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劉備與曹操聯合要對公孫瓚開戰。
原本表麵安穩的中原大地,也是變得有些不同了起來,各諸王也都是紛紛調兵遣將的。
益州成都。
也是因為劉琦的命令,快速的運轉了起,各處的兵馬,也是快速的在成都集結了起來,各地儲備的糧草物資,也是被調集到成都,作為征戰所用。
安靜的成都,也是變得有些忙碌起來。
就連沒有什麽大事,便會無所事事的劉琦,也同樣是經常出入城主府,統籌大局的,調動各處。
三日後……
益州中,所能夠調動的十萬大軍,也是在成都集結完畢,各地調上來的第一批糧草,也收集完畢。
而這一天,也是劉琦親率大軍出益州的時侯。
劉府,也就是漢王府中。
一早就已經起來,吃完早飯的劉琦。
在蔡琰、大喬、小喬三女的服侍下,重新披上了戰甲,白袍銀甲!
穿戴好戰甲後。
劉琦也是拿過佩刀,掛在了腰間上。
這時。
蔡琰也從一個盒子中,拿出一個玉佩,溫柔的將玉佩掛在劉琦腰間的另一邊。
隨即,用雙手正了正劉琦的衣領,才退後一步,與大喬、小喬並排站在一起。
“妾身等祝夫君旗開得勝!”
說完,三女也是行了個萬福禮。
“等我迴來!”
劉琦說完,眼中也是閃過堅定之色,掃視了一眼旁邊還在小床上熟睡的三個孩子,便手按著佩刀,轉身,邁開堅定的步伐走了出去。
很快……
劉琦也踏出了府邸。
“主公!”
已經在府邸外等待的典韋,也走上前拱手行禮。
劉琦點了點頭,便手握著暴雨梨花槍,走到追影玉龍驅旁,翻身上馬。
見此。
典韋也沒有猶豫,大手一揮,三百等候著的血衣衛也紛紛翻身上馬。
當然,典韋自己本人也是坐上了馬背。
劉琦倒提著長槍,看了一眼府邸,便一拉馬韁,讓戰馬順著街道而去。
典韋也率領著三百血衣衛跟上。
向著城門而去。
府邸也還有著紅衣黑甲的將士守衛著,裏麵還能看到一些失去一個肩膀,又或者是布滿傷痕的將士。
這一些正是從血衣衛中退役下來的老將,因為不想離去,也被劉琦留下來,作為府邸的守衛。
其中也有著是血衣衛的預備軍。
不久……
劉琦也帶著典韋,還有三百血衣衛,來到了城外。
隻見。
城外旌旗招展的,無數的將士排列在一起,刀槍如林。
一眾大將、謀士騎馬列在最前方。
城門前。
李儒、廖化、張魯、張衛在等待著。
“主公!”
看到騎馬出來的劉琦。
李儒幾人也是紛紛行禮的。
“之後益州之安危,便拜托諸位了!”劉琦說道。
李儒是留守益州最適合的人選,而且也需要李儒在後方調集糧草物資支緩。
而張魯、張衛兩人要鎮守漢中,劉琦也沒有奪去兩人的權利,讓張魯、張衛兩兄弟繼續掌管著漢中,防備著長安的曹操。
畢竟張魯和張衛兩兄弟雖是降將,但也沒有別的心思,也不能一安穩下來,就奪去兩人的權利。
在劉琦心中,魏延才是駐守漢中的最好人選,但也隻能先擱淺下去。
至於廖化,雖然保住了生命,當初所受的傷,也是留下了根底,就留在成都作為守將。
不談廖化的能力,就說廖化這些年立下的功勞,劉琦也不願讓廖化在戰場上死去,可以說打起來,因那一次的傷,如今的廖化也就一三流武將的存在。
當然,也還有恢複的可能,但不是在此時。
“必不負主公所托!”李儒幾人也是異口同聲的說道。
其中廖化也是有些不甘,不因別的,就是作為一名武將,卻不能馳騁沙場。
他並不怕戰死沙場,可也知道自己身體的情況,就算去了,也就跟一名將士沒有著太大的差別。
而且因為這個,劉琦也單獨找他談過,隻能無奈的答應下來。
他心中也暗自決定,盡快恢複著自己的身體,那樣也才能重臨戰場的時刻。
劉琦也不知道廖化心中的想法,便對著李儒幾人點了點頭,帶著典韋等人,從李儒幾人麵前策馬而過。
來到大軍的前麵。
看著浩蕩的大軍,還有一眾大將、謀士的眼神。
劉琦也沒有多言,手中長槍向天一指,喝道:“出發!”
