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笠他們伏擊的山穀,在銅川縣以南差不多一天路程的地方,逃走的那一屯後秦軍想要從上黨前線大營帶來援兵是不可能的。


    臨近過年,糧道上巡邏的護糧騎兵也比平時少了許多,日子比草原上的先輩們好過多了的胡兵,也沒幾個人願意在這種冰天雪地裏受罪。


    以至於衝天的大火都沒能及時招來後秦軍。


    接到所有人都已經順利進山的消息後,唐笠立刻下令轉向,無驚無險的也進入了大山。


    一路上,唐笠還時不時的和身邊人埋怨,說早知道羌人這麽鬆懈,就應該多運點物資進山了。


    還真不是唐笠小氣吝嗇。這段時間劫來的糧食雖然不少,但此時聚集在山中的人口已經過萬了,還不停的有實在活不下去的零散秦人百姓陸續進山投奔。


    辛苦積攢下來的,足夠千把號盤古軍自己吃上一兩年的糧食,要養活一萬多張嘴,再節省也就隻夠撐過這個冬天。


    和提前進山的眾人會合後,唐笠將數百民夫和幾十個俘虜交接給了趕來接應的一百步兵,自己和奔波辛苦了好幾天的二百騎兵裹上厚被子倒頭就睡。


    至於運迴山裏的戰利品,自然有那一百步兵組織剛救迴來的秦人民夫和俘虜向北轉運。


    盤龍穀裏,所有秦人百姓都在翹首盼望唐笠他們能夠平安歸來。雖然相處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所有人都打心底裏將盤古軍當成了自己真正的親人。因為他們一輩子也沒遇到過這種,不但不欺辱自己,還真心實意對自己這些百姓好的軍隊。


    一萬多男女老少發自內心的夾道歡迎,也在瞬間就感染了幾百個新來的秦人民夫,讓他們一路上本就消散了不少的恐懼再次消散了大半。


    甚至連那幾十個俘虜的眼神都變了不少,至少不會再時刻想著要不要試著逃跑了。


    唐笠他們送走戰利品之後又在山中隱藏了一日,也算是順便修整了。在接到撒出去的斥候報告說,又發現的新的輜重隊後立即就啟程再次出了山。


    這也就是前線的後秦軍將士也要過年,不然根本不可能這麽快就有新的輜重隊再次北上。


    這次羌人顯然要重視和謹慎得多,臨時拚湊的三十幾車輜重居然有近千人護送。


    不過唐笠這次出山本也不是為了劫掠物資,甚至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都不是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冒充北魏軍遊騎盡可能的激怒羌人。


