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萬軍來到了淅川縣,將山寨的金銀珠寶和錢糧全部搬走,他們再次來到了西峽縣。
城內百姓道:“怎麽樣了啊?”
沙萬軍道:“我們已經把他們的山寨燒了,你們再也不用擔心山賊了。”
百姓道:“多謝將軍,將軍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恨不得結草銜環,以報將軍大恩。
沙萬軍道:“你們太客氣了。”
沙萬軍從西峽縣出發,帶著大軍來到了內鄉縣。
沙萬軍道:“城內的人給我聽著,你們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守將名叫雷象,身高八尺有餘,重達五百斤,說話甕聲甕氣,仿佛是陣陣雷鳴。
雷象道:“我乃楚國將軍雷象,哪裏來到黃口小兒,竟然敢攻打我的城池。”
沙萬軍道:“你這將軍名不副實,誰家將軍在這個窮鄉僻壤待著。”
雷象道:“如果不是我性格直爽,不願意阿諛奉承,早就升官發財了。”
沙萬軍道:“既然你在楚國受了冷落,不如隨我一起去漢國,大王一定會重用你的。”
雷象道:“多謝你的好意,但是忠臣不事二主,讓你失望了。”
沙萬軍歎息一聲,然後命令大軍攻城,四個城門都被包圍,雷象無路可退,哪怕雷象奮力廝殺,可是終究寡不敵眾,被大軍攻破城池。
在殺了數百人後,雷象精疲力竭被士卒生擒,沙萬軍來到了雷象麵前,道:“事已至此,將軍還是投降吧。”
雷象扭過頭去,不去看沙萬軍,沙萬軍知道雷象決心已下,命令手下將其殺死,為了避免他曝屍荒野,給他買了一副棺材,挖了一個坑,將他埋葬了。
內鄉縣被攻下,沙萬軍繼續行軍,來到了鎮平縣。
沙萬軍道:“我給你們一個機會,如果願意打開城門投降,我保證不會殺你們的,是生是死全靠你們自己了。”
鎮平縣守將也是一個硬骨頭,道:“我們身為楚國人,怎麽能夠背叛自己的國家了,你們不要再勸了,我是不會答應的。”
看到守將不願意投降,沙萬軍命令手下攻城,哪怕守將拚死抵抗,可是也沒有改變戰況,城池被沙萬軍攻破。
在生死關頭守將露了怯,道:“請將軍不要殺我,我願意投降。”
沙萬軍瞥了他一眼,道:“你早幹什麽去了,現在想要投降,還是乖乖去死吧。”然後命令手下將其殺死。
拿下鎮平縣後,距離楚國南陽郡的治所——宛城隻有一步之遙。
沙萬軍準備拿下宛城以後,以南陽郡為根據地,南下消滅整個楚國。
這時過來一個士卒道:“將軍,有一個人來找將軍,不知道將軍願不願意見他。”
沙萬軍道:“來都來了,那就見一見吧。”
士卒將信使帶了過來,信使道:“這是氣宇軒昂的將軍就是沙將軍吧。”
沙萬軍淡淡的道:“如果沒有其他人叫沙萬軍,你就是我了。”
使者道:“我們寨主希望和你們合作,一起消滅楚國,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
沙萬軍道:“我對土匪深惡痛絕,恨不得將其除之而後快,念在你是使者,我不殺你,還不快滾。”
使者看到沙萬軍這個態度,並沒有賭氣離開,而是笑著說道:“你誤會我們了,我們雖然是山寨,但是不是燒殺搶掠的土匪,而是被楚國逼的走投無路的可憐人,如果將軍不願意結盟,那請恕在下告辭了。”
沙萬軍轉怒為喜,道:“是我誤會你了,我向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咱們洽談一下合作吧。”
使者道:“將軍願意合作,你真的太好了,我們山寨就在雞公山,距離此處不遠,不知道將軍可有膽量,與我家寨主一見?”
