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幾天的調整,聯軍的部署逐漸形成了,魏軍在前遼軍在後的格局。


    最初兩天的攻城戰,士氣高昂的遼軍是絕對主力,滿腹牢騷的北魏軍,則上下都是一副出工不出力的模樣。


    這也好理解。


    明明沒有戰敗,卻丟失了大片土地,享譽全軍的大帥叱利骨也死得不明不白。如今更是讓之前還誓死抵擋的契丹人進入了並州,心裏明白己方實際已經戰敗的他們,士氣能高才怪!


    再說了,這晉城原本就不是大魏國的地盤,契丹人卻說是來幫自己打仗的,白癡才信!


    軍中的突厥人都大多是這種狀態,那些沒有任何地位可言的秦卒,就更沒什麽士氣可言了。


    耶律古隻派兵攻了兩天城就不攻了,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幫你們突厥人打仗,你們反倒出工不出力,淨等著我們契丹人拚命?做夢呢!


    盡管中京朝廷下達了必須攻克晉城的王命,耶律古也不會拿自己士卒的性命去給別人做嫁衣。


    再說,朝廷又沒說必須多少天攻下晉城。


    就是這種心理,讓身為正帥的耶律古,不斷調整兩軍的營地位置。


    你們不是不願意出力嗎?那就駐在我們前麵好了!


    而這一切,都被每日登高觀察的唐笠看在眼裏。加上終於準備好的東西,這才有了今日的突襲。


    像以往一樣,手持鋼槍的唐笠縱馬衝在最前麵。身後是他的二百親衛營,鄭大的第一營兩千步兵緊隨在後。


    最靠近晉城方向的聯軍投石機部隊,第一時間就潰散了,其中絕大多數人本就是充當“人肉發動機”的民夫。


    數量不多的護衛部隊,本就因為心驚膽戰而猶豫不決,不知道是應該原地堅守,還是先撤下去再說。


    且不說人是有從眾本能的,不然戰場上也不會出現那麽多一點被破全線崩潰的情形了。不過這好歹也是一支久經戰陣的軍隊,又有悍勇的契丹兵做骨架,這才沒有被四散而逃的民夫直接帶走。


    可是,當心神不穩的他們,發現身後大營中的北魏軍提前潰散的時候,本就不夠充足的戰心一下子就沒了。


    兵敗如山倒!


    遼魏聯軍的前軍完美的展示了這個成語。


    原以為還得費一番手腳的唐笠見狀,立即改變了戰前布置的戰術,命人吹響了全力進攻的號角。


    戰場上號角能傳遞的信息不多,大致也就是最常用的那幾個。比如“前進”、“後退”、“衝鋒”、“撤退”、“分進合擊”等寥寥幾個。


    至於具體執行細節,就隻能靠各軍的領兵將領自行發揮了。


    這也是古代戰爭中,優秀將領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具體指揮唐笠二百親衛營的是小剪子,這小子的腦袋瓜子在軍中是出了名的靈活,又整日跟在唐笠身邊,所以第一時間就領會了主帥的意思。


    小剪子在通知所有手下緊跟主帥全力衝鋒的同時,還沒忘記這次出城最重要的目的,派了一個傳令兵減速等待後續跟進的鄭大第一營步兵。


    兩百騎兵以唐笠為箭頭,很快就追上了撤退晚了兩步的遼軍。並不和這些人糾纏的他們,隻是從敵人身邊掠過的時候順手揮動手中武器。


    飛速越過遼軍之後,就是空手跑的更快的民夫。這次盤古軍並沒有對他們發動攻擊,隻是縱馬從他們身邊一掠而過。


    北魏軍營的木柵帶來了一點麻煩,卻也沒能太過阻止盤古軍的前進。


    衝在最前麵的唐笠,眼看著越來越近的營門,心裏有一種玄妙卻無比強烈的預感----這道木門沒有鎖死!


