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追兵的唐笠並沒有率親衛營去盤古寨和大部隊匯合,反倒派人傳令第一營南下來找自己。


    在他想來,實力占絕對優勢的敵人吃了虧,絕不會就這麽默默咽下。等待自己的必將是鋪天蓋地的圍剿!


    為了給主要安置在盤龍穀的百姓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他要想盡一切辦法率軍把戰事拖在南邊。


    可左等右等,第一營都和自己會合好幾天了,唐笠也沒等到進山圍剿的敵人。


    抓破頭皮也想不明白是怎麽迴事的唐笠,不由得再一次在心裏感歎己方情報來源的匱乏。


    最後還是幾個斥候冒死潛迴晉城附近,才探知了事情的原由。


    原來契丹人、突厥人和羌人三家正在對峙。


    當時就把盤古軍的斥候給看傻了。


    什麽情況?看那架勢差一點就要打起來了啊!


    這些胡人不是一夥兒的嗎?


    具體情況他們自然弄不清楚,如今絕對是徹徹底底堅壁清野的晉城周邊,連一個老百姓都沒有,想打聽都沒地兒打聽去。總不能去抓幾個敵人審問一下吧?


    倒不是他們沒那膽子,實在是敵人隻顧著準備幹架了,附近連支巡邏隊都沒派出。


    至於摸進敵軍大營抓舌頭?這個他們是真不敢。


    人家正準備幹架呢!大營裏自然是日夜防備,自己摸進去那不是送人頭嗎?


    好在這個有點沒頭沒腦的情報送迴去後也有用處,至少讓大軍知道自己暫時是安全的。


    造成那種局麵的原因嘛?唐笠仔細想想也有了自己的猜測,而且覺得八九不離十。


    而事實情況也和他想的不能說八九不離十,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三方聯軍幾乎同時到達晉城後,這迴沒有再因為誰進城誰不進城鬧矛盾,畢竟城裏是一點油水也沒被剩下。


    至於晚上城裏比城外暖和這一點優勢,已經有了準備和經驗的耶律古和拔延那環兩位主帥這迴提前達成了一致。


    防備對手有詐的探路部隊進城後,除了確認安全,還有另一個任務,那就是帶出城中具體布局圖。兩邊根據這個提前劃好勢力範圍,約定誰也不能越界。至於劃給自己的地盤上能擠進去多少人,那就各憑本事了。


    當然,稍稍晚了一些趕到的羌人也分到了一杯羹,地圖從兩分變成了三分。


    可是緊接著,最重要的,或者說三家朝廷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來了。


    那就是晉城到底歸誰?


    這個可就不能一分三份了。


    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事先約定的。那就是打下晉城後論功,哪一家的功勞最大,晉城就歸誰。


    比如說。


    要是後秦軍先趕到晉城且獨立打下了晉城,那晉城就歸後秦所有。


    要是遼魏聯軍先趕到且獨立打下晉城,那就憑敵軍首級論功,那邊拿到的秦人首級多,晉城就歸那邊。


    三家都在攻城中出力了也是一樣,誰手裏的秦人腦袋多,晉城就歸誰。


    可這個法子是三國後方的朝廷大員想出來的,那些人哪裏想到之前數次強攻都沒能攻克的晉城堅城,這次根本就不用打。


    這下可就麻煩了!


    三家手裏誰都沒有哪怕一個秦人首級,這功勞要怎麽論?


    其實打心眼裏說,契丹人對晉城的訴求真沒多少。對於大遼來說,晉城就是塊飛地,與本土並不接壤,中間還隔了個上黨郡呢!要來幹啥?


    不過不想要歸不想要,爭與不爭那就是另一迴事兒了。自己在晉城這裏讓了步,那北魏就得在其他地方給點補償吧?


    對晉城訴求最強的是羌人。畢竟這裏原本就是他們的,是大秦國在東部並州唯一的根據地。就隻憑著“收複失地”這四個字,晉城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非爭不可!


