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一連幾天都躺在床上,受著明妃貼心的照顧,生活並不困難,他也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真的逐漸好起來了!
有時候他會自己撫摸自己下腹的那道傷疤,心中感歎楚地醫術的神奇。
李禮這幾天倒是沒有待在這邊,而是一直躲在楚王府京都的分會裏,哪裏也沒有去,他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不讓他親愛的哥哥們知道他迴來了。
等到李豐幾乎好了,能夠下地了,他便將李禮傳喚了過來。
“拜見父皇!”李禮恭敬地說道。
李豐滿意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心中十分寬慰,他點點頭說道:“沒想到你楚地醫術竟然如此神奇,朕的這腸癰之症已然好了!”
“恭喜父皇,賀喜父皇!父皇能如此看到楚地醫術,兒臣深感榮幸!”李禮說道。
李禮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來,陪朕聊聊。”
“好的,父皇!”李禮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不清楚李豐想要跟他聊什麽,他小眼神看向旁邊的明妃,明妃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兩人走到了李豐的書房,李豐開口說道:“你可知道為何朕病重了,既沒有叫來老大他們,也沒有叫來皇後,反而自己躲在這裏?”
李禮一愣,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因為父皇不想讓他們知道。”
“是啊,朕不想讓他們知道,不過朕也知道,這是在自欺欺人!朕的病情肯定早就傳出去了,老大身為太子,肯定穩得皇位,但是老三,老五他們可就不願意了。”
“朕不想看到他們手足相殘!”李豐看著書桌旁的一幅畫,畫上畫的是太子,三皇子,五皇子……並沒有李禮。
李豐輕笑了一下,說道:“曾幾何時,這三個孩子是朕最喜歡的孩子,可是如今看來,竟然都不如你!”
“啊?父皇謬讚了!”李禮當即謙虛。
李豐抓著李禮的肩膀,說道:“朕叫你來,你心裏恐怕已經猜出來是什麽原因了吧?”
“兒臣不知……”李禮連忙搖頭。
李豐也不管他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繼續說道:“大夏已經走了幾百個念頭了,從我們太祖李慈開國到現在,李家在大夏是越來越虛弱了,這一次朕從你這楚地醫術中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有些病是跗骨腐肉,如果不下狠心剔除,腐肉不會自己清楚,他更會影響著骨頭,影響著旁邊健康的地方。”
“禮兒,你看大夏的病,在哪?”
李禮搖頭:“大夏無病。”
“無病……嗬嗬,大夏之病早已病入膏肓了,若是沒有強藥,恐怕到太子手中,大夏就沒有未來了。”李豐自己毫不客氣地說道。
李禮看了他一眼,你是皇帝你當然什麽都敢說,我要說了,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
“禮兒,楚地的事,朕看在眼裏,如果說還有誰能繼承大夏,朕心中隻有一個答案,就是你!”李豐瞬間話題一轉,差點沒讓李禮反應過來。
李禮當即說道:“父皇,兒臣不敢。”
“有什麽不敢?大夏皇帝,掌管九州之地,兆億百姓,位高權重,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位置!”李豐盯著李禮說道。
李禮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兒臣還沒有這個能力。”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哈哈哈,好個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禮兒你果然比誰都懂!所以你應該知道朕病重之時,將你叫迴京都,是什麽意思了吧?”李豐哈哈一笑。
李禮不在隱瞞,點頭說道:“兒臣確實知道一點,但是並不確信,不過李禮從未想過此事,當時兒臣一心隻想救迴父皇!”
“嗬嗬,朕的幾個好兒子,也就隻有你有這份心思了!”李豐苦笑了一下,他接著號索道:“朕病重之時,將改遺詔,欲立你為新君!”
李禮立馬拱手:“還請父皇收迴成命!”
李豐不解:“禮兒,你是有多不想當皇帝?”
“大夏皇帝,多少人想當?並非兒臣不想,隻是不僅兒臣沒有準備好,大夏也沒有準備好!”李禮解釋道。
“你沒準備好,大夏沒有準備好?”