“諾!”
十萬人同聲應道。
聲音震天動地的,也同樣的充滿著戰意,連城中也都能夠聽得一清二楚。
刷~
一麵麵將旗飄揚開來,最中央是一麵有著金色‘劉’字的黑色大旗。
整齊排列在一起的大軍,也在這一刻,緩緩的行動了起來,慢慢的向城門的相反方向遠離而去。
一排接著一排,一個接著一個。
同行的還有一輛輛裝載著糧草物資的馬車。
劉琦,還有著一眾大將、謀士,也同樣是隨軍而去,遠離著成都。
一麵麵的黑色旗幟,也在大軍走動的期間,隨風飄揚著。
黑色的旗幟再一次,在這開始亂起的中原大地中飄揚起來,旗幟所指,便是意誌所在。
慢慢的……
十萬大軍,也消失在城門口眾人的視線之中,也代表著大軍已經遠離了城池。
當然。
在城牆之上的守軍,還是能夠隱隱約約的看到如同長龍一般見首不見尾,飄揚著的黑色旗幟。
李儒、廖化、張魯、張衛四人,等到大軍消失在眼簾之中。
也是轉身迴到城池。
雖然劉琦率領大軍離去,但他們留在成都,也是有著許多的事情要忙碌。
並不是劉琦率領大軍離去,他們就沒有事情做。
成都集結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往荊州開拔而去,也是引起了諸多的關注。
其餘諸王的探報,也是將消息快速的傳到各處。
畢竟劉琦這一次出兵,明顯的就是意有所圖的,但劉琦卻是還沒有公開想要做什麽,或者說是對付著何人。
誰也不敢太過大意。
荊州可是聯通著其餘人的地盤,也就幽州的公孫瓚,劉琦是不能伸手而已。
麵對著這樣的情況,連接著劉琦地盤的諸王,又怎麽會敢大意,都紛紛加強了防備。
劉備和曹操聯合對公孫瓚動兵,而劉琦也在這個時候,親率大軍趕到荊州。
也讓局勢一下緊張了起來。
有種風雨欲來的痕跡。
(本章完)
原本表麵安穩的中原大地,也是變得有些不同了起來,各諸王也都是紛紛調兵遣將的。
益州成都。
也是因為劉琦的命令,快速的運轉了起,各處的兵馬,也是快速的在成都集結了起來,各地儲備的糧草物資,也是被調集到成都,作為征戰所用。
安靜的成都,也是變得有些忙碌起來。
就連沒有什麽大事,便會無所事事的劉琦,也同樣是經常出入城主府,統籌大局的,調動各處。
三日後……
益州中,所能夠調動的十萬大軍,也是在成都集結完畢,各地調上來的第一批糧草,也收集完畢。
而這一天,也是劉琦親率大軍出益州的時侯。
劉府,也就是漢王府中。
一早就已經起來,吃完早飯的劉琦。
在蔡琰、大喬、小喬三女的服侍下,重新披上了戰甲,白袍銀甲!
穿戴好戰甲後。
劉琦也是拿過佩刀,掛在了腰間上。
這時。
蔡琰也從一個盒子中,拿出一個玉佩,溫柔的將玉佩掛在劉琦腰間的另一邊。
隨即,用雙手正了正劉琦的衣領,才退後一步,與大喬、小喬並排站在一起。
“妾身等祝夫君旗開得勝!”
說完,三女也是行了個萬福禮。
“等我迴來!”
劉琦說完,眼中也是閃過堅定之色,掃視了一眼旁邊還在小床上熟睡的三個孩子,便手按著佩刀,轉身,邁開堅定的步伐走了出去。
很快……
劉琦也踏出了府邸。
“主公!”
已經在府邸外等待的典韋,也走上前拱手行禮。
劉琦點了點頭,便手握著暴雨梨花槍,走到追影玉龍驅旁,翻身上馬。
見此。
典韋也沒有猶豫,大手一揮,三百等候著的血衣衛也紛紛翻身上馬。
當然,典韋自己本人也是坐上了馬背。
劉琦倒提著長槍,看了一眼府邸,便一拉馬韁,讓戰馬順著街道而去。
典韋也率領著三百血衣衛跟上。
向著城門而去。
府邸也還有著紅衣黑甲的將士守衛著,裏麵還能看到一些失去一個肩膀,又或者是布滿傷痕的將士。
這一些正是從血衣衛中退役下來的老將,因為不想離去,也被劉琦留下來,作為府邸的守衛。
其中也有著是血衣衛的預備軍。
不久……
劉琦也帶著典韋,還有三百血衣衛,來到了城外。
隻見。
城外旌旗招展的,無數的將士排列在一起,刀槍如林。
一眾大將、謀士騎馬列在最前方。
城門前。
李儒、廖化、張魯、張衛在等待著。
“主公!”
