽,就是感歎感歎朝廷天工院的手藝,屬實不一般呐。”
劉邦聽後也不由得看了一眼麵前的指南圓盤,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正色問道:“各營都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依情報來看,孔雀國的水師力量並不強大,待我軍臨近孔雀海域之後,若是海上遇敵,前軍六營可以隨時作戰,必能一戰潰之,登岸之後,以我艦隊中軍為主力,定可以盡速剿滅孔雀守軍,屆時再由艦隊後軍打掃戰場,等孔雀國那幫人反應過來,地圖上的這幾個港口隻怕早就插滿了我大秦的龍旗了。”
劉邦聽了陳平所言,微微點頭,旋即說道:“陛下的旨意的很清楚,這一次我軍不遠萬裏突襲孔雀的大後方,目的有三個,一個是截斷孔雀國的海上路線,使其海路聯係,二是破壞其港口儲備,盡可能的拖住其國內摩羅軍隊,為正麵戰場爭取有利局麵,三是揚我國威,打壓那個薩塔的囂張氣焰,從而降低其主政威信。”
“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千萬不要懈怠,別忘了,咱們是在他國領土作戰,沒有後備支援,而且這一仗打多久還沒有定數,一定要告訴弟兄們,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所謂摩羅軍隊,意指孔雀國的常備軍,是一支戰力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
曹、陳兩人自然也明白個中兇險,皆是臉色肅穆的點了點頭,拱手領命道:“漢王放心,我等都明白!”
劉邦聽後長吐了一口氣,然後緩緩看向遠處的海麵,不禁心有感歎。
“壯士遠洋,恩威海外,這在中原之地可是頭一次啊。”
一邊說著,劉邦輕笑了幾聲,像是自語一般的繼續說著,“當初籌建水師戰艦,不知有多少朝中大臣都頗為詬病,說咱們糜耗甚多卻少見成效,這一次,可萬萬不能墮了我大秦水師的威風啊。”
------
作為與秦同一時期的超級帝國,到了薩塔這一代,雖然國力不複其祖父阿育王時的極盛,但依舊不可小覷。
就國土而言,其南臨無垠大海,北接希臘王國,東與西域接壤,西與塞琉古帝國交匯,麵積之大,在鼎盛時期甚至比大秦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是因為這樣的地理環境,其兵種有兩大特色。
一是象兵。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其衝鋒破陣的能力實在是無可披靡,而通過特殊手段訓練的孔雀戰象,更是有著超凡的戰力,無論是破城門,毀營壘,還是折兵器,踏敵軍,都有極大的戰場優勢。
二便是雇傭軍,也叫布利陀軍隊。
因為曾經短暫依附於馬其頓王國,亞曆山大因故撤軍之後,不少周邊附屬國便陸續組建了自己的軍隊,隻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這些小政權陸續被滅亡、吞並,但這些軍隊卻大多存活了下來,成為了一支幾乎不受任何統一政權控製的特殊軍隊。
又因為平常周旋於各個政權之間,以殺戮為生,其戰力自然是極強的。
現如今屯兵西域邊境的,便是這樣的兩支軍隊。
雖說花了不小的代價,但薩塔對於西域的誌在必得以及對大秦的重視,也由此可見一斑。
此時的於闐國內,經過數天的談判周旋,兩國終於談崩了。
孔雀主將堅持借道伐秦,於闐國主堅持閉關絕道,各不相讓。
尤其是當前線消息傳來,於闐國主本以為孔雀主將會心生忌憚,繼而率兵迴退,沒想到其不僅一副不怕的模樣,反而更是義憤填膺,打著為同袍報仇的旗子,說什麽都要借道而過,這可是難壞了於闐國主。
請神容易送神難。
他算是深刻體會到了。
“早知道今日的局麵,當初就不該聽信那個中原人的鬼話,什麽在大秦西南分一杯羹,都是扯蛋,”於闐國主越說越氣,一把將手中酒杯摔了出去,“如今倒好,我們損兵折將不說,還得罪了大秦皇帝,現在就連孔雀國都對我不善,這日子,真是越來越難過了。”
一旁的一位大臣見狀,躬身將不遠處躺在地上的酒杯撿起,笑著勸慰道:“國主放心,秦國與咱們之間還擱著一個托彌國,有他們擋著,秦國就算是有氣也得先朝著他們發,至於孔雀國就更無需憂慮了,咱們如今關了邊境各地的隘口,隻要防守嚴密,孔雀軍團定然是不敢來犯的。”
也有大臣起身進言道:“不過畢竟躋身兩大強國之間,都得罪了終究不是什麽好事,國主不如委身示好一國,到時候真要是出現什麽預料之外的變故,也好有個退路啊。”
於闐國主剛要開口,卻不料最先進言的大臣卻是看向那人開口說道:“孔雀國的態度很明確,若是不放開關隘,便沒有再談的必要了,可如果真的引狼入室,隻怕有滅國之禍,至於秦國,就更不用多說了,我國多少男兒死在了那個韓信的手上,秦國又有多少男兒死在了我國的手上,這樣的深仇大恨恐怕不是能夠一帶而過的。”
說著,那大臣轉頭看向於闐國主,繼續說道:“您是國主,秦國的皇帝和孔雀的國王也是國主,咱們憑著險關隘口,固守自然是無虞的,何必自墮威風?”
“你們......這......”
看著底下大臣爭執不斷,於闐國主一時間左右為難,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就在這時,大殿外有兵卒慌張來報。
“啟稟國主,前線急報,孔雀大軍已經開始扣關。”
這話一出,滿朝大臣頓時安靜了下來。
過了許久,於闐國主才長歎了口氣。
“就看托彌國能不能扛得住秦國的兵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