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麽的,我們也是江湖人,本來就沒地方過年,您二老如果願意收留,我們倒還要謝謝您的呢!”
蓮心說著轉向莎莎,“跟他們一起走好嗎?”指了指老人,又做了那個一起走的手勢,莎莎甜甜的笑了,雖然不懂為什麽,還是點了點頭。“你跟老奶奶一起走好嗎?”蓮心又指了指正歡天喜地像個不懂事的孩子的老婆婆,問道。
莎莎猶豫了,畢竟是個流著口水莫名其妙的陌生老太太呢,蓮心也不覺得有問題,要是直接就答應了那才奇怪呢,於是笑了笑,示意莎莎沒關係,伸手從老人那裏拿過了插糖葫蘆的木棍,後者略微掙紮了一下,但還是讓蓮心拿了過來。蓮心本想著讓莎莎拿著她心愛的糖葫蘆,自己去陪著老太太,可沒想到剛準備把糖葫蘆遞給莎莎,後者竟然徑直跑向了老太太,牽起了那幾乎就是一層褶皺的爛皮包裹住的骨爪子,微笑著看著老婆婆,甜甜地喊了一句:“娘!”蓮心和老頭子都愣住了,呆呆地看著,老婆婆則是高興的不能再高興了,要不是身子骨不允許恐怕就已經要挑起來了。
那是怎樣的一幅畫麵啊!長發柔順紮在頭上,發絲間插著幾根碧玉釵子,雪白的肌膚吹彈可破,一點紅泥染在雪上蕩漾成了雙唇,一雙閃亮亮的大眼睛睜得老大,寒風中微紅的小鼻子不斷翕動著,一身鮮紅色的長裙外頭穿著保暖的紅棉衣,一雙纖細白嫩的小手兒攥著老人;一頭雜亂的灰白長發隨意的蜷縮在頭頂,隱隱約約還能看見其中幾根毛草,褶皺的皮膚寸寸皸裂,無法遮掩的老年斑下藏著一張合不攏的嘴,一雙外凸的眼睛裏麵滿是金光,寒風中佝僂的身形忽地挺起,一身破舊的襤褸衣裳扒拉在身上,一雙破抹布一樣的骨幹雙手緊緊的握著年輕女子。這一瞬間,少女握住了老婦,青春握住了歲月,女子握住了女子......
老夫婦的家,是在那條與其他巷子比較格外顯老的破舊巷子中也算得上破舊的一間破舊院子。院子門分兩邊,一邊的門已經徹徹底底的卡死在地上,一角落在院內地上甚至都長出了草根。另外一邊的門倒是能夠開合,隻不過,半扇門都幾乎破碎的木板子,又能夠起什麽作用呢?院子裏滿是雜草,四周的院牆破洞連連爬滿青苔,歪歪扭扭的房屋打滿了補丁,在寒風之中獵獵作響。而在那院子門口上,卻是貼著一幅讓蓮心都不由得為之止步的對聯。盡管破舊得已經看不見昔日的紅色,盡管有些字的有些偏旁都已經消失不見,卻仍舊能感受到那兩句話中蘊含的作者心境!
讀書隨處淨土
閉門即是深山
看到蓮心停步反複看那對聯兒,老人笑了笑,說道:“年輕時讀了些書自以為是瞎寫的罷了,走到哪貼到哪,早該撕了,撕了又買不起新的,也就任由它在那兒掛著了。”
“老先生年輕時,一定不止讀過一點兒書。”
“嗬嗬嗬,誰知道呢?都一樣...都一樣...”
