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第三位是姓李,是並州晉陽人,家中是賣酒的。
他家的色澤清澈透明,散發著陣陣酒香,喝起來迴味無窮。
他家的酒不僅僅在並州賣,而且還賣往其他州郡,其中草原人最是喜歡。
憑借著賣酒這個行當李家賺了不少錢財,他們把賺來的錢買了不少商鋪用來賣衣服首飾什麽的。
還請來一些師傅開起了飯館酒樓什麽的,李家定價合理,不因為自家的酒暢銷就隨意漲價。
因此路過的也總想嚐嚐他的酒所以每天都絡繹不絕的,倒是多了不少人氣。
但是有一群害群之馬總是不想給錢想要白嫖,總是賒賬,說了幾迴就拔出長刀亮了亮,李家也不好說什麽。
但是李俊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那些人付出代價。
他拿出一大筆錢財通過捐錢的形式買了一個官是校尉管理著一萬人,然後把他們抓起來拷問,最後繩之以法。
他把守邊城總是隻防守不反擊,草原人總是嘲笑他膽小如鼠,大大方方的來掠奪一番後,又光明正大的走了仿佛就是來自己家一樣。
上麵的人聽說這件事覺得他怯戰是個懦夫於是想換掉他,但是幫他捐官的人卻覺得雖然損失了一些物資,但是人卻沒有什麽損失就是立功了。
於是懲罰也就不了了之了。如此過了三年,那些草原人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貪婪,常常孤軍深入,而不把官兵當迴事,軍隊雜亂無章,毫無秩序。
李俊見時機成熟於是領兵出征大破敵軍十萬人,草原人狼狽逃迴草原十餘年不敢南下。
皇帝聽聞君心甚悅,命其為將軍,賜南鄉城侯,統兵五萬,土地八百畝,宅院三十所,絲綢五百匹,奴仆五百人。
大將軍不在並州的時候常常是他代為處理軍政事務。
他常常處理的十分妥當,大將軍經常誇讚他有大將之才,日後必能成就一番事業。
他卻認為自己還需要多多曆練,沒有因為這次勝利就驕傲自大不可一世。
右邊第一位是位姓趙的侯爺。
他曾經在天下大旱蝗蟲四起,百姓顆粒無收屍橫遍野的時候拿出家族儲存已久的糧食,捐獻了數千萬石糧食。
皇帝感念他的功德於是封他為侯,雖然沒有官位沒有兵權,但是地位也很顯赫,百姓也交口稱讚。
他不甘心隻做個有名無實的牌位,於是就參軍報國了。
剛開始還很不習慣,看見刀光劍影,鮮血直流,遍地都是死屍,跑到一邊扶著樹幹肚中仿佛翻江倒海一般止不住的吐了出來。
但是漸漸地他也習慣了下來,拿起手中武器殺了起來,雖然動作不熟練,但是比剛開始要要好的多。
四周的人因為他災年獻糧對他很有好感,當他打不過的時候總是出手相救,在戰場上曆練了幾個月,他的體格也漸漸壯碩不複往日弱不禁風,砍起敵人來遊刃有餘,古銅色的皮膚象征著一名勇敢的戰士的誕生。
他曾帶著十數人進入一個數萬人的山寨中搜集情報。
山寨的人兇殘暴戾,平常以殺人為樂,進去的時候山寨裏麵的管事的頭目看見他們不管不顧的就想直接殺了。
還好大寨主阻止了他,問了幾句就放過了他們,否則的話就隻能死路一條了。
他們每天都兢兢業業的幹活,依然免不了挨鞭子抽打。
他們以那些人的哀嚎痛苦為樂,哀嚎的聲音越大越痛苦,他們使的勁越大。
比如一個人被打的哭天喊地的,他越打越起勁,那人也沒動靜了,他以為那人裝死,又連抽十幾鞭子,還是沒有動靜。
一旁的人走上前去摸了摸脈搏,搖了搖頭說:“死了。”
那頭目說“廢物,挨幾鞭子就死了,還沒玩夠了,沒勁,拉到亂葬崗扔了。”
在如此膽戰心驚的情況下其他人都被山寨的人折磨致死,隻有他靠著謹小慎微才勉強得以生還。
如此過了一年,他摸清了山寨的人員結構,兵力部署,地形地貌,然後偷偷與山下的人取得聯係,終於把那群作惡多端的山賊一網打盡了。
給那群受苦受難的百姓報了仇,希望他們的在天之靈能夠安生,也希望他們下一世能夠幸福安康。
他懷著悲痛的心情走出了山寨。
為了以絕後患,他們商量後決定放火燒山,不讓別的山賊再度盤踞此處,為禍鄉裏。
