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誤把殿下當公公 卷一 作者:樂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京華笑起來:「可不是麽,大公主送娘娘這兒來,還承歡膝下,不添亂就不錯了。」那麽任性,到時候還得太後娘娘從頭管教,娘娘看著年輕,到底上了年紀了,哪操的起這個心。
宮女道:「姑娘說的是。胡貴妃因此,很有些失落,大公主也從那以後,不愛往慶壽宮來。」
那麽點兒小娃兒還挺記仇,不過有這一節,也不怪大公主不給她好臉色看了,許京華就說:「算了,不提了,咱們上哪溜達一圈?」
「您昨兒迴來,不是說海棠開得好麽?奴婢陪您去折幾支迴來插瓶,可好?」
「可以折嗎?」
「當然。其實宮裏有定例,每日都會送新鮮的花兒到各宮去,或是給娘娘們插戴,或是插瓶觀賞,不過,娘娘這一年都沒心思,不叫他們送而已。」
哦,對,先帝駕崩才一年,論理還是在孝期的,不過許京華看那些妃子除了沒穿大紅大綠,似乎也沒有服喪,就等宮女和門上小內監打過招唿,在去采花的路上問她。
「皇帝之喪向來以日易月,就是一日當一月的意思,二十七日便已除服。」
皇家規矩果然和外麵不一樣,許京華向宮女道謝,「多謝姐姐告訴我,姐姐叫什麽?」
「奴婢翠娥,不敢當姑娘這稱唿,姑娘有事盡管吩咐翠娥就好。」
「翠娥姐姐幾歲了?什麽時候進宮的?一直在娘娘身邊服侍嗎?」
「奴婢十七歲,進宮四年,是齊王殿下開府大婚後,才到太後娘娘宮中服侍的。」
「叔父什麽時候成婚的?」
兩個人說著家常,溜達著去花園,「三年前,殿下十七歲的時候。本來皇子十五六歲就都娶妃開府了,不過那兩年先帝忙著重建京城,顧不上,娘娘也不急。」
這麽一說,大皇子豈不是也到年紀了?許京華就笑嘻嘻問:「那大殿下呢?什麽時候成婚?」
「大殿下還沒選妃呢。」
翠娥隻說了這一句,便沒下文,許京華追問:「怎麽還沒選?」
「奴婢不知。」
許京華轉頭看翠娥,她隻迴了個微笑,說:「前麵有個小花園,就到了。」
看起來像是不想說,許京華也沒勉強,另問:「我聽大殿下說,他還有幾個兄弟,怎麽方才沒來?」
「皇子殿下們早起都要上學堂,得下課後,才來給娘娘問安,姑娘待會兒就見著了。」
「其他幾位殿下,是像大殿下多一些,還是大公主多一些?」許京華本來想直接問人好不好相處,但剛才翠娥迴避不答,讓她隱約感覺到,有些話宮女可能不便說,就換了種問法。
「殿下們都讀書進學了,自然知書達理。不過,二殿下是大公主同胞兄長。」
「那二殿下多大了?」
翠娥看她什麽都不知道,便依次說了一遍,「二殿下跟姑娘同歲,三殿下十二,四殿下八歲,周昭容還生了一位小公主,才兩周歲,今日沒抱過來。」
許京華一聽說這麽多孩子,還多數都是比自己小的,就沒了興趣——她從小就不愛和比自己小的玩兒,傻不說,還一打就哭,忒沒意思。
反正太後娘娘也沒多提,應當是都不要緊,應付一下就行。許京華把這些龍子龍孫拋到腦後,和翠娥折了幾支海棠花,看旁邊杏花開得好,也折了幾支,一起帶迴去。
迴到慶壽宮時,人已經都走了,恢複平時安靜,太後見她們兩個捧著花迴來,眼前一亮,笑道:「啊喲,京華這是帶了滿懷春色進來麽?真好看。」
「嘻嘻,翠娥姐姐記得我說海棠花好看,帶我去摘的。」許京華捧到太後麵前,給她細細瞧,「我還看見梅樹上結了梅子,綠油油的,翠娥姐姐說,過幾日可以摘一些來泡酒。」
「嗯,你叔父最喜歡梅子酒,叫他帶你弄。去把花插起來吧,咱們也點綴些遲來的春色。」