走進那間屋子,才更明白何為貧家日子,昏暗的空間裏是一間廳堂兩間房,爐灶兩口一茅房,再其他的,也就沒有什麽了。也許聽上去房子不小了,可實際上,那所謂的廳堂不過能放一張桌子而已,兩側房間,左邊的隻能放下一張床,右邊放著一張更窄的床和一櫃子書籍,洗漱什麽的平日裏就隻能在門外的水缸旁邊了。 蓮心放下了買來的菜,新年的日子裏買菜並不容易,跑了幾條巷子才買到,蓮心不禁有些成就感,畢竟不論是在桃花源,還是在大離,買菜,這還是第一次。屋子裏可以說沒有任何吃的東西,除了一棵白菜和一些醃菜,而今夜這一餐飯,就都靠剛買迴來的這些了。
來不及剁餡兒揉麵擀皮兒了,便又去買了些餃子皮和餃子餡兒,老人洗幹淨了蓮心強行買迴來的排骨和雞,前者本來說什麽也不肯答應的,後者卻說莎莎身體不好,需要補補,老人這才願意接受。切了些臘肉香腸什麽的準備炒些醃菜,從地窖裏拿出原本就打算在過年這天吃的大白菜,將買好的年糕也泡在水裏,然後就拿著老人自己挑來挑去買到的最便宜的小魚去一旁清理。蓮心則自顧自地在桌案上開始切買來的蘿卜、脆藕。老太太雖然說腦子不太清楚,包餃子卻是一把好手,包出來的餃子好看、飽滿而又立體,相比之下,滿臉寫著努力認真的莎莎就要差上許多,包的餃子歪七豎八地躺在桌子上,隻能說是包著餡兒的餃子皮。處理完了魚,老人就準備點火,包餃子差點沒把自己氣死的莎莎就決定嚐試嚐試別的,跑去在老人的指揮下生火,雖然聽不太明白,但大致看的懂手勢,火不一會兒的就旺了起來。一口鍋裝滿水先把排骨燉爛,一口鍋淋了同樣是剛買迴來的油就開始翻炒。最先做好的是魚,因為要留到明年才吃,所以魚是不怕涼掉的。期間蓮心切完了食材,便拿著自己買的雞,將一並在店裏配齊了的配料塞進雞的肚子裏,升起一堆火,在專門的架子上放上瓦罐,煲起了雞湯。然後呢又來到爐灶後頭幫莎莎看著火,讓滿臉煙熏火燎黑乎乎的莎莎去洗臉。忍住沒笑出聲來的蓮心卻還是在莎莎即將走出時暴露了笑容,後者嘟著嘴對著他一頓拳打腳踢,這才出去找水洗臉了。老太太就那麽一直笑著,看著這狹小天地內的幾個人,真的很開心很開心,沒人能知道她在想什麽,手裏包餃子的動作似乎隻是肌肉的記憶而不是她全神貫注的目的,眼裏全是自己以為的兒子跟兒媳婦。等排骨徹底燉爛了,老人將他們盛出來下鍋再炒,蓮心則趁著水還熱著開始煮餃子,老太太又開始了自己異想天開的故事講述,莎莎洗幹淨臉乖巧的坐在老人的一旁,認認真真地聽著,雖然很有可能一個字都沒聽懂,但她倆相互之間的對話,根本就不需要理解,隻是需要陪伴罷了。
等夜晚降臨,蓮心將買好的蠟燭和油燈都點了起來,四個人擠在狹窄的廳堂桌旁,炒臘肉、炒香腸、藕、蘿卜、魚、蒸園子、燒排骨、雞湯、餃子還有老太太心心念念的蜜糖年糕,零零總總強行湊出來了滿滿十道菜放下後,就沒地方放碗了,四個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就隻好端著碗吃。大門緊閉著,但風聲依舊鶴立。
老太太看著“兒子”“媳婦”笑得合不攏嘴,原本就沒幾顆牙的吃飯就更加艱難,隻見她總不住的往蓮心、莎莎碗裏夾菜,卻不見她自己吃了些什麽,心心念念的蜜糖年糕更是一塊兒都沒吃,不斷的往蓮心的碗裏夾著。蓮心給老人盛了碗雞湯,老人端著一邊喝一邊笑著看蓮心,有湯水從嘴裏流出,蓮心就為她擦去,到不知道是浪費的多還是喝進去的多了。莎莎依舊是食肉動物的架勢,老太太給她排骨她就笑意盈盈,蓮心給她夾蘿卜她就連翻白眼,莎莎自己吃的風生水起,也不忘給兩位老人夾上一些菜肴,老頭子吃得很慢,咽得很慢,眼中滿是淚光,不知道是因為菜太燙了,還是因為想讓這一頓飯吃得慢些、久些。
新年的煙花炸響在天空中時,莎莎在院子裏開心的跑跳著,好像要蹦起來去抓那漫天的星火,老婆婆也跟著在一旁不斷地跑動著,似乎是在幫助莎莎征服天空。
