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兵者,在於料敵於先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 作者:李西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韓信接掌帥印之日起,秦軍大部接連潰敗,南郡半數之地盡皆落於項軍之手。
倒是劉邦,親率七萬兵卒再度逼近會稽郡,與原本停靠在泗水邊境的三萬東海水師兩麵夾擊,隱隱之間對會稽全境有合圍之勢。
但整體來說,正麵戰場上,項軍依舊有著不可阻擋的明顯優勢。
大勢滔滔,任誰都能看得出來,秦項決戰,似乎不可避免。
“啟稟將軍,前線來報,項軍龍且所部已於昨日夜間攻克南郡上離城,我部領兵將軍已退守白羊縣城。”
“傳令,三日之後,如遇強攻,繼續棄城後撤。”
“是!”
隨著送信兵卒退下,一旁的章邯忍不住開口質問道:“陛下棄城自保,是為了等你韓大將軍掌控全局,力挽狂瀾的,如今大將軍同樣之舉,敢問大將軍是何用意?”
韓信甚至連頭都沒有抬起,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南郡是要收複,但不是現在,”然後便繼續仔細打量著眼前的東境全圖。
章邯看著眼前韓信的不以為意,心中一時間也是怒火中燒,開口道:“兵戰者,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等道理,大將軍難道不懂嗎?”
聽了這話,韓信這才緩緩抬起頭來,指了指地圖上的南郡失地,說道:“南郡尚有項軍五萬之眾,以硬碰硬,章將軍以為我等得損失多少兵馬才能拿得下南郡失地?”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我秦軍死不起!”還不等章邯說完,韓信冷厲的聲音響起打斷了他的話,“會稽如今被圍,義帝也在我們手中,項軍糧餉已斷,不出半月便要為吃喝發愁,十五萬大軍,斷糧一日便是滔天之禍,縱使項羽天縱奇才,可穩得住軍心一時,能穩得住十天半月嗎?”
“如今大秦,北有匈奴之禍,南有趙佗叛軍,西南邊境上,就連蕞爾小國也敢進犯,我朝兵力不足,若是此地折損太多,以後拿什麽平定各地?”
聞言,章邯這才消了心中怒火,但依舊不依不饒的說道:“大將軍看的深遠,末將不及,可我不明白,大將軍分明已經從陳郡調了十萬兵馬前往南郡,如今卻又讓他們按兵不動,放任項軍攻城掠地,這也就罷了,就連陛下身邊都隻留了一萬守備,要知道,大軍調動必然逃不過項羽的眼睛,屆時隻需率一支輕騎突襲,這一萬人擋得住嗎?”
“章將軍倒也不必拿陛下壓我,我既然執掌帥印,自當為陛下負責,”韓信說完,再看向章邯,語氣中卻是緩和了許多,“這大將軍一職本就是該由你來坐的,如今你心中多有怨憤我也能理解,但是你也別忘了,數十萬大軍調動,發號施令者隻能有一人,如此才能令行禁止。”
聽了這話,章邯卻是一聲冷哼,“若是韓將軍這樣想我,那也未免太看低了我章邯,我雖比你出身高些,但也算得上是起於微末,若不是陛下聖心獨照,破格簡拔,怕是我連與大將軍爭論的資格都沒有。”
“既是如此,那好,”說著,韓信手指向地圖,開口道:“南郡後方的十萬大軍沒有主心骨是不成的,這是秦軍精銳,也唯有你章將軍去了才能夠服眾,我隻給你一個命令,無論局勢如何不堪,沒有我的軍令,這十萬大軍不得擅動,如有違抗,定斬不饒!”
“軍令我接了,但是,陛下若有閃失,休怪章邯無情!”
撂下一句狠話之後,章邯拱手作揖,甩袖離去。
大帳內獨剩韓信,指尖輕叩著帥案,心中默默盤算著大局走勢。
------
如今項羽麾下兵馬近半數都集結在南郡之上,與秦軍對峙而望,幾日攻伐下來,更是勝多負少,穩步推進。
不過雖說項軍氣勢恢宏,但也正如韓信所料的那樣,近幾日項軍攻城拔寨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想來應是後備糧草不濟導致的。
扶蘇帳內,這位大秦天子雖說做了甩手掌櫃,但看著南郡地圖上步步逼近的項軍,卻也不由得憂心忡忡。
“雖說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方略,所棄之城沒有給項羽留下一粒糧食,但依著這樣的推進速度,項軍不是沒有機會在糧草用盡之時拿下南郡全境,到了那時,憑借著三郡之地自給自足,熬過這個冬天應該是沒有問題,一旦等到開春,冰雪消融,再想圍殲他們可就難了。”
就在扶蘇自言自語的呢喃之時,帳外,秦知守提著一火炭盆子走了進來。
“入了夜,天氣涼,我給陛下添些炭火,生些暖和氣兒。”
看著秦知守一邊說著,一邊自顧自的往火爐子裏夾炭,扶蘇不由得一笑,旋即開口問道:“你說,朕用韓信,是用對了?還是用錯了?”
