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除夕。


    李浩端上來一盆餃子,他溫柔地喂給周雲笙。


    “我包的餃子怎麽樣?廚藝是不是有進步?”李浩微笑的問道。


    “這次包的能吃下去了,廚藝還有待加強哦。”周雲笙撫摸著漸漸隆起的腹部,笑著說道。


    他們在這其樂融融的吃著餃子,唐古拉山口下,有一個隊伍在除夕時節依然忙碌著。


    工程帶隊經理林建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嗓音嘶啞地對大家吼道:“兄弟們,先吃早飯。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卻依然在這裏工作。


    你們想家,我也想家。我妻子還挺著大肚子等我迴去。


    但我不能走,我走了這個工程怎麽辦。


    公司需要我們,國家需要我們。大家加把勁,短時間內把它保質保量的幹完。


    現在請大家吃餃子,慶祝過年的喜悅。


    我們爭取留下一個完美的工程,我們安能建設總公司的威名,不能在我們手中丟下。”


    林建軍快速吃完手中的餃子,他立刻走到工地的指揮部。與工程師開始研究建設方案。


    指揮部是由速幹水泥建設的房間,這是他們親手在短時間內建造出的工廠。


    這是質量加速器施工的工地,工地平整與地基建設早已經完成,其他的附屬設施也已經建設號。


    隻差把質量加速器的軌道建設完成,它就可以正式使用。


    林建軍走到指揮部,這裏是整個工程的指揮中心。


    整個工程的負責人是工信部副部長馮濤。


    林建軍看到馮濤這種級別的人,親自來這個工地指揮。他就知道國家對這個工程的關注程度。


    指揮室中還有一個看上去比較死板的人。


    他手中一個工人也沒有,但卻控製著七個智能工程機甲。


    這是清瓷科技派到這個工程的監理萬方。


    林建軍在前幾天可見識過工程機甲的威力。


    需要平整一個凸起的小山頭,用於建設微型核電站。


    如果是他們接下這個任務,需要數台挖掘機才能清理幹淨的小山。


    但智能工程機甲一個拳頭下去,厚重的山岩立刻變成粉碎。


    它在拿一個龐大的鐵鍬清理,很快就把小山包清理成平整的土地。


    林建軍來到房間後,立刻向馮濤匯報道:“馮部長,工人的情緒良好。不會耽擱我們接下來的工作。”


    馮濤聽到之後,滿意的點點頭。


    衝著林建軍豎起大拇指,誇讚道:“不愧是由武警水電部隊轉業的安能建築總公司。你們這個工程隊的紀律真是很好。沒有給退伍軍人丟臉。”


    他又向萬方問道:“萬監理,你們的智能工程機甲能否使用,到時候安裝質量加速器的磁懸浮軌道,還需要你的輔助。”


    “這是我的工作,馮部長請放心。我一定會配合好你們的安排。”萬方立刻保證道。


    馮濤的智能眼鏡亮起,他看了一眼發送過來的信息。


    立刻起身,對他們二人說道:“航天飛機運載設備即將到達,請你們立刻進入到指定位置。”


    “保證完成任務。”林建軍習慣的敬個禮後迴答道。


    “放心吧,我們公司的智能工程機甲還沒有失手的時候。”萬方輕鬆的說道。


    林建軍走出指揮部,他立刻就來工程隊的小隊長。


    表情嚴肅的對他們吩咐道:“這是我們這個工程最後一道工序。隻要完成這道工序,公司明天買票讓大家迴家。還能過一個晚年。


    如果這次工序安裝出現問題,大家也隻能一個正月裏,都陪著這個工程。你們有信心完成嗎?”


    工程隊的小隊長向他恭敬地敬個禮,保證道:“請林經理放心,我們一定會完成好既定的任務。”


    小隊長返迴工程後,立刻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務。乘坐山地車向各自的目標駛去。


    工人們手中都拿著一個特製的機械,這種從來沒有在市麵上見過的機械,應該是專門為這個工程開發。


    看工人對他們熟悉的眼神,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使用這種機械。


    萬方則立刻啟動,在旁邊等待著智能工程機甲。


    這種智能工程機甲是工程機甲的第二代產品。


    他現在完全不需要人為操作,有超導發動機組成的動力係統。讓它的動力更加強勁。


    馮濤在指揮室中等待著,很快就聽到離子發動機在空氣中的轟鳴聲。


    遠處立刻飛過來,有兩架航天飛機組成的機隊。


    航天飛機的腹部下方,有納米管編織而成的一公分粗細繩索。


    這個繩索的另一頭鎖緊在一個7公裏長的圓形管。


    馮濤看著兩架航天飛機吊裝的圓形管。


    這就是質量加速器最核心的部件。


    它外圍是矽金晶組成的鋼圈,鋼圈中部署超導材料製成的磁芯。


    隻需要通過航天飛機吊裝一百次,長達700公裏的質量加速器隧道就建設完成。


    航天飛機在智能計算機的控製下,很快飛臨到指定地點。


    他們用繩索緩慢的下放軌道,當下放一定高度後,由智能工程機甲用雙手拖著軌道。


    把它緩緩地放置在已經提前建設好的基座上。


    整個基座的角度呈35度向上延伸。


    軌道必須要保證,絕對直線。不允許有一絲彎折。


    基座的角度和位置是保證軌道直線的基礎。


    他們建設基座時,那是遇山開山,遇溝搭塔。


    當智能工程機甲穩穩地接住軌道後,把它輕輕地放置在軌道上。


    早已準備好的工人爬上基座,他們通過特殊的鎖定工具。


    用星型的螺絲按照預留的接口,把軌道固定在基座上。


    緊接著航天飛機又運來第二架軌道。


    它通過特製的卡口,緊密的連接在第一節軌道上。


    工人們這次不僅需要把這個軌道固定在基座上。


    還需要固定兩個軌道之間的接口。讓他們嚴絲合縫,絕對不會漏氣。


    在工人們安裝軌道的過程中,林建軍也帶著另一組工人。


    把已經提前安裝好的脈衝電源和微型核反應堆,還有控製中心的線路接口都找出來。


    都與軌道預留出來的接口相連接。


    林建軍親自把超導電線,通過特製的工具連接在預留的接口。


    這一道工序也隻能由它完成,因為他是工地唯一一個掌握連接超導導線連接的技術人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翻譯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科技翻譯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