好像人就是這樣的,自己小時候做些傻事兒,父母總是能夠接受,並且諄諄教誨;可以但父母老了,做出些不合常理的舉動或者隻是讓孩子覺得不合常理的舉動,就會被孩子貫以白眼辱罵。似乎是人之常情,似乎又不太符合人之常情。
當夜空逐漸安靜下來,到了守歲的時候了,狹隘的廳堂裏堪堪擺下了四張椅子。老太太坐在蓮心和莎莎的中間,一手握住一個,不說話,隻是一會兒盯著蓮心看,一會兒又轉過頭盯著莎莎,就那麽來迴地轉頭,笑得很開心,眼睛裏似乎在訴說著無盡的故事。老頭子坐在另外一邊,看著這一幕,偷偷地抹著眼淚。
其實也沒過多久,但莎莎和老太太就都已經撐不住了。莎莎的睡眠有多好,蓮心是清楚的,此刻靠在椅背磨損嚴重的椅子上睡熟,老太太呢,也是靠著蓮心的肩膀,流著口水地睡去。莎莎的鼾聲是輕微的、不仔細無法聽清的甚至聽久了會覺得有一絲音樂的律動藏在其中,而老者的鼾聲卻是驚人的,就好像是被命運折磨的勇士,對著自己一生的坎坷發出兇狠的質問與咆哮。老頭子站起身,將老太太扶起來,蓮心也幫著攙扶,老人卻說:“我能行的,公子將那位姑娘抱到那邊房裏睡吧。”老人聲音顫抖著,看著蓮心的眼睛裏麵就好像說了千言萬語。
蓮心點了點頭,轉過身抱起了莎莎,這個柔軟的像是沒有骨頭的可愛姑娘,吃了那麽多的肉似乎也不長胖,不過也可能是之前餓了太久的緣故一時半會兒還長不起來。
“你可真是在哪都能睡得香,是不是?”蓮心抱著莎莎走那間有書的房間,將莎莎放在那張應該是不可能有翻身空間的小窄床上,看著睡熟的姑娘,長長的睫毛閃爍著淡淡的光亮一般微微顫動著。蓮心伸手想摸摸莎莎的臉,卻又不太敢也覺得不太好,長出口氣,轉身走出了房間。
兩張椅子,兩個男人,一個年紀輕輕卻一頭白發,一個飽經歲月頭發早已落盡;一個白衣飄飄仙風道骨,一個破舊大衣卻坐的腰杆筆直。
“老先生貴姓啊?”一直都沒有機會問這問題的蓮心突然開口問道。
“老朽姓宋,不是什麽稀罕姓氏。”老人微眯著眼看著門外的夜空,點不起爐子,就隻能裹緊了衣服守歲了。
“宋老先生從前讀書?”
“讀,那時候的年輕人都讀書。”老人總歸是話比年輕人多些,一來囉嗦些,二來能說的多些,第三嘛就是反而能說的機會少了。當下打開了話匣子老人可就關不上了,“老朽當年也愛讀書,什麽書都讀,什麽書都看,家裏窮,沒錢買書,就去找別人借,借來的書借不長久,總是要還,好書怎能隻讀一遍?就把書抄下來,大冷的天兒,那是在這南方怎麽也趕不及的天兒。筆墨凍成了塊兒,我就拿口水把它暈開,抄書抄的手指凍僵了也不願意停,還書也就經常比約定期限要快。那些個有書的家裏就知道我借書品行好,都願意借給我。就那麽讀,一讀就讀到了後來那副境地。”
“讀到什麽境地?”
“書院賢人,那時候倒也算是多少青年的一個夢。”
“那時候?”
“那時候天下太平王朝正是鼎盛,人人都喜歡說連句詩詞拽兩筆文墨。當時還出了許許多多的大詩人,大文豪。現在不行了,邊境告急,年輕人都去當兵了,哪還有人讀書?而且,那些走後門的書生誤國,有能力的書生報國無門,到如今,官場混亂的就像是臭水溝子,讀書人都以為官為恥,讀書有什麽用?讀給自己看的罷了,對百姓、對蒼生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也沒讀過什麽書。”蓮心半是好笑半是自嘲的說道,“但我有個師兄讀書很多,我覺得,他讀書還是有用的,而且未來,讀書一定會更有用的。”
“哈哈,老夫可能是等不到那天了。不過啊,我倒是覺得公子比很多讀書人都要有氣質、儒雅的多,還以為是個大姓家族的讀書人呢。”
“哈哈,那真是承蒙老先生謬讚了。”蓮心笑著,問了一個其實覺得不太適合問的問題,但他不是二師兄,所以一樣還是會問,“您兒子,不在了嗎?”