李禮說道:“兒臣認為,父皇還可繼續為大夏勞作半百。”
李豐沉默了一會兒,他看著李禮,他發現自己似乎從來沒有看透過禮兒,道:“朕尚在,可為你掃盡荊棘,你上位,大夏就能重現榮耀!這一切朕早已有預感,可你為何再三拖延?”
“並非兒臣拖延,而是這個時間點,父皇推兒臣上位,看似讓兒臣繼承大夏,可卻讓兒臣過於被動,這是兒臣未準備好,大夏已經習慣父皇的統治,忽然間換了兒臣,這是大夏還沒有準備好!”
“父皇如此看好兒臣,是兒臣的榮幸,但此事切不可急躁,隻能徐徐圖之。”
李豐明白李禮的意思,他這次因為這場重病,他的心確實急了不少,不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大夏,他都感覺到十分迫切,需要改變一些什麽。
“行,就按你說的做,但是朕的這命是你救的,你想要什麽恩賜?”李豐問道。
李禮想了想,說道:“多謝父皇,兒臣想要的恩賜是楚王府對於大夏的經商權!”
“經商權?”李豐有些不解。
李禮說道:“近來,楚王府的生意在大夏各處頻頻遭受打擊報複,限製楚王府直接在當地做生意,但是當地卻用低價購買楚王府的商品,然後高價在當地賣出,兒臣隻想要楚王府能好好做生意,不想有這些事情發生。”
李豐微微點頭:“這倒不難,皇家商鋪的稱號可以賜予你楚王府,若是有人敢阻攔,便是與皇家為難,到時候你可上書於朕,朕下旨捉拿為難你的人!”
李禮趕緊拱手說道:“多謝父皇!”李禮明白了李豐的意思,其實這件事表麵上是楚王府生意困難的事情,其本質仍然是與世家士大夫的鬥爭。
當地經濟被世家士大夫壟斷,楚王府的策略一直都是用物美價廉的商品搶占市場,那些世家鬥爭不過,便以低劣手段,直接排擠楚王府。
而李豐給楚王府皇家商鋪的稱號,便是將矛盾轉移,世家再要對楚王府動手,就得考慮麵對皇帝的責問。
有時候他會自己撫摸自己下腹的那道傷疤,心中感歎楚地醫術的神奇。
李禮這幾天倒是沒有待在這邊,而是一直躲在楚王府京都的分會裏,哪裏也沒有去,他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不讓他親愛的哥哥們知道他迴來了。
等到李豐幾乎好了,能夠下地了,他便將李禮傳喚了過來。
“拜見父皇!”李禮恭敬地說道。
李豐滿意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心中十分寬慰,他點點頭說道:“沒想到你楚地醫術竟然如此神奇,朕的這腸癰之症已然好了!”
“恭喜父皇,賀喜父皇!父皇能如此看到楚地醫術,兒臣深感榮幸!”李禮說道。
李禮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來,陪朕聊聊。”
“好的,父皇!”李禮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不清楚李豐想要跟他聊什麽,他小眼神看向旁邊的明妃,明妃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兩人走到了李豐的書房,李豐開口說道:“你可知道為何朕病重了,既沒有叫來老大他們,也沒有叫來皇後,反而自己躲在這裏?”
李禮一愣,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因為父皇不想讓他們知道。”
“是啊,朕不想讓他們知道,不過朕也知道,這是在自欺欺人!朕的病情肯定早就傳出去了,老大身為太子,肯定穩得皇位,但是老三,老五他們可就不願意了。”
“朕不想看到他們手足相殘!”李豐看著書桌旁的一幅畫,畫上畫的是太子,三皇子,五皇子……並沒有李禮。
李豐輕笑了一下,說道:“曾幾何時,這三個孩子是朕最喜歡的孩子,可是如今看來,竟然都不如你!”
“啊?父皇謬讚了!”李禮當即謙虛。
李豐抓著李禮的肩膀,說道:“朕叫你來,你心裏恐怕已經猜出來是什麽原因了吧?”
