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圈中的戰鬥,進行的要比唐笠想象中的順利,主要還是地點選擇的好。


    吸取了上次經驗教訓的盤古軍,選擇的這個小山坳不但麵積不大,地形也適合居高臨下的殲敵。因為山坳裏沒什麽遮擋物,也沒什麽射擊死角。


    即便有弓箭不好幹掉的敵人,一通亂石砸下啥都解決了。


    沒有得到斥候報告的唐笠知道敵人的大隊人馬距離自己還遠,也不著急撤退,親自帶人下到小山坳裏去挨個檢查敵人的屍體。


    別說,還真讓他找到幾個裝死的。


    雖然被暴起反抗的女真人傷了兩人,但早得了交代的盤古軍戒備心很足,吃的虧並不大。


    最讓唐笠心裏惡心的是,不但沒能抓到任何一個可供審問的活口,還發現這夥戰力強悍的家夥,裝備比起其他敵人簡陋的可憐,根本沒有多少油水。


    唐笠直到現在也沒搞清楚,這幾百個讓自己無比頭疼的敵人究竟是什麽來曆。


    他們的裝束和其他敵人明顯不同,唐笠猜測應該不是正規軍,或者是正規軍中的特殊部隊。


    他對女真人的所有知識儲備中,隻記得那標誌性的帽子邊的兩條毛皮條子,還有二代女真人的金錢鼠尾,可惜這兩樣對手全都沒有。


    實際上後者是幾百年後二次崛起,自稱滿清的女真人才有的發式,前者則是女真貴族才有的配置。


    至於眼前敵人頭邊垂下的那兩條辮子,契丹人也有,唐笠也沒看出什麽不同來。


    心裏一直懷著疑惑的唐笠,很快就帶著大部隊重新上路了。沒了那貨厲害又煩人的對手後,接下來的戰鬥一下子就輕鬆了起來。


    不擅山林作戰的敵人,不論是契丹人還是突厥人,都沒有再給盤古軍造成之前那麽大的壓力,更何況其中沒什麽鬥誌的秦卒了。


    不過這迴敵人的兵力實在太過雄厚,三國軍隊加在一起超過七萬,這讓唐笠也沒法在短時間內擊敗對方。


    更重要的是,不同於之前進山圍剿的敵人意誌並不堅定,這次的對手可是鐵了心的要徹底解決盤古軍。


    四方聯盟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考慮和交易,但明麵上的原因終究是共同消滅這支占據了晉城的秦人武裝。所以想要讓他們輕易放棄是不可能的。


    於是,在山中轉戰月餘,卻始終無法擊退敵人的唐笠終於意識到,己方已經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持久戰中。


    按說打遊擊的一方是最不怕持久戰的,隻要意誌足夠堅定,先堅持不住的永遠是進剿的一方。


    可這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進剿的一方尚有人性,不會對平民進行種族滅絕式的屠殺!


    主動遊擊的作戰人員的確更加持久,可山裏的那幾萬百姓卻是他們最大的軟肋。


    所有人都無比清楚,一旦讓敵人發現了百姓們藏身的盤龍穀,這些沒有人性的胡人是絕對不會有絲毫手軟的。


    而隨著自己和敵人在山中拉扯的時間越來越長,那麽多人總有一天是要藏不住的。


    就算是幸運的一直沒被胡人找到,數萬始終不敢活動的百姓,也堅持不了多久。


    雖然離開晉城時將能帶走的糧食統統都帶進了山,卻也根本堅持不了太長時間,畢竟上一次的秋收其實是歉收的。錯過了去年最佳春耕時間,百姓們再怎麽拚命搶種和精心伺候,終也無法違背大自然的法則,秋收所獲還是遠不如正常年景。


    再加上年前大戰的消耗,存糧的數量就更加不足了。


    要知道,打仗時人的飯量可是平日裏的好幾倍,不吃飽根本就沒力氣廝殺。


    為了隱藏行跡不能狩獵甚至大範圍采集,也沒辦法從山外獲得補充的幾萬百姓,能不能堅持到敵軍撤退?唐笠心裏是一點底都沒有。


    僵持到三月底,始終無法剿滅目標的敵人終於發了狠,一次性追加了一萬部隊進山。


    眼見敵人的搜索範圍逐日擴大,擔心盤龍穀暴露的唐笠被迫主動暴露大軍行跡,盡可能的將更多敵人向北邊吸引。


    進山圍剿的敵軍數量已經達到三萬,巨大的兵力密度讓唐笠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飄忽從容。


    熟悉地形的他們被逮住主力是不大可能,但想要在遊擊戰中不斷消滅敵人也越來越難了,尤其是逐漸進入更北麵的山區之後。


    之前沒怎麽在這裏活動過的盤古軍,很大程度上的喪失了地利優勢後,形勢一天比一天困難了起來。


    當然,三萬人進山圍剿,敵軍每日的耗費也是恐怖的。


    就近的北魏已經無力支撐;遼國的補給線又過於漫長,最近的壺關一線道路太過狹窄險峻,通行效率不夠。


    於是大部分的物資供給壓力,就越來越多的壓在了後秦一方。


    如今的形勢對於雙方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比拚耐力和意誌力的局麵,就看誰先撐不住。