良久的沉默之後,老人緩緩地開口,沙啞的聲音就像是有人翻開了一本古老的書籍,裏麵的文字、故事就那麽一點點地飛了出來。
“我兒子,死在戰場上了。去年才死的。”
蓮心說著轉向莎莎,“跟他們一起走好嗎?”指了指老人,又做了那個一起走的手勢,莎莎甜甜的笑了,雖然不懂為什麽,還是點了點頭。“你跟老奶奶一起走好嗎?”蓮心又指了指正歡天喜地像個不懂事的孩子的老婆婆,問道。
莎莎猶豫了,畢竟是個流著口水莫名其妙的陌生老太太呢,蓮心也不覺得有問題,要是直接就答應了那才奇怪呢,於是笑了笑,示意莎莎沒關係,伸手從老人那裏拿過了插糖葫蘆的木棍,後者略微掙紮了一下,但還是讓蓮心拿了過來。蓮心本想著讓莎莎拿著她心愛的糖葫蘆,自己去陪著老太太,可沒想到剛準備把糖葫蘆遞給莎莎,後者竟然徑直跑向了老太太,牽起了那幾乎就是一層褶皺的爛皮包裹住的骨爪子,微笑著看著老婆婆,甜甜地喊了一句:“娘!”蓮心和老頭子都愣住了,呆呆地看著,老婆婆則是高興的不能再高興了,要不是身子骨不允許恐怕就已經要挑起來了。
那是怎樣的一幅畫麵啊!長發柔順紮在頭上,發絲間插著幾根碧玉釵子,雪白的肌膚吹彈可破,一點紅泥染在雪上蕩漾成了雙唇,一雙閃亮亮的大眼睛睜得老大,寒風中微紅的小鼻子不斷翕動著,一身鮮紅色的長裙外頭穿著保暖的紅棉衣,一雙纖細白嫩的小手兒攥著老人;一頭雜亂的灰白長發隨意的蜷縮在頭頂,隱隱約約還能看見其中幾根毛草,褶皺的皮膚寸寸皸裂,無法遮掩的老年斑下藏著一張合不攏的嘴,一雙外凸的眼睛裏麵滿是金光,寒風中佝僂的身形忽地挺起,一身破舊的襤褸衣裳扒拉在身上,一雙破抹布一樣的骨幹雙手緊緊的握著年輕女子。這一瞬間,少女握住了老婦,青春握住了歲月,女子握住了女子......
老夫婦的家,是在那條與其他巷子比較格外顯老的破舊巷子中也算得上破舊的一間破舊院子。院子門分兩邊,一邊的門已經徹徹底底的卡死在地上,一角落在院內地上甚至都長出了草根。另外一邊的門倒是能夠開合,隻不過,半扇門都幾乎破碎的木板子,又能夠起什麽作用呢?院子裏滿是雜草,四周的院牆破洞連連爬滿青苔,歪歪扭扭的房屋打滿了補丁,在寒風之中獵獵作響。而在那院子門口上,卻是貼著一幅讓蓮心都不由得為之止步的對聯。盡管破舊得已經看不見昔日的紅色,盡管有些字的有些偏旁都已經消失不見,卻仍舊能感受到那兩句話中蘊含的作者心境!
讀書隨處淨土
閉門即是深山
看到蓮心停步反複看那對聯兒,老人笑了笑,說道:“年輕時讀了些書自以為是瞎寫的罷了,走到哪貼到哪,早該撕了,撕了又買不起新的,也就任由它在那兒掛著了。”
“老先生年輕時,一定不止讀過一點兒書。”
“嗬嗬嗬,誰知道呢?都一樣...都一樣...”
