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原【步兵兵馬都監】的魯達外放出任秦鳳路刺史一職,於是【猛虎營】主將武鬆得以提拔,成為新任的【步兵兵馬都監】,負責留守洛陽府。


    為了能夠迅速完成【養由基營】和【山地營】的組建與擴建工作,祝彪下令讓龐萬春、解珍、解寶直接從【猛虎營】中挑選合適的兵源。


    在順利完成各 3000 人的編製之後,祝彪率領著騎兵營、【養由基營】、【山地營】以及【親衛營】,總計一萬四千五百兵馬,從洛陽出發,經由潼關朝著長安進發。


    得到消息的【永興軍路刺史】小種經略相公種師道早早地守候在長安城東門外迎接祝彪。


    種師道身材魁梧壯碩,宛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嶽。他麵容剛毅,線條剛硬如鐵,雙目深邃而沉穩,曆經歲月與戰火的洗禮,透著久經沙場的滄桑與睿智。那濃密而微微飄動的胡須,猶如風中勁草,為他增添了幾分威嚴與莊重。寬闊的肩膀仿佛能扛起千鈞重擔,挺直的脊梁彰顯著不屈的意誌。


    “叮咚,檢測到小種經略相公·種師道,統率 92,武力 91,智力 82,政治 80,魅力 80。“


    “哎呀呀,種大人,您怎麽親自出來了呀。這延安府位於抵禦西夏的最前線,全靠【小種經略相公】您費心操持了。”祝彪遠遠看到種師道站在城門外等候,便趕緊下馬,快步向前,抱拳行禮。


    種師道爽朗一笑,說道:“祝司空此次出征,定能旗開得勝!我怎能不親自相迎。”


    祝彪謙遜道:“種大人過獎,還望您多多指點。”


    種師道迴應:“祝將軍智勇雙全,我相信您必有良策應對。快請進城,我已略備了薄酒,為司空大人接風洗塵。”種師道帶著祝彪一眾人等依次魚貫而入。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種師道與祝彪開始談起正事。


    “種大人,當下我國雖與西夏締結了友好同盟關係,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咱們還是得謹防西夏人突然倒戈相向的可能性。”祝彪麵色凝重。


    種師道點頭應道:“我也是這般想的,西夏人向來反複無常,經常變卦,不得不加以防備。不知祝將軍對此有何打算?”


    祝彪說道:“我想先穩固後方防線,再做進一步部署。比如在關鍵隘口增設兵力,加強巡邏,同時儲備足夠的糧草物資。”


    種師道微微皺眉,思索片刻道:“此計可行,但也要時刻留意敵軍動向。另外,可趁交易蒙古馬的過程中,派遣細作深入西夏,獲取情報。”


    祝彪點頭表示同意:“種大人所言極是。不過將心比心,西夏人恐怕也會暗布細作,還得加強人手盯緊從西夏送馬過來的人才行。”


    接著祝彪提出了一些戰略構想:“有種大人在前線頂著,我才能放心大膽的向吐蕃用兵。實不相瞞,我的計劃是從成都府出兵,閃擊脫思麻部落最東邊的【馬爾康地區】,然後再向北拿下【鬆潘高原】,有了這兩個地區之後,我們便相當於掌握了進藏的鑰匙,而後再徐徐推進,實行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的方式,逐步瓦解吐蕃的其他幾個部落,比如納倉部落、羌塘部落等,至於位於青海湖北部的黃頭迴鶻部落暫時不要碰他,留著他作為我們和西夏的緩衝地帶。”


    其實關於西藏地區,曆史上真正擁有管轄權的是元朝和清朝,反觀明朝其實是【統而不治】。明初,朱元璋的目標是想要完全取代元朝所有的領土,所以他要承繼元朝在西藏的政治遺產,朱元璋對藏區的政策是政教勢力,隻要歸順就可以獲得冊封,到了永樂盛世,朱棣又數次遣使入藏分封了藏區的三大法王和五大地方之王及一係列官職,達到了鼎盛時期,而往後的明朝皇帝對西藏的管理卻日益衰敗。明朝對西藏采取的是【懷柔遠夷】、【多封眾建】的羈縻政策,與元朝、清朝相比,明朝對西藏的行政控製可以說是鬆散的。


    元、明、清三朝,隻有明朝對西藏是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元朝治理西藏的手段是冊封帝師和中央任命本欽,清朝是通過駐藏大臣,直接由中央管轄,隻有明朝是通過宗教冊封和羈縻來維持關係。


    為什麽明朝不由中央直接管控,而是要羈縻呢?很大一個原因是明朝有嚴重的蒙古危機,從而造成了明朝對西藏的政策一直是以避免衝突、分封拉攏為主。當朱棣死後,蒙古危機開始與日俱增,明朝自然而然也就再也沒有像前期那樣有精力來管轄西藏事務。明朝和西藏的聯係也變得越來越少。舉個例子:正德十年,宦官劉允奉明武宗之命入藏請八世法王入京,沒想到到了地方,八世法王不願意來,劉允和部下企圖武力劫持強行押赴來京,不料被當地藩兵夜襲死傷大半,劉允落荒而逃,狼狽逃迴成都,最終導致了明朝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入藏使團以完全失敗而告終。


    此外,明朝對西藏並沒有實際的調兵權,整個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期間,隻有萬曆二十三年重陽節,為了抵抗蒙古永邵卜入侵青海,明朝聚集了西藏數個部落共萬餘人一起在青海大敗蒙古入侵者。這是明朝和西藏利益一致的結果,並不能代表明朝對西藏有調兵權。


    種師道沉思片刻,說道:“吐蕃地勢複雜,祝將軍需小心應對。進軍路線要提前規劃好,還要留意當地的風土人情,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種大人所言極是,多謝提醒。”祝彪點頭應道。


    “祝大人向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下官在此預祝司空大人凱旋而歸,咱們仍在這長安城內開懷暢飲、歡慶勝利。”


    “承蒙種大人的吉言了。”兩人相談甚歡,氣氛非常融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遵並收藏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