他曾帶領三千人把守孤城百日之久,隻見最後人人身披鮮紅色衣服,四處都是刀痕鮮血直流,他們已經斷糧一月有餘了,每天隻能吃草和觀音土,他們麵黃肌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們吹倒,但是他們依然靠著頑強的意誌力堅持了下去。
最終等來了朝廷的援軍方才得以生還。
皇帝封他將軍,封地漢城侯,轄三縣之地,宅百所,土地千畝,絲綢百匹,統兵五萬,他不再是那個隻有高貴身份而沒有實權的侯爺了。
右邊第二位是袁華,本人是一地郡守兼任將軍,家世顯赫,四世三公。
他的祖父的父親袁偉,孝敬父母,團結兄弟,尊師重道,被地方舉薦為孝廉。
他在任期間,興修水利,重視農耕,教化百姓,麵對有權有勢的人也毫不徇私,整治了地方的貪官汙吏。
他離開的時候百姓自發的出城十裏相送。
憑借著為國為民,鐵麵無私的性格雖然有很多的人不喜歡,但是也有很多人與他意氣相投在朝廷替他說話。
官場起起伏伏數年,他娶了一個同僚的妹妹做了妻子,總算是家庭美滿了。
哪些為官清廉的人聽說了他,於是屢屢在皇帝麵前提起他。
過了幾次皇帝心血來潮,讓他擔任郡守。
他每天兢兢業業,大家都休息了他還點燈批改公文,審查有沒有冤假錯案,如此過了十餘年,皇帝臨終之前任命其為司空,兼任太傅輔導小皇帝管理朝政。
他的祖父不愛讀書,每天就喜歡舞刀弄劍,祖父的父親勸了幾次他都不聽,隻得去請武館的武夫來傳授他武藝,還讓他進入培養將領的地方學習兵法。
他隨軍出征多次立功,然後被皇帝任命將軍獨自領軍,在塞北繳獲無數牛羊馬匹,草原人聽說他的名字便聞風而逃。
皇帝任命他為大將軍,北方在他的治理下,百姓豐衣足食,沒有戰事,宛如世外桃源。
他的父親依靠祖父和父親的名望當了縣丞,每天幫縣令處理公務,也是盡心盡力。
地方上有什麽難以解決的問題縣令也常常向他請教,聽取他的意見。
過了一年就升任縣令,他每日關心人民生活麵對哪些孤寡老人總是免費會送一些物資給他們,平常還登門關心他們的生活。
麵對沒有錢上學堂的孩子也會伸出援助之手,一些身體上有殘缺的人也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有時候還會去監獄看望那些犯罪的人,開解他們,希望他們不用再進來。
麵對山賊也沒有一棒子打死的原則,而是對哪些窮兇極惡的人處死,而哪些犯了一些小錯的就從輕發落,勸導他們迴家耕種土地,如果有想參軍的也酌情錄用。
地方上盜賊為之絕跡,百姓為他的真誠所打動也努力生產糧食。
他在任期間一片和諧淨土,人民安居樂業夜不閉戶。
他走後百姓為他痛哭流涕希望他留下來,但是皇帝有命不敢不從。
新來的人長得肥頭大耳,滿臉橫肉,一嘴銅臭味,每天就知道剝削百姓。
短短三年就積累十萬兩銀子,一時間百姓紛紛上山,山上盜賊橫行打劫過往商隊。
商隊也是要麽不走這條路,要麽花大價錢請鏢師護送。
他說:“怎麽搞的,山上這麽多土匪也不知道剿滅他們。”
袁老在官場上愛戴百姓就像愛戴自己的親人一樣,經曆了多次升遷做到了司徒的位置。
他一出生就受盡萬千寵愛,被長輩看中,認為他能讓袁家長盛不衰。
在家尊敬長輩,團結兄弟,做事有禮有節。
他輕財重義,往往聽說朋友有困難就會義無反顧的幫助。
周邊的人也來到他的門前為他效犬馬之勞。
他不因為別人出身低賤或者高貴就冷眼相待,而是一視同仁。
他的門客每天絡繹不絕,他家長輩為他另外買了一座府邸,他與門客每天談論時政、遊山玩水。
有敢於與猛虎、黑熊相鬥的勇士,有整日整理文書的刀筆吏,有偷雞摸狗之徒、殺豬烹狗之輩。
他父親看整日無所事事,於是向皇帝請旨,讓他去軍營曆練曆練,於是帶著他平常交往的好友一起去了北方,一路上可不平靜。
山上土匪林立,湖中水匪橫行,他一路靠著好友以及袁家的威望才能有驚無險。
山上的土匪也不都是亂殺無辜的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迫不得已才上山當了土匪,不然誰願意做這刀口舔血的買賣。
水匪橫行江河之中來去如風,當地官員幾次也要剿滅都被他們逃脫。
他們本來是當地漁民被衙役收稅沒辦法才帶著幾百鄉親,幾十艘船,在水裏討生活。