“陛下天心難測,用的人自然也是高深的很,我可看不懂韓將軍的排兵布陣,不敢妄下言論呐。”
聞言,扶蘇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你這家夥,怎麽還拐著彎的誇自己呢?”
“額?”秦知守一愣。
“怎麽?難道你不是朕用的人嗎?難不成你也高深的很?”
聽了這話,秦知守才反應過來,撓了撓腦袋,不好意思的說道:“我跟韓將軍、章將軍可比不了,隻是憑著一顆忠心事主罷了。”
“你這家夥......”扶蘇無奈的搖了搖頭,剛要說什麽,卻突然聽見帳外響起了喊殺之聲。
“怎麽迴事?”
秦知守立時便站起了身子,護在扶蘇身前。
倒是扶蘇,好似早有預料一樣,“還真的來了。”
“陛下,你說什麽?”
沒有理會秦知守的一臉疑惑,扶蘇當即吩咐道:“帶上親衛,去大將軍營帳。”
“是!”
陳郡軍營中,隨著突如其來的數千甲士突然殺出,整片大營頓時便被火光映照的通亮,一時間金鐵交鳴,喊殺衝天。
大將軍營帳內,看著急匆匆走進來的扶蘇,韓信當即跪拜了下來,“陛下,敵軍人數不明,請陛下暫避鋒芒,待末將肅清賊軍,再迎迴聖駕。”
扶蘇扶起韓信,笑著打趣道:“怎麽?用我當完誘餌就嫌棄我礙事了?”
“這......末將也是關心陛下安危,畢竟......”
看著韓信一臉惶恐,扶蘇不由得無奈的搖了搖頭。
怪不得正史上都說韓信智商超群,為人處世卻是一竅不通,這情商實在是......一言難盡。
大敵當前,自己不過是說句玩笑話緩和一下氣氛,就搞得這樣嚴肅,好像自己多嚴厲一樣。
“行了,隨口之言而已,再者說了,我大秦沒有臨陣退縮之將軍,更沒有望風而逃之天子,”扶蘇揮了揮手,打斷了支支吾吾的韓信,問道:“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
一提軍陣之事,韓信頓時換了副精氣神,當即走到帥案前,指了指地圖,開口道:“如末將所料,龍且、鍾離眜一路攻城拔寨,損失甚多,心中所想的,定然是接下來如何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奪取南郡剩餘之地,再加上糧草不濟,定然也要想方設法的補存糧草。”
“方才兵卒來報,此次率軍攻營的,既不是龍且也不是鍾離眜,人數也不多,而且都是輕裝上陣,這樣一支軍隊突襲我軍大後方,還能為何?”
聽了韓信所言,扶蘇頓時便明白了過來。
“你是說,這是一支疑兵?”
“不錯,陛下身係社稷安危,作為領兵將軍,天大的功勞也比不上勤王護駕之功,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周邊大軍迴援,以末將愚見,他們真正想要,一定是這裏。”
扶蘇看著韓信在地圖上指著的正是秦軍的南郡糧倉,不由得讚歎道:“一旦糧倉守軍迴援,隻需他們二人中的一人親自率萬餘輕騎,便能拿下這座儲備了數十萬石糧草的糧倉,而我們若是不想讓他們得手,那就隻能從南郡調兵,如此一來,我大秦十多萬兵馬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兩人,打的一手好算盤。”
“不僅如此,末將猜想,此時或鍾離眜,或龍且,定然大軍集結,隻要南郡守軍一動,他們便會發動攻勢,一舉拿下南郡全境。”
“可惜了,憑著這兩人的道行,到底還不是你韓信的對手啊。”
此時的南郡後方,章邯終於得到了軍令。
卻不是迴援救駕。
軍令上隻有四個大字。
“關門打狗!”
與此同時,在南郡糧倉苦等了十數日的樊噲、李佩之兩人也終於如願等到了那杆寫著“鍾離”二字的軍旗。
“好家夥,還真讓那隻老母雞算對了,項軍還真的來了!”