走進那間屋子,才更明白何為貧家日子,昏暗的空間裏是一間廳堂兩間房,爐灶兩口一茅房,再其他的,也就沒有什麽了。也許聽上去房子不小了,可實際上,那所謂的廳堂不過能放一張桌子而已,兩側房間,左邊的隻能放下一張床,右邊放著一張更窄的床和一櫃子書籍,洗漱什麽的平日裏就隻能在門外的水缸旁邊了。 蓮心放下了買來的菜,新年的日子裏買菜並不容易,跑了幾條巷子才買到,蓮心不禁有些成就感,畢竟不論是在桃花源,還是在大離,買菜,這還是第一次。屋子裏可以說沒有任何吃的東西,除了一棵白菜和一些醃菜,而今夜這一餐飯,就都靠剛買迴來的這些了。
來不及剁餡兒揉麵擀皮兒了,便又去買了些餃子皮和餃子餡兒,老人洗幹淨了蓮心強行買迴來的排骨和雞,前者本來說什麽也不肯答應的,後者卻說莎莎身體不好,需要補補,老人這才願意接受。切了些臘肉香腸什麽的準備炒些醃菜,從地窖裏拿出原本就打算在過年這天吃的大白菜,將買好的年糕也泡在水裏,然後就拿著老人自己挑來挑去買到的最便宜的小魚去一旁清理。蓮心則自顧自地在桌案上開始切買來的蘿卜、脆藕。老太太雖然說腦子不太清楚,包餃子卻是一把好手,包出來的餃子好看、飽滿而又立體,相比之下,滿臉寫著努力認真的莎莎就要差上許多,包的餃子歪七豎八地躺在桌子上,隻能說是包著餡兒的餃子皮。處理完了魚,老人就準備點火,包餃子差點沒把自己氣死的莎莎就決定嚐試嚐試別的,跑去在老人的指揮下生火,雖然聽不太明白,但大致看的懂手勢,火不一會兒的就旺了起來。一口鍋裝滿水先把排骨燉爛,一口鍋淋了同樣是剛買迴來的油就開始翻炒。最先做好的是魚,因為要留到明年才吃,所以魚是不怕涼掉的。期間蓮心切完了食材,便拿著自己買的雞,將一並在店裏配齊了的配料塞進雞的肚子裏,升起一堆火,在專門的架子上放上瓦罐,煲起了雞湯。然後呢又來到爐灶後頭幫莎莎看著火,讓滿臉煙熏火燎黑乎乎的莎莎去洗臉。忍住沒笑出聲來的蓮心卻還是在莎莎即將走出時暴露了笑容,後者嘟著嘴對著他一頓拳打腳踢,這才出去找水洗臉了。老太太就那麽一直笑著,看著這狹小天地內的幾個人,真的很開心很開心,沒人能知道她在想什麽,手裏包餃子的動作似乎隻是肌肉的記憶而不是她全神貫注的目的,眼裏全是自己以為的兒子跟兒媳婦。等排骨徹底燉爛了,老人將他們盛出來下鍋再炒,蓮心則趁著水還熱著開始煮餃子,老太太又開始了自己異想天開的故事講述,莎莎洗幹淨臉乖巧的坐在老人的一旁,認認真真地聽著,雖然很有可能一個字都沒聽懂,但她倆相互之間的對話,根本就不需要理解,隻是需要陪伴罷了。
等夜晚降臨,蓮心將買好的蠟燭和油燈都點了起來,四個人擠在狹窄的廳堂桌旁,炒臘肉、炒香腸、藕、蘿卜、魚、蒸園子、燒排骨、雞湯、餃子還有老太太心心念念的蜜糖年糕,零零總總強行湊出來了滿滿十道菜放下後,就沒地方放碗了,四個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就隻好端著碗吃。大門緊閉著,但風聲依舊鶴立。
老太太看著“兒子”“媳婦”笑得合不攏嘴,原本就沒幾顆牙的吃飯就更加艱難,隻見她總不住的往蓮心、莎莎碗裏夾菜,卻不見她自己吃了些什麽,心心念念的蜜糖年糕更是一塊兒都沒吃,不斷的往蓮心的碗裏夾著。蓮心給老人盛了碗雞湯,老人端著一邊喝一邊笑著看蓮心,有湯水從嘴裏流出,蓮心就為她擦去,到不知道是浪費的多還是喝進去的多了。莎莎依舊是食肉動物的架勢,老太太給她排骨她就笑意盈盈,蓮心給她夾蘿卜她就連翻白眼,莎莎自己吃的風生水起,也不忘給兩位老人夾上一些菜肴,老頭子吃得很慢,咽得很慢,眼中滿是淚光,不知道是因為菜太燙了,還是因為想讓這一頓飯吃得慢些、久些。
新年的煙花炸響在天空中時,莎莎在院子裏開心的跑跳著,好像要蹦起來去抓那漫天的星火,老婆婆也跟著在一旁不斷地跑動著,似乎是在幫助莎莎征服天空。
