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的問話還迴蕩在大殿上,堂下卻無人準備迴應。


    大家都還在觀望,畢竟王陳這個二王子和嬴政這個大王子,沒有一個簡單的。


    冒然說話,不管是好話還是壞話,必會得罪其中一方。


    見此,王陳卡在現場氣氛變得尷尬之前,趕緊出言救場。


    “父王何不試試筆墨紙硯,看看實際效果如何?”


    “所言不錯,那便試試。”秦王嬴異人說道。


    此時還在朝會,而秦王又不昏庸,當然不會現場給大臣表演“紅袖添香”。其實在秦王心中,趙姬就是那個最適合的人選,那就是一個要他老命的妖精。


    秦王執筆,吩咐內侍研墨,興致衝衝的將筆毫蘸滿墨水之後,卻不知道該落筆些什麽。這是白紙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亮相,甚至可能是人世間第一張白紙,秦王猶豫了。


    但當他擺弄時,突然看到筆杆之上王陳留下的小心意——秦王萬年。


    會心一笑。


    秦王有些寵溺的看向王陳,稍後便寫下:


    吾兒成蹻萬年。


    秦王滿意的欣賞一番,然後讓內侍拿著,向百官傳閱。


    呂不韋是百官之首,他第一個接過紙張,入手的第一感覺便是震撼。


    作為雜家掌門人,傳奇商人,呂不韋無論在哪一方麵都是人中龍鳳。


    他立刻便察覺到,這個叫做“紙”的發明,必然會取代簡帛,而且將會以極快的速度取代簡帛。


    這是一項偉大的變革,而變革就意味著出現新的機遇,有著新的利益。


    首先,他那傳奇商人的敏銳市場嗅覺,使他明白這張紙蘊含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而作為第一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秦國可以從中攥取到的利益將難以估量。


    白紙,可以為秦國增加海量的財富,這是其一。


    其次,作為雜家掌門人,學問大宗師,一手主導《呂氏春秋》的人,他更加明白,“紙”的出現必然會推動教育的改革,推動知識傳播方式的改革,甚至會動搖如今百家的根基。


    以往,沒有紙的時候,知識隻能記載在昂貴且不方便的竹簡和錦帛之上,而這便意味著,真正重要的傳承幾乎都掌握在了權貴富紳家中。紙的出現,將會狠狠動搖這種知識壟斷,但要想完全解決這種知識壟斷哪怕再過幾千年都不可能。但紙無疑是為知識傳承和傳播提供了便利。


    所以,在這場改革發動之前,秦國可以提前布局,讓秦國的製度和文化傳播到其餘六國,這是文化領域的入侵,當今六國,麵對這種超越維度的進攻方式,必然難以察覺,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時,文化入侵已經完成。到時候,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都已經變成了秦國想要的模樣,他們還拿什麽來抵抗秦國。


    而且,六國貴族和知識分子要想看懂書中內容,就必須要學會秦國的文字,等到全天下都在學秦國的文字,何愁七國不能歸一。這是赤裸裸的陽謀,隻要錯過最初的抵抗時機,關東六國,就會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遲早被秦國吃幹抹淨。