樊噲一如既往的天不怕地不怕,隻是這一次刻意壓低了聲音罷了。
一旁的李佩之則是雙眼放光。
這些逐漸步入到秦軍包圍圈的項家軍,在他眼裏,那可是一件最好不過的贖罪軍功呐。
即便扶蘇本人對昔日被綁一事毫不在意,但在他心裏卻總是過意不去。
今日真要是能生擒鍾離眜,日後見了陛下,自己也總算是能夠抬起腦袋來了。
這般想著,李佩之手中長矛不由得握得更緊了一些。
倒是劉邦,親率七萬兵卒再度逼近會稽郡,與原本停靠在泗水邊境的三萬東海水師兩麵夾擊,隱隱之間對會稽全境有合圍之勢。
但整體來說,正麵戰場上,項軍依舊有著不可阻擋的明顯優勢。
大勢滔滔,任誰都能看得出來,秦項決戰,似乎不可避免。
“啟稟將軍,前線來報,項軍龍且所部已於昨日夜間攻克南郡上離城,我部領兵將軍已退守白羊縣城。”
“傳令,三日之後,如遇強攻,繼續棄城後撤。”
“是!”
隨著送信兵卒退下,一旁的章邯忍不住開口質問道:“陛下棄城自保,是為了等你韓大將軍掌控全局,力挽狂瀾的,如今大將軍同樣之舉,敢問大將軍是何用意?”
韓信甚至連頭都沒有抬起,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南郡是要收複,但不是現在,”然後便繼續仔細打量著眼前的東境全圖。
章邯看著眼前韓信的不以為意,心中一時間也是怒火中燒,開口道:“兵戰者,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等道理,大將軍難道不懂嗎?”
聽了這話,韓信這才緩緩抬起頭來,指了指地圖上的南郡失地,說道:“南郡尚有項軍五萬之眾,以硬碰硬,章將軍以為我等得損失多少兵馬才能拿得下南郡失地?”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我秦軍死不起!”還不等章邯說完,韓信冷厲的聲音響起打斷了他的話,“會稽如今被圍,義帝也在我們手中,項軍糧餉已斷,不出半月便要為吃喝發愁,十五萬大軍,斷糧一日便是滔天之禍,縱使項羽天縱奇才,可穩得住軍心一時,能穩得住十天半月嗎?”
“如今大秦,北有匈奴之禍,南有趙佗叛軍,西南邊境上,就連蕞爾小國也敢進犯,我朝兵力不足,若是此地折損太多,以後拿什麽平定各地?”
聞言,章邯這才消了心中怒火,但依舊不依不饒的說道:“大將軍看的深遠,末將不及,可我不明白,大將軍分明已經從陳郡調了十萬兵馬前往南郡,如今卻又讓他們按兵不動,放任項軍攻城掠地,這也就罷了,就連陛下身邊都隻留了一萬守備,要知道,大軍調動必然逃不過項羽的眼睛,屆時隻需率一支輕騎突襲,這一萬人擋得住嗎?”
“章將軍倒也不必拿陛下壓我,我既然執掌帥印,自當為陛下負責,”韓信說完,再看向章邯,語氣中卻是緩和了許多,“這大將軍一職本就是該由你來坐的,如今你心中多有怨憤我也能理解,但是你也別忘了,數十萬大軍調動,發號施令者隻能有一人,如此才能令行禁止。”
聽了這話,章邯卻是一聲冷哼,“若是韓將軍這樣想我,那也未免太看低了我章邯,我雖比你出身高些,但也算得上是起於微末,若不是陛下聖心獨照,破格簡拔,怕是我連與大將軍爭論的資格都沒有。”
“既是如此,那好,”說著,韓信手指向地圖,開口道:“南郡後方的十萬大軍沒有主心骨是不成的,這是秦軍精銳,也唯有你章將軍去了才能夠服眾,我隻給你一個命令,無論局勢如何不堪,沒有我的軍令,這十萬大軍不得擅動,如有違抗,定斬不饒!”
“軍令我接了,但是,陛下若有閃失,休怪章邯無情!”
撂下一句狠話之後,章邯拱手作揖,甩袖離去。
大帳內獨剩韓信,指尖輕叩著帥案,心中默默盤算著大局走勢。
------
如今項羽麾下兵馬近半數都集結在南郡之上,與秦軍對峙而望,幾日攻伐下來,更是勝多負少,穩步推進。
不過雖說項軍氣勢恢宏,但也正如韓信所料的那樣,近幾日項軍攻城拔寨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想來應是後備糧草不濟導致的。
扶蘇帳內,這位大秦天子雖說做了甩手掌櫃,但看著南郡地圖上步步逼近的項軍,卻也不由得憂心忡忡。
“雖說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方略,所棄之城沒有給項羽留下一粒糧食,但依著這樣的推進速度,項軍不是沒有機會在糧草用盡之時拿下南郡全境,到了那時,憑借著三郡之地自給自足,熬過這個冬天應該是沒有問題,一旦等到開春,冰雪消融,再想圍殲他們可就難了。”
就在扶蘇自言自語的呢喃之時,帳外,秦知守提著一火炭盆子走了進來。
“入了夜,天氣涼,我給陛下添些炭火,生些暖和氣兒。”
看著秦知守一邊說著,一邊自顧自的往火爐子裏夾炭,扶蘇不由得一笑,旋即開口問道:“你說,朕用韓信,是用對了?還是用錯了?”