沙萬軍道:“你有什麽大不了的,去就去。”
使者道:“我就知道你不敢,什麽?你說什麽?再說一遍”使者不可置信道。
沙萬軍道:“我說去就去,誰怕誰。”
使者道:“將軍好膽色,那我就在雞公山恭迎將軍大駕光臨了,將軍不要讓我失望啊。”
沙萬軍道:“大丈夫一言九鼎,怎麽能夠出爾反爾,你放心好了。”
使者走後,王午道:“將軍,他們的話不能信,請將軍不要以身犯險。”
沙萬軍道:“雖然我們有近三萬大軍,但是攻打楚國依然勢單力薄,如今有人想要和我們聯盟我求之不得,怎麽可能拒之門外,你不用擔心,我又不是孤身前往,我會帶著幾百人一起去的。”
王午:“幾百人太少了,將軍還是多帶一些人吧。”
沙萬軍道:“帶多了不合適,他們會以為是準備攻打他們,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那就不好了,再者說了你距離雞公山不遠,如果有意外發生,你們隨時可以前來接應。”
王午道:“既然將軍將一切說明白了,那我也隻能聽命行事,請將軍注意安全。”
沙萬軍道:“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好了。”
沙萬軍從鎮平縣出發,帶著幾百人來到了雞公山,沙萬軍道:“你們的大當家邀請我,怎麽沒有看到他的人,人去哪了?”
從山上走下來一群人,為首的人道:“你就是沙將軍遺孤吧!”
沙萬軍道:“沒錯,咱們你認識家父?”
寨主道:“他的大名我如雷貫耳,可惜無緣得見,今日能夠見到他的兒子,也算是了卻心願了,快到我的山寨休息吧。”
沙萬軍道:“那就多謝寨主了。”
一群人進入山寨,寨主道:“還沒有請教你的大名?”
沙萬軍道:“我叫沙萬軍。”
寨主道:“沙萬軍好名字,我叫張立虎,我的哥哥叫張立龍,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
沙萬軍道:“張立龍將軍我可是仰慕已久,我是聽他的故事長大的,他帶著三萬大軍攻郢都,燒楚王陵墓,讓人心馳神往,可是就是英年早逝,讓人可惜。”
張立虎的情緒低落起來,沙萬軍看到自己戳中張立虎的傷心事,道:“我錯了,我不該揭你的傷疤。”
張立虎緩過神來,道:“不知者無罪,讓你見笑了。”
沙萬軍道:“將軍和張立龍將軍感情深厚,讓我十分羨慕啊。”
張立虎道:“你的父親死了,你的母親還有親人呢?你和他們的感情不好嗎?”
沙萬軍道:“和你不能比,我的父親死了以後,我的母親很快隨父親一起去了,我的親人想要爭奪我的家產,好在有一個仆人忠心耿耿,替我保住了一個房子,讓我不至於流落街頭。”
張立虎道:“你怎麽會有這樣的親戚?這些年你受苦了。”
沙萬軍道:“沒事的,我已經熬過去了。”
張立虎道:“你是好樣的,我們來商量商量攻打楚國的事情吧。不知道你有多少兵力?”
沙萬軍道:“三萬人。”
張立虎道:“經過我的努力,我的山寨也有三萬人,我們加起來有六萬人,打一打楚國還是可以的。”
沙萬軍道:“咱們合力拿下宛城,然後拿下整個南陽郡,再南下攻打楚國的郢都,你看怎麽樣啊?”
