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還要接見三郡郡守及郡丞,扶蘇便多留了幾日。


    有些事情,章邯礙於交州大局不便於做,那自己這個大秦皇帝,自然也是要學著為麾下臣子排憂解難的。


    誰讓自己是當代好皇帝呢?


    這日深夜,扶蘇已然入睡,朦朧間似乎聽到了院外陣陣嘈雜聲響起。


    不多時,秦知守的聲音便響了起來。


    “錢濤,帶些弟兄們守住後門,凡有不明之人膽敢靠近一律射殺,楊五六,帶些弟兄們守住前門,敢放進來一個不明之人,我唯你是問,其餘人等都給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守好這座院子,絕不能讓一個刺客近到禦前。”


    聽著院外秦知守有條不紊的安排著,扶蘇不禁一陣狐疑?


    刺客?


    哪兒來的刺客?


    怎麽哪兒都有刺客?


    一邊想著,扶蘇穿好衣物,推開房門,隻見屋外燈火通明,便是每個角落都被照得透徹。


    扶蘇開口問道:“怎麽迴事?”


    “啟稟陛下,有人夜闖將軍府,幸好被章邯將軍察覺,現下已經交上了手,看那些人的穿飾裝扮、招式路數,應當和之前薛郡郡守府的那批賊人是一夥的。”


    “這些人倒是消息靈通,”扶蘇說罷,又轉念一想感覺不太對。


    這些人既然如此靈通的消息,那為何不在當初自己前往南海郡之時刺殺?反而如今進了戒備森嚴的將軍府才做出了這般行刺之事?


    於理不通啊。


    扶蘇皺著眉頭,一時間也想不明白是怎麽一迴事。


    整整一夜,扶蘇未眠,直到天亮時分,外麵的喊殺聲才漸漸小了。


    而扶蘇的院落裏,至始至終,都沒有見到一個刺客的身影。


    難不成不是奔著我來的?


    扶蘇正在這般想著的時候,門外再次響起了秦知守的聲音。


    “啟稟陛下,章邯請見。”


    “讓他進來。”


    等這位鎮南將軍將來的時候,那渾身血跡著實是讓扶蘇不由得一陣心悸。


    “受傷了?”


    章邯笑了笑,迴道:“一點輕傷而已,不妨事,”一邊說著,章邯拱手請罪道:“是末將守衛不利,讓陛下受驚了,實在是沒有料到這些賊子竟會趁著城內守衛換防之際行刺殺之舉,還請陛下責罰。”


    “責罰?”扶蘇不由得一愣,隨後笑了起來,“怎麽責罰?朕這院子裏一個刺客影子都沒有見到,要不是秦知守來報,朕還都不知道有這麽一迴事。”


    說罷,扶蘇看著眼前略顯疲憊的章邯,突然想到了什麽,臉色不由得一變。


    沉思了良久,扶蘇這才緩緩說道:“你激戰了一夜,先下去好好歇著去吧,掃尾之事,就交給秦知守去辦吧。”


    “是!”


    隨著章邯領命離去,扶蘇也迴到了屋內,思索著剛才所想。


    難不成這幫刺客的目的是章邯?


    可這幫刺客都是昔日六國的餘孽,所圖的都是顛覆大秦政權的大事。


    章邯一個交州刺史,竟值得這些人大動幹戈,扶蘇實在是想不明白,殺了他對大局又有什麽影響呢?


    “除非......”扶蘇雙眸微眯,一股肅殺之氣油然而生,“除非章邯的死,對某些人有利。”


    根據之前秦知守對薛郡刺客的拷打得知,這些人都曾在北境給昔日東胡充當過打手。


    如今東胡覆滅,悉數歸在了匈奴的統轄之下,那得利之人,必然也是來自北境。


    北境......


    要說北境上與章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還真有一個。


    “項羽......”


    輕聲喚出這個名字,扶蘇不由得雙拳緊握了起來。


    “戰場之上,本就你死我活,可如今,富貴給你了,項氏一族的榮耀也給你了,就連你想要的楚國故土的安定繁榮朕也給你了,即便是冒著天下之大不韙,能給你的信任也都給你了,所為的,不過是希望化解昔日你我之間的仇怨,可你若是還放不下,朕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說罷,扶蘇緊握的雙拳重重的砸在了一旁的茶桌上,似乎宣泄著心中的怒火。


    ------


    自嶺南歸附以來,這還是這位秦皇陛下第一次親自駕臨南境,所以收到消息的三位郡守及各自的二把手都是沒有敢做任何的耽擱,馬不停歇的趕到了番禺城。


    “楊大人竟然早早就到了,想必已經等候多時了吧?”


