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墨家矩子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扶蘇並不是沒有過議親之舉。
想當初及冠之日,始皇帝親自指婚,對方正是大秦猛將王翦的孫女。
若無意外,此女必將陪伴扶蘇度過漫長歲月。
隻可惜,還是有意外的。
那女子無福消受皇恩浩蕩,不久之後便病逝了,至此以後,扶蘇便再也沒有了婚配之舉。
倒也不是用情至深的緣故,實在是沒來的及。
同樣是及冠不久之後,扶蘇便因為與始皇帝在處理儒生的事件上意見不合,被派去了北境給蒙恬打下手,至此,便與蒙恬學的一樣不近女色。
當然,也不算是完全不近女色,在扶蘇的舊記憶裏,有一個女子非常特別。
特別到什麽地步呢?
扶蘇登基時,曾特意囑咐蒙毅,此女不必帶來見駕,在家裏老實待著就好,實在待不住了,就出去闖闖,見識見識也好。
不錯,是特別怕!
要說這女子,倒也確實稱得上是家世顯赫。
堂堂大秦名將蒙驁的親孫女,蒙恬與蒙毅的親妹妹,扶蘇眼裏的第一悍婦,蒙柔。
興許是命裏缺什麽,名裏就有什麽。
蒙柔,跟“柔”可沾不上一點邊。
猶記得年少時,扶蘇曾在蒙府有幸一睹芳容。
不過,扶蘇敢舉雙手對天發誓,絕不是有意闖進後山偷看人家女孩子洗澡的。
絕對是無意的。
但也是那一次,扶蘇被這彪悍的將門虎女打的差點連他媽都不認識。
事後,連累當時的四朝老將,那個一向威望很高的蒙大將軍一連上了幾道請罪折子。
也是那一次留下了兒時的陰影,以後扶蘇每每看見這女子就莫名的發怵。
不過還好,馮去疾遞上來的名卷中沒有她的名字,看來這位右丞相大人多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一連十幾日,扶蘇的終身大事幾乎成了朝堂上的必議話題,讓這位大秦天子苦不堪言。
直到這一天,馮劫的探子迴來了。
“啟稟陛下,墨家當代矩子李如歸的蹤跡已經查明了,嶺南歸附之後,其便隱居在交州南海郡珠崖縣內。”
“交州?”扶蘇聽後不由得一愣。
誰能想到,顯赫一時的墨家,如今的掌家矩子竟然隱居在這等窮鄉僻壤。
“章邯的地盤......”扶蘇輕聲呢喃著,“剛好去看看這幾年章邯的成就。”
------
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之南,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高山。
始皇帝時期,劃嶺南為三郡,分別是南海、桂林、象郡。
三郡之地,北靠五嶺,南連南海,東接閩州叢林,西通益州群山,自古以來便是天險之地,又因其四麵封閉,不得教化,所以也被昔日山東諸國視為蠻夷之地。
有詩雲: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愁衝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說是便是嶺南多煙瘴、山水多曲折的地理特征。
秦皇二年,扶蘇將嶺南三郡合為一州,是為交州,由章邯以鎮南將軍之職兼領交州刺史,一體節製南境軍政。
其實朝廷對交州之地在當初歸附之時就有政策支持,輕徭薄賦的同時,再加上交州水源充足,所以豐收的時節要比其他各州郡來的更早一些。
雖說如今諸多縣鄉依舊沒有擺脫貧困,但至少都有了一口飽飯吃,不至於餓死了去,想來隨著仁政施行的時間越久,昔日蠻夷之地定是能夠改頭換麵。
南海郡,是交州三郡中最為靠近南海海域的,而扶蘇等人此行的目的地珠崖縣更是距離南海隻有半日之遙,算得上是交州邊界。
“都說嶺南濕熱,果真傳言非虛,明明已是深秋,這地界還是沒有一點涼氣,真是見鬼了。”
聽著秦知守的一通小聲嘟囔,扶蘇也是不由得笑了起來,“別看現在這地方貧瘠破落,再過個兩千年,你要是能在這地方有套府邸,那才叫非富即貴呢。”
秦知守隻當扶蘇是拿他解悶子,笑著的迴道:“再過個兩千年,末將早就化成了一抔黃土了,這福啊,留待咱們大秦的後世兒郎去享受吧。”
“哈哈哈.....”
兩人談笑間,遠處一人一騎飛奔而來,落馬之後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對著扶蘇朗聲道:“啟稟陛下,現已查明,李如歸就在珠崖縣外十五裏的臨水村中,那裏人煙稀少,全村不過十餘戶人家,另外,李如歸此人性格古怪,自搬來之後鮮少與人來往,所以村民們甚少見其真容。”
“倒是有些隱居高人的做派,”扶蘇說罷,手中馬鞭一揚,“走,去會一會這位墨家矩子。”
片刻之後,數十騎便來到了那間破落的茅草屋前。
“這......是人能住的地方?”