好像人就是這樣的,自己小時候做些傻事兒,父母總是能夠接受,並且諄諄教誨;可以但父母老了,做出些不合常理的舉動或者隻是讓孩子覺得不合常理的舉動,就會被孩子貫以白眼辱罵。似乎是人之常情,似乎又不太符合人之常情。
當夜空逐漸安靜下來,到了守歲的時候了,狹隘的廳堂裏堪堪擺下了四張椅子。老太太坐在蓮心和莎莎的中間,一手握住一個,不說話,隻是一會兒盯著蓮心看,一會兒又轉過頭盯著莎莎,就那麽來迴地轉頭,笑得很開心,眼睛裏似乎在訴說著無盡的故事。老頭子坐在另外一邊,看著這一幕,偷偷地抹著眼淚。
其實也沒過多久,但莎莎和老太太就都已經撐不住了。莎莎的睡眠有多好,蓮心是清楚的,此刻靠在椅背磨損嚴重的椅子上睡熟,老太太呢,也是靠著蓮心的肩膀,流著口水地睡去。莎莎的鼾聲是輕微的、不仔細無法聽清的甚至聽久了會覺得有一絲音樂的律動藏在其中,而老者的鼾聲卻是驚人的,就好像是被命運折磨的勇士,對著自己一生的坎坷發出兇狠的質問與咆哮。老頭子站起身,將老太太扶起來,蓮心也幫著攙扶,老人卻說:“我能行的,公子將那位姑娘抱到那邊房裏睡吧。”老人聲音顫抖著,看著蓮心的眼睛裏麵就好像說了千言萬語。
蓮心點了點頭,轉過身抱起了莎莎,這個柔軟的像是沒有骨頭的可愛姑娘,吃了那麽多的肉似乎也不長胖,不過也可能是之前餓了太久的緣故一時半會兒還長不起來。
“你可真是在哪都能睡得香,是不是?”蓮心抱著莎莎走那間有書的房間,將莎莎放在那張應該是不可能有翻身空間的小窄床上,看著睡熟的姑娘,長長的睫毛閃爍著淡淡的光亮一般微微顫動著。蓮心伸手想摸摸莎莎的臉,卻又不太敢也覺得不太好,長出口氣,轉身走出了房間。
兩張椅子,兩個男人,一個年紀輕輕卻一頭白發,一個飽經歲月頭發早已落盡;一個白衣飄飄仙風道骨,一個破舊大衣卻坐的腰杆筆直。
“老先生貴姓啊?”一直都沒有機會問這問題的蓮心突然開口問道。
“老朽姓宋,不是什麽稀罕姓氏。”老人微眯著眼看著門外的夜空,點不起爐子,就隻能裹緊了衣服守歲了。
“宋老先生從前讀書?”
“讀,那時候的年輕人都讀書。”老人總歸是話比年輕人多些,一來囉嗦些,二來能說的多些,第三嘛就是反而能說的機會少了。當下打開了話匣子老人可就關不上了,“老朽當年也愛讀書,什麽書都讀,什麽書都看,家裏窮,沒錢買書,就去找別人借,借來的書借不長久,總是要還,好書怎能隻讀一遍?就把書抄下來,大冷的天兒,那是在這南方怎麽也趕不及的天兒。筆墨凍成了塊兒,我就拿口水把它暈開,抄書抄的手指凍僵了也不願意停,還書也就經常比約定期限要快。那些個有書的家裏就知道我借書品行好,都願意借給我。就那麽讀,一讀就讀到了後來那副境地。”
“讀到什麽境地?”
“書院賢人,那時候倒也算是多少青年的一個夢。”
“那時候?”
“那時候天下太平王朝正是鼎盛,人人都喜歡說連句詩詞拽兩筆文墨。當時還出了許許多多的大詩人,大文豪。現在不行了,邊境告急,年輕人都去當兵了,哪還有人讀書?而且,那些走後門的書生誤國,有能力的書生報國無門,到如今,官場混亂的就像是臭水溝子,讀書人都以為官為恥,讀書有什麽用?讀給自己看的罷了,對百姓、對蒼生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也沒讀過什麽書。”蓮心半是好笑半是自嘲的說道,“但我有個師兄讀書很多,我覺得,他讀書還是有用的,而且未來,讀書一定會更有用的。”
“哈哈,老夫可能是等不到那天了。不過啊,我倒是覺得公子比很多讀書人都要有氣質、儒雅的多,還以為是個大姓家族的讀書人呢。”
“哈哈,那真是承蒙老先生謬讚了。”蓮心笑著,問了一個其實覺得不太適合問的問題,但他不是二師兄,所以一樣還是會問,“您兒子,不在了嗎?”
良久的沉默之後,老人緩緩地開口,沙啞的聲音就像是有人翻開了一本古老的書籍,裏麵的文字、故事就那麽一點點地飛了出來。
“我兒子,死在戰場上了。去年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