張立虎道:“你的辦法不錯,那就這麽辦吧。”
沙萬軍道:“軍情緊急,我就不久留了,咱們書信聯係。”
張立虎道:“好的,希望咱們早日得償所願。”
沙萬軍道:“是啊。”
沙萬軍從雞公山出發,迴到了鎮平縣,王午走了過來,對沙萬軍道:“將軍怎麽樣?他們沒有難為你吧。”
沙萬軍道:“他們沒有難為我,你就放心好了,他們達成了統一的意見,準備先拿下宛城,然後拿下整個南陽郡,最後消滅楚國這個心腹大患。”
王午道:“你真的太好了。”
沙萬軍道:“事不宜遲咱們去宛城吧。”
王午道:“好的,將軍。”
沙萬軍從鎮平縣出發,帶著大軍來到了宛城,沙萬軍道:“你們給我聽著,如果你們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宛城守將道:“食君之祿,忠君之憂,想要我投降你們,簡直是癡心妄想,有本事就攻城,我等著你們。”
看到守將如此不給麵子,沙萬軍道:“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沙萬軍命令大軍攻城,過了一個時辰,張立虎帶著三萬大軍來到了宛城,他們齊心協力向宛城發動了進攻。
此時城池情況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攻破,守將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早在沙萬軍攻破鎮平縣時,守將就向楚王發了求救信,可是到現在依然杳無音訊,這怎麽能不讓守將擔心了。
守將並沒有想要投降的意思,心中想著大不了就以身殉國,十八年後又是一個好漢,總好過苟且偷生。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楚國的援軍趕來支援了,為首的幾個將軍,守將都能叫出名字來。
他們分別是楚國大將趙陽、金城和曲遠,看到援軍到了,城內士氣高漲,他們對守住宛城充滿了信心。
沙萬軍也看到了風塵仆仆的楚軍,此時沙萬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攻打宛城,但是有被包圍的風險;第二就是立刻逃跑,還有一條生路。
雖然放棄攻城更安全,但是沙萬軍並不甘心這麽做,因為眼看著城池就要被拿下,他不想功虧一簣,他決定殊死一搏。
可就在這緊要關頭,張立虎居然拋下他跑了,讓他獨自對抗楚國的大軍。
對於楚軍而言,張立虎不過癬疥之疾不足掛齒,而漢國對於自己而言,無異於心腹大患,能夠消滅年輕將軍,就是一件大喜事。
趙陽放任張立虎的離開,集中全部力量向沙萬軍發動進攻,沙萬軍看到張立虎跑了,來不及痛罵張立虎不講義氣,帶著大軍直奔大洪山而去。
按照沙萬軍的打算,是準備依靠大洪山來抵抗楚軍的進攻的。
趙陽看出來沙萬軍的想法,可是兵力太多,移動速度緩慢,隻能眼睜睜看著沙萬軍向大洪山而去。
沙萬軍來到了大洪山,並沒有喘一口氣,就命令手下將山上的樹木和石頭采集起來,然後命令手下將弓弦拉滿,隨時準備應對敵軍的進攻。
趙陽看到戒備森嚴的漢軍,他知道強行進攻損失慘重,所以並沒有下令進攻,而是將山上下山的路堵著,讓他們無法離開這裏。
在楚軍來襲之際,沙萬軍向蒙武發出了求救信,並且告訴了他自己的困境,希望他能夠出手相助。
大洪山麵積廣闊,他們通過打獵來獲取食物,山上還有泉水供他們飲用,他們在心中默默祈禱援軍的到來。
使者將信送到彭城,麵見了蒙武,蒙武道:“你找我有什麽事嗎?”
使者拿出一封信,道:“我是沙萬軍的使者,他此時正被敵軍團團包圍,希望將軍能夠出手相助。”
蒙武道:“姓沙,和沙十一有什麽關係啊?”
使者道:“沙十一正是我家將軍的父親。”
蒙武道:“那就搞不懂了,他怎麽不向自己的表兄弟求救,如果我沒記錯,他應該在長安城吧,距離宛城更近,搭救起來更方便,何必向我求救?”
使者道:“將軍的心思我也搞不懂,我的信已經帶到了,至於你想怎麽樣,那就怎麽樣吧,反正我也管不了,我就告辭了。”說完轉身離開了。
蒙武道:“看來沙十一和他的兩個外甥關係並不那麽好,不然的話沙萬軍肯定會向衛國求助,而不會舍近求遠向我求救。”
蒙武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心中思慮良久,最終決定支援沙萬軍,畢竟沙萬軍的父親是為國盡忠,他不能見死不救。
蒙武讓手下將軍周文帶著三萬大軍駐守彭城,然後帶著七萬大軍支援沙萬軍,此行不求拿下楚國,隻求將沙萬軍救出來就行了。
很快七萬大軍集結完畢,蒙武道:“咱們沙十一將軍的遺孤,此時正在被楚軍圍觀,你們可願意出手相助。”
這些人都受過沙十一的恩惠,可是沙十一已經死了,他們來不及報答,如今聽說沙十一有遺孤在世,他們喜極而泣,表示蒼天有眼,聽到沙十一的兒子遇險,恨不得插上翅膀趕去相救。
城內百姓道:“怎麽樣了啊?”