    麵對這麽大數量的押糧軍隊,再想伏擊是不可能了,不過唐笠也沒有什麽都不做,總要試一試能不能占些便宜才行。


    反正他基本上能確定自己就算沒機會也能逃得了,一是對一人雙馬的己方隊伍的速度有信心;二是斷定後秦軍不敢鐵了心的一追到底。


    唐笠讓李程帶著騎術最好的五十個斥候假意在一個山穀設伏,意不在劫糧的他們,任憑後秦軍再怎麽小心謹慎都沒被提前發現。


    在山上推下提前準備好的落石後,李程帶著人裝模作樣的用突厥話喊了一陣子,然後掉頭下山,騎上戰馬就跑。


    被襲擊的後秦軍一開始還很緊張,發現對方人手很少後立刻就是怒火高漲。


    不過領軍的羌人裨將趙信並沒忘記自己的使命,盛怒之下也隻派出了兩支百人隊進行追擊。不過這兩百人全是騎兵,步兵也追不上他們以為的突厥遊騎。


    而因為盡量不讓秦人學會騎戰的通行胡人做法,這兩百人裏全是羌人,一下子就把隊伍中的羌兵帶走了一大半。


    盤古軍的騎術確實不如從小就騎馬的羌人,好在對方想要追他們必須多繞許多路程,這才讓按照計劃好的線路逃跑的李程等人,不用擔心沒到預定地點就被對手追上。


    當羌人騎兵一路追著李程等人衝進一處狹窄山穀後沒多久,他們就發現了不對勁兒。


    本該覆蓋著白雪的山間小道上到處都堆著樹枝,空氣中還散發著一股油脂的氣味。


    帶隊的羌人百將經驗也十分豐富,瞬間就想明白了對手的意圖。同時也清楚自己隻能硬著頭皮加速前衝,因為原地掉頭需要花費的時間更多,繼續飛速向前的生機才更大。


    可唐笠怎麽會給他們這種機會,就在最後關頭故意放慢馬速,吊著對手的李程等人衝出穀口的一刹那,落下的大石和巨木就堵死了狹窄的出口。


    在就要衝到穀口的兩百羌騎絕望的怒吼聲中,兩側的山上射下了一批又一批的火箭,瞬間就將狹窄山穀裏堆著的、淋著火油的木柴引燃了。


    前路被堵,就算猜到了後路十有八九也走不通,被煙熏火燎的狼狽不堪的羌人,還是不得不冒著大火掉頭向來時的入口逃去。


    盤古軍自然不會讓他們失望,入口處果然也被堵死了。


    冬天木頭本就幹燥,上麵又淋了火油,加上淩冽的寒風一吹,火勢起的非常快,狹窄的山穀中沒一會兒就已經是烈焰衝天、濃煙滾滾了。很快就連兩側山上的盤古軍都待不住了,就更別說身處穀底火海中的羌人了。


    進退無路的羌人被燒的焦頭爛額,隻能跳下戰馬不顧一切的往兩側的山坡上爬,意圖從那裏逃出生天。


    可這種病急亂投醫的做法都用不著盤古軍阻攔,因為火勢大起後半山腰的溫度要比穀底還要高得多,這麽做根本就是找死。


    李程之前引著羌騎狂奔了差不多一個時辰,這邊山穀中的慘叫聲,後秦軍大隊自然聽不到,卻是能看見遠遠升起的滾滾濃煙。


    如果去的是兩百軍中秦人,後秦軍主將趙信也許還會猶豫要不要去救,但那是兩百本族騎兵,一戰盡沒的責任他可擔不起。唯一讓他稍有些猶豫的,隻是擔心對手在用調虎離山之計。


    最終,趙信還是決定讓手下的一名五百主帶著所部步兵原地留守,自己則親自帶領剩餘的全部三百騎兵前去救援。在他想來,突厥人的襲擾遊騎數量肯定不會太多,五百步兵縱使不能擊敗對手,短時間內原地固守到自己迴援,應該是沒問題的。


    唐笠那邊就要主動多了,耳聽得穀中慘叫求饒聲漸小後,下一步的選擇就很多了。


    後秦軍要是派人來援,自己就看看能不能趁機突襲一下輜重;要是不來救援自己就撤,然後再看接下來還會不會有其他機會。就算是讓這批補給順利的運到了前線大營也無所謂,一戰幹掉兩百羌騎的戰果已經足夠輝煌了。


    唐笠當然不可能如同開了地圖掛一般第一時間知道敵人的動向,不過兜個圈子再次接近後秦輜重隊是絕對不會錯的。


    到時候,發現對手人少就試著突襲一下,要是人多就嚐試著再勾引一下,看看能不能在誘出一部分敵人來。就算遇到了最糟糕的情況,自己這二百人全是雙馬,臨時逃跑也不會有問題。


    當發現後秦軍留守的足有五百人時,唐笠直接就放棄了突襲的想法。這五百人雖然全是步兵,但依托輜重車防守自己這二百人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唐笠也不會就這樣離開,敵人既然分兵了,這麽好的機會怎麽能什麽都不做呢?特別是發現眼前的後秦軍中並沒有騎兵之後。


    唐笠本也沒指望能搶到什麽物資,隻要能讓後秦遭到損失,並認為這是突厥人幹的就算達到目的了。


    正好隨身攜帶的火油還有剩餘。這些之前劫糧時繳獲的戰利品最初都是裝在一個個大罐子裏的,出山前唐笠讓人將其改裝進了一個個山中燒製的簡陋小陶罐裏。罐口用油布和泥巴封住,再用草繩編織的網兜一裝,就能很方便的掛在馬上。


    五百後秦軍步兵在圍成一圈的車陣後整裝備戰,留守的那個五百主正在猶豫著要不要殺出去,和看起來隻有二百人的騎兵較量一下。還沒等他作出決定,就見陣外的對手縱馬向著己方車陣衝來。


    這個羌人五百主的臉上瞬間浮現出冷笑,在心裏不屑的嘲笑對手不自量力。


    難道你們這群白癡以為自己用陰謀詭計調走了己方騎兵後,就能擊敗自己這五百人了?


