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麽事嗎?”
一道清朗溫和的聲音傳入魏庸的耳裏。
魏庸抬頭望去,瞳孔陡然放大,窒息的感覺。
蒙武上前便是一腳,邊踢邊說:“迴話!別讓君上久等,聽到沒有。”
蒙武見魏庸保持仰望的姿勢不動彈,還以為他和自己先前一樣,陷入恐懼和震撼中不能迴過神來。
哪知道,魏庸被踢了一腳之後,順勢就倒在地上,毫無動靜。
蒙武疑惑的上前去查看,哪知道這老頭竟然沒有了唿吸。
死了?
蒙武人都傻了,抓著老頭的肩膀扶起來,使勁搖晃,帶著氣憤和慌張的說:“誒,你幹什麽?我就輕輕碰你一下,你就死了?你是尋本將軍開心的嗎?給本將軍醒來。”見搖不醒,蒙武又開始瘋狂的扇魏庸的耳巴子。
可惜,魏庸真的死了。
“別打了。他已經死了。”王陳見蒙武還在發泄,勸了一下。
“君上,他的死跟我無關。”
蒙武緩過神之後,著急忙慌的想向王陳解釋。
魏庸這個廢物,吵著要見長安君,結果這個倒黴催的,卻在即將見到長安君的時候死了,關鍵貌似還是自己踢死的。
搞得好像他蒙武有什麽見不得人的把柄在魏庸手上,現在自己來殺人滅口一樣。
“沒事,我都知道。他在你踢他之前就死了。”
“他怎麽無緣無故就死了,剛剛還活蹦亂跳的,派兩個人都限製不住,四個人才把他給完全控製住。”
“嚇死的。他嚇破膽了,你要是好奇的話,可以打開看看。膽的位置大概在肚子的右上邊,長得像梨子的就是。當然,這個魏大人膽子已經嚇破了,可能不是梨子的形狀了。”
“不必了,君上,我有事先走了。”
蒙武嚇了一跳,哪有看死人內髒的,他又不是仵作,既沒有工作職責的需要,也沒有這個興趣愛好。
王陳看著蒙武騎上馬就跑的背影,略顯惆悵的說:“居然沒有人願意探索新世界,真是無趣啊。”
白山、蓋聶和鐵鷹劍士紛紛側目,探索人體新世界是不是太詭異了些。
於是紛紛退後半步。
……
翌日,八萬俘虜已經被全部押解上路,這些俘虜不會在函穀關內停留,他們將會直接被扭送至鹹陽城外。
“君上,這個地方怎麽辦?”
“全部燒了。”
後來,有當地人說,豫北古道上麵曾經有大火燒天,火光持續一月未絕,伴有惡臭。
往後百年,此地頻頻發生怪事,甚至會有晴天霹靂不時發生。以致於古道漸漸荒廢,被山精野獸占據,隻在少數老人口口相傳中知道,那裏曾是一處古戰場。
……
函穀關內。
中軍大帳。
蒙驁原本想請王陳坐在他的帥位上麵,被王陳拒絕了。
作為主帥的蒙驁開始統計戰國,分析局勢:
“天佑我大秦。這一次兵敗,不過一月,我們就在長安君帶領下一雪前恥。”
“如此偉大的勝利,必須得到朝廷的褒獎。所以,我和王翦將軍欲向朝廷請功。”
“今天召諸位來,就是想商議一下,請功的戰報該如何擬定?我先說說一下具體情況,各位如果有不同意的地方就提出來。”
“先說結果。這次除了燕國和楚國僥幸逃脫之外,魏國全軍覆滅,其中殲滅七萬,俘虜八萬。”
“韓國殲滅四萬,俘虜一萬。”
“趙國五萬大軍全部殲滅。”
“其中功勞最大者,當屬長安君。”
“長安君在局勢危急之際,不顧個人安危出關,連破洛邑、榆關、大梁、新鄭,擒兩王,焚兩宮,斷糧草,挑起魏國老百姓對官府的不滿,製造戰機,扭轉局勢。”
“同時,長安君一手摧毀了魏國十五萬聯軍,親手斬敵無數。另外,李信和內史騰二人在長安君的指揮下,前往洛邑、榆關兩地征兵,共征兵五千人。這是我軍首例在敵後區征兵的典型案例,是一次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偉大實踐。”
“而且這五千人是殲滅韓趙兩國的關鍵,如果沒有他們韓趙兩國前方設伏和虛張聲勢,導致韓趙兩國不敢繼續前進,恐怕韓趙兩國也如燕楚兩國一般逃了迴去。”
……
囧長的戰報分析,聽得王陳昏昏欲睡。
這些情況,李信和內吏騰已經私下找他匯報過了。
無非又是聽別人吹噓自己一遍。
真的很無聊。
就在王陳快要睡著的時候,聽到蒙驁突然在問他。
問什麽他沒聽清,因為全程都不在線。
於是,王陳隻好裝作沒聽懂,繼續確認的樣子,免得讓一個老人家,以為自己不尊敬人。
“哦,上將軍,你不妨說的明白點。”
說的明白些?
