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直接表達意見,仍然微笑著對族長道:“可以看看你的部落遷移地圖嗎?”
傑瓴的二弟沒有想到我現在會有這樣的要求,遷移之前我們曾經多次看過那張地圖,實際就是雄霸、振興他們也有的以恪莫迭氏族部落分布為主的地圖,隻是族長的地圖標注得更為詳細。
畢竟那時陳氏部落是準備按照恪莫迭氏族的決定遷移到新區域,陳氏部落自然要對新區域祖殿、村落這些進行粗略的規劃和安排,來到龍興半島這張地圖就沒有了多少作用,不過族長還是經常帶在身上的,所以愣神一會後還是拿出了地圖展開。
地圖上標注著密密麻麻的線條和符號,不過在場的人都看過這地圖,也在那片區域觀察、熟悉、停留過,所以基本一眼就能夠在腦裏形成大概的立體圖像,族長這地圖甚至還標識了大部分我們實際遷移的方向,包括傑瓴她們接應駐留的那個湖泊。
當然地圖本身是極為粗略的,有些地形甚至還與實際有一定差錯,好在大家都經過那些地方,對實際情況還是相對熟悉和清楚的。
我手指著傑瓴她們最初駐留的湖泊:“這裏是傑瓴、雄霸她們接應部落最初的地方,這是部落新發現的有金屬礦藏的區域,因為兩個地方差不多在一個方向上,所以當時部落正是以這個借口掩飾趕修了從原祖殿中心區域到湖泊的車道,我們離開後並沒有破壞這條大路。
隨後恪莫迭氏族甚至還適當整修過這條路,因為現在他們在湖泊這裏長期駐留了數千戰士,借口是防禦我們的突襲,但大家都清楚恪莫迭氏族這樣做就是為了防止再出現陳氏部落脫離氏族這樣的事。
我家鄉有句老話叫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恪莫迭氏族近千年前是因為感受到了維爾斯克帝國東擴的壓力由十多個大小部落組建而成,當時大家自然是集中力量共同抵抗維爾斯克帝國的侵襲和吞並,應該也出現了很好的結果。
維爾斯克帝國吞並一個部落相對輕鬆簡單,但要一口吃下由十多個部落組建的恪莫迭氏族就太難,於是才形成了現在的樣子,維爾斯克帝國現在實際也不太對恪莫迭氏族大規模用兵,正如傑瓴告訴過我的一樣,他們不屑你們氏族這點土地和財富。
如果能夠輕鬆簡單奪取當然可以,如果要付出比較大的代價就得不償失了,維爾斯克帝國自己廣袤和富足,至少暫時不需要必須占領和毀滅你們,所以近千年來你們才能保留住自己的部落和土地。
恪莫迭氏族在組建初期當然會盡力做到大小部落相對公平,無論是戰士征調還是財富、資源分配都如此,如你們陳氏部落一樣的弱勢部落也自然對恪莫迭氏族有感恩,然而在維爾斯克帝國的壓力變小以後,你們自己內部就開始有了更多的私心和小人,隨後分化和歧視就更為明顯與嚴重。”
我笑看了傑瓴和她二弟一眼繼續道:“陳氏部落最後決定跟隨我遷移來龍興半島不是因為傑瓴,而是你們自己早就有脫離恪莫迭氏族的心,記得當時我告訴過你們,如果你們不願脫離恪莫迭氏族跟隨我遷移。
我也不會帶著傑瓴、雄霸他們迴歸部落,因為那樣她們不但會痛苦還會有極大的危險,現在陳氏部落數十萬人都無力馬上就修建山海關,我們幾百人就更是想都不用想。
但我們藏進龍興半島裏慢慢發展壯大,數百年後你們認為我們是否會擁有修建山海關與恪莫迭氏族甚至維爾斯克帝國抗衡的能力?