沙萬軍道:“我們已經把他們的山寨燒了,你們再也不用擔心山賊了。”
百姓道:“多謝將軍,將軍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恨不得結草銜環,以報將軍大恩。
沙萬軍道:“你們太客氣了。”
沙萬軍從西峽縣出發,帶著大軍來到了內鄉縣。
沙萬軍道:“城內的人給我聽著,你們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守將名叫雷象,身高八尺有餘,重達五百斤,說話甕聲甕氣,仿佛是陣陣雷鳴。
雷象道:“我乃楚國將軍雷象,哪裏來到黃口小兒,竟然敢攻打我的城池。”
沙萬軍道:“你這將軍名不副實,誰家將軍在這個窮鄉僻壤待著。”
雷象道:“如果不是我性格直爽,不願意阿諛奉承,早就升官發財了。”
沙萬軍道:“既然你在楚國受了冷落,不如隨我一起去漢國,大王一定會重用你的。”
雷象道:“多謝你的好意,但是忠臣不事二主,讓你失望了。”
沙萬軍歎息一聲,然後命令大軍攻城,四個城門都被包圍,雷象無路可退,哪怕雷象奮力廝殺,可是終究寡不敵眾,被大軍攻破城池。
在殺了數百人後,雷象精疲力竭被士卒生擒,沙萬軍來到了雷象麵前,道:“事已至此,將軍還是投降吧。”
雷象扭過頭去,不去看沙萬軍,沙萬軍知道雷象決心已下,命令手下將其殺死,為了避免他曝屍荒野,給他買了一副棺材,挖了一個坑,將他埋葬了。
內鄉縣被攻下,沙萬軍繼續行軍,來到了鎮平縣。
沙萬軍道:“我給你們一個機會,如果願意打開城門投降,我保證不會殺你們的,是生是死全靠你們自己了。”
鎮平縣守將也是一個硬骨頭,道:“我們身為楚國人,怎麽能夠背叛自己的國家了,你們不要再勸了,我是不會答應的。”
看到守將不願意投降,沙萬軍命令手下攻城,哪怕守將拚死抵抗,可是也沒有改變戰況,城池被沙萬軍攻破。
在生死關頭守將露了怯,道:“請將軍不要殺我,我願意投降。”
沙萬軍瞥了他一眼,道:“你早幹什麽去了,現在想要投降,還是乖乖去死吧。”然後命令手下將其殺死。
拿下鎮平縣後,距離楚國南陽郡的治所——宛城隻有一步之遙。
沙萬軍準備拿下宛城以後,以南陽郡為根據地,南下消滅整個楚國。
這時過來一個士卒道:“將軍,有一個人來找將軍,不知道將軍願不願意見他。”
沙萬軍道:“來都來了,那就見一見吧。”
士卒將信使帶了過來,信使道:“這是氣宇軒昂的將軍就是沙將軍吧。”
沙萬軍淡淡的道:“如果沒有其他人叫沙萬軍,你就是我了。”
使者道:“我們寨主希望和你們合作,一起消滅楚國,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
沙萬軍道:“我對土匪深惡痛絕,恨不得將其除之而後快,念在你是使者,我不殺你,還不快滾。”
使者看到沙萬軍這個態度,並沒有賭氣離開,而是笑著說道:“你誤會我們了,我們雖然是山寨,但是不是燒殺搶掠的土匪,而是被楚國逼的走投無路的可憐人,如果將軍不願意結盟,那請恕在下告辭了。”
沙萬軍轉怒為喜,道:“是我誤會你了,我向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咱們洽談一下合作吧。”
使者道:“將軍願意合作,你真的太好了,我們山寨就在雞公山,距離此處不遠,不知道將軍可有膽量,與我家寨主一見?”
