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五品煉丹師的衣袍外,還有一塊記錄了十多種近二十種需要單獨煉製效果更好的特殊藥材名稱及煉製的技巧提示,另外還有用其他藥草融合煉製數十種藥材主要藥性的經典配方。
對有傳承的煉丹勢力或世家,或許這些隻是常識,但對於我卻是極為珍貴的技巧和知識,可以讓我少走很多彎路,總閣主事實上還同意我將這些煉丹常識給予草壩藥材基地的煉丹師,即使理論上我們實際並沒有完全並入丹閣,隻暫時算是丹閣的獨立外圍勢力。
迴到居住的地方我就先看了這塊玉片,隨後也讓悠露和西湖學習了,這十多種近二十種藥材主要是五至七品丹藥經常會用到的,實際我們現在還接觸不多,甚至很多還都是第一次知曉和認識,她們包括擎恪大師現在也無法煉製提純,不過先掌握自然不是壞事。
在悠露、西湖學習記憶時,我開始嚐試按照總閣主吳慶舸新教的方式煉製六品丹藥,我也沒有馬上告訴女人們新融合了火種的事,這其實也是總閣主吳慶舸的要求,修煉者養成保留秘密的習慣更好,炫耀和坦誠有時候並不總是好事。
那種藥材單獨煉製提純備用,其他的仍是一次性投料煉製,隨後才將它們全部放入藥鼎最後融合,不久後三顆圓潤的丹藥就正式成丹了,其品質同樣超過上品達到了絕品的巔峰品質。
無論是子星還是本星,除一些特別的外,藥品丹方一般一次性煉製的數量是三顆丹藥,品階和控製力提高後煉丹師才會同比增加藥材量一次性煉製六顆或九顆丹藥,藥鼎都是有空間屬性的,稍多一些的藥材投放進去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也不能隨意增加一次性成丹的數量,那對精神力、靈氣的消耗和控製力都有極大的要求,所以九顆幾乎就是一次性成丹的最高數量了,平常這樣嚐試也可以鍛煉精神力和控製力,再多就很可能是得不償失。
來本星我們也逐漸知道了煉丹師煉製的丹藥主要是針對修煉者的,采用的方式也是利用藥鼎煉製,像在子星時擎恪大師貝索家族為風雲帝國軍隊大規模煉製各種丹藥在本星幾乎不可能存在,也沒那個必要。
原因就是本星的環境與父神創建的子星完全不同,普通的火焰根本無法融化提純大多數藥材,因為存在充裕靈氣的緣故,修煉世界幾乎是不會有我地球家鄉那樣感染病毒生病之類的事的,他們需要的都是外傷止血、生肌、快速恢複靈氣、寧心靜神這類的丹藥。
一般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這樣的丹藥,傷殘隻能靠靈氣和時間慢慢恢複,不能恢複也就隻能那樣了,而修煉者則可以利用自己的修煉等級或各種丹藥、天材地寶恢複任何傷殘,原則上肉體的任何傷殘都是可以恢複的。
所以相對而言止血、生肌這類僅恢複肉體傷勢的丹藥便宜一些,而快速恢複靈氣、寧心靜神這類有助於修煉的丹藥珍貴一些,丹藥品級則一般依據藥材的珍貴程度和煉製難度確定,六品以上的丹藥幾乎都是與修煉有關的,八、九品的丹藥很多還有幫助修煉者突破進階的功效。
隨後的十多天我主要是熟悉和記憶用其他藥草融合煉製數十種藥材主要藥性的經典配方,這幾年悠露和擎恪大師同樣也教了我不少這方麵的知識,但總閣主給我的是本星丹閣的經典配方,自然遠比悠露和擎恪大師以子星環境總結的經驗更為完善和適用。
丹方是死的,它隻是經曆過太多歲月和煉丹師的檢驗完善,是煉製具有某種功效丹藥的捷徑,但煉丹師是活的,在無法獲得某種藥草的情況下還能夠用其他藥草融合來煉製出效果差不多的藥性。
其實這才是最能夠檢驗煉丹師技能的方式,天丹賽後期很多就是采用這樣的方式來考察參賽者,甚至組織方還可能提供藥性衝突的錯誤丹方給參賽者,目的就是為了檢驗煉丹師的真實技能,不掌握和明白藥性,隻知道按照丹方刻板煉製丹藥的煉丹師不是丹閣這些勢力願意看見的。