“兒臣不知……”李禮連忙搖頭。
李豐也不管他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繼續說道:“大夏已經走了幾百個念頭了,從我們太祖李慈開國到現在,李家在大夏是越來越虛弱了,這一次朕從你這楚地醫術中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有些病是跗骨腐肉,如果不下狠心剔除,腐肉不會自己清楚,他更會影響著骨頭,影響著旁邊健康的地方。”
“禮兒,你看大夏的病,在哪?”
李禮搖頭:“大夏無病。”
“無病……嗬嗬,大夏之病早已病入膏肓了,若是沒有強藥,恐怕到太子手中,大夏就沒有未來了。”李豐自己毫不客氣地說道。
李禮看了他一眼,你是皇帝你當然什麽都敢說,我要說了,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
“禮兒,楚地的事,朕看在眼裏,如果說還有誰能繼承大夏,朕心中隻有一個答案,就是你!”李豐瞬間話題一轉,差點沒讓李禮反應過來。
李禮當即說道:“父皇,兒臣不敢。”
“有什麽不敢?大夏皇帝,掌管九州之地,兆億百姓,位高權重,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位置!”李豐盯著李禮說道。
李禮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兒臣還沒有這個能力。”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哈哈哈,好個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禮兒你果然比誰都懂!所以你應該知道朕病重之時,將你叫迴京都,是什麽意思了吧?”李豐哈哈一笑。
李禮不在隱瞞,點頭說道:“兒臣確實知道一點,但是並不確信,不過李禮從未想過此事,當時兒臣一心隻想救迴父皇!”
“嗬嗬,朕的幾個好兒子,也就隻有你有這份心思了!”李豐苦笑了一下,他接著號索道:“朕病重之時,將改遺詔,欲立你為新君!”
李禮立馬拱手:“還請父皇收迴成命!”
李豐不解:“禮兒,你是有多不想當皇帝?”
“大夏皇帝,多少人想當?並非兒臣不想,隻是不僅兒臣沒有準備好,大夏也沒有準備好!”李禮解釋道。
“你沒準備好,大夏沒有準備好?”
李禮說道:“兒臣認為,父皇還可繼續為大夏勞作半百。”
李豐沉默了一會兒,他看著李禮,他發現自己似乎從來沒有看透過禮兒,道:“朕尚在,可為你掃盡荊棘,你上位,大夏就能重現榮耀!這一切朕早已有預感,可你為何再三拖延?”
“並非兒臣拖延,而是這個時間點,父皇推兒臣上位,看似讓兒臣繼承大夏,可卻讓兒臣過於被動,這是兒臣未準備好,大夏已經習慣父皇的統治,忽然間換了兒臣,這是大夏還沒有準備好!”
“父皇如此看好兒臣,是兒臣的榮幸,但此事切不可急躁,隻能徐徐圖之。”
李豐明白李禮的意思,他這次因為這場重病,他的心確實急了不少,不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大夏,他都感覺到十分迫切,需要改變一些什麽。
“行,就按你說的做,但是朕的這命是你救的,你想要什麽恩賜?”李豐問道。
李禮想了想,說道:“多謝父皇,兒臣想要的恩賜是楚王府對於大夏的經商權!”
“經商權?”李豐有些不解。
李禮說道:“近來,楚王府的生意在大夏各處頻頻遭受打擊報複,限製楚王府直接在當地做生意,但是當地卻用低價購買楚王府的商品,然後高價在當地賣出,兒臣隻想要楚王府能好好做生意,不想有這些事情發生。”
李豐微微點頭:“這倒不難,皇家商鋪的稱號可以賜予你楚王府,若是有人敢阻攔,便是與皇家為難,到時候你可上書於朕,朕下旨捉拿為難你的人!”
李禮趕緊拱手說道:“多謝父皇!”李禮明白了李豐的意思,其實這件事表麵上是楚王府生意困難的事情,其本質仍然是與世家士大夫的鬥爭。
當地經濟被世家士大夫壟斷,楚王府的策略一直都是用物美價廉的商品搶占市場,那些世家鬥爭不過,便以低劣手段,直接排擠楚王府。
而李豐給楚王府皇家商鋪的稱號,便是將矛盾轉移,世家再要對楚王府動手,就得考慮麵對皇帝的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