沙萬軍道:“你有什麽大不了的,去就去。”
使者道:“我就知道你不敢,什麽?你說什麽?再說一遍”使者不可置信道。
沙萬軍道:“我說去就去,誰怕誰。”
使者道:“將軍好膽色,那我就在雞公山恭迎將軍大駕光臨了,將軍不要讓我失望啊。”
沙萬軍道:“大丈夫一言九鼎,怎麽能夠出爾反爾,你放心好了。”
使者走後,王午道:“將軍,他們的話不能信,請將軍不要以身犯險。”
沙萬軍道:“雖然我們有近三萬大軍,但是攻打楚國依然勢單力薄,如今有人想要和我們聯盟我求之不得,怎麽可能拒之門外,你不用擔心,我又不是孤身前往,我會帶著幾百人一起去的。”
王午:“幾百人太少了,將軍還是多帶一些人吧。”
沙萬軍道:“帶多了不合適,他們會以為是準備攻打他們,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那就不好了,再者說了你距離雞公山不遠,如果有意外發生,你們隨時可以前來接應。”
王午道:“既然將軍將一切說明白了,那我也隻能聽命行事,請將軍注意安全。”
沙萬軍道:“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好了。”
沙萬軍從鎮平縣出發,帶著幾百人來到了雞公山,沙萬軍道:“你們的大當家邀請我,怎麽沒有看到他的人,人去哪了?”
從山上走下來一群人,為首的人道:“你就是沙將軍遺孤吧!”
沙萬軍道:“沒錯,咱們你認識家父?”
寨主道:“他的大名我如雷貫耳,可惜無緣得見,今日能夠見到他的兒子,也算是了卻心願了,快到我的山寨休息吧。”
沙萬軍道:“那就多謝寨主了。”
一群人進入山寨,寨主道:“還沒有請教你的大名?”
沙萬軍道:“我叫沙萬軍。”
寨主道:“沙萬軍好名字,我叫張立虎,我的哥哥叫張立龍,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
沙萬軍道:“張立龍將軍我可是仰慕已久,我是聽他的故事長大的,他帶著三萬大軍攻郢都,燒楚王陵墓,讓人心馳神往,可是就是英年早逝,讓人可惜。”
張立虎的情緒低落起來,沙萬軍看到自己戳中張立虎的傷心事,道:“我錯了,我不該揭你的傷疤。”
張立虎緩過神來,道:“不知者無罪,讓你見笑了。”
沙萬軍道:“將軍和張立龍將軍感情深厚,讓我十分羨慕啊。”
張立虎道:“你的父親死了,你的母親還有親人呢?你和他們的感情不好嗎?”
沙萬軍道:“和你不能比,我的父親死了以後,我的母親很快隨父親一起去了,我的親人想要爭奪我的家產,好在有一個仆人忠心耿耿,替我保住了一個房子,讓我不至於流落街頭。”
張立虎道:“你怎麽會有這樣的親戚?這些年你受苦了。”
沙萬軍道:“沒事的,我已經熬過去了。”
張立虎道:“你是好樣的,我們來商量商量攻打楚國的事情吧。不知道你有多少兵力?”
沙萬軍道:“三萬人。”
張立虎道:“經過我的努力,我的山寨也有三萬人,我們加起來有六萬人,打一打楚國還是可以的。”
沙萬軍道:“咱們合力拿下宛城,然後拿下整個南陽郡,再南下攻打楚國的郢都,你看怎麽樣啊?”