    沒錯,現在己方全是步兵,還全都是戰力不強的秦人。可就算越過車陣不一定能打得過你們這二百騎兵,依托車陣防守還是沒一點問題的。


    說白了根本就是先立於不敗之地了!


    不過很快他臉上陡然僵住的笑容,就告訴了所有人到底誰才是白癡。


    盤古軍並沒有衝擊後秦軍的車陣,而是離著老遠就用手中的長槍挑著什麽東西向前方拋甩而去。


    隨著一聲聲“咣當”、“嘩啦”的聲響,那個後秦軍五百主立刻就明白了對手的用意,緊接著就被一個罐子砸在了頭盔上。刺鼻的氣味讓他瞬間驚醒了過來,隨即條件反射般的高聲大喊道:“放箭!快放箭!”


    此時的火油是交戰各方的一種常用武器,這名戰陣經驗豐富羌人五百主自然對對手想幹什麽一清二楚。


    一些後秦軍中的老兵,聞到濺到身上的火油氣味後也都明白了過來,紛紛一邊拉弓放箭,一邊同樣驚恐的嘶吼著提醒還沒反應過來的同伴快放箭。


    可驚慌失措之下射出的箭矢綿軟無力,沒有對早有準備的盤古軍騎兵造成任何威脅。他們拋出油罐就立即轉彎向兩側策馬而去了,稀稀拉拉的箭矢全部落到了馬屁股後麵。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懸念,緊隨其後的盤古軍騎兵遠遠的就射出了火箭,目標正是被火油淋到的地方。


    雖然百十罐火油並不算多,可寒風中的所有輜重車上都蓋著防水防潮的油布。這玩意本身就是易燃物,被點著的火油一引,火焰騰地一下就竄了起來。


    油布下麵蓋著的米麵一時還燒不起來,可為戰馬準備的那些草料,就算捆得再實也是最好的易燃物,更別說還有一些大罐子裏裝的是酒和油脂。


    酒是大年夜犒勞前線將士用的,油脂的用途那就更廣了。


    這些油脂不是盤古軍用的那種專門引火用的火油,而是食用油,既可以食用也是軍中必不可少的戰略物資。比如在寒冷或潮濕的環境中,就需要用這些來保養皮甲尤其是弓弦。


    這些大概是豬油的油脂,雖然不像火油那樣遇火就著,卻也是妥妥的易燃物,而且是十分危險的易燃物。


    密封的罐子被燃起的大火烤得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後突然炸裂,裏麵裝的油脂瞬間氣化造成猛烈的爆炸,再然後就是連環炸,再再然後火勢就徹底無法控製了。


    四處飛濺的油脂不但把尚未著起來的糧食全部點燃,還把最靠近大車防守的後秦軍士卒全都燒成了火人。


    反倒是遠離外圍大車的民夫們沒怎麽受到波及。


    渾身是火的後秦軍慘叫著一掙紮,很快就讓很多原本沒事兒的士卒身上也著起火來。而且這種由油脂引燃的火無法輕易撲滅,任憑後秦軍士卒在雪地上瘋狂打滾也沒有絲毫作用。


    唐笠也沒想到火攻的效果會這麽好,本想點了火就撤的他,眼睛緊緊盯著敵軍主將一眨不眨,同時心裏立刻改變了主意,決定再多等一會兒。


    剛剛砸在車陣中很靠後位置的後秦軍那名五百主,頭上的那罐火油就是唐笠拋出的,當時把他自己都嚇了一跳。按距離推算自己應該拋不了那麽遠才對,其他人都是隻拋到了車陣外圍一點。可他發覺自己的力氣好像越來越大了,尤其是和夢境剛開始的時候相比,簡直就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至於準頭就更加匪夷所思了,盤古軍又沒專門練過這個,所以拋的時候壓根就沒考慮過準頭這茬。