我也極為欣賞這樣的理念,所以相對於固定的丹方,平常練習時我也更在意對藥性的理解和掌握,對這些融合藥性的經典配方自然是極為喜歡,也是最希望獲得和掌握的煉丹知識,這些知識以後同樣也可以傳授給草壩五彩閣基地的煉丹師,當然不會隨意傳授,斯赫璃閣主和擎恪大師他們對此是有一整套獎勵辦法的。
天丹賽瀾波涅域資格賽終於要開始了,瀾波涅域有三百多個大型城市或區域有資格派人參加資格賽,每個大型城市或區域參賽名額根據規模和名氣是三至十二人,加上我這種特別的參賽者,這次天丹賽瀾波涅域資格賽共有二千五百人參加,其中有六品煉丹大師上百人,七品煉丹大師九人,其餘則是五品煉丹師。
二千五百人參賽卻隻挑選出三人最後代表瀾波涅域參加天丹賽,這淘汰的比例讓悠露她們吃驚,不是說五品煉丹師都少嗎?怎麽一下子就鑽出數千人來,竟然還有六、七品的煉丹大師,而且還隻是所謂的年輕煉丹師。
這就如同接受心力傳承的比例,看著數量不少,但放在一個極大的範圍內,這點人完全就不是個事,資格賽和天丹賽都是煉製五品丹藥,比拚的是成丹質量,隨後則是煉製技能、成丹速度等,一些已經是六、七品的煉丹大師在這些方麵並不一定就比得過五品的煉丹師。
天丹賽瀾波涅域資格賽一般會進行三輪,首輪挑選出一百人進入複賽,次輪淘汰八十人挑選出二十人進入最後的決賽,第三輪則直接確定出最後的三個參加天丹賽的人選,競賽的過程和評判過程都是不會公開的,公開的隻是最後的結果,不過無論是參賽的煉丹師還是其背後代表的勢力都不會對最後的結果表示質疑。
因為煉製過程和成丹的品質都是處於絕對的監控之下,沒有誰能夠在這些地方取巧,何況最後挑選出的三人是要去宋應蘭永恆至尊的子星代表瀾波涅域參加正式的天丹賽,選一個草包去參加天丹賽會打臉整個瀾波涅域。
所以評價過程是極為公正的,我就算是主要組織方丹閣推薦的特別參賽者也不會有任何優待,一切都隻有靠自己的能力和發揮來確定,臨場發揮同樣是考核一個煉丹師心性的重要方麵。
對有傳承的煉丹勢力或世家,或許這些隻是常識,但對於我卻是極為珍貴的技巧和知識,可以讓我少走很多彎路,總閣主事實上還同意我將這些煉丹常識給予草壩藥材基地的煉丹師,即使理論上我們實際並沒有完全並入丹閣,隻暫時算是丹閣的獨立外圍勢力。
迴到居住的地方我就先看了這塊玉片,隨後也讓悠露和西湖學習了,這十多種近二十種藥材主要是五至七品丹藥經常會用到的,實際我們現在還接觸不多,甚至很多還都是第一次知曉和認識,她們包括擎恪大師現在也無法煉製提純,不過先掌握自然不是壞事。
在悠露、西湖學習記憶時,我開始嚐試按照總閣主吳慶舸新教的方式煉製六品丹藥,我也沒有馬上告訴女人們新融合了火種的事,這其實也是總閣主吳慶舸的要求,修煉者養成保留秘密的習慣更好,炫耀和坦誠有時候並不總是好事。
那種藥材單獨煉製提純備用,其他的仍是一次性投料煉製,隨後才將它們全部放入藥鼎最後融合,不久後三顆圓潤的丹藥就正式成丹了,其品質同樣超過上品達到了絕品的巔峰品質。
無論是子星還是本星,除一些特別的外,藥品丹方一般一次性煉製的數量是三顆丹藥,品階和控製力提高後煉丹師才會同比增加藥材量一次性煉製六顆或九顆丹藥,藥鼎都是有空間屬性的,稍多一些的藥材投放進去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也不能隨意增加一次性成丹的數量,那對精神力、靈氣的消耗和控製力都有極大的要求,所以九顆幾乎就是一次性成丹的最高數量了,平常這樣嚐試也可以鍛煉精神力和控製力,再多就很可能是得不償失。
來本星我們也逐漸知道了煉丹師煉製的丹藥主要是針對修煉者的,采用的方式也是利用藥鼎煉製,像在子星時擎恪大師貝索家族為風雲帝國軍隊大規模煉製各種丹藥在本星幾乎不可能存在,也沒那個必要。