看到騎馬出來的劉琦。
李儒幾人也是紛紛行禮的。
“之後益州之安危,便拜托諸位了!”劉琦說道。
李儒是留守益州最適合的人選,而且也需要李儒在後方調集糧草物資支緩。
而張魯、張衛兩人要鎮守漢中,劉琦也沒有奪去兩人的權利,讓張魯、張衛兩兄弟繼續掌管著漢中,防備著長安的曹操。
畢竟張魯和張衛兩兄弟雖是降將,但也沒有別的心思,也不能一安穩下來,就奪去兩人的權利。
在劉琦心中,魏延才是駐守漢中的最好人選,但也隻能先擱淺下去。
至於廖化,雖然保住了生命,當初所受的傷,也是留下了根底,就留在成都作為守將。
不談廖化的能力,就說廖化這些年立下的功勞,劉琦也不願讓廖化在戰場上死去,可以說打起來,因那一次的傷,如今的廖化也就一三流武將的存在。
當然,也還有恢複的可能,但不是在此時。
“必不負主公所托!”李儒幾人也是異口同聲的說道。
其中廖化也是有些不甘,不因別的,就是作為一名武將,卻不能馳騁沙場。
他並不怕戰死沙場,可也知道自己身體的情況,就算去了,也就跟一名將士沒有著太大的差別。
而且因為這個,劉琦也單獨找他談過,隻能無奈的答應下來。
他心中也暗自決定,盡快恢複著自己的身體,那樣也才能重臨戰場的時刻。
劉琦也不知道廖化心中的想法,便對著李儒幾人點了點頭,帶著典韋等人,從李儒幾人麵前策馬而過。
來到大軍的前麵。
看著浩蕩的大軍,還有一眾大將、謀士的眼神。
劉琦也沒有多言,手中長槍向天一指,喝道:“出發!”
“諾!”
十萬人同聲應道。
聲音震天動地的,也同樣的充滿著戰意,連城中也都能夠聽得一清二楚。
刷~
一麵麵將旗飄揚開來,最中央是一麵有著金色‘劉’字的黑色大旗。
整齊排列在一起的大軍,也在這一刻,緩緩的行動了起來,慢慢的向城門的相反方向遠離而去。
一排接著一排,一個接著一個。
同行的還有一輛輛裝載著糧草物資的馬車。
劉琦,還有著一眾大將、謀士,也同樣是隨軍而去,遠離著成都。
一麵麵的黑色旗幟,也在大軍走動的期間,隨風飄揚著。
黑色的旗幟再一次,在這開始亂起的中原大地中飄揚起來,旗幟所指,便是意誌所在。
慢慢的……
十萬大軍,也消失在城門口眾人的視線之中,也代表著大軍已經遠離了城池。
當然。
在城牆之上的守軍,還是能夠隱隱約約的看到如同長龍一般見首不見尾,飄揚著的黑色旗幟。
李儒、廖化、張魯、張衛四人,等到大軍消失在眼簾之中。
也是轉身迴到城池。
雖然劉琦率領大軍離去,但他們留在成都,也是有著許多的事情要忙碌。
並不是劉琦率領大軍離去,他們就沒有事情做。
成都集結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往荊州開拔而去,也是引起了諸多的關注。
其餘諸王的探報,也是將消息快速的傳到各處。
畢竟劉琦這一次出兵,明顯的就是意有所圖的,但劉琦卻是還沒有公開想要做什麽,或者說是對付著何人。
誰也不敢太過大意。
荊州可是聯通著其餘人的地盤,也就幽州的公孫瓚,劉琦是不能伸手而已。
麵對著這樣的情況,連接著劉琦地盤的諸王,又怎麽會敢大意,都紛紛加強了防備。
劉備和曹操聯合對公孫瓚動兵,而劉琦也在這個時候,親率大軍趕到荊州。
也讓局勢一下緊張了起來。
有種風雨欲來的痕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