看著眼前四處透風的屋子,秦知守不禁有些詫異。
就連扶蘇也是有些不敢相信,四處張望之際,正好瞅見了不遠處樹下有一納涼的老伯,當即下馬走了過去。
“老大爺,問你個事.......”
扶蘇拱手行了一禮,剛要開口說話,不料那老伯好似耳背一樣,側著耳朵,一臉茫然的大聲問道:“你說什麽?”
“我說,大爺,問你個事......”
“啥?”
“問個事......”
“什麽?”
扶蘇:......
他已經是扯著嗓門在喊了,奈何這大爺還是全然聽不見的樣子,看起來應該是個聾子,扶蘇也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沒事了,歇著吧......”
“好嘞。”
再次走到茅草屋前,扶蘇左右看了看,剛要進去,轉念一想又不對,趕忙折返了迴來,再次來到了那老漢身前。
“你不是個聾子啊?”
扶蘇問的唐突,那老漢臉色頓時一變。
“你才是聾子呢。”
“那我剛才問你話,你裝作聽不到幹嘛?”
“什麽裝作聽不到?你一直問個事問個事的,我不是問你什麽事嗎?你也不說。”
“你......”聽了這話,扶蘇頓時哭笑不得,敢情這老漢是有意耍笑自己。
“行了,不跟你計較,我問你,這屋子的主人是一個叫李如歸的人的嗎?”說著,扶蘇從懷中掏出幾枚大錢,“你告訴我,這錢給您老買頓酒喝。”
“你先給我。”
那老漢倒是絲毫不客氣,直接伸出了手。
扶蘇無奈,隻得把錢遞了過去。
那老伯倒也痛快,拿錢辦事,直接了當的迴道:“是!”
果然,就是這裏......
扶蘇心中暗喜,接著問道:“您老可知他人呢?”
豈料那老漢隻是翻來覆去的看著那幾枚大錢,不再言語。
“你......”扶蘇豈能不知道他的意思,當即無奈的又從懷裏掏了一吊錢出來,“說好了,這吊錢給你,我問什麽,你答什麽。”
那老漢笑著接過那吊錢,隨後一臉哀愁的歎息道:“李如歸啊,死了,死了有一陣子了,”一邊說著,那人一邊指了指不遠處那座連塊碑都沒有的土圈子,“看見沒有,死的時候就挖了個坑,放進去埋了,連副棺槨都沒有。”
這話一出,扶蘇頓時瞠目結舌的看了過去。
堂堂墨家矩子,就這麽死了?
想當初及冠之日,始皇帝親自指婚,對方正是大秦猛將王翦的孫女。
若無意外,此女必將陪伴扶蘇度過漫長歲月。
隻可惜,還是有意外的。
那女子無福消受皇恩浩蕩,不久之後便病逝了,至此以後,扶蘇便再也沒有了婚配之舉。
倒也不是用情至深的緣故,實在是沒來的及。
同樣是及冠不久之後,扶蘇便因為與始皇帝在處理儒生的事件上意見不合,被派去了北境給蒙恬打下手,至此,便與蒙恬學的一樣不近女色。
當然,也不算是完全不近女色,在扶蘇的舊記憶裏,有一個女子非常特別。
特別到什麽地步呢?
扶蘇登基時,曾特意囑咐蒙毅,此女不必帶來見駕,在家裏老實待著就好,實在待不住了,就出去闖闖,見識見識也好。
不錯,是特別怕!
要說這女子,倒也確實稱得上是家世顯赫。
堂堂大秦名將蒙驁的親孫女,蒙恬與蒙毅的親妹妹,扶蘇眼裏的第一悍婦,蒙柔。
興許是命裏缺什麽,名裏就有什麽。
蒙柔,跟“柔”可沾不上一點邊。
猶記得年少時,扶蘇曾在蒙府有幸一睹芳容。
不過,扶蘇敢舉雙手對天發誓,絕不是有意闖進後山偷看人家女孩子洗澡的。
絕對是無意的。
但也是那一次,扶蘇被這彪悍的將門虎女打的差點連他媽都不認識。
事後,連累當時的四朝老將,那個一向威望很高的蒙大將軍一連上了幾道請罪折子。
也是那一次留下了兒時的陰影,以後扶蘇每每看見這女子就莫名的發怵。
不過還好,馮去疾遞上來的名卷中沒有她的名字,看來這位右丞相大人多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一連十幾日,扶蘇的終身大事幾乎成了朝堂上的必議話題,讓這位大秦天子苦不堪言。
直到這一天,馮劫的探子迴來了。
“啟稟陛下,墨家當代矩子李如歸的蹤跡已經查明了,嶺南歸附之後,其便隱居在交州南海郡珠崖縣內。”
“交州?”扶蘇聽後不由得一愣。
誰能想到,顯赫一時的墨家,如今的掌家矩子竟然隱居在這等窮鄉僻壤。
“章邯的地盤......”扶蘇輕聲呢喃著,“剛好去看看這幾年章邯的成就。”
------
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之南,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高山。
