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豫州張良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豫州轄區內,大多都是昔日的韓國舊地。
作為韓國舊臣之後,再加上其曾經是始皇帝明詔通緝的罪犯,張良出任豫州刺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頗受朝廷微詞。
更有傳聞,上一任禦史大夫姚賈曾被扶蘇這一任命氣的臥床不起數月,足見這位老大人對於這一決定是多麽的憤慨。
不過張良畢竟才能卓著,隨著實打實的政績傳到朝廷上,那昔日的諸多微詞倒也慢慢弱了下來。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張良這個刺史與其他各州刺史有一個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他隻有主政之權,卻沒有調兵之權。
或許是扶蘇對朝臣的妥協。
亦或是扶蘇對張良的忌憚。
無論如何,大秦天下一十五州,唯有豫州實行了軍政分離的製度,這一點,倒是給了舊趙公子趙興可乘之機。
汝南郡新息城,作為如今的豫州治所,自是一片繁華。
刺史府內,順利見到張良的趙興還未說話,這位刺史大人就已經將他心中所想盡數都說了出來,可謂是不給這位舊趙公子絲毫的機會。
“我一個沒有兵權的刺史,對你們的作用應該是微乎其微的,你們總不能指望我帶著那些大秦官員去起兵造反吧?”
“思來想去,你們要做的,無非是想利用我來損壞大秦天子的威嚴罷了。”
“畢竟我是扶蘇乾綱獨斷提拔的,若是我公然反秦,那他這位大秦天子在朝堂上文武百官中的威信,可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聽完張良所言,趙興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徐徐說道:“五朝相府,世代貴胄,有秦一朝,對張家而言,血海深仇我就不多說了,張先生是舉世少有的聰明人,我隻想聽一句痛快話,”說著趙興收斂了笑意,正色問道:“張先生可願意?”
張良卻沒有正麵迴答他的問題,思考了片刻之後,略帶戲謔的說道:“我一直不明白你們這些人到底要做什麽。”
“是要反秦自立嗎?可你們並沒有這個實力。”
“是要報國仇家恨嗎?可如此大行陰詭之道,甚至還不如直接刺殺扶蘇來的光明正大。”
“細細想來,你們要的,無非是個天下大亂的結果罷了。”
“說到底,就是不想讓這個攻滅六國的大秦過得太安生而已。”
一邊說著,張良嗤笑著搖了搖頭,“小人之心,也來問我願不願意?你怎麽不去問問那些如今安居樂業的豫州百姓願不願意?”
趙興臉色一變,剛要開口,卻被張良揮手打斷。
“我知道,你們用了手段讓朝廷左丞相蒙毅被罷官奪職,可你們也太小看扶蘇了,沒有了蒙家,朝堂上還有一個馮家,即便是沒有了馮家,朝堂上還有那麽多被他一手提拔卻還來不及感恩戴德的清貧寒士,隻要他願意,誰都可以成為蒙毅,誰都可以成為馮去疾,這才是這位大秦天子的手段和氣魄,跟他比起來,你們簡直就是螢蟲與皓月爭輝,不自量力。”
等到張良說完,趙興早已是臉色鐵青,“看來張先生是鐵了心的要為大秦賣命了!”
“哼,孺子之語,”張良無奈的搖了搖頭,“我這刺史府雖說不是什麽固若金湯之地,但也不是什麽人想來就能來的,你們以為今天你們能進來,真的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我本有意給你們一條生路,奈何你們自己卻是個扶不起來的,也罷,多說無益,請迴吧!”
張良說完,又做恍然狀,補充道:“對了,送你們四個字---好自為之。”
趙興冷著臉,連一句告辭都不願多說,徑直出了刺史府。
府外,幾名親信早已等候多時,看著趙興出府,急忙跟了上去。
雖說胸中怒氣滿滿,但對於張良最後所言,趙興心中還是不由得疑惑萬分,開口問道:“刺史府周邊有什麽異常?”
“發現了皇城司的人。”
聽了這話,趙興不免心中一緊,但隨即又是放鬆下來,低聲吩咐道:“分頭走,把尾巴甩幹淨之後,召集舊部老地方匯合。”
“明白!”
