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遼魏秦三國聯軍來說,兵力上的損失還是其次,最為致命的是物資上的損失。


    好幾萬人的每日所需都是一個恐怖的數量,那要保證他們長時間駐守甚至作戰,需要囤積的物資規模該是多大?


    而隨著兩三萬人在茫茫太行山中向北越追越遠,送進山就近補充的物資數量該是多麽龐大?


    如今的北魏就是個窮鬼,聯軍所需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主要由遼國和後秦兩方提供。而這兩國不但距離遙遠,也都不是什麽富得流油的主。


    經曆了兩百餘年一波接一波戰亂的華夏北方,哪裏會有富國產生的土壤?


    因此,當聯軍在山中的物資丟失大半後,再想繼續大規模圍剿,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解決掉了南邊的敵人,按照約定,盤古軍就必須轉而向北,幫助女真人迴歸故土。


    擊敗北邊遼軍不難,之前完顏阿骨打也不是在武力上做不到。


    此時駐守在大同的遼軍,總數也就三萬人左右,多出的都已經東歸了。畢竟在大草原上駐紮重兵,所耗也是不小。


    太行山北麓餘脈悠長,能進出山的地點很多,遼軍想要全部封鎖根本不可能。


    因此耶律休哥的做法是,以五千精騎駐守山外,發現逃出山的女真人後立即纏住,然後等待後續大軍趕到後進行圍剿。


    之前急於東歸的阿骨打,就在這種戰術下吃了個大虧,一戰就損失了一千多人。對於沒有戰馬的他們來說,再悍勇善戰,在一望無盡的大草原上也遠不是契丹騎兵的對手。


    基於這種情況,唐笠要幫助他們就很簡單了。


    根本用不著血戰,隻要支援一批戰馬就夠了。


    而戰馬這東西,此時的盤古軍還真不太缺!


    早在攻取晉城之前,盤古軍就在曆次戰鬥中繳獲了不少戰馬,其數量甚至遠遠超過了自身所需。


    不是唐笠不想把麾下都變成騎兵,就算因為大家夥騎術不過關,都是騎馬步兵那也是好的啊!至少在機動性上要比步兵強得多。


    可惜戰馬這東西實在是太能吃了!


    開始接納百姓後,盤古軍在糧食方麵就一直處於緊緊巴巴的狀態。雖然並沒有讓所有人挨餓,但想要有大批餘糧養活戰馬?


    那絕對是想多了!


    至於山裏的植物?那可不是這些畜生的食物。


    要問為啥山裏的植物馬不吃?


    那我就問,為啥自古產馬的都是草原,而不是單位麵積內植物更加豐富的山林呢?


    再加上馬這種畜生其實是很嬌貴的,在無法肆意奔跑的山林環境裏,非常容易生病。


    因此,繳獲的戰馬中,大部分都變成了眾人的蛋白質來源。


    隻有那些完好無損,又生命力特別頑強的,才被分配給了李程的斥候隊。


    而攻下晉城後的繳獲更是豐厚,加上海量的糧草繳獲,終於讓李程的斥候隊都變成了一人三馬。


    什麽?你問為什麽後秦軍要在後方囤積戰馬,而不是都帶到前線?


    在戰鬥中,戰馬也是一種消耗品好吧?


    一場騎兵戰鬥下來,戰馬的折損數量,絕對要比騎士數量多得多!


    要保持騎兵的持續戰力,那就必須得有可供補充的多餘戰馬。而向前線運送物資,成本是很大的。不但運輸隊在路上要吃掉一部分,別忘了還有盤古軍和北魏軍在隨時等著打劫呢。


    因此,後秦數萬大軍的補充戰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先養在後方的,需要的時候才會向前線輸送。


    還有後秦軍第一次反攻晉城的時候,那場驚天潰敗之下,羌人的戰馬也都成了盤古軍的戰利品。


    再後來,因為都是純粹的守城戰,盤古軍倒是沒再繳獲到新的。不過手中的戰馬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不過即便如此,同樣轉為騎兵的唐笠親衛營,也隻是一人一馬而已。實在是庫存消耗一點就少一點的盤古軍,根本不敢養那麽多能吃的家夥。


    能留下的標準還是老一套,毫發無損的、高大雄峻的、性子溫順好騎乘的,當然還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生命力頑強、皮實耐造的才被留了下來。