全場所有將軍都有些怔住了。
剛剛上將軍可是代表邊軍集團隱晦的表達了忠心。
這要是再明白點,可就直接是跪地上拜長安君為主了。
這可就對當今大王有點大不敬了。
蒙驁也很懵逼,君上這是逼他們現在就站隊嗎?就這麽等不及了?你才多大啊,就這麽想當家做主了啊。
不過,蒙驁想到了上次見到大王時,對方那病入膏肓的樣子,或許長安君已經知道了什麽內幕不成。
蒙驁咬咬牙,下定決心說到:“蒙驁代表蒙氏一族,終身追隨長安君。”
說罷,他走下帥案,果斷單膝跪地。
蒙武和蒙恬哪裏還敢站著,趕緊跟著拜見王陳。
“老匹夫!這個老匹夫!”
王翦對亂帶節奏的蒙驁氣得牙癢癢。
一直以來,將門世家都恪守祖訓,不會輕易下場站隊。
為了確保安全,像蒙、王、楊、李、馮、白等將門世家,都不會讓自己女兒跟王室結親,最多也就是讓兒子跟公主結親。
但也不是說不能站隊,但站隊便意味著,傾盡全力保證己方獲得勝利。
這也就是說,蒙驁此刻也在威脅他們這些將軍。
雖然他沒有說任何威脅的話。
王翦有些猶豫,提前下注跟他本性不合。
但他對王陳這個長安君也是十分認可。
有幾乎百分之百的信心,相信最後獲勝的一定是王陳。
所以此事可幹!
何況,氣氛都烘托到這了,不做點什麽,恐怕自己很難走出這間大帳了。
於是,王翦也趕緊帶著王賁、王離,單膝跪地,說:“王氏一族,願追隨長安君!”
李信和辛勝早就投誠了,此時也跟著起哄:“李氏一族(辛氏一族),願追隨長安君!”
其他將領,紛紛跟著照做,無人不服。
王陳卻傻眼了。
這是怎麽迴事?提前演繹“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戲碼嗎?
一道清朗溫和的聲音傳入魏庸的耳裏。
魏庸抬頭望去,瞳孔陡然放大,窒息的感覺。
蒙武上前便是一腳,邊踢邊說:“迴話!別讓君上久等,聽到沒有。”
蒙武見魏庸保持仰望的姿勢不動彈,還以為他和自己先前一樣,陷入恐懼和震撼中不能迴過神來。
哪知道,魏庸被踢了一腳之後,順勢就倒在地上,毫無動靜。
蒙武疑惑的上前去查看,哪知道這老頭竟然沒有了唿吸。
死了?
蒙武人都傻了,抓著老頭的肩膀扶起來,使勁搖晃,帶著氣憤和慌張的說:“誒,你幹什麽?我就輕輕碰你一下,你就死了?你是尋本將軍開心的嗎?給本將軍醒來。”見搖不醒,蒙武又開始瘋狂的扇魏庸的耳巴子。
可惜,魏庸真的死了。
“別打了。他已經死了。”王陳見蒙武還在發泄,勸了一下。
“君上,他的死跟我無關。”
蒙武緩過神之後,著急忙慌的想向王陳解釋。
魏庸這個廢物,吵著要見長安君,結果這個倒黴催的,卻在即將見到長安君的時候死了,關鍵貌似還是自己踢死的。
搞得好像他蒙武有什麽見不得人的把柄在魏庸手上,現在自己來殺人滅口一樣。
“沒事,我都知道。他在你踢他之前就死了。”
“他怎麽無緣無故就死了,剛剛還活蹦亂跳的,派兩個人都限製不住,四個人才把他給完全控製住。”
“嚇死的。他嚇破膽了,你要是好奇的話,可以打開看看。膽的位置大概在肚子的右上邊,長得像梨子的就是。當然,這個魏大人膽子已經嚇破了,可能不是梨子的形狀了。”
“不必了,君上,我有事先走了。”
蒙武嚇了一跳,哪有看死人內髒的,他又不是仵作,既沒有工作職責的需要,也沒有這個興趣愛好。
王陳看著蒙武騎上馬就跑的背影,略顯惆悵的說:“居然沒有人願意探索新世界,真是無趣啊。”
白山、蓋聶和鐵鷹劍士紛紛側目,探索人體新世界是不是太詭異了些。
於是紛紛退後半步。
……
翌日,八萬俘虜已經被全部押解上路,這些俘虜不會在函穀關內停留,他們將會直接被扭送至鹹陽城外。
“君上,這個地方怎麽辦?”