老實說如果沒有傑瓴、雄霸她們我根本沒有一定要冒險帶領你們陳氏部落遷移的必要,龍興半島足夠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安穩平靜地在裏麵生存,而且我還有瓊她們部落,龍興半島距離那裏也不過兩年的路途,途中除了山林難行的艱難外幾乎沒有其他危險。
我同樣可以勸說族長他們將整個部落數萬人遷移來半島發展,你們和維爾斯克帝國或許根本不知道我們的存在,當我們敢出現在你們麵前時相信已經擁有了抗衡你們的實力。”
“而你們同意跟隨我遷移來龍興半島後,這裏就已經過早被恪莫迭氏族和維爾斯克帝國發現,山海關的修建對我們也就成為了比較緊迫的事,然而數十萬人口的安置和穩定對於我們現在同樣是急迫的事,無論是人力還是物資都無法支撐我們兩麵都照顧周全,所以最後我才決定先安置穩定部落普通族人。
現在物資、糧食儲備能夠支撐我們主要搞安置和建設,甚至作戰,等安置好村落,新開墾的土地也開始能夠為我們提供必要的食物了,穩定下來部落也可以支撐我們修建山海關城牆強化我們對龍興半島的防禦或作戰,而且還更為有效,至於現在氏族就有可能對我們的攻擊和破壞我有其他的辦法應對。”
此時我示意傑瓴拿出我們新繪製的主要是半島中部山脈的地圖展開給大家看,手指著山脈群很大一片區域說:“你們現在也知道了礦藏考察的大概情況,這一大片區域都集中了好幾處金屬礦藏,據部落技術人員初步判斷很多礦藏的金屬含量都不錯,足夠支撐我們數百年的發展,而且中部這些山脈群裏的江湖河水分布也相對豐沛,對金屬礦藏開采、冶煉、製作都相對方便。
很多地方也適合建設村落甚至城市,從長遠看將中部這片區域建設成半島的中心或許更好,不過那意味著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又不太適應我們現在的情況,部落同樣還是習慣陸地通行的,所以現在這裏建設中心區域也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這裏距離山海關更近,距離中部山脈群也不算遠。
我最初的想法是等一、兩年部落安置穩定下來就啟動山海關的建設,做好山海關這裏的防禦對我們長期的發展是一個基本的保證,否則我們現在這十多萬戰士或許無力長時間防禦大規模軍隊的攻擊。
但有了這些金屬礦藏的集中發現和霍德部落的遷移跟隨意願後,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告訴過你們山海關的修建是一個巨大堅固的城牆防禦工程,要真正讓它具備防禦大規模軍隊攻擊的功效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大量石料的開采就需要用到各種金屬工具,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將霍德部落接應過來,那他們這二十多萬人就可以直接安置到中部山脈群,隨後也能夠為我們修建山海關這些提供大量的金屬工具,同時也能夠為我們帶來人群數量增加半島的人口規模。
數十近百年內我們不要想得太遠,就是山海關、中心區域至中部山脈群就足夠我們數千萬人生存和發展,我們不會輕易對外用兵,對恪莫迭氏族或維爾斯克帝國也沒有野心,我們隻需要建設和創造自己的富足安寧的生活。”
傑瓴的二弟沒有想到我現在會有這樣的要求,遷移之前我們曾經多次看過那張地圖,實際就是雄霸、振興他們也有的以恪莫迭氏族部落分布為主的地圖,隻是族長的地圖標注得更為詳細。
畢竟那時陳氏部落是準備按照恪莫迭氏族的決定遷移到新區域,陳氏部落自然要對新區域祖殿、村落這些進行粗略的規劃和安排,來到龍興半島這張地圖就沒有了多少作用,不過族長還是經常帶在身上的,所以愣神一會後還是拿出了地圖展開。
地圖上標注著密密麻麻的線條和符號,不過在場的人都看過這地圖,也在那片區域觀察、熟悉、停留過,所以基本一眼就能夠在腦裏形成大概的立體圖像,族長這地圖甚至還標識了大部分我們實際遷移的方向,包括傑瓴她們接應駐留的那個湖泊。
當然地圖本身是極為粗略的,有些地形甚至還與實際有一定差錯,好在大家都經過那些地方,對實際情況還是相對熟悉和清楚的。
我手指著傑瓴她們最初駐留的湖泊:“這裏是傑瓴、雄霸她們接應部落最初的地方,這是部落新發現的有金屬礦藏的區域,因為兩個地方差不多在一個方向上,所以當時部落正是以這個借口掩飾趕修了從原祖殿中心區域到湖泊的車道,我們離開後並沒有破壞這條大路。
隨後恪莫迭氏族甚至還適當整修過這條路,因為現在他們在湖泊這裏長期駐留了數千戰士,借口是防禦我們的突襲,但大家都清楚恪莫迭氏族這樣做就是為了防止再出現陳氏部落脫離氏族這樣的事。
我家鄉有句老話叫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恪莫迭氏族近千年前是因為感受到了維爾斯克帝國東擴的壓力由十多個大小部落組建而成,當時大家自然是集中力量共同抵抗維爾斯克帝國的侵襲和吞並,應該也出現了很好的結果。