許京華就興致勃勃地和宮女們一起把花插入瓶中,插完花,太後讓她洗洗手,坐下吃點心。
「昨日怕你爹傷感,我一直沒問,你娘那邊可還有親人?」
「就算有,也不必找的。我記得我娘病中說過,當初跟著父母兄弟往幽州逃難,因她是女孩,又年紀小,走得慢,半路上她父母就把她丟下了。」
太後聽得麵上變色:「竟有這等狠心的父母,那她後來是怎麽到幽州的?」
「遇到一對好心父子……」許京華說到這兒,略微猶豫,「不知道昨日我爹提過沒有,我娘之前嫁過人的。」
許俊沒提,但太後也能理解,「你娘是嫁了那家的兒子麽?」
許京華點點頭:「那家姓孫,一直對我娘挺好的,不過孫伯伯——我爹讓我這麽叫——孫伯伯很早就病死了,孫伯伯的爹也早就不在了,後來我娘嫁給我爹,也隻以孫氏為姓,我都不知道她原本姓什麽。」
太後抬手撫了撫許京華後背,歎息一聲:「那就隻把你娘遺骨遷迴來吧。」
這是她娘的遺願,本來他們上京都想直接帶著的,是白參軍找上門,為了趕路,才暫時擱置下來。
「嗯。」許京華點點頭,也小小歎息一聲,「就是孫伯伯他們,以後沒人給上墳燒紙了。」
太後驚訝:「怎麽?你們以前還……」
「對啊,我爹說,要不是有孫伯伯父子,就沒有我娘,更不會有我了。」
太後又心酸又欣慰,攬住許京華道:「你爹說得對。放心,祖母派人去給你娘遷遺骨時,就讓人把你孫伯伯他們父子的牌位寄到寺廟裏,這樣每年定時送個香油錢過去就成了。」
「這個辦法好!祖母真厲害,什麽都難不倒您!」許京華發自內心稱讚。
太後摸摸她的頭:「等你到祖母這歲數,也沒什麽難得倒你的了。」
「可您年輕時就很厲害啊!自己一個人帶著皇上,就能從北到南,找到建康去……也很辛苦吧?」
太後望著孫女閃亮的眼睛,卻隻笑了笑,說:「雖然苦,但過去了。」
她實在不忍讓這孩子黑白分明的純真眼眸,染上痛楚的痕跡,便不肯提當年,「隻要你們這一輩,再也不用吃苦,平安順遂一生,那我們不論多辛苦,都值得。」
「好,大家都不吃苦,以後祖母就享兒孫福吧!」
宮女道:「姑娘說的是。胡貴妃因此,很有些失落,大公主也從那以後,不愛往慶壽宮來。」
那麽點兒小娃兒還挺記仇,不過有這一節,也不怪大公主不給她好臉色看了,許京華就說:「算了,不提了,咱們上哪溜達一圈?」
「您昨兒迴來,不是說海棠開得好麽?奴婢陪您去折幾支迴來插瓶,可好?」
「可以折嗎?」
「當然。其實宮裏有定例,每日都會送新鮮的花兒到各宮去,或是給娘娘們插戴,或是插瓶觀賞,不過,娘娘這一年都沒心思,不叫他們送而已。」
哦,對,先帝駕崩才一年,論理還是在孝期的,不過許京華看那些妃子除了沒穿大紅大綠,似乎也沒有服喪,就等宮女和門上小內監打過招唿,在去采花的路上問她。
「皇帝之喪向來以日易月,就是一日當一月的意思,二十七日便已除服。」
皇家規矩果然和外麵不一樣,許京華向宮女道謝,「多謝姐姐告訴我,姐姐叫什麽?」
「奴婢翠娥,不敢當姑娘這稱唿,姑娘有事盡管吩咐翠娥就好。」
「翠娥姐姐幾歲了?什麽時候進宮的?一直在娘娘身邊服侍嗎?」
「奴婢十七歲,進宮四年,是齊王殿下開府大婚後,才到太後娘娘宮中服侍的。」
「叔父什麽時候成婚的?」
兩個人說著家常,溜達著去花園,「三年前,殿下十七歲的時候。本來皇子十五六歲就都娶妃開府了,不過那兩年先帝忙著重建京城,顧不上,娘娘也不急。」
這麽一說,大皇子豈不是也到年紀了?許京華就笑嘻嘻問:「那大殿下呢?什麽時候成婚?」
「大殿下還沒選妃呢。」
翠娥隻說了這一句,便沒下文,許京華追問:「怎麽還沒選?」
「奴婢不知。」