    不然路遠難行的他們,怎麽會合遼魏聯軍同時趕到晉城呢?契丹人和突厥人再磨蹭,能磨蹭得過他們?再怎麽說,他們慢都是有充足理由的。


    不過對於羌人來說,爭晉城還真沒什麽底氣。畢竟自己隻派七千人打過晉城一次,還被對手一擊而潰。怎麽論,也輪不著他們。


    突厥人的心態最矛盾。


    論付出,他們先後攻打過晉城兩次;論好處,丟了河套的他們好歹得了晉城能彌補點損失,順便還能拔了羌人在東並州的釘子。


    可惜他們腰杆不硬啊!


    要是凡事都講道理,那還要刀幹啥?


    說白了,在如今這個大爭之世,一切都是以實力為尊的!


    這要是真鬧到翻臉的地步,最終的解決辦法肯定還是武力。而大魏國實在是再也打不起任何一場大戰了!


    可麵臨眼下局麵,任哪一方也不能、不敢主動退讓一步。局勢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在各自後方朝廷商量出解決辦法之前,這本來就是強行結盟的三家,還得小心防備友軍使陰招。


    於是就出現了讓盤古軍斥候摸不著頭腦的緊張對峙局麵。


    而晉城,儼然就成了遼、魏、秦三國都吃不下也不能放棄的雞肋。


    這塊雞肋難住了前線的統軍將領,同樣也難住了後方的朝堂大佬們。曆來談判都是最耗時費力的。


    最後三國反複商議後得出的結果是:秦人亂匪尚未剿滅,不能任其存在。三國共同出兵進山圍剿,得勝後仍以所獲首級論功,功大者得晉城。


    於是,並沒有讓唐笠等太久,該來的戰鬥終究還是要來。


    二月二十五,遼魏秦三國聯軍進山圍剿盤古軍。


    進剿初期,最有幹勁兒的是後秦軍。好不容易獲得機會的他們知道,這是重新拿迴晉城的唯一機會。


    至於遼魏聯軍,遼軍是本就沒想占據晉城,自然不會太賣力;北魏軍倒是對晉城有想法,但國力已經衰弱到極致的他們不但承受不起損失,就連仗都快要打不起了。


    這種形勢下,最擅山林遊擊的盤古軍很容易就將最積極的敵人誘成了孤軍深入之勢。


    之前就提過,占據關洛的羌人入主時間最久,戰鬥力降低的也最厲害。優秀將領的稀缺就是很明顯的一個表現。


    喪師十萬的老帥梁昌自然是沒機會再領兵了,其餘有本事的大將又都各有其職,因此這次統兵的是一位皇族子弟----傑零。


    雖然之前棄帥逃遁的左零不能代表整個零氏皇族,卻也能從一個側麵說明後秦皇族的墮落。


    如今的後秦國主滇零是個玩弄平衡之術的高手,對羌人各部說不上全力打壓,可有了機會自然也不會放過。


    老帥梁昌被罷職後,再次組建起來的東北部軍肯定是不能交給其他部族將領統帥的。而和皇族同屬參狼羌的梁氏一族也是人才凋零,情況並沒比零氏好到哪去。


    最後這個軍中要職就被給了傑零這個從軍經驗還算豐富的宗室。


    可惜這個傑零雖然並不像其他宗室子弟那般是個純草包,卻也隻能算是中人之姿。沒有宗室這個高貴身份的話,撐死也就在軍中混個校尉之職。


    如今驟登高位,又是獨立統軍,身邊也沒啥得力助手,其短板很快就暴露了出來。


    像耶律古和拔延可石這兩隻老狐狸,全程都是相互盯著的,你不進我也不進。隻有傑零這個生瓜蛋子被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盤古軍耍著耍著就耍上了頭,指揮著麾下人馬很快就衝在了最前麵。


    見此情形,盤古軍哪會客氣?


    兵力和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的他們,立刻一部誘敵、一部設伏、一部阻擊,一戰就全殲了兩千後秦軍前鋒,連點兒骨頭渣滓都沒剩下。


    傑零也真真是個草包加慫包,大敗一場後立刻就沒膽兒再孤軍深入了,遼魏聯軍又不肯真心配合,一時間就隻能在自己帳中大發脾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