張立虎道:“你的辦法不錯,那就這麽辦吧。”
沙萬軍道:“軍情緊急,我就不久留了,咱們書信聯係。”
張立虎道:“好的,希望咱們早日得償所願。”
沙萬軍道:“是啊。”
沙萬軍從雞公山出發,迴到了鎮平縣,王午走了過來,對沙萬軍道:“將軍怎麽樣?他們沒有難為你吧。”
沙萬軍道:“他們沒有難為我,你就放心好了,他們達成了統一的意見,準備先拿下宛城,然後拿下整個南陽郡,最後消滅楚國這個心腹大患。”
王午道:“你真的太好了。”
沙萬軍道:“事不宜遲咱們去宛城吧。”
王午道:“好的,將軍。”
沙萬軍從鎮平縣出發,帶著大軍來到了宛城,沙萬軍道:“你們給我聽著,如果你們不想死的話,那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宛城守將道:“食君之祿,忠君之憂,想要我投降你們,簡直是癡心妄想,有本事就攻城,我等著你們。”
看到守將如此不給麵子,沙萬軍道:“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沙萬軍命令大軍攻城,過了一個時辰,張立虎帶著三萬大軍來到了宛城,他們齊心協力向宛城發動了進攻。
此時城池情況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攻破,守將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早在沙萬軍攻破鎮平縣時,守將就向楚王發了求救信,可是到現在依然杳無音訊,這怎麽能不讓守將擔心了。
守將並沒有想要投降的意思,心中想著大不了就以身殉國,十八年後又是一個好漢,總好過苟且偷生。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楚國的援軍趕來支援了,為首的幾個將軍,守將都能叫出名字來。
他們分別是楚國大將趙陽、金城和曲遠,看到援軍到了,城內士氣高漲,他們對守住宛城充滿了信心。
沙萬軍也看到了風塵仆仆的楚軍,此時沙萬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攻打宛城,但是有被包圍的風險;第二就是立刻逃跑,還有一條生路。
雖然放棄攻城更安全,但是沙萬軍並不甘心這麽做,因為眼看著城池就要被拿下,他不想功虧一簣,他決定殊死一搏。
可就在這緊要關頭,張立虎居然拋下他跑了,讓他獨自對抗楚國的大軍。
對於楚軍而言,張立虎不過癬疥之疾不足掛齒,而漢國對於自己而言,無異於心腹大患,能夠消滅年輕將軍,就是一件大喜事。
趙陽放任張立虎的離開,集中全部力量向沙萬軍發動進攻,沙萬軍看到張立虎跑了,來不及痛罵張立虎不講義氣,帶著大軍直奔大洪山而去。
按照沙萬軍的打算,是準備依靠大洪山來抵抗楚軍的進攻的。
趙陽看出來沙萬軍的想法,可是兵力太多,移動速度緩慢,隻能眼睜睜看著沙萬軍向大洪山而去。
沙萬軍來到了大洪山,並沒有喘一口氣,就命令手下將山上的樹木和石頭采集起來,然後命令手下將弓弦拉滿,隨時準備應對敵軍的進攻。
趙陽看到戒備森嚴的漢軍,他知道強行進攻損失慘重,所以並沒有下令進攻,而是將山上下山的路堵著,讓他們無法離開這裏。
在楚軍來襲之際,沙萬軍向蒙武發出了求救信,並且告訴了他自己的困境,希望他能夠出手相助。
大洪山麵積廣闊,他們通過打獵來獲取食物,山上還有泉水供他們飲用,他們在心中默默祈禱援軍的到來。
使者將信送到彭城,麵見了蒙武,蒙武道:“你找我有什麽事嗎?”
使者拿出一封信,道:“我是沙萬軍的使者,他此時正被敵軍團團包圍,希望將軍能夠出手相助。”
蒙武道:“姓沙,和沙十一有什麽關係啊?”
使者道:“沙十一正是我家將軍的父親。”
蒙武道:“那就搞不懂了,他怎麽不向自己的表兄弟求救,如果我沒記錯,他應該在長安城吧,距離宛城更近,搭救起來更方便,何必向我求救?”
使者道:“將軍的心思我也搞不懂,我的信已經帶到了,至於你想怎麽樣,那就怎麽樣吧,反正我也管不了,我就告辭了。”說完轉身離開了。
蒙武道:“看來沙十一和他的兩個外甥關係並不那麽好,不然的話沙萬軍肯定會向衛國求助,而不會舍近求遠向我求救。”
蒙武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心中思慮良久,最終決定支援沙萬軍,畢竟沙萬軍的父親是為國盡忠,他不能見死不救。
蒙武讓手下將軍周文帶著三萬大軍駐守彭城,然後帶著七萬大軍支援沙萬軍,此行不求拿下楚國,隻求將沙萬軍救出來就行了。
很快七萬大軍集結完畢,蒙武道:“咱們沙十一將軍的遺孤,此時正在被楚軍圍觀,你們可願意出手相助。”
這些人都受過沙十一的恩惠,可是沙十一已經死了,他們來不及報答,如今聽說沙十一有遺孤在世,他們喜極而泣,表示蒼天有眼,聽到沙十一的兒子遇險,恨不得插上翅膀趕去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