許京華轉頭看翠娥,她隻迴了個微笑,說:「前麵有個小花園,就到了。」
看起來像是不想說,許京華也沒勉強,另問:「我聽大殿下說,他還有幾個兄弟,怎麽方才沒來?」
「皇子殿下們早起都要上學堂,得下課後,才來給娘娘問安,姑娘待會兒就見著了。」
「其他幾位殿下,是像大殿下多一些,還是大公主多一些?」許京華本來想直接問人好不好相處,但剛才翠娥迴避不答,讓她隱約感覺到,有些話宮女可能不便說,就換了種問法。
「殿下們都讀書進學了,自然知書達理。不過,二殿下是大公主同胞兄長。」
「那二殿下多大了?」
翠娥看她什麽都不知道,便依次說了一遍,「二殿下跟姑娘同歲,三殿下十二,四殿下八歲,周昭容還生了一位小公主,才兩周歲,今日沒抱過來。」
許京華一聽說這麽多孩子,還多數都是比自己小的,就沒了興趣——她從小就不愛和比自己小的玩兒,傻不說,還一打就哭,忒沒意思。
反正太後娘娘也沒多提,應當是都不要緊,應付一下就行。許京華把這些龍子龍孫拋到腦後,和翠娥折了幾支海棠花,看旁邊杏花開得好,也折了幾支,一起帶迴去。
迴到慶壽宮時,人已經都走了,恢複平時安靜,太後見她們兩個捧著花迴來,眼前一亮,笑道:「啊喲,京華這是帶了滿懷春色進來麽?真好看。」
「嘻嘻,翠娥姐姐記得我說海棠花好看,帶我去摘的。」許京華捧到太後麵前,給她細細瞧,「我還看見梅樹上結了梅子,綠油油的,翠娥姐姐說,過幾日可以摘一些來泡酒。」
「嗯,你叔父最喜歡梅子酒,叫他帶你弄。去把花插起來吧,咱們也點綴些遲來的春色。」
許京華就興致勃勃地和宮女們一起把花插入瓶中,插完花,太後讓她洗洗手,坐下吃點心。
「昨日怕你爹傷感,我一直沒問,你娘那邊可還有親人?」
「就算有,也不必找的。我記得我娘病中說過,當初跟著父母兄弟往幽州逃難,因她是女孩,又年紀小,走得慢,半路上她父母就把她丟下了。」
太後聽得麵上變色:「竟有這等狠心的父母,那她後來是怎麽到幽州的?」
「遇到一對好心父子……」許京華說到這兒,略微猶豫,「不知道昨日我爹提過沒有,我娘之前嫁過人的。」
許俊沒提,但太後也能理解,「你娘是嫁了那家的兒子麽?」
許京華點點頭:「那家姓孫,一直對我娘挺好的,不過孫伯伯——我爹讓我這麽叫——孫伯伯很早就病死了,孫伯伯的爹也早就不在了,後來我娘嫁給我爹,也隻以孫氏為姓,我都不知道她原本姓什麽。」
太後抬手撫了撫許京華後背,歎息一聲:「那就隻把你娘遺骨遷迴來吧。」
這是她娘的遺願,本來他們上京都想直接帶著的,是白參軍找上門,為了趕路,才暫時擱置下來。
「嗯。」許京華點點頭,也小小歎息一聲,「就是孫伯伯他們,以後沒人給上墳燒紙了。」
太後驚訝:「怎麽?你們以前還……」
「對啊,我爹說,要不是有孫伯伯父子,就沒有我娘,更不會有我了。」
太後又心酸又欣慰,攬住許京華道:「你爹說得對。放心,祖母派人去給你娘遷遺骨時,就讓人把你孫伯伯他們父子的牌位寄到寺廟裏,這樣每年定時送個香油錢過去就成了。」
「這個辦法好!祖母真厲害,什麽都難不倒您!」許京華發自內心稱讚。
太後摸摸她的頭:「等你到祖母這歲數,也沒什麽難得倒你的了。」
「可您年輕時就很厲害啊!自己一個人帶著皇上,就能從北到南,找到建康去……也很辛苦吧?」
太後望著孫女閃亮的眼睛,卻隻笑了笑,說:「雖然苦,但過去了。」
她實在不忍讓這孩子黑白分明的純真眼眸,染上痛楚的痕跡,便不肯提當年,「隻要你們這一輩,再也不用吃苦,平安順遂一生,那我們不論多辛苦,都值得。」
「好,大家都不吃苦,以後祖母就享兒孫福吧!」