“陛下天心難測,用的人自然也是高深的很,我可看不懂韓將軍的排兵布陣,不敢妄下言論呐。”
聞言,扶蘇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你這家夥,怎麽還拐著彎的誇自己呢?”
“額?”秦知守一愣。
“怎麽?難道你不是朕用的人嗎?難不成你也高深的很?”
聽了這話,秦知守才反應過來,撓了撓腦袋,不好意思的說道:“我跟韓將軍、章將軍可比不了,隻是憑著一顆忠心事主罷了。”
“你這家夥......”扶蘇無奈的搖了搖頭,剛要說什麽,卻突然聽見帳外響起了喊殺之聲。
“怎麽迴事?”
秦知守立時便站起了身子,護在扶蘇身前。
倒是扶蘇,好似早有預料一樣,“還真的來了。”
“陛下,你說什麽?”
沒有理會秦知守的一臉疑惑,扶蘇當即吩咐道:“帶上親衛,去大將軍營帳。”
“是!”
陳郡軍營中,隨著突如其來的數千甲士突然殺出,整片大營頓時便被火光映照的通亮,一時間金鐵交鳴,喊殺衝天。
大將軍營帳內,看著急匆匆走進來的扶蘇,韓信當即跪拜了下來,“陛下,敵軍人數不明,請陛下暫避鋒芒,待末將肅清賊軍,再迎迴聖駕。”
扶蘇扶起韓信,笑著打趣道:“怎麽?用我當完誘餌就嫌棄我礙事了?”
“這......末將也是關心陛下安危,畢竟......”
看著韓信一臉惶恐,扶蘇不由得無奈的搖了搖頭。
怪不得正史上都說韓信智商超群,為人處世卻是一竅不通,這情商實在是......一言難盡。
大敵當前,自己不過是說句玩笑話緩和一下氣氛,就搞得這樣嚴肅,好像自己多嚴厲一樣。
“行了,隨口之言而已,再者說了,我大秦沒有臨陣退縮之將軍,更沒有望風而逃之天子,”扶蘇揮了揮手,打斷了支支吾吾的韓信,問道:“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
一提軍陣之事,韓信頓時換了副精氣神,當即走到帥案前,指了指地圖,開口道:“如末將所料,龍且、鍾離眜一路攻城拔寨,損失甚多,心中所想的,定然是接下來如何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奪取南郡剩餘之地,再加上糧草不濟,定然也要想方設法的補存糧草。”
“方才兵卒來報,此次率軍攻營的,既不是龍且也不是鍾離眜,人數也不多,而且都是輕裝上陣,這樣一支軍隊突襲我軍大後方,還能為何?”
聽了韓信所言,扶蘇頓時便明白了過來。
“你是說,這是一支疑兵?”
“不錯,陛下身係社稷安危,作為領兵將軍,天大的功勞也比不上勤王護駕之功,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周邊大軍迴援,以末將愚見,他們真正想要,一定是這裏。”
扶蘇看著韓信在地圖上指著的正是秦軍的南郡糧倉,不由得讚歎道:“一旦糧倉守軍迴援,隻需他們二人中的一人親自率萬餘輕騎,便能拿下這座儲備了數十萬石糧草的糧倉,而我們若是不想讓他們得手,那就隻能從南郡調兵,如此一來,我大秦十多萬兵馬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兩人,打的一手好算盤。”
“不僅如此,末將猜想,此時或鍾離眜,或龍且,定然大軍集結,隻要南郡守軍一動,他們便會發動攻勢,一舉拿下南郡全境。”
“可惜了,憑著這兩人的道行,到底還不是你韓信的對手啊。”
此時的南郡後方,章邯終於得到了軍令。
卻不是迴援救駕。
軍令上隻有四個大字。
“關門打狗!”
與此同時,在南郡糧倉苦等了十數日的樊噲、李佩之兩人也終於如願等到了那杆寫著“鍾離”二字的軍旗。
“好家夥,還真讓那隻老母雞算對了,項軍還真的來了!”
樊噲一如既往的天不怕地不怕,隻是這一次刻意壓低了聲音罷了。
一旁的李佩之則是雙眼放光。
這些逐漸步入到秦軍包圍圈的項家軍,在他眼裏,那可是一件最好不過的贖罪軍功呐。
即便扶蘇本人對昔日被綁一事毫不在意,但在他心裏卻總是過意不去。
今日真要是能生擒鍾離眜,日後見了陛下,自己也總算是能夠抬起腦袋來了。
這般想著,李佩之手中長矛不由得握得更緊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