    可唐笠自己又知道絕對不是運氣好湊巧,自己甩槍的那一瞬間,根本就是臨時起意衝著那個十分明顯的羌人主將去的。


    其實火罐剛離槍他就後悔了,以為自己這罐火油算是浪費了。可讓他怎麽也沒想到的是,自己拋出去的罐子居然就那樣完美的循著想象中的線路一擊而中,準確無誤的砸在了目標的頭盔上。


    這個驚喜讓唐笠根本不敢相信不是湊巧,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確定了這一切絕對絕對不是運氣。


    縱馬兜了個圈子迴歸大隊的唐笠,抱著些僥幸心理從一個手下那裏要過了一張正準備發射火箭的弓,然後一點也沒準備的抬手就射。然後他就看見自己射出的火箭比其他人射出的要快很多,卻再次循著想象中的路線劃出了一道完美拋物線,準確無誤的命中了正在手忙腳亂的脫身上鎧甲的後秦軍五百主。


    對方箭傷的程度因為距離太遠唐笠看不清楚,卻清楚的看到了那團瞬間騰起的大火。然後以新出現的火人為中心,不可抑製的崩潰以極快的速度在後秦軍本就騷動的後方擴散開來。


    確定了絕不是僥幸的唐笠有一瞬間的失神,他終於確定了自己在這個夢境中的力氣越來越大絕不是錯覺,也不是營養充足後的正常現象。他同時又想起了之前肩膀上那讓自己昏迷了一個晚上的箭傷,醒來後自己傷口的痊愈速度,讓做了二十年軍醫的黃甘都十分驚奇,直言自己體質異於常人。


    難不成是自己每次在兩個世界切換的過程中受到了某種輻射?期間那些光怪陸離的景象的確讓他既迷茫又好奇,同時還有些隱隱的恐懼。


    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沒有充足的時間用來讓唐笠發呆,腦海裏一閃而過的念頭就隻有這個了。


    事實證明唐笠等一等的決定是正確的,三十輛大車圍成的車陣麵積並不大,後秦軍加上民夫基本上擠得滿滿的。就這還有很大一部分民夫根本來不及躲進車陣,直接被後秦軍從車陣後方趕出去自生自滅了。


    寒風中燃燒的車陣很快就變成了煉丹爐,已經崩潰的五百後秦軍在求生欲的驅使下,不顧一切的拚死推開了熊熊燃燒的大車,然後爭先恐後的就往外麵跑。


    這個舉動也徹底決定了他們最後的命運。


    麵對四散而逃的敵人,要不是盤古軍這邊也因為戰馬畏懼大火讓所有人都變成了步兵,大概一個衝鋒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且不會讓任何一個敵人逃出生天。


    不過下馬步戰的盤古軍,也沒費多少事就幹掉了大部分沒來得及逃走的敵人。對那些四散奔逃的卻並沒有追殺,因為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之前放火的山穀距離此地隻有騎馬一個時辰的路程。算算時間,後秦軍後來趕去支援的騎兵也應該快趕迴來了。


    這裏的動靜可一點都不比之前的山穀小,平原上的對手不可能發現不了。


    發現已經沒有反抗的敵人後,唐笠立刻命人用秦話大喊:“全都往東跑,一路不要停,跑進山裏就能活命!”


    此時的唐笠倒也不用擔心因此暴露身份,因為各方胡人勢力的軍隊裏全都有數量龐大的秦人士卒存在,有人會說秦話很正常。


    還留在原地沒有逃走的秦人民夫有差不多兩百人,沒有足夠拉扯牲畜的後秦軍,完全就是把他們當做牛馬用來拉車的。


    開始這些眼神驚恐又麻木的秦人民夫聽了盤古軍的話後都沒動地方,還是盤古軍縱馬作勢驅趕後才反應過來,一個個撒開腿就往東逃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再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再笑並收藏精神分裂者的夢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