“公子放心!”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畢竟都是邊軍出身,各個身手不凡,該有的鎮定和傲氣還是不缺的。
而且,這些人既然敢來大秦腹地,想來應該是對新息城做過仔細布局的,尤其是衙役巡防的路徑更是做過詳細調查,對於城內情況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至少還是心中有數的。
也是憑借著這份有恃無恐的準備,他們帶著皇城司的尾巴足足在城內繞了幾個時辰,直到最終確認沒有了皇城司跟蹤的蹤跡,才放心大膽的溜進了一處偏僻小巷中。
絲毫不起眼的院落中,趙興早已是等候多時。
當他看到所有舊部都安然的抵達之後,才長出了口氣,不過卻依舊是不放心的問道:“沒帶來什麽不該帶來的東西吧?”
“放心吧公子,早就把他們甩的遠遠的了,這幫家夥,跟咱們趙國邊輔輕衛的追緝手段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要不是想逗他們耍耍,看看這些所謂皇城司的本事,咱哥幾個早就到了,也就不用公子等這麽久了。”
看著屬下舊部一個個滿懷信心的樣子,趙興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但嘴上卻是叮囑道:“畢竟是暴秦的地盤,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張揚之舉千萬要不得。”
幾人聽後皆是悻悻的撓了撓頭。
趙興見狀,剛要開口繼續說些什麽,也就在這時,屋外變故陡生。
院中傳來的陣陣異響還不待幾人有所反應,伴隨著幾聲箭矢劃過空氣的聲音之後,除了幾聲悶響之外,不多時,便再次迴歸了寧靜。
趙興等人瞬間臉色大變,急忙推門跑了出去。
再一瞧,屋外的整個院落乃至於屋頂、牆壁上,數十名皇城司屬衛赫然林立,各個手持弓弩,蓄勢待發。
也在這時,皇城司指揮使魏左緩緩步入到了院中。
“趙公子,我家陛下想請公子去往鹹陽一敘,你看,是先死幾個人再去呢?還是你體恤部下,願意免了這中間的波折?”
一邊說著,魏左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麽一樣,忍不住笑出了聲,“哦,對了,給你一句忠告,若是以後再有人跟你說,他們甩丟了皇城司的人,這話,可千萬不要信。”
“是一個字都不要信。”
作為韓國舊臣之後,再加上其曾經是始皇帝明詔通緝的罪犯,張良出任豫州刺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頗受朝廷微詞。
更有傳聞,上一任禦史大夫姚賈曾被扶蘇這一任命氣的臥床不起數月,足見這位老大人對於這一決定是多麽的憤慨。
不過張良畢竟才能卓著,隨著實打實的政績傳到朝廷上,那昔日的諸多微詞倒也慢慢弱了下來。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張良這個刺史與其他各州刺史有一個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他隻有主政之權,卻沒有調兵之權。
或許是扶蘇對朝臣的妥協。
亦或是扶蘇對張良的忌憚。
無論如何,大秦天下一十五州,唯有豫州實行了軍政分離的製度,這一點,倒是給了舊趙公子趙興可乘之機。
汝南郡新息城,作為如今的豫州治所,自是一片繁華。
刺史府內,順利見到張良的趙興還未說話,這位刺史大人就已經將他心中所想盡數都說了出來,可謂是不給這位舊趙公子絲毫的機會。
“我一個沒有兵權的刺史,對你們的作用應該是微乎其微的,你們總不能指望我帶著那些大秦官員去起兵造反吧?”
“思來想去,你們要做的,無非是想利用我來損壞大秦天子的威嚴罷了。”
“畢竟我是扶蘇乾綱獨斷提拔的,若是我公然反秦,那他這位大秦天子在朝堂上文武百官中的威信,可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聽完張良所言,趙興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徐徐說道:“五朝相府,世代貴胄,有秦一朝,對張家而言,血海深仇我就不多說了,張先生是舉世少有的聰明人,我隻想聽一句痛快話,”說著趙興收斂了笑意,正色問道:“張先生可願意?”
張良卻沒有正麵迴答他的問題,思考了片刻之後,略帶戲謔的說道:“我一直不明白你們這些人到底要做什麽。”
“是要反秦自立嗎?可你們並沒有這個實力。”
“是要報國仇家恨嗎?可如此大行陰詭之道,甚至還不如直接刺殺扶蘇來的光明正大。”
“細細想來,你們要的,無非是個天下大亂的結果罷了。”
“說到底,就是不想讓這個攻滅六國的大秦過得太安生而已。”
一邊說著,張良嗤笑著搖了搖頭,“小人之心,也來問我願不願意?你怎麽不去問問那些如今安居樂業的豫州百姓願不願意?”