始皇帝時期,劃嶺南為三郡,分別是南海、桂林、象郡。
三郡之地,北靠五嶺,南連南海,東接閩州叢林,西通益州群山,自古以來便是天險之地,又因其四麵封閉,不得教化,所以也被昔日山東諸國視為蠻夷之地。
有詩雲: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愁衝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說是便是嶺南多煙瘴、山水多曲折的地理特征。
秦皇二年,扶蘇將嶺南三郡合為一州,是為交州,由章邯以鎮南將軍之職兼領交州刺史,一體節製南境軍政。
其實朝廷對交州之地在當初歸附之時就有政策支持,輕徭薄賦的同時,再加上交州水源充足,所以豐收的時節要比其他各州郡來的更早一些。
雖說如今諸多縣鄉依舊沒有擺脫貧困,但至少都有了一口飽飯吃,不至於餓死了去,想來隨著仁政施行的時間越久,昔日蠻夷之地定是能夠改頭換麵。
南海郡,是交州三郡中最為靠近南海海域的,而扶蘇等人此行的目的地珠崖縣更是距離南海隻有半日之遙,算得上是交州邊界。
“都說嶺南濕熱,果真傳言非虛,明明已是深秋,這地界還是沒有一點涼氣,真是見鬼了。”
聽著秦知守的一通小聲嘟囔,扶蘇也是不由得笑了起來,“別看現在這地方貧瘠破落,再過個兩千年,你要是能在這地方有套府邸,那才叫非富即貴呢。”
秦知守隻當扶蘇是拿他解悶子,笑著的迴道:“再過個兩千年,末將早就化成了一抔黃土了,這福啊,留待咱們大秦的後世兒郎去享受吧。”
“哈哈哈.....”
兩人談笑間,遠處一人一騎飛奔而來,落馬之後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對著扶蘇朗聲道:“啟稟陛下,現已查明,李如歸就在珠崖縣外十五裏的臨水村中,那裏人煙稀少,全村不過十餘戶人家,另外,李如歸此人性格古怪,自搬來之後鮮少與人來往,所以村民們甚少見其真容。”
“倒是有些隱居高人的做派,”扶蘇說罷,手中馬鞭一揚,“走,去會一會這位墨家矩子。”
片刻之後,數十騎便來到了那間破落的茅草屋前。
“這......是人能住的地方?”
看著眼前四處透風的屋子,秦知守不禁有些詫異。
就連扶蘇也是有些不敢相信,四處張望之際,正好瞅見了不遠處樹下有一納涼的老伯,當即下馬走了過去。
“老大爺,問你個事.......”
扶蘇拱手行了一禮,剛要開口說話,不料那老伯好似耳背一樣,側著耳朵,一臉茫然的大聲問道:“你說什麽?”
“我說,大爺,問你個事......”
“啥?”
“問個事......”
“什麽?”
扶蘇:......
他已經是扯著嗓門在喊了,奈何這大爺還是全然聽不見的樣子,看起來應該是個聾子,扶蘇也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沒事了,歇著吧......”
“好嘞。”
再次走到茅草屋前,扶蘇左右看了看,剛要進去,轉念一想又不對,趕忙折返了迴來,再次來到了那老漢身前。
“你不是個聾子啊?”
扶蘇問的唐突,那老漢臉色頓時一變。
“你才是聾子呢。”
“那我剛才問你話,你裝作聽不到幹嘛?”
“什麽裝作聽不到?你一直問個事問個事的,我不是問你什麽事嗎?你也不說。”
“你......”聽了這話,扶蘇頓時哭笑不得,敢情這老漢是有意耍笑自己。
“行了,不跟你計較,我問你,這屋子的主人是一個叫李如歸的人的嗎?”說著,扶蘇從懷中掏出幾枚大錢,“你告訴我,這錢給您老買頓酒喝。”
“你先給我。”
那老漢倒是絲毫不客氣,直接伸出了手。
扶蘇無奈,隻得把錢遞了過去。
那老伯倒也痛快,拿錢辦事,直接了當的迴道:“是!”
果然,就是這裏......
扶蘇心中暗喜,接著問道:“您老可知他人呢?”
豈料那老漢隻是翻來覆去的看著那幾枚大錢,不再言語。
“你......”扶蘇豈能不知道他的意思,當即無奈的又從懷裏掏了一吊錢出來,“說好了,這吊錢給你,我問什麽,你答什麽。”
那老漢笑著接過那吊錢,隨後一臉哀愁的歎息道:“李如歸啊,死了,死了有一陣子了,”一邊說著,那人一邊指了指不遠處那座連塊碑都沒有的土圈子,“看見沒有,死的時候就挖了個坑,放進去埋了,連副棺槨都沒有。”
這話一出,扶蘇頓時瞠目結舌的看了過去。
堂堂墨家矩子,就這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