過了十餘日終於趕到了戰場。
他家的色澤清澈透明,散發著陣陣酒香,喝起來迴味無窮。
他家的酒不僅僅在並州賣,而且還賣往其他州郡,其中草原人最是喜歡。
憑借著賣酒這個行當李家賺了不少錢財,他們把賺來的錢買了不少商鋪用來賣衣服首飾什麽的。
還請來一些師傅開起了飯館酒樓什麽的,李家定價合理,不因為自家的酒暢銷就隨意漲價。
因此路過的也總想嚐嚐他的酒所以每天都絡繹不絕的,倒是多了不少人氣。
但是有一群害群之馬總是不想給錢想要白嫖,總是賒賬,說了幾迴就拔出長刀亮了亮,李家也不好說什麽。
但是李俊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那些人付出代價。
他拿出一大筆錢財通過捐錢的形式買了一個官是校尉管理著一萬人,然後把他們抓起來拷問,最後繩之以法。
他把守邊城總是隻防守不反擊,草原人總是嘲笑他膽小如鼠,大大方方的來掠奪一番後,又光明正大的走了仿佛就是來自己家一樣。
上麵的人聽說這件事覺得他怯戰是個懦夫於是想換掉他,但是幫他捐官的人卻覺得雖然損失了一些物資,但是人卻沒有什麽損失就是立功了。
於是懲罰也就不了了之了。如此過了三年,那些草原人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貪婪,常常孤軍深入,而不把官兵當迴事,軍隊雜亂無章,毫無秩序。
李俊見時機成熟於是領兵出征大破敵軍十萬人,草原人狼狽逃迴草原十餘年不敢南下。
皇帝聽聞君心甚悅,命其為將軍,賜南鄉城侯,統兵五萬,土地八百畝,宅院三十所,絲綢五百匹,奴仆五百人。
大將軍不在並州的時候常常是他代為處理軍政事務。
他常常處理的十分妥當,大將軍經常誇讚他有大將之才,日後必能成就一番事業。
他卻認為自己還需要多多曆練,沒有因為這次勝利就驕傲自大不可一世。
右邊第一位是位姓趙的侯爺。
他曾經在天下大旱蝗蟲四起,百姓顆粒無收屍橫遍野的時候拿出家族儲存已久的糧食,捐獻了數千萬石糧食。
皇帝感念他的功德於是封他為侯,雖然沒有官位沒有兵權,但是地位也很顯赫,百姓也交口稱讚。
他不甘心隻做個有名無實的牌位,於是就參軍報國了。
剛開始還很不習慣,看見刀光劍影,鮮血直流,遍地都是死屍,跑到一邊扶著樹幹肚中仿佛翻江倒海一般止不住的吐了出來。
但是漸漸地他也習慣了下來,拿起手中武器殺了起來,雖然動作不熟練,但是比剛開始要要好的多。
四周的人因為他災年獻糧對他很有好感,當他打不過的時候總是出手相救,在戰場上曆練了幾個月,他的體格也漸漸壯碩不複往日弱不禁風,砍起敵人來遊刃有餘,古銅色的皮膚象征著一名勇敢的戰士的誕生。
他曾帶著十數人進入一個數萬人的山寨中搜集情報。
山寨的人兇殘暴戾,平常以殺人為樂,進去的時候山寨裏麵的管事的頭目看見他們不管不顧的就想直接殺了。
還好大寨主阻止了他,問了幾句就放過了他們,否則的話就隻能死路一條了。
他們每天都兢兢業業的幹活,依然免不了挨鞭子抽打。
他們以那些人的哀嚎痛苦為樂,哀嚎的聲音越大越痛苦,他們使的勁越大。
比如一個人被打的哭天喊地的,他越打越起勁,那人也沒動靜了,他以為那人裝死,又連抽十幾鞭子,還是沒有動靜。
一旁的人走上前去摸了摸脈搏,搖了搖頭說:“死了。”
那頭目說“廢物,挨幾鞭子就死了,還沒玩夠了,沒勁,拉到亂葬崗扔了。”
在如此膽戰心驚的情況下其他人都被山寨的人折磨致死,隻有他靠著謹小慎微才勉強得以生還。
如此過了一年,他摸清了山寨的人員結構,兵力部署,地形地貌,然後偷偷與山下的人取得聯係,終於把那群作惡多端的山賊一網打盡了。
給那群受苦受難的百姓報了仇,希望他們的在天之靈能夠安生,也希望他們下一世能夠幸福安康。
他懷著悲痛的心情走出了山寨。
為了以絕後患,他們商量後決定放火燒山,不讓別的山賊再度盤踞此處,為禍鄉裏。
他曾帶領三千人把守孤城百日之久,隻見最後人人身披鮮紅色衣服,四處都是刀痕鮮血直流,他們已經斷糧一月有餘了,每天隻能吃草和觀音土,他們麵黃肌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們吹倒,但是他們依然靠著頑強的意誌力堅持了下去。
