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三十七年秋,百官朝賀,新皇登基。


    “詔曰:秦有天下三十有七年矣,曆疆無數,四海一統,今先皇驟崩,宇內躊躇,公子嬴扶蘇,賢德禮士,剛毅勇武,為大秦萬兆子民計,當,克承大統,繼皇帝位,外攘夷狄,內安民心,敬告天地神隻,受皇帝璽綬,祚於大秦,與民更始,永綏四海。”


    “新帝即位,詔告宇內萬方,先帝以“始皇”紀年,以三十七年為終,今新皇登基,改元“秦皇”,以次年為秦皇元年,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隨著悠揚的鍾聲落定,大殿中,百官肅立,目光皆聚集在那英武的年輕身影上。


    黑色的龍袍上繡著金燦燦的龍紋,冠冕上,垂掛的玉旒發出輕微碰撞,成了大殿中唯一的聲音。


    在眾臣注視之下,扶蘇緩緩地走上玉階,每一步都踏得堅實而有力。


    “眾臣朝賀!”


    “吾皇萬年,大秦萬年!”


    隨著眾大臣跪拜完畢,玉階上的扶蘇居高臨下,清冷的聲音響徹殿內。


    “朕登基第一詔,免天下田稅兩年,與民修養,天下獄中,凡有不白冤案者,均赦其罪,凡有徭役不力者,皆免其罰!”


    “朕登基第二詔,凡參與修建先皇陵寢者,皆賞錢千貫,以示犒勞,自今日起,大秦革除殉葬弊政,修陵者,納入驪山大營,守護先皇陛下。”


    “朕登基第三詔,加封蒙恬太尉一職,一體節製天下兵馬,加封蒙毅為左丞相,協領國政,加封馮劫衛尉一職,總領鹹陽禁軍,授右丞相馮去疾關內侯一爵,世襲罔替......”


    隨著一道道詔書宣讀完畢,文武百官幾乎皆有封賞,一時間,謝恩的聲音好似要衝破雲霄,久久不散。


    登基大典足足持續了三日,隨著最後的祭告天地、宗廟禮成,也預示著扶蘇正式坐上了那個曾經失之交臂的皇位,至此,秦皇扶蘇,將為天下億兆生靈共主。


    章台宮勤政殿裏,左丞相蒙毅與衛尉將軍馮劫坐於案下,靜靜等著正在翻看奏折的陛下的垂詢。


    “國庫積蓄如何?”


    扶蘇頭也不抬的翻看著各地郡縣呈遞上來的奏折,出聲問道。


    “臣這幾日清點了一番,國庫目前存金三十五萬兩,錢兩千三百八十萬貫,積蓄頗豐,隻是......”


    聽了蒙毅支支吾吾的言語,扶蘇這才抬起頭來,“有什麽難處,不妨直說。”


    “隻是陛下下詔,要免全國兩年田稅,這在以往是前所未有的,陛下施恩天下,實乃萬民之福,但是,畢竟田稅占了我朝稅收的六成有餘,況且現今天下大亂未平,長此以往必定會入不敷出,陛下需得早做打算才是。”


    聽了這話,扶蘇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坐吃山空不是辦法,但依秦朝稅製,平民百姓不論實際土地有多少,一律按官府掌握的每人應有土地的畝數征收,即使沒有那麽多的土地,也要按照十之稅一的數目征稅,這實在是一大弊政。


    除了田稅之外,本朝還有口稅及雜稅,即人口稅和各種臨時征收的稅賦,這些種種相加,無一例外的讓這個泱泱大秦的底層百姓痛苦不堪。


    “朕登基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革稅製,不過,而今稅製積重難返,需得從長計議,”說著,扶蘇合上了手中的奏折,笑著開口問道,“你可知,朕為何要提攜你坐上這左丞相的位置?”


    這話一出,讓蒙毅不知如何答話,一時間愣在了原地。


    “朝臣中不少人認為,朕提拔你蒙毅,為的不過是還你勸進之功而已,若真是這樣,那他們可是小覷朕了,”一邊說著,扶蘇緩緩起身,走下禦台。


    見狀,蒙毅與馮劫也急忙起身。


    “你們蒙氏三代,深受皇恩,卻不曾與商賈勾連,一心事武,而今到了這一代,終於出了你這麽一個能臣,朕自然要委以重任,朕想過了,若是改革稅製,必然從各地大商入手,隻是,滿朝文武,盤根錯節,與地方商賈皆有利益往來,這差事,也隻有你,蒙毅,才能接得下,辦得了。”


    這話如千斤之重,蒙毅當即便跪在了地上,朗聲道:“陛下信任,臣,定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以謝皇恩。”


    “言重了,”扶蘇雙手扶起蒙毅,瞅著那雙堅定的眼睛,心中欣慰不已,“此事還需循序漸進,朕今日也隻是知會你一聲,早做些準備,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臣明白!”