維爾斯克帝國吞並一個部落相對輕鬆簡單,但要一口吃下由十多個部落組建的恪莫迭氏族就太難,於是才形成了現在的樣子,維爾斯克帝國現在實際也不太對恪莫迭氏族大規模用兵,正如傑瓴告訴過我的一樣,他們不屑你們氏族這點土地和財富。
如果能夠輕鬆簡單奪取當然可以,如果要付出比較大的代價就得不償失了,維爾斯克帝國自己廣袤和富足,至少暫時不需要必須占領和毀滅你們,所以近千年來你們才能保留住自己的部落和土地。
恪莫迭氏族在組建初期當然會盡力做到大小部落相對公平,無論是戰士征調還是財富、資源分配都如此,如你們陳氏部落一樣的弱勢部落也自然對恪莫迭氏族有感恩,然而在維爾斯克帝國的壓力變小以後,你們自己內部就開始有了更多的私心和小人,隨後分化和歧視就更為明顯與嚴重。”
我笑看了傑瓴和她二弟一眼繼續道:“陳氏部落最後決定跟隨我遷移來龍興半島不是因為傑瓴,而是你們自己早就有脫離恪莫迭氏族的心,記得當時我告訴過你們,如果你們不願脫離恪莫迭氏族跟隨我遷移。
我也不會帶著傑瓴、雄霸他們迴歸部落,因為那樣她們不但會痛苦還會有極大的危險,現在陳氏部落數十萬人都無力馬上就修建山海關,我們幾百人就更是想都不用想。
但我們藏進龍興半島裏慢慢發展壯大,數百年後你們認為我們是否會擁有修建山海關與恪莫迭氏族甚至維爾斯克帝國抗衡的能力?
老實說如果沒有傑瓴、雄霸她們我根本沒有一定要冒險帶領你們陳氏部落遷移的必要,龍興半島足夠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安穩平靜地在裏麵生存,而且我還有瓊她們部落,龍興半島距離那裏也不過兩年的路途,途中除了山林難行的艱難外幾乎沒有其他危險。
我同樣可以勸說族長他們將整個部落數萬人遷移來半島發展,你們和維爾斯克帝國或許根本不知道我們的存在,當我們敢出現在你們麵前時相信已經擁有了抗衡你們的實力。”
“而你們同意跟隨我遷移來龍興半島後,這裏就已經過早被恪莫迭氏族和維爾斯克帝國發現,山海關的修建對我們也就成為了比較緊迫的事,然而數十萬人口的安置和穩定對於我們現在同樣是急迫的事,無論是人力還是物資都無法支撐我們兩麵都照顧周全,所以最後我才決定先安置穩定部落普通族人。
現在物資、糧食儲備能夠支撐我們主要搞安置和建設,甚至作戰,等安置好村落,新開墾的土地也開始能夠為我們提供必要的食物了,穩定下來部落也可以支撐我們修建山海關城牆強化我們對龍興半島的防禦或作戰,而且還更為有效,至於現在氏族就有可能對我們的攻擊和破壞我有其他的辦法應對。”
此時我示意傑瓴拿出我們新繪製的主要是半島中部山脈的地圖展開給大家看,手指著山脈群很大一片區域說:“你們現在也知道了礦藏考察的大概情況,這一大片區域都集中了好幾處金屬礦藏,據部落技術人員初步判斷很多礦藏的金屬含量都不錯,足夠支撐我們數百年的發展,而且中部這些山脈群裏的江湖河水分布也相對豐沛,對金屬礦藏開采、冶煉、製作都相對方便。
很多地方也適合建設村落甚至城市,從長遠看將中部這片區域建設成半島的中心或許更好,不過那意味著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又不太適應我們現在的情況,部落同樣還是習慣陸地通行的,所以現在這裏建設中心區域也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這裏距離山海關更近,距離中部山脈群也不算遠。
我最初的想法是等一、兩年部落安置穩定下來就啟動山海關的建設,做好山海關這裏的防禦對我們長期的發展是一個基本的保證,否則我們現在這十多萬戰士或許無力長時間防禦大規模軍隊的攻擊。
但有了這些金屬礦藏的集中發現和霍德部落的遷移跟隨意願後,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告訴過你們山海關的修建是一個巨大堅固的城牆防禦工程,要真正讓它具備防禦大規模軍隊攻擊的功效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大量石料的開采就需要用到各種金屬工具,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將霍德部落接應過來,那他們這二十多萬人就可以直接安置到中部山脈群,隨後也能夠為我們修建山海關這些提供大量的金屬工具,同時也能夠為我們帶來人群數量增加半島的人口規模。
數十近百年內我們不要想得太遠,就是山海關、中心區域至中部山脈群就足夠我們數千萬人生存和發展,我們不會輕易對外用兵,對恪莫迭氏族或維爾斯克帝國也沒有野心,我們隻需要建設和創造自己的富足安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