最終等來了朝廷的援軍方才得以生還。
皇帝封他將軍,封地漢城侯,轄三縣之地,宅百所,土地千畝,絲綢百匹,統兵五萬,他不再是那個隻有高貴身份而沒有實權的侯爺了。
右邊第二位是袁華,本人是一地郡守兼任將軍,家世顯赫,四世三公。
他的祖父的父親袁偉,孝敬父母,團結兄弟,尊師重道,被地方舉薦為孝廉。
他在任期間,興修水利,重視農耕,教化百姓,麵對有權有勢的人也毫不徇私,整治了地方的貪官汙吏。
他離開的時候百姓自發的出城十裏相送。
憑借著為國為民,鐵麵無私的性格雖然有很多的人不喜歡,但是也有很多人與他意氣相投在朝廷替他說話。
官場起起伏伏數年,他娶了一個同僚的妹妹做了妻子,總算是家庭美滿了。
哪些為官清廉的人聽說了他,於是屢屢在皇帝麵前提起他。
過了幾次皇帝心血來潮,讓他擔任郡守。
他每天兢兢業業,大家都休息了他還點燈批改公文,審查有沒有冤假錯案,如此過了十餘年,皇帝臨終之前任命其為司空,兼任太傅輔導小皇帝管理朝政。
他的祖父不愛讀書,每天就喜歡舞刀弄劍,祖父的父親勸了幾次他都不聽,隻得去請武館的武夫來傳授他武藝,還讓他進入培養將領的地方學習兵法。
他隨軍出征多次立功,然後被皇帝任命將軍獨自領軍,在塞北繳獲無數牛羊馬匹,草原人聽說他的名字便聞風而逃。
皇帝任命他為大將軍,北方在他的治理下,百姓豐衣足食,沒有戰事,宛如世外桃源。
他的父親依靠祖父和父親的名望當了縣丞,每天幫縣令處理公務,也是盡心盡力。
地方上有什麽難以解決的問題縣令也常常向他請教,聽取他的意見。
過了一年就升任縣令,他每日關心人民生活麵對哪些孤寡老人總是免費會送一些物資給他們,平常還登門關心他們的生活。
麵對沒有錢上學堂的孩子也會伸出援助之手,一些身體上有殘缺的人也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有時候還會去監獄看望那些犯罪的人,開解他們,希望他們不用再進來。
麵對山賊也沒有一棒子打死的原則,而是對哪些窮兇極惡的人處死,而哪些犯了一些小錯的就從輕發落,勸導他們迴家耕種土地,如果有想參軍的也酌情錄用。
地方上盜賊為之絕跡,百姓為他的真誠所打動也努力生產糧食。
他在任期間一片和諧淨土,人民安居樂業夜不閉戶。
他走後百姓為他痛哭流涕希望他留下來,但是皇帝有命不敢不從。
新來的人長得肥頭大耳,滿臉橫肉,一嘴銅臭味,每天就知道剝削百姓。
短短三年就積累十萬兩銀子,一時間百姓紛紛上山,山上盜賊橫行打劫過往商隊。
商隊也是要麽不走這條路,要麽花大價錢請鏢師護送。
他說:“怎麽搞的,山上這麽多土匪也不知道剿滅他們。”
袁老在官場上愛戴百姓就像愛戴自己的親人一樣,經曆了多次升遷做到了司徒的位置。
他一出生就受盡萬千寵愛,被長輩看中,認為他能讓袁家長盛不衰。
在家尊敬長輩,團結兄弟,做事有禮有節。
他輕財重義,往往聽說朋友有困難就會義無反顧的幫助。
周邊的人也來到他的門前為他效犬馬之勞。
他不因為別人出身低賤或者高貴就冷眼相待,而是一視同仁。
他的門客每天絡繹不絕,他家長輩為他另外買了一座府邸,他與門客每天談論時政、遊山玩水。
有敢於與猛虎、黑熊相鬥的勇士,有整日整理文書的刀筆吏,有偷雞摸狗之徒、殺豬烹狗之輩。
他父親看整日無所事事,於是向皇帝請旨,讓他去軍營曆練曆練,於是帶著他平常交往的好友一起去了北方,一路上可不平靜。
山上土匪林立,湖中水匪橫行,他一路靠著好友以及袁家的威望才能有驚無險。
山上的土匪也不都是亂殺無辜的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迫不得已才上山當了土匪,不然誰願意做這刀口舔血的買賣。
水匪橫行江河之中來去如風,當地官員幾次也要剿滅都被他們逃脫。
他們本來是當地漁民被衙役收稅沒辦法才帶著幾百鄉親,幾十艘船,在水裏討生活。
過了十餘日終於趕到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