原因就是本星的環境與父神創建的子星完全不同,普通的火焰根本無法融化提純大多數藥材,因為存在充裕靈氣的緣故,修煉世界幾乎是不會有我地球家鄉那樣感染病毒生病之類的事的,他們需要的都是外傷止血、生肌、快速恢複靈氣、寧心靜神這類的丹藥。
一般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這樣的丹藥,傷殘隻能靠靈氣和時間慢慢恢複,不能恢複也就隻能那樣了,而修煉者則可以利用自己的修煉等級或各種丹藥、天材地寶恢複任何傷殘,原則上肉體的任何傷殘都是可以恢複的。
所以相對而言止血、生肌這類僅恢複肉體傷勢的丹藥便宜一些,而快速恢複靈氣、寧心靜神這類有助於修煉的丹藥珍貴一些,丹藥品級則一般依據藥材的珍貴程度和煉製難度確定,六品以上的丹藥幾乎都是與修煉有關的,八、九品的丹藥很多還有幫助修煉者突破進階的功效。
隨後的十多天我主要是熟悉和記憶用其他藥草融合煉製數十種藥材主要藥性的經典配方,這幾年悠露和擎恪大師同樣也教了我不少這方麵的知識,但總閣主給我的是本星丹閣的經典配方,自然遠比悠露和擎恪大師以子星環境總結的經驗更為完善和適用。
丹方是死的,它隻是經曆過太多歲月和煉丹師的檢驗完善,是煉製具有某種功效丹藥的捷徑,但煉丹師是活的,在無法獲得某種藥草的情況下還能夠用其他藥草融合來煉製出效果差不多的藥性。
其實這才是最能夠檢驗煉丹師技能的方式,天丹賽後期很多就是采用這樣的方式來考察參賽者,甚至組織方還可能提供藥性衝突的錯誤丹方給參賽者,目的就是為了檢驗煉丹師的真實技能,不掌握和明白藥性,隻知道按照丹方刻板煉製丹藥的煉丹師不是丹閣這些勢力願意看見的。
我也極為欣賞這樣的理念,所以相對於固定的丹方,平常練習時我也更在意對藥性的理解和掌握,對這些融合藥性的經典配方自然是極為喜歡,也是最希望獲得和掌握的煉丹知識,這些知識以後同樣也可以傳授給草壩五彩閣基地的煉丹師,當然不會隨意傳授,斯赫璃閣主和擎恪大師他們對此是有一整套獎勵辦法的。
天丹賽瀾波涅域資格賽終於要開始了,瀾波涅域有三百多個大型城市或區域有資格派人參加資格賽,每個大型城市或區域參賽名額根據規模和名氣是三至十二人,加上我這種特別的參賽者,這次天丹賽瀾波涅域資格賽共有二千五百人參加,其中有六品煉丹大師上百人,七品煉丹大師九人,其餘則是五品煉丹師。
二千五百人參賽卻隻挑選出三人最後代表瀾波涅域參加天丹賽,這淘汰的比例讓悠露她們吃驚,不是說五品煉丹師都少嗎?怎麽一下子就鑽出數千人來,竟然還有六、七品的煉丹大師,而且還隻是所謂的年輕煉丹師。
這就如同接受心力傳承的比例,看著數量不少,但放在一個極大的範圍內,這點人完全就不是個事,資格賽和天丹賽都是煉製五品丹藥,比拚的是成丹質量,隨後則是煉製技能、成丹速度等,一些已經是六、七品的煉丹大師在這些方麵並不一定就比得過五品的煉丹師。
天丹賽瀾波涅域資格賽一般會進行三輪,首輪挑選出一百人進入複賽,次輪淘汰八十人挑選出二十人進入最後的決賽,第三輪則直接確定出最後的三個參加天丹賽的人選,競賽的過程和評判過程都是不會公開的,公開的隻是最後的結果,不過無論是參賽的煉丹師還是其背後代表的勢力都不會對最後的結果表示質疑。
因為煉製過程和成丹的品質都是處於絕對的監控之下,沒有誰能夠在這些地方取巧,何況最後挑選出的三人是要去宋應蘭永恆至尊的子星代表瀾波涅域參加正式的天丹賽,選一個草包去參加天丹賽會打臉整個瀾波涅域。
所以評價過程是極為公正的,我就算是主要組織方丹閣推薦的特別參賽者也不會有任何優待,一切都隻有靠自己的能力和發揮來確定,臨場發揮同樣是考核一個煉丹師心性的重要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