    這些經過層層挑選,且經曆過重重磨難才活下來的家夥,唐笠自然不舍得丟棄,因此撤離晉城時全都帶了出去。


    除了始終在山外遊擊的李程斥候隊外,親衛營的戰馬在進山後就全部轉運到了盤龍穀,交給了山中百姓養活。


    山林戰中,馬就不是利器而是累贅了。


    唐笠送給女真人的就是這部分戰馬。


    可惜數量隻有兩百多匹,遠不夠一人分到一匹的。


    就這兩百多匹,也有很大一部分根本達不到能夠作戰的狀態,更別說還得馱著女真人跨越千裏返迴東北老家了。


    因為隨著山中糧食日漸緊張,百姓們很快就沒法子保證這些賊能吃的家夥的狀態了。


    親眼看到實際情況的阿骨打也是無奈,他知道秦人並沒有忽悠自己。


    不過對於一支堅韌的隊伍來說,絕境下需要解決的,永遠隻是從“零”到“一”這一步。之後的問題,就總有解決的法子。


    讓唐笠十分驚奇的是,步戰十分厲害的女真人,對騎馬也都是行家裏手。比之隻略通騎術的盤古軍將士,簡直不知道厲害到哪裏去了!


    看出他疑惑的完顏阿骨打解釋道:“我們女真人大多在家也都是有馬的。隻是隨契丹人出征時,糧草需要自備,這才沒有帶上。”


    對方說到一半,唐笠就反應過來了。


    另一個世界曆史上的女真人,騎兵可不是也很厲害嗎?不然哪來的大名鼎鼎的“拐子馬”和“鐵浮圖”?


    隻是和蒙古人那種純粹的草原民族不同,他們是半耕、半種、半漁獵的而已。


    後來的滿清,不也被稱為“八旗鐵騎”嗎?


    這次出征不帶戰馬也好理解。


    一是契丹人要求他們自備糧草。從東北到雁門關可是很遠的,並不富裕的女真人,應該是真拿不出那麽多東西喂養戰馬。


    二是契丹人此次征召他們,是為了攻打雁門關的,攻城戰也根本用不到騎兵。況且對於契丹人來說,沒有戰馬的女真人,相對還要好控製一些,更加便於壓榨。


    “那就得想辦法去換一些契丹人的戰馬了!”想著心事的唐笠,隨口迴答道。


    完顏阿骨打聞言,眼皮就是一跳。


    倒不是說他對唐笠的見識有多驚奇,而是對於他的反應速度有些詫異。


    能夠立刻想到換馬這一點,足見對方也是對騎兵作戰有過思考的。


    完顏阿骨打的詫異很快就被唐笠察覺了,如今的他五感已經非常敏銳了。


    下意識的想和對方對視,卻在最後一刻被唐笠生生忍住了。


    自從聽到“完顏阿骨打”這個名字後,唐笠就對此時的這支盟軍十分警惕。實在是另一個世界裏的女真人威名太甚!


    後來經過多日的仔細觀察和思考,唐笠已經基本確認了這夥女真人,應該就是那一夥!


    那可是兩戰就摧毀了北宋的虎狼之師啊!


    就算後人再怎麽看不起北宋的孱弱武力,僅僅用兩戰就摧毀了這個能夠和遼國對峙了幾十年的龐大帝國,戰鬥力之強還用多想嗎?


    而且看起來對方已經是下定決心要反遼了,真要是能夠如同另一個曆史中那般,用很短時間就擊敗並取代契丹人。他們絕不會甘心還窩在苦寒的東北!


    那樣的話,終有一天自己要和對方在戰場相見。隻不過那時,兩邊就已經不是盟友了!


    即便心中始終對女真人,尤其是完顏阿骨打這個人有著深深的戒心,但既然決定了合作,對方又首先兌現了承諾,唐笠自然不好翻臉不認人。


    再說,就算唐笠有心想翻臉,也是無能為力。


    如今自己的部隊隻剩下了不到一半,比之數量已經不足兩千的女真人,實力也就在伯仲之間。


    兩個臨時盟友要是自己先打起來,那可就便宜了其他胡人了!


    最重要的是唐笠認為,女真人真能在契丹人後方掀起些風浪來,對自己也並不是什麽壞事。


    如今北方胡人勢大,自己勢微,能有一個新崛起的勢力在對手後方攪風攪雨,對如今的盤古軍來說,是絕對利大於弊的。


    即便這股風浪最後變成了滔天巨浪,難不成自己就永遠都不如對方?


    到時候憑真本事,在戰場上見個真章就是了!


    難不成在女真人擊敗並取代契丹人的過程中,自己的盤古軍就隻是幹看著?說不得,也得在其中分上一杯羹吧!


    就算不去打女真人,難道突厥人、羌人也不能打?


    “盟友”都能以少勝多做到蛇吞象,自己要是無法做到同樣的事情,那也不用再去顧忌什麽了。直接投降當秦奸就是了!


    說不定憑借今日的“交情”,到時候還能混的不錯呢?


    當然,代價是出賣自己的同胞,貢獻自己的靈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