    看著來人拱手示禮,早就等候在將軍府正堂的桂林郡郡守楊謙之也急忙站起了身,迴禮道:“王大人也不慢呐,我本就是在桂林郡任職,這番禺城也算是我的轄地,倒是不曾想王大人來的竟然也是這般快。”


    “陛下召見,我等豈敢怠慢,是一刻都不敢歇息啊。”


    就在兩人寒暄之際,堂外又有兩人走了進來。


    “楊大人、王大人,好久不見呐,看來我這緊趕慢趕,還是落在了二位的後麵。”


    “齊大人遠在南海郡,也隻是比王某晚到了片刻而已,這腳力已經是不慢了。”


    說話間,三位郡守落座。


    沉默了些許時刻,那位齊大人最先忍不住了,不禁低聲問道:“二位仁兄可知,陛下此次召見,所為何意?”


    “這......”


    豈料這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迷茫的搖了搖頭。


    “我聽說昨日,將軍府遇了刺客,這事是真是假?”


    那位齊大人說完,另一位王大人也是忍不住的看向了楊謙之。


    畢竟他是桂林郡郡守,轄地內發生了如此大的事情,他要是不知道,那可就罪過大了。


    “這事......”那料楊謙之卻是淡然的喝了口茶方才緩緩說道:“這事不是咱們能琢磨的,而且,有些事情,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看見這家夥雖然緘口不言,但通過那一副淡然的表情也知道,必然是有人給他打過招唿了,此事與他無責。


    要不然,單憑皇駕遇刺一事,他這個轄地郡守便難辭其咎。


    不過這兩人倒也聰明,既然楊謙之不願透露,他們自然也不會多生事端的去追問。


    也就在這時,正堂外,一聲高唿響起。


    “陛下駕到!”


    三人急忙起身快步走到了院外,待得見到扶蘇,連同三位郡丞在內,當即跪拜在地,口唿萬歲。


    “都是我大秦的股肱之臣,就不必多禮了,都起來吧。”


    說著,扶蘇緩緩看向最左邊一人,開口道:“楊謙之,朕聽章邯說,你在桂林郡幹的不錯,尤為得力,朝廷諸多政策施行你都幫了大忙,看來朕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好,當初把你從治粟府調到桂林郡的時候,你們的內史大人可是百般的不舍啊。”


    扶蘇身後的章邯聞言,頓時一臉茫然。


    我還說過這話呢?


    但轉念一想便知曉了扶蘇的用意。


    這是給自己拉人緣呢啊。


    楊謙之也不傻。


    自己當初與治粟內史不合,要不然十數年也不會隻升了一級,如今的所謂“不舍”,自然是扶蘇的場麵話。


    “陛下恩德,微臣謹記,”說著又對章邯拱了拱手,“下官不過是盡些心力罷了,感謝侯爺美言。”


    緊接著,扶蘇又看向另外兩人,笑道:“東海郡與象郡治理的也頗為不錯,新政施行也算是順利,朕初來交州,章邯便當麵向我為幾位請功,思索了幾日,覺得各位高官厚祿什麽都不缺,一時間還真是不知道賞你們些什麽好。”


    “這樣吧,給你們進爵大夫,加俸三百石,你們的父母妻兒每口賞俸兩百石,算是一點慰藉,日後再有新功,朕還要重重的賞你們。”


    “謝陛下隆恩!”


    說罷,扶蘇又看向三人身後的隨行郡丞,臉色頓時一變。


    “林易,聽說你在東海郡人緣甚廣啊,不少世家大族都唯你馬首是瞻,昔日東海郡新政推行,你可沒少幫著他們出謀劃策,怎麽著?是不是覺得朕的新政不好,你們東海郡地處偏遠,在那一畝三分地就該你這個郡丞說了算呐?”


    這話可嚇壞了那東海郡丞,當即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般聲淚俱下,“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敢不敢的你都這樣做了,難不成還指望著朝廷上列卿府裏你的那位族兄替你繼續遮掩嗎?我看呐,你也別迴東海任職了,”扶蘇冷哼一聲,隨即對著秦知守吩咐道,“革去此人官職,押迴廷尉府問罪。”


    “是!”


    扶蘇說著又看向其餘兩人,“至於你們二位......”


    話還沒說完,這兩人噗通一聲就跪了下來,“微臣雖有辦事不利之處,但從未與本地各族之間商量使壞,望陛下明察。”


    “章邯也替你們向朕求過情,也罷,朕就免了你們這次的責罰,但是,若再有這類情事,膽敢對抗朝廷新政,朕決不輕饒你們!”


    “謝陛下隆恩。”


    “謝侯爺求情之恩。”


    “我等必然竭盡全力,以報朝廷恩典。”


    看著這二人一個接一個的磕頭謝恩,章邯不由得看了一眼身前的扶蘇,滿是感激之色。


    今日扶蘇所言,他可從未與之說過,如今這般作為,全是為他立威之舉。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遇明君如此,為臣何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西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西涯並收藏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