    “今日召你前來,是有兩件事著你去辦,”說著,扶蘇走到禦案前,拿起一摞竹簡,“大秦土地已有數十年未曾重新丈量記錄,你即刻派人前往各郡縣,以戶為單位,重新丈量各戶所擁有的實際田產,記錄在案。”


    “還有,現在的大秦律法酷刑居多,更有不少不法之罰,百姓有罪無罪全是官府說了算,罰輕罰重也沒有明文規定,如此一來便導致律法不清,你召集一些飽學之士和名宿耆老,協助你重新修訂秦律,以備日後變法。”


    “臣即刻去辦!”


    看著蒙毅離去的身影,扶蘇這才轉頭看向早已恭候多時的馮劫。


    “朕記得,你是始皇二十一年入的朝,轉眼之間,已經是十六個春秋了。”


    “承蒙先皇抬愛,臣這十六年間均守在這皇宮大內,從一小小的什長步步晉升到現在的衛尉將軍,自問無尺寸之功,都是陛下信賴。”


    聽了這謙虛的言語,扶蘇笑著搖了搖頭,“馮將軍啊,你守在皇宮的這十六年間,宮裏宮外一片安寧,這便是最大的功勞,要不然,朕也不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你。”


    “陛下此言,臣惶恐,陛下天子龍威,上蒼護佑,為將者,不過是借著陛下天威,盡本分罷了。”


    “不愧是右丞相馮去疾的長子,”扶蘇誇讚了一聲,隨後湊近了低聲說道,“朕要你去辦件事情,不要聲張!”


    “但憑陛下吩咐!”


    ------


    始皇帝積威甚重,在世之時,縱有戰禍,規模卻也不大,任誰也沒有想到,先皇去世的消息一經傳開,竟會激起滔天巨浪。


    “北境邊界,匈奴聯合東胡、月氏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意欲犯邊,局勢危急。”


    “西南邊境,夜郎、西滇諸部北犯蜀郡,已經侵占了數座城池,蜀郡郡守上書告急,請求朝廷馳援。”


    “東境上,會稽郡的項梁大軍已經攻克長沙,大有繼續西進的苗頭,泗水郡陳勝的張楚大軍也兵分兩路,一路直指南郡,一路兵攻陳郡,前日章邯來信,五萬兵馬已折損近三成,不過兩郡之地還在朝廷手裏。”


    聽著蒙恬的匯報,扶蘇不禁感到一陣頭疼。


    這天下局勢,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呐。


    “難為章邯了,隻有區區五萬兵,既要對泗水郡的叛軍嚴防死守,還要分兵提防著虎視眈眈的項梁。”扶蘇無奈的笑了笑。


    “還有......”蒙恬抬頭看了一眼扶蘇,不禁麵露難色。


    “還有?”扶蘇也是略感詫異,有能力造反的各方勢力都已經出來了,還有哪兒能比這些情況更糟糕嗎?


    “但說無妨,這點事情,還嚇不到朕!”


    “東夷國趁亂犯邊,數萬水軍已在東海郡登陸,地方郡守告急。”


    聽了這話,扶蘇眉頭一皺。


    東夷國?


    特麽的,小日子那邊的人?


    彈丸之地,也敢來湊這熱鬧?


    真是廁所裏挑燈,找屎呢!


    長吐了口氣,強壓著心中怒火,扶蘇再次看著蒙恬,說道,“這次應該沒有了吧?”


    “倒是還有一件小事,不過與各地戰亂相比,不值一提。”蒙恬合上了奏折,開口道。


    “一起說了吧,局勢都已經這樣了,還能更糟糕不成?”扶蘇閉著雙眼,思考著應對之策,聽了蒙恬語氣這樣輕鬆,倒也真的沒當迴事。


    蒙恬也沒有思慮太多,直接開口道,“是秦知守的請罪折,說是辜負陛下信任,沒有辦好差事,讓那韓信逃往會稽郡去了!”


    “什麽?”


    聽了這話,扶蘇忽的睜開了眼睛,隻覺得如雷貫耳一般。


    會稽郡?


    項梁、項羽的地盤?


    好家夥,兵仙和西楚霸王攪和在了一起。


    這局勢,還真是越發的糟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西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西涯並收藏秦皇扶蘇:赳赳大秦,稱霸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