趙興臉色一變,剛要開口,卻被張良揮手打斷。
“我知道,你們用了手段讓朝廷左丞相蒙毅被罷官奪職,可你們也太小看扶蘇了,沒有了蒙家,朝堂上還有一個馮家,即便是沒有了馮家,朝堂上還有那麽多被他一手提拔卻還來不及感恩戴德的清貧寒士,隻要他願意,誰都可以成為蒙毅,誰都可以成為馮去疾,這才是這位大秦天子的手段和氣魄,跟他比起來,你們簡直就是螢蟲與皓月爭輝,不自量力。”
等到張良說完,趙興早已是臉色鐵青,“看來張先生是鐵了心的要為大秦賣命了!”
“哼,孺子之語,”張良無奈的搖了搖頭,“我這刺史府雖說不是什麽固若金湯之地,但也不是什麽人想來就能來的,你們以為今天你們能進來,真的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我本有意給你們一條生路,奈何你們自己卻是個扶不起來的,也罷,多說無益,請迴吧!”
張良說完,又做恍然狀,補充道:“對了,送你們四個字---好自為之。”
趙興冷著臉,連一句告辭都不願多說,徑直出了刺史府。
府外,幾名親信早已等候多時,看著趙興出府,急忙跟了上去。
雖說胸中怒氣滿滿,但對於張良最後所言,趙興心中還是不由得疑惑萬分,開口問道:“刺史府周邊有什麽異常?”
“發現了皇城司的人。”
聽了這話,趙興不免心中一緊,但隨即又是放鬆下來,低聲吩咐道:“分頭走,把尾巴甩幹淨之後,召集舊部老地方匯合。”
“明白!”
“公子放心!”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畢竟都是邊軍出身,各個身手不凡,該有的鎮定和傲氣還是不缺的。
而且,這些人既然敢來大秦腹地,想來應該是對新息城做過仔細布局的,尤其是衙役巡防的路徑更是做過詳細調查,對於城內情況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至少還是心中有數的。
也是憑借著這份有恃無恐的準備,他們帶著皇城司的尾巴足足在城內繞了幾個時辰,直到最終確認沒有了皇城司跟蹤的蹤跡,才放心大膽的溜進了一處偏僻小巷中。
絲毫不起眼的院落中,趙興早已是等候多時。
當他看到所有舊部都安然的抵達之後,才長出了口氣,不過卻依舊是不放心的問道:“沒帶來什麽不該帶來的東西吧?”
“放心吧公子,早就把他們甩的遠遠的了,這幫家夥,跟咱們趙國邊輔輕衛的追緝手段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要不是想逗他們耍耍,看看這些所謂皇城司的本事,咱哥幾個早就到了,也就不用公子等這麽久了。”
看著屬下舊部一個個滿懷信心的樣子,趙興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但嘴上卻是叮囑道:“畢竟是暴秦的地盤,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張揚之舉千萬要不得。”
幾人聽後皆是悻悻的撓了撓頭。
趙興見狀,剛要開口繼續說些什麽,也就在這時,屋外變故陡生。
院中傳來的陣陣異響還不待幾人有所反應,伴隨著幾聲箭矢劃過空氣的聲音之後,除了幾聲悶響之外,不多時,便再次迴歸了寧靜。
趙興等人瞬間臉色大變,急忙推門跑了出去。
再一瞧,屋外的整個院落乃至於屋頂、牆壁上,數十名皇城司屬衛赫然林立,各個手持弓弩,蓄勢待發。
也在這時,皇城司指揮使魏左緩緩步入到了院中。
“趙公子,我家陛下想請公子去往鹹陽一敘,你看,是先死幾個人再去呢?還是你體恤部下,願意免了這中間的波折?”
一邊說著,魏左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麽一樣,忍不住笑出了聲,“哦,對了,給你一句忠告,若是以後再有人跟你說,他們甩丟了皇城司的人,這話,可千萬不要信。”
“是一個字都不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