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南大捷的消息傳到鹹陽時,滿朝嘩然。


    二十七萬西羌聯軍被一把大火燒的折損過半,橫斷山脈幾條主要的關隘要道重迴朝廷的掌控,真正做到了畢其功一役。


    可以預見,未來數年之內,整個西羌諸部將再無進犯之力。


    而這一切,皆得益於韓信的力挽狂瀾。


    如今隨著南北大定,再加上秋收將至,整個朝堂皆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秦皇二年十月底,勤政殿內,扶蘇看著各地呈上來的奏報不由得喜上眉梢。


    禦案下,治粟都尉亦是一臉喜色的匯報著:“啟稟陛下,根據各州郡呈遞上來的奏折,今年,我朝新增耕田共計二百七十三萬六千畝,截止到日前為之,各地皆是豐收之勢,各地總計收糧約一千九百五十萬石,各地所收稅糧約兩百九十三萬石,相較往年,國庫收入足足多了兩成有餘啊。”


    “不僅如此,自鹽鐵茶礦收歸朝廷統一經營以來,一年時間,我朝入庫錢稅足有一千七百八十萬貫,即便是拋去了朝廷用度,所剩錢稅依舊有八百七十三萬貫。”


    “如今,大秦所轄的京倉、敖倉、天府糧倉等各地糧庫積糧如山、倉儲豐盈,如再加上民間存糧,足可供大秦子民食用五個月之久,國庫豐足如此,實乃我朝開國以來的先例。”


    聽完治粟都尉的匯報,扶蘇忍不住的讚歎道:“好啊,如此一來,新政基礎便有了,往後會越來越順利,”說著,扶蘇又看向一旁的蒙毅,開口問道:“新法製定的如何了?”


    蒙毅聞言一步上前,躬身答道:“啟稟陛下,新法初成,共計十二篇,分律、令兩卷,其中,撰律共計295條、設令共計207條,臣等謹遵上諭,新法之道,貴在專尚仁義,慎刑恤典,隻待陛下與群臣審議之後,便可頒行天下。”


    扶蘇甚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明令以導民,定律以繩頑,如此,可天下太平,馮卿,勞你再辛苦一些,率百官過議一遍,如無異議,大秦新律,便從明年元月起正式頒行,舊律同時廢止,”說著,扶蘇一臉嚴肅的叮囑道:“這是大事,切勿出現紕漏。”


    “臣明白,臣領旨!”


    說罷,扶蘇又看向案下最後方的蕭何,剛要開口詢問,但想了想,還是忍住了,對著群臣吩咐道:“諸位愛卿這一年都辛苦了,等到年終尾祭,必然少不了諸卿的賞賜,不過現下還遠不到舉國同樂的時候,各位都退下辦差去吧。”


    一邊說著,扶蘇不動聲色的對著蕭何使了個眼神。


    蕭何心領神會,雖是同群臣一樣施禮告退,卻並未踏出勤政殿,直到群臣離去,扶蘇這才開口問道:“朕交給你的重擔,你辦的如何了?”


    蕭何頓時拱手躬身迴道:“啟稟陛下,微臣這一年以來著采鐵司遍尋天下礦脈,如今已探得金礦兩座,分別是交州境內的紗嶺金礦,涼州境內的陽山金礦,另探得銀礦三座,分別是涼州境內的雙尖子山,豫州境內的桐柏山以及鹹陽境內的竹山,除此之外,還有丹陽,懷山,賁古三座銅礦。”


    扶蘇聞言不禁滿意的讚道:“真是辛苦你了,這一年軍事雜多,你這個治粟都尉本就有著全國軍糧器械的調度之責,沒想到這個差事還能辦的如此出色,想必你也是盡了心力的。”


    “陛下信重,微臣豈敢不盡全力,這兩金三銀五座礦脈中,皆是礦產富足,尤其是涼州、交州兩座金礦,若是開采得當,臣粗略估算,歲入十萬金當不是難事,隻是......”蕭何說著,不由得麵露不解,旋即開口問道:“這銀礦探來為何?這並不在我朝幣製體係中啊。”


    扶蘇聞言笑而不語,良久之後才緩緩說道:“涼州地處北境,給蒙恬去信,涼州的一金一銀兩座礦山便交由他來監督開采,至於交州嘛,那是章邯的地盤,就把紗嶺金礦全權托付給他,豫州刺史倒也是個得力之人,豫州銀礦就交給他吧,至於鹹陽境內的竹山銀礦,想必你蕭何定然能夠勝任的了。”


    扶蘇沒有說明銀礦的用途,蕭何自然也不會追問,當即拱手應了下來:“微臣必不辱使命。”


    “嗯,”扶蘇點了點頭,繼續道:“丹陽,懷山,賁古三座銅礦......”一邊說著,扶蘇看向身後的魏左、秦知守兩人,正在思慮之際,秦知守卻是趕忙揮了揮手。


    “陛下,我可不擅長開采之事,我就靜靜地立在陛下跟前當個護衛就挺好的。”


    “你這家夥......”扶蘇無奈的笑了笑,隨即把目光投向魏左。


    “陛下若是吩咐,末將自當竭力辦好。”


    聽著魏左主動請纓,扶蘇滿意的點了點頭,“那你就帶著皇城司一些人馬去監督采礦事宜吧,朕會給這三地郡守去旨意,著令他們全力配合你。”


    “末將領命!”


    隨著三人退下,扶蘇這才緩了口氣,不過心中的喜悅卻是溢於言表的。


    至於剛才蕭何所問,不是他不願迴答,而是現在迴答,為時尚早。


    昔年始皇帝一統天下,對本朝幣製做了完善和改革,實行二等製,直到現在,大秦流通的貨幣隻有兩種,上幣為黃金,用於大額交易,下幣為秦半兩,是一種圓形方孔的青銅製錢,更利於民間流通,並廢除了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歸為器飾收藏,不再做為流通貨幣。


    但隨著朝廷鼓勵貿易的政策實行,民間交易的盛行必然大興,屆時原有的二等製便會漸漸地露出弊端。


    一來,黃金作為稀罕物件,民間本就甚為少見,多見於大族交易,二來,隨著民間交易量的增多,動輒百貫大錢的交易金額,再加上秦半兩本就有其不足之處,這也就導致了民間交易的不便利性。


    對此,扶蘇在政策實行之初便有了思慮,不過畢竟作為過來人,還是有一套應對之策的。


    如果能變二等製為三等製,在秦半兩與黃金之間加一種幣製,則可以完美克服這種弊端。


    這樣說來,銀,便是不二的選擇。


    不過,幣製改革所需的條件甚為苛刻,其中有兩點是必須要滿足的。


    一來便是朝廷必須有足夠的儲銀來引導民間流通,並承認其官方屬性,二來便是朝廷要有足夠的物資儲備,來應對銀兩在推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阻礙,以保證其合法性。


    這兩點缺一不可。


    如今,這二者初備,想來這位秦皇的下一步動作便是幣製改革了。


    勤政殿裏,扶蘇靜靜的立在大秦輿圖前,思索萬千。


    那裏,大秦十四州,近兩千萬子民,正在逐步朝著太平盛世邁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西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西涯並收藏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