    盤古軍先撐不住,那就是一敗塗地,甚至麵臨滅頂之災。


    三國聯軍先撐不住,那就是前功盡棄,再想剿滅盤古軍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局麵在三月底發生了變化。


    不知道向北具體撤到了哪裏的盤古軍,發現自己繼續北撤的方向上有大股人馬活動的痕跡。


    得到報告的唐笠,一顆心瞬間就沉到了穀底。


    雖然不知道目前的具體位置,但根據估算,他知道自己已經率軍撤到了太行山的北部。距離邊緣還有多遠不清楚,但估計也不會太遠了。


    這邊可是有突厥人的重鎮雁門關的,那裏肯定屯有重兵。此時遇到的,十有八九就是那裏的敵人。


    前有敵阻,後有追兵!前後夾擊之下自己的轉圜餘地就很小了。


    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的唐笠隻咬了半刻鍾的牙,就下定了決心先對付北邊的敵人。因為他覺得,無論如何北麵的敵人數量也不可能比身後的更多。


    經過一個多月的鏖戰,原本分散的盤古軍各營已經幾乎全部都集中到了一起,隻有李程的斥候營不在。因為他們根本就沒進山,一直都在山外堅持。敵軍的很多調動情報就是他們冒死送給唐笠的。


    三個營加上親衛營、輜重營滿員有六千人,此時合在一起卻也隻剩下一半三千人了,一個多月的損失著實巨大。


    作出決定的唐笠,命令大部隊原地待命,自己親自帶著兩百親衛向北邊試探。


    一個多月來,損失慘重的盤古軍幾乎每天都會進行小範圍的兵力調整。大多數時間都被當做尖兵使用的親衛營,不停的從其他部隊抽調精銳補充,所以此時依舊保持著滿員。


    兩百親衛跟著自家大帥在山林中快速移動,卻沒發出什麽大動靜,隻這一點就能看出他們早已是百煉成鋼的精銳勇士了。


    親自充當箭頭的唐笠突然停了下來,耳力每日都在精進的他,聽到了可疑的動靜。


    跟在他身後的親衛反應十分迅速且專業,立刻就熟練的分散開來,同時還能保持警戒。


    “敵襲!”


    唐笠突然大吼一聲,同時身子向邊上一縱,瞬間就藏到了一塊半大石頭後麵。這時其他人才聽到了箭矢破空的聲音。


    再次調整位置的眾人及時舉起了手中的盾牌,讓隱藏敵人的這一輪弓箭偷襲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帶領手下躲過偷襲的唐笠心思電轉,知道絕不能在這裏和敵人僵持,拖得越久就越沒有扭轉局勢的可能。


    伸手接過心意相通的小剪子遞來的另一麵圓盾,將兩盾合在身前的唐笠,瞬間就竄出了藏身的大石。


    自從上次臨陣突破之後,唐笠不但已經可以自如的控製體內原有的氣息,更發現自己修煉《清靜經》的進度也陡然間大大加快了。


    身在空中的唐笠左手盾擋開了一支射來的箭矢,甫一落地就用腳尖發力,身體瞬間就是一個折轉,躲過了另外幾支。


    將部分氣息凝聚至雙耳,唐笠的聽力一時提升到了極限,不用眼睛就能提前判斷來箭的方向甚至大致軌跡。


    左腳在一棵大樹的樹幹上點了一下,身形瞬間陡然拔高,躲過了來箭的同時,唐笠兩下就竄上了茂密的樹冠。


    借著枝葉遮擋,唐笠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自己被射中的可能,就這樣在茂密的樹林上方向前方疾進。


    他已經判斷出了敵人藏身的具體位置。


    就在唐笠覺得再有兩次唿吸後就能殺入敵陣時,一陣危機預感驀地湧上了他的心頭。


    不用細看細聽,唐笠條件反射般的用雙手盾護住整個頭臉,同時雙腳踩實,全力爆發著向前方衝去。


    耳聽得一聲暴喝,顯然準備不如自己充足的對手就那樣被唐笠正麵撞了個正著。


    前一瞬還信心滿滿的唐笠,在和對方身體接觸的一瞬間就知道要遭,瞬間襲來的巨力讓他明白對方是個高手,現在的自己遠不是對手的高手。


    咬牙忍著渾身骨頭仿佛要碎裂般的疼痛,唐笠在向後倒飛的時候,用盡最後一絲餘力抖手甩出了右手中的圓盾。


    巨大飛盤般的圓盾,發出撕裂空氣的嘯叫聲,像一把高速飛旋的圓鋸一般斬斷了沿途的樹枝,卻被對手十分輕鬆的一刀就劈飛了。


    後背撞在一棵大樹上的唐笠噴出一口鮮血,卻憑借堅強的意誌在眼前發黑中飛速拔出了背上的戰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