    騎術已經相當好的他,馳到跟前一勒馬韁,胯下高大雄峻的黑色戰馬心領神會,在奔馳中突然躍起,前蹄猛地踹在了粗木做成的營門之上。


    一聲巨響中,本應足夠阻擋戰馬衝擊的木質營門應聲而開。隻是速度稍減的唐笠揮舞手中沉重鋼槍,徹底將未鎖的營門左右擊開。


    後續親衛營隨之而入,繼續追隨著主帥一往無前。


    很快,兩百盤古軍騎兵就追上了正在潰逃的北魏軍。卻也沒有直接衝進人群砍殺根本沒有還手勇氣的對手,反而主動降低了馬速驅趕著他們一路向北。


    事出突然,整個胡族聯軍都沒有準備。大部分人雖然沒有像晚上一樣熟睡,卻也都在吃早飯。


    倉促之下,直到唐笠帶人幾乎殺透了北魏軍營,才看見了第一支勉強準備完畢的敵軍。


    “轉向!轉向!”騎在飛奔戰馬上的唐笠縱聲大吼。


    緊緊跟在身邊的傳令兵趴在馬背上,用盡全身力氣吹響了掛在脖子上的號角。


    得到命令的其他人立即轉向,跟著主帥在敵軍陣前拐了個大彎。


    胡族占據北方二百年,北方的秦人有很多也就或被迫或主動的學會了騎馬,但細論騎術還是和擁有天賦技能的胡人有很大差距的。


    像這種衝鋒中的大轉彎,精銳的胡族騎兵都很少有部隊能做到,更何況是此時這支其實還隻是大半吊子的盤古軍騎兵了。


    好在他們人數足夠少,隻有二百人。要知道這種戰術是人數越多難度越大的。


    再有就是他們已經提前降低了馬速,早就不是全速奔馳了。


    兩廂一合,這才完成了這個漂亮的陣前大轉彎。


    這倒也不是僥幸,而是唐笠每天堅持和部隊合練的成果。做不到那一步的話,他也不可能對自己的隊伍能力極限,有著如此堪稱精確的把握。


    不過這一手倒是讓剛剛勉強列隊完成的北魏軍嚇了一跳,心想秦人啥時候有這麽厲害的騎兵了?


    亂糟糟的情形下,大多數人也看不清敵人到底有多少。


    唐笠之所以轉向並不是避戰,而是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去完成,否則今天這趟突襲就算是白玩兒了。


    一個北魏軍官看著越跑越遠的騎兵,突然反應了過來,大聲叫道:“輜重營!他們要去輜重營!”


    這人的上官聞言也反應了過來,可要做出應對卻是不能。


    手下這支隊伍,本就是倉促之間組織起來的,純粹的結陣防守還有一戰之力。想追擊?不說能不能行,至少得先過不斷湧來的潰兵那一關吧!


    大軍的輜重通常布置在偏後的位置,日日登樓觀察的唐笠,早就把具體位置看得一清二楚了。那地方每日肯定要進進出出的嘛!


    遼魏兩軍的輜重是分開存放的,畢竟誰也不會把大軍命脈交到別人手裏。


    突襲造成的混亂,很顯然也波及了北魏軍的輜重營。再被刻意驅趕過來的潰兵一衝,沒等盤古軍攻打,自己就潰了。


    唐笠帶著親衛衝進輜重營後,也不再繼續追殺逃敵,那不是他們的目的。


    劫糧出身的盤古軍,對這些後勤輜重有一種天生的熟悉感,全由老兵組成的二百親衛手腳十分麻利。


    找到火油----澆在易燃的糧草之上----點火。


    很快北魏輜重大營就騰起了滾滾黑煙,接著就是火光衝天。


    幹完活的唐笠等人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前來的支援的遼軍終於趕到了。


    其實一開始契丹人是不想前來支援的,至少不想來的那麽快。


    在他們心裏,始終還是把北魏當做一個想打,卻沒能徹底打下來的對手看的。


    雖然現在議和了,也結盟了,背後捅刀子的事情不能幹,磨蹭一下看看熱鬧也不能幹?


    主帥耶律古就是這樣的心思。


    不過當他看見北魏軍輜重營火起後,才猛然驚醒,秦人的目標原來是己方糧草。


    遼軍此次是出境作戰,後勤補給大多依靠北魏提供,自備的部分很少。而北魏如今在財力上的窘迫,士兵們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


    軍中的這批糧草一燒,再想補充可就難了。到時候突厥人不是正好以糧草短缺為由,拒絕出戰了?本來他們就不太想來打這晉城。


    遼軍營地靠後,士氣也不像北魏軍那般低落,集結的速度和質量要高出很多。耶律古一聲令下,五千前軍立即就出發支援了。


    突襲講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和以整打亂,麵對陣勢嚴整的敵人,盤古軍那點人一下子就不夠看了。


    唐笠也沒有蠻幹,己方兵力上的劣勢,他是時刻都記在心中的。


    下令撤出北魏軍輜重營的他,本想帶著遼軍兜兜圈子,讓本就混亂的北魏軍更加混亂下去。哪知人家壓根就不上當,或者說壓根就不跟著他的思路走,完全按照既定計劃在向前推進。一邊壓縮盤古軍的活動空間,一邊收攏潰散的友軍。


    唐笠心中一邊暗道厲害,一邊放棄了之前的計劃,率親衛營繞過遼軍軍陣,掉頭去和後方的步兵會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