    白紙,可以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無雙利器,這是其二。


    呂不韋越想越覺得大事可成,而且這比原先預料的統一六國更加的高效和穩固。他恨不得立刻就迴去整理出一套圍繞“紙”的戰略規劃出來,要把整個天下都囊入其中。


    可是,當他把注意力轉到白紙之上的黑字上時,如同當頭淋到一潑冷水。


    這……呂不韋的瞳孔放大,然後又迅速聚焦,唿吸也逐漸由粗重強行變得平靜。他抬頭看了一眼身側的王陳,眼神中閃過一絲難明的意味。


    第二個看到的是嬴政,他的反應很平靜,看不出任何情緒起伏。


    其餘百官,無不震驚。


    震驚的不再是白紙黑字,而是那幾個大篆代表的含義。


    對於這些官員而言,白紙黑字這種形式固然重要,也足夠震撼。但成蹻……萬年,這是秦王親筆確認的。


    在場沒有一個傻子,誰都知道,大公子和二公子之間的繼承人之爭,還沒進入到最白熱化的階段,秦王就已經暗示了結果。


    在場有許多貴族和六國過來的客卿,都有些排斥王陳。王陳的所作所為和所思所想,在許多方麵都是反貴族的。


    王陳這個二公子,一直鼓吹的就是以民為本、以人為本,這對於習慣了刑不上大夫的貴族階級而言,是最大的敵人,甚至是比關東六國更加需要警惕的敵人。


    自周公以封建禮製劃定天下以來,幾乎所有的貴族都是分封體製的獲利者,貴族甚至可以隨意處置領地內平民的生命,更有甚者,比如大貴族在下葬時會坑殺很多平民殉葬,在貴族眼中,平民百姓跟他們不是一個物種,如今,天下最強王國的繼承者,卻把貴族當做是蛀蟲,隨時準備奪取貴族的一切,這誰受得了?


    詭異的氣氛,開始在大殿之中流轉。


    王陳不是感受不到,他隻是希望這股風越吹越大而已,最好能搞出一些讓他眼前一亮的事情出來。


    “大王,二公子所呈的筆墨紙硯,實屬國之利器,如果利用得當,大秦東出函穀,兼並天下,或可縮短時間。臣請大王準許臣全權操辦此事,臣定當在最短的時間內,改變當前局勢,再次提升大秦國力。”呂不韋畢竟是呂不韋,他不會因人廢事,不會因為這些東西出自王陳,就否定這些東西的價值。他很理智,既然無法忽視,那就選擇自己來把控掌握,占據主動權,為了更好的說服秦王,他繼續補充說:“臣還要請二公子坐鎮協調,隻要我和二公子聯手,這天下勢必會盡早全數歸秦。”


    隨後,呂不韋便智謀不斷展現,向秦王和大臣解釋其中的門道,以及他的初步設想。


    秦王聞言之後,略作思考,沒有做聲。


    王陳上前說道:“相國大人全是老成謀國之言,成蹻佩服不已,我願意全力配合相國大人,共同做好此事。而且,大哥作為秦國王孫,父王長子,於公於私,都不應該把大哥排除在外。”


    嬴政一直都是一副平靜的樣子,但聽到王陳這麽說,麵上終於有些動容,其中詫異顯而易見。王陳一直以來,都跟他走得不近,在嬴政心中,王陳是把他作為競爭對手的。但王陳總是作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行為,讓嬴政摸不清楚王陳的真實想法。


    嬴政有個很厲害的地方,便是他能輕易察覺到他人的欲望和心思,這也是他禦下之道的根基,很少有人能瞞過他的眼睛,就連呂不韋這種老狐狸,都很難在嬴政麵前完全掩藏自己的內心。但隻有王陳,這個二弟,他從來都讀不懂這個人。


    “準。”秦王看到王陳都同意呂不韋的方案,讓本就信任呂不韋的秦王,不再有任何猶豫。


    “父王,除了這些,兒臣還有事情稟告。”


    “哦?還有什麽東西要拿出來嗎?快拿出來讓孤瞧瞧。”有了文房四寶的驚喜,秦王當然好奇這下麵拿出來的是何等寶貝。


    王陳讓相裏奮、相裏刑父子,將箱子中的活字印刷的一整套裝置擺出來。


    “這是印璽嗎?這麽小?還每個字都不一樣?”秦王疑惑道。


    “這是文字,這麽小的文字,一個個的,這是要?”有些大臣,已經模模糊糊好像捕捉到了什麽,那一絲靈光,一閃而過,答案就在眼前,可就是很難準確表達出來。


    “父王,這便是按照印璽的原理,發明出來的活字印刷術,原理是將一個個字刻在特殊材料模塊上,然後根據排版,結合白紙,快速的將經典書籍製作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道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魚並收藏太玄道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