“全部燒了。”
後來,有當地人說,豫北古道上麵曾經有大火燒天,火光持續一月未絕,伴有惡臭。
往後百年,此地頻頻發生怪事,甚至會有晴天霹靂不時發生。以致於古道漸漸荒廢,被山精野獸占據,隻在少數老人口口相傳中知道,那裏曾是一處古戰場。
……
函穀關內。
中軍大帳。
蒙驁原本想請王陳坐在他的帥位上麵,被王陳拒絕了。
作為主帥的蒙驁開始統計戰國,分析局勢:
“天佑我大秦。這一次兵敗,不過一月,我們就在長安君帶領下一雪前恥。”
“如此偉大的勝利,必須得到朝廷的褒獎。所以,我和王翦將軍欲向朝廷請功。”
“今天召諸位來,就是想商議一下,請功的戰報該如何擬定?我先說說一下具體情況,各位如果有不同意的地方就提出來。”
“先說結果。這次除了燕國和楚國僥幸逃脫之外,魏國全軍覆滅,其中殲滅七萬,俘虜八萬。”
“韓國殲滅四萬,俘虜一萬。”
“趙國五萬大軍全部殲滅。”
“其中功勞最大者,當屬長安君。”
“長安君在局勢危急之際,不顧個人安危出關,連破洛邑、榆關、大梁、新鄭,擒兩王,焚兩宮,斷糧草,挑起魏國老百姓對官府的不滿,製造戰機,扭轉局勢。”
“同時,長安君一手摧毀了魏國十五萬聯軍,親手斬敵無數。另外,李信和內史騰二人在長安君的指揮下,前往洛邑、榆關兩地征兵,共征兵五千人。這是我軍首例在敵後區征兵的典型案例,是一次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偉大實踐。”
“而且這五千人是殲滅韓趙兩國的關鍵,如果沒有他們韓趙兩國前方設伏和虛張聲勢,導致韓趙兩國不敢繼續前進,恐怕韓趙兩國也如燕楚兩國一般逃了迴去。”
……
囧長的戰報分析,聽得王陳昏昏欲睡。
這些情況,李信和內吏騰已經私下找他匯報過了。
無非又是聽別人吹噓自己一遍。
真的很無聊。
就在王陳快要睡著的時候,聽到蒙驁突然在問他。
問什麽他沒聽清,因為全程都不在線。
於是,王陳隻好裝作沒聽懂,繼續確認的樣子,免得讓一個老人家,以為自己不尊敬人。
“哦,上將軍,你不妨說的明白點。”
說的明白些?
全場所有將軍都有些怔住了。
剛剛上將軍可是代表邊軍集團隱晦的表達了忠心。
這要是再明白點,可就直接是跪地上拜長安君為主了。
這可就對當今大王有點大不敬了。
蒙驁也很懵逼,君上這是逼他們現在就站隊嗎?就這麽等不及了?你才多大啊,就這麽想當家做主了啊。
不過,蒙驁想到了上次見到大王時,對方那病入膏肓的樣子,或許長安君已經知道了什麽內幕不成。
蒙驁咬咬牙,下定決心說到:“蒙驁代表蒙氏一族,終身追隨長安君。”
說罷,他走下帥案,果斷單膝跪地。
蒙武和蒙恬哪裏還敢站著,趕緊跟著拜見王陳。
“老匹夫!這個老匹夫!”
王翦對亂帶節奏的蒙驁氣得牙癢癢。
一直以來,將門世家都恪守祖訓,不會輕易下場站隊。
為了確保安全,像蒙、王、楊、李、馮、白等將門世家,都不會讓自己女兒跟王室結親,最多也就是讓兒子跟公主結親。
但也不是說不能站隊,但站隊便意味著,傾盡全力保證己方獲得勝利。
這也就是說,蒙驁此刻也在威脅他們這些將軍。
雖然他沒有說任何威脅的話。
王翦有些猶豫,提前下注跟他本性不合。
但他對王陳這個長安君也是十分認可。
有幾乎百分之百的信心,相信最後獲勝的一定是王陳。
所以此事可幹!
何況,氣氛都烘托到這了,不做點什麽,恐怕自己很難走出這間大帳了。
於是,王翦也趕緊帶著王賁、王離,單膝跪地,說:“王氏一族,願追隨長安君!”
李信和辛勝早就投誠了,此時也跟著起哄:“李氏一族(辛氏一族),願追隨長安君!”
其他將領,紛紛跟著照做,無人不服。
王陳卻傻眼了。